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文坛崛起 >

第98部分

文坛崛起-第98部分

小说: 文坛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相对矛盾的,因为他感觉渐渐喜欢上了书中的剑神——西门吹雪这个人物,白衣飘飘。杀人于一剑,剑上吹血,冷漠中又带着难得的真性情。他喜欢西门吹雪杀人般的艺术,又珍惜他那份冷漠下的真性情。

    带着这种矛盾心情,他购买了陆小凤系列第三部——《决战前后》,并准备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来完成这部书的阅读和相关评论。

    他强行撇除掉那份矛盾感,准备以一个专业读者来看这本书。他从一开篇就看的很认真,准备和以前一样先不管其中的武侠部分,从书中的推理部分来解读这部书,看里面是否出现在大的纰漏,好借此来做文章。

    一开篇,书中就说剑神西门吹雪与白云城主叶孤城相约在“月圆之夜,紫禁之巅“进行决战,消息传出,四海皆惊。流川枫看到这时,心里升起一分悸动,剑神西门吹雪和拥有无人能挡的剑技“天外飞仙”的白云城主叶孤城要在月圆之夜,紫禁之巅决战了?

    作为武林中无人能敌的两大剑客,一个是剑法奇快,一招索命的剑神西门吹雪:一个是“一剑西来,天外飞仙“的叶孤城;两个剑道巅峰高手的”紫禁之巅之战“,谁胜谁负?这一开篇,就在流川枫心里荡起了涟漪。

    他想快快扫过去,想知道最后的结局,不过他强行压抑住这种冲动,坚守自己的初中。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流川枫把书看完了,看完后他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有股说不出的落寞。

    他不是落寞自己在看书的时候,不仅没有提前洞察出案子结果和发现漏洞,而且还不幸地陷进故事中,从开始的困惑直到看完结局时才知道结果。

    他落寞的是,一位傲临绝顶的剑客叶孤城在紫禁之巅和西门吹雪的决战中一心求死而陨落,落寞的是江湖中令人闻风丧胆的“一剑西来,天外飞仙“已经成了传说,落寞的是一代剑神西门吹雪从此高手寂寞,失去了一位值得他出剑的可敬对手;落寞的是,他被两个剑客的紫禁之巅之战完全吸引了进去,至于什么推理情节,剧情什么的,都不重要了。

    看完这本书,他只记得西门吹雪和叶孤城的两把剑和那个月圆之夜,紫禁之巅。

    这本书给他带来的震撼,完全不是推理情节带来的,而是两大剑客决战中的惊心动魄和蕴含在文中的落寞和温情。

    这本书中,推理似乎并不是那么重要了,虽然同样精彩,却只是锦上添花。

    这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境界,侠凌驾于推理之上,似乎比中井二村的《黑夜行》要优秀多了。

    流川枫心中有些不安地得出这个结论。

    (求月票,求打赏,订阅,拜谢各位!)(未完待续。)

第一七五章 月圆之夜 紫禁之巅(下)

    (ps:第二更送上,求j几张月票可好,月票有点少)

    流川枫在心里得出这个结论时,依然还想着剑神西门吹雪对剑仙叶孤城说的那句话——“心中有垢,其剑必弱,你也不是真正的剑仙了。“

    同时他也和后世无数读者为之感叹的一样——既生西门,何生孤城?,

    流传枫作为岛国一名优秀大学的学生,骨子有深刻的本土文化自豪感和优越感。他看了陆小凤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可以从中挑刺,强行守卫心中那一份本土文化的优越感,但看了第三部《决战前后》,他实在没有办法睁眼说瞎话把这部作品骨头里挑刺批判一通。

    不是说他挑不出书中剧情的漏洞,他找找还是可以找出一些小瑕疵的,而是这部书带给他的震撼不是故事推理精妙的布局,仅仅就剑神西门吹雪和剑仙叶孤城的紫禁之巅那一幕决战就足矣!

    这部作品完全讲的是一个意境,江湖和高手之间的意境。你读着这本书目光的焦点不会在布局身上,只是感受到高手对决的那份热血与萧索。

    这是一种势,完全就是“侠”光芒太盛,掩住了“推理”的亮点。

    将书合上,流川枫回过神来感觉有些郁闷。他现在只能保持沉默了,让他在论坛上夸赞这本书不实际,对此批判又找不出可以站得住脚的路由,除了书中几个细微的瑕疵可以说道,实在再找不到可以攻击的地方,无脑喷他做不到。

    事实证明,流川枫的想法和许多人一样。在陆小凤系列第三部《决战前后》在岛国上市第一天,当许多抱着和流川枫同样想法的人买来读完后,这些人大多沉默了。预料中和之前一样的口舌并没有出现。一部分人扭扭捏捏地表达了自己的惊讶,评价说“还算可以”,还有一部分“顽固派”则表示不服,除了抓住一些书中的漏洞点不放,还喷月圆之夜,紫禁之巅的剑神与剑仙的那场决战显得太假。

    他们说叶孤城剑术比西门吹雪高。“天外飞仙”这招除了陆小凤勉强接过之外,天下人鲜有人能接住,连西门吹雪也不例外。只是叶孤城自知无论如何都是死,在最后一刻剑要刺穿西门吹雪的喉咙时,故意将剑偏斜一两寸,落得个自己身陨的下场,显得太过矫情,完全没有高手决战的意念,决战这一幕也显得子虚乌有。画蛇添足。不过这些人喷的理由显得明显站不住脚,底气也不足。

    俗话说,文艺无国界,随着陆小凤系列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在岛国的登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粉丝,在第三部《决战前后》的剧烈催化下,这些岛国粉丝站出来说话了。

    要说之前,这些岛国粉丝不敢和那些撕陆小凤系列的网友们撕。就是因为你一出来替它说话,那些“爱国者”们反应就激烈了。一大推污言秽语就往他们身上加,什么“亲华狗”,“跪舔党”之类难听的词。

    而在看过《决战前后》后,许多粉丝被“剑神西门吹雪和剑仙叶孤城的那一幕月下之战惊艳到了,看见一些喷子在相关论坛上喷这本书,一冲动。纷纷忍不住站出来反击。这在之前陆小凤系列第二部出来后也发生过,只是规模较小,而这回反击规模就大了许多。

    “都说文学无疆域之分,陆小凤系列确实优秀,侠客和推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特别是’西门吹雪和叶孤城这一战。里面闪烁的人性光辉和侠客道义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部书已经不能看做简单的武侠推理,称是一部武侠哲理不为过!“”

    “我很喜欢研究中国文学,看了陆小凤系列第三部,心中有点感慨,华夏有一句古话——‘既生瑜,何生亮?”这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大军事家周瑜感慨的一句话,显露出一丝无奈与辛酸。我想书中的“既生西门,何生孤城?”也是如此吧!“

    “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心中有垢,其剑必败,你也不是剑仙了。“

    。。。。。。。

    岛国这个国家纵然在历史上留下过很多罪孽,但他们有一点确实值得称赞,他们是一个能主动认识到自己不足,并且进行改进的民族。而且在他们的国家,他们有崇拜强者,鄙视弱者的风气。

    也正是在这种风气潜意识地左右下,越来愈多看过陆小凤系列的岛国读者纷纷发言,站出来替“陆小凤”正名,在这种声音之下,那些喷子越来越少,唯有中井二村的一些忠实粉丝在“负隅顽抗”。

    渐渐地,这本书开始在岛国全国掀起评论风潮,一股“华夏武侠热”愈演愈烈。而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以及“陆小凤传奇系列”一二三部在岛国的声名大噪下,金古梁这位来自华夏的武侠作家在岛国声名鹊起,尤其是在岛国的青少年群体中,其作品颇受欢迎,被广为传阅。

    而关于陆小凤系列一二三部,不仅岛国掀起了热潮,国内也同样如此,因为春节临近,大波人赶上了回家潮,喜庆的气氛加上《决战前后》的精彩,可谓反响热烈。

    在全国各地的角落,火车上、汽车上、飞机上,都可以瞧见一些人捧着《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这本书津津有味地看着。

    网络上网友的评论也是热闹非凡。

    小部分读者在讨论着这部书的精妙布局,从前期的为之所愚,到最后决战之时叶孤城问陆小凤答案时的幡然醒悟,

    而大部分读者为这“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之战或惊艳或唏嘘或扼腕可惜,在这场决战中,素有“一剑西来,天外飞仙”之称的剑仙叶孤城陨落,从此“天外飞仙”成为了江湖传说。

    这些书友讨论讨论着,很快有人提出,“紫禁之战,到底是剑仙叶孤城技胜一筹,还是西门吹雪棋胜一招?“

    有人说当然是西门吹雪啊,叶孤城死在他剑下了。

    持不同观点的人说,放屁,叶孤城一招天外飞仙,无人能及,而且叶孤城是因为知道自己那日难逃一死,想着死在西门吹雪剑下是值得的,于是在剑快刺到西门吹雪喉咙时,故意将剑锋偏斜了一寸,只让西门吹雪受了点轻伤,而自己却被剑刺穿胸膛,身死剑下。

    双方为此争论不已,难下定论。

    有网友说争论这又有什么必要,天下就这两人有为对方彼此拔剑的资格,说是决战,只是两个“高处不胜寒”的高手之间的惺惺相惜。叶孤城不想杀西门吹雪,西门吹雪也不想杀叶孤城,只是最后叶孤城还是死了而已。叶孤城死后,西门吹雪抱着她的尸体,不顾三千禁卫军的阻拦,淡漠离去,只是在其淡漠的表情下隐藏着几分哀伤。

    读者们犹记得,决战前,西门吹雪和叶孤城的对话。

    西边的他——白云城主,叶孤城,劍指东方,眼神中透露出阵阵绝情。他,淡淡道:“如果我战败,請收下我的剑,我的剑,就是你的剑。”

    东边,西门吹雪,剑指西方,也淡淡地,回敬着叶孤城眼中的无情:“倘若我战败,也请收下我的剑,我的剑,便是你的剑。”

    “从此,剑不离身。”

    “剑不离身。”

    路的尽头是天涯,話的尽头就是劍……。

    就在陆小凤传奇风靡两国时,作为“两国文斗”的参与者之一,中井二村终于沉不住气。

    “陆小凤系列一书侠气过重,推理方面虽有可圈可点之处,但纰漏不少,仍比不上我国的优秀作品,鄙人三月将有作品发布,恳请中国的金古梁先生赐教!”

    中井二村话里依旧保持着浓重的本土文化优越感,但这回他要正式对金古梁宣战。

    消息传回中国,大为热闹,传到了正赶回来过年的叶晨耳中。

    听到这个消息的叶晨,只是笑了笑,在个人wei博上仅仅回了几个字——“接招便是!”

    (第二更送上,肚子有点饿,啃面包去了,求订阅,打赏)(未完待续。)

第一七六章 文争笔斗前 白发魔女热

    (第一更送上,求月票,求打赏)

    面对岛国武侠推理作家中井二村的高调宣战,金古梁回应的“接招便是”,短短几个字,显得霸气而又淡然从容。

    而金古梁的这段回复也获得国内线上线下一片叫好,连那些平日里习惯指责他恃才傲物、言行放纵的网友们,这回都不约而同地站到同一条阵线上,发言支持。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形容金古梁在国内的支持情况,就是“人心所向”!

    中井二村在经历《陆小凤传奇》系列三部曲强势冲击岛国后坐不住的高调宣战以及金古梁干净利落的回击,将这持续一个多月,本已平静下来的两国文斗又拉回了舆论热度。

    因为这件事情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文人之间的文争笔斗,而是涉及本土文学尊严,加上些些许许的国家立场问题,大家自然统一站队,至于媒体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多方面渲染,从中井二村当初在中国媒体面前的妄言“中国没有真正的武侠推理,其他文学推理也没有”到金古梁的陆小凤传奇三部曲在岛国大卖,挖掘关注点。

    “三年前,武侠界出现一本《龙虎斗京华》,金古梁初崭露头角,那时候他还是一名大三学生,书生意气,而三年后,金古梁已成武侠界顶梁之柱,声名鹊起。前不久,已成国内当红武侠作家的金古梁,在应对岛国武侠作家中井二村的挑衅时,以新作《陆小凤传奇》三部曲强势冲击岛国,在岛国掀起热潮之后,将于三月再次迎战中井村二!”

    “岛国武侠推理大师宣战国内“妖孽”作家金古梁,两家龙争虎斗。胜负谁知?大家拭目以待!”

    “很期待金古梁的下一部作品,是继续推出《陆小凤传奇》系列?还是另有新作迎战?“

    在这些相关报道中,国内媒体虽然没有明显偏袒哪一方,但字里行间总是可以透露出些许中井二村是“老辣”“挑起事端”的哪一方,而金古梁是为了“捍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