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八戒 >

第18部分

重生之我是八戒-第18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是八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朵祥云从豪华庄园消失的地方飘起来了,黎山老母站在最前面的一朵五彩祥云上,对着已经陷入“我佛无所不能”的奇妙境界中的唐三藏说道。

    “老母乃是黎山先天道姥天尊,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还有那嫦娥仙女,在这里设置了一考验你们前往极乐西天拜佛求经的决心是否坚定,还好圣僧师徒四人并没有让我们失望。前往极乐西天,一路上你们可能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诱惑,只有坚守住自己的本心,不为外物红尘浮云所动摇,才能够有资格取得《大乘真经》。记住,你们的肩膀上担负了拯救多少人的责任,你们前往西方取经,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坚定信仰负责,还是为了西方佛教传教东土大唐负责,更是为了拯救千千万万还一直沉沦在无边苦海而不自知的百姓负责!老母我言尽于此,希望你们能够成功前往极乐西天,取得《大乘真经》。”

    说完这番话,几朵祥云就随风飘走了,那唐僧还跪倒在地,向西方诚心拜了一礼,熟读佛经的他自然知道这个黎山先天道姥天尊是何等厉害的人物。这个黎山老母乃是先天元始阴神,为上八洞古仙女。后来因沐浴於九曲华池中,华池之中涌出白玉龟台、神獬宝座,黎山老母登宝座之上,放无极光明,化生九苞金莲,应现九皇道体,为北斗众星之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故又称无极大天尊。实在是天地间极为强悍的先天准圣人之一。

    师徒四人再度西行,这一次却是要前往五庄观,还没有到那里余沧海就已经流出了口水,虽然说神仙们不需要在吃人间的食物了,但是像人参果这样极度珍贵、从天地洪荒时期就已经是一株先天灵根的异果,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种难以抵抗的诱惑力。

    渐行渐远,师徒四人却是到了一处极好的人间仙境。青山秀峻而高耸,隐隐约约露出峥嵘,山顶已入云间,有大片大片的白色云雾在山顶环绕。几人沿着一条崎岖的铺满碎石的小路逐渐登上山顶,却见一路上龙吟虎啸,仙鹤飞舞,四处鲜花不分时节地盛开,一同混合在一起,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芳香。

    远处高山极顶之上,白色云雾纷涌而来,层层裹绕山腰,一处仙阁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师徒几人行到仙阁前不远处,就觉得身体有如飘摇云表,但见有天无地,确有别有一番超尘出世之感,真可谓是人间仙境。

    三藏法师坐在白龙马上,看见这么美丽的仙人景致,不由得高兴地对着几个徒弟说:“我们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一路走来,都是些穷山恶水,难得遇上这么好山好水地人间仙境,是不是快要到灵山了?”

    “师父,你到灵山还早着呢!东土大唐距离灵山足足有十万八千里,怕是要走上几年才能够到头。”

    余沧海回答了师父的疑问,心里却想到,当年我前世的时候,红军长征就足足走了二万五千里,算起来大概也就一年左右,自己和师父的两位徒弟都是神仙,没有需要考虑到体力不足这个因素,师父他一天到晚骑在白龙马身上,自然可以毫无顾虑地整天都在赶路,就是加上解决掉沿路的一些妖怪和去城市中交换通关文堞所消耗掉的时间,差不多五六年就能够到达极乐西天了,看来原著中花了这么长时间实在是有些牵强。

    却说这座山名唤万寿山,山中有一座观,名唤五庄观,观里有一尊仙,道号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那观里出一般异宝,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这颗灵根。盖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

    当日镇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简帖,邀他到上清天上弥罗宫中听讲混元道果。大仙门下出的散仙,也不计其数,见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当日带领四十六个上界去听讲,留下两个绝小的看家,一个唤做清风,一个唤做明月。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你两个在家仔细。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却莫怠慢了他,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权表旧日之情。”二童道:“师父的故人是谁?望说与弟子,好接待。”大仙道:“他是东土大唐驾下的圣僧,道号三藏,今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二童笑道:“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是太乙玄门,怎么与那和尚做甚相识!”大仙道:“你那里得知。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二仙童闻言,谨遵师命。那大仙临行,又叮咛嘱咐道:“我那果子有数,只许与他两个,不得多费。”清风道:“开园时,大众共吃了两个,还有二十八个在树,不敢多费。”大仙道:“唐三藏虽是故人,须要防备他手下人罗唣,不可惊动他知。”二童领命讫,那大仙承众徒弟飞升,径朝天界。(这一段取自原著《西游记》700字)

    一行四人终于走到了眼前的那处仙阁,三藏法师率先下马,准备前去仙阁拜访其中的主人,却见到仙阁旁有一处石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看到一个“观”字,唐三藏就知道了这是一处道家庙宇,自己虽说是佛家弟子,但仍旧能够拜访一番。

    再往前行,就看见门旁贴了一副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只看这样一副春联,就知道住在这道观之中的一定不是寻常的道士,这么大的口气——长生不老,与天同寿,即使是太上老君门前也没有这样的张狂,孙悟空心中感叹到。

    三藏法师轻敲仙阁大门,中指还未触碰到门上的实木,大门就被人从里面打开了。两位眉清目秀的道童就从大门里面走了出来,对着三藏法师一行人行了一礼。

    “这里是万寿山五庄观,我们清风、明月奉了师父的旨意,前来迎接几位大唐而来的长老,长老们还请进来。”

    本书QQ群:八戒西游:60038823大家可以加一下。

第四十章 人参果

    唐三藏也是惊讶他们师父的未卜先知,自己刚准备敲这间仙阁的大门时,他就已经嘱咐了弟子出来开门迎接。

    两位小道童将师徒四人引进大殿,只见这眼前的大殿修建得极为古老庄严,好像千万年前这座宫殿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看起来宝殿被人时常打扫护理,还是保存了当时肃穆的模样。大殿的正中央没有像寻常道观一样供着道门三清、周天四帝、罗天诸宰,只是一张毛笔书写的“天地”二字悬挂这里,字下设了一个五彩香炉,几束香火在炉中渺渺生烟。

    “你们这间道观为什么不供着道门三清、周天四帝、罗天诸宰,只是供着天地二字?”

    这唐三藏看了也颇为感到奇怪,照理来说,道门中太清、上清、玉清三清为最大,天下间信仰道教的人无不将他们的塑像奉在宝殿之上小心供养,哪里像这样一间道观一样只供“天地。”

    “长老,这两个字是我们的师父写的,他写的时候告诉我们说‘这天地二字,前一个字还当得起他一拜,后一个字恐怕还受不了他这么一拜。”

    那两个道童笑着回答了唐三藏得疑问。

    “这是为何没拿到这养育我们的大地,还当不起他一拜?”

    “这个我们就不知道了,只是清楚道门三清是家师平辈相交的朋友,周天四帝乃是家师相交已久的故人,那九耀星辰不过是家师的晚辈。”

    那两位道童摇头晃脑地说出这样一番话,实在是让人感觉到一股假装正经的味道。那孙悟空就首先哄笑出声了,他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洪荒之中有这么大来头的人。余沧海只是在那里不住微笑着,似是在看着什么好戏的发生。

    这五庄观观主镇元子乃是洪荒初开时一起同道门三清、妖族女娲伏羲、上古妖皇东皇太一帝俊和西方教准提这些大人物一同在紫霄宫听鸿钧道人讲道的“同窗。”这个余沧海从前世看过的神话中就已经知道了,只不过这个镇元子太老好人了,身为洪荒之中就已经存在的实力强大的准圣人之一,到现在这个世道就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了,反而那些他原来的晚辈在人间仙界的名气还比他大。可能这也是地仙之祖拥有地书之后性格上所带来的变化吧!

    反正这一场劫难是唐三藏必须要经过的,自己也就任由着剧情的发展,最好能够在孙猴子去推倒人参果树的时候去看一下,这个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就已经存在的灵根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自己一到这个五庄观里面,浑身的血脉就感觉到一阵沸腾,和上次见到魔神蚩尤之前一样,有些血脉相连的特别感觉,难道这里也封印了蚩尤魔神的四肢之一,不然自己为什么又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那两位道童也没有理会孙悟空的失礼,只是心里嘀咕着自己师父说的果然没有错,这个猴子就是会捣乱,还是那位大唐而来的圣僧看起来比较顺眼,实在是一位有道高僧。

    “圣僧,可否和我们一起前往厢房中一坐,家师有些事情交代了我们要对圣僧单独说,还请圣僧的几位徒弟到旁边的偏殿中歇息片刻,一会儿后我们再来招呼。”

    那两位清秀的道童引着三藏法师到了旁边的厢房,明月就对着清风说。

    “兄弟,还请细问一下,那位圣僧是否就是大唐来的玄奘法师,莫要搞错人了。”

    “你就不要担心了,师父说那大唐圣僧是这个时候来,我们在他嘱咐的那个时刻去开门就一定没有错,何况还有圣僧那几个长相怪异的徒弟,特别是那只猴子跟着圣僧。”

    “是圣僧就好,我这就去拿金击子给他打两个人参果来,兄弟你在这里招呼他,我先去了。”

    “你就放心去吧!只是莫要被那圣僧的几个徒弟看见了。”

    “知道知道。”

    那唤作明月的道童打开厢房的门就出去了。

    “我就是家师座下的清风,家师嘱咐我们要给圣僧奉上几个果子给圣僧尝尝鲜,我兄弟明月已经去为你打果子了,劳烦圣僧在这里等候一二。”

    说完那清风就从旁边拿一个茶杯,放了一片茶叶泡了一杯香茶,端给了三藏法师。

    看着三藏法师端着茶杯,尝了一口,感觉到有些疑惑,但又有些不好开口,那清风知道三藏法师在疑惑着什么,干脆也就告诉了他。

    “圣僧,你是不是觉得这么大一杯茶水,我只放了一片茶叶,但是却使整杯茶水茶味香浓呢?”

    三藏法师发现自己的心思被那个道童知道了,脸上微微一红。

    “贫僧正是有此疑问,劳烦施主为贫僧解答一下。”

    “只是我家师父很早以前从天庭上带下来的茶叶,好像是上古洪荒时期,东皇太一的宫殿门前长出了三界中第一棵茶树,师父去那里游玩的时候顺手摘下了一个这天下间第一棵茶树的枝条,将枝条上的叶子取下来,剩下没有叶子的枝条被师父插在我们五庄观后山,现在那里已经有了一大片的老茶树。你喝的这片茶叶就是当初家师从天庭上取下来的茶叶,虽然只是一片,但是已经在洪荒时期吸收了天地间还没有完全分化五行灵气的先天灵气,所以茶味才会这么香浓,喝上一口这样的茶水就能够延年益寿。后来那三界中第一棵茶树在巫妖大战时被毁了,到现在这些茶叶就是喝一片少一片,平时连师父自己都不是很舍得喝呢!”

    “实在是麻烦家师了,拿这么珍贵的天地异宝来招待和尚,和尚真是愧不敢当啊!”

    三藏法师听说这片茶叶这么有来头,当即就有些拿不稳茶杯了,连忙向道童道谢。

    说话间那清风道童就推开门进来了,他手里拿着一个红色的丹盘,丹盘中的物什被白色的丝绸盖住。

    “圣僧,我们五庄观土僻山荒,没有什么可以用来招待圣僧的,特地去园子里摘了两枚我们五庄观特产的果子,来为圣僧解渴之用。”

    那唐三藏倒也好奇,一手掀开了盖在丹盘上的白色绸布,当看见丹盘中盖着的事物后,如同被雷电打击中,战战兢兢地对着几位道童说:“两位施主,你们这道观之中只有你们两人和尊师,应该没有缺吃少穿的烦恼,怎么你们将这未曾满月的儿童拿来给我解渴?”

    这两枚人参果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