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449-灵枢识 >

第13部分

449-灵枢识-第13部分

小说: 449-灵枢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坐而欲起x 马云。阴虚不能宁静。 
x x 马云。水亏肝弱。张云。目之明在瞳子。瞳子者。骨之精也。肾气内夺。则目 如无所见。 
故凡目多昏黑者。必真水亏于肾也。 
x心如悬若饥状x 张云。心肾不交。则精神离散。故心如悬。阴虚则内喂。故常若饥状。 
x善恐x 马云。阴阳应象大论曰。肾在志为恐。张云。肾气怯。故惕惕如人将捕之。甲乙无气不足以下十四字。 
x黄胆肠 x 马云。五疸有女劳疸。通评虚实论、大奇论。皆有肠 。张云。阴虚阳实。故为黄胆。 
肾开窍于二阴。故为肠 。 
x痿厥嗜卧x 铜人注云。人冒暑热之毒舍于肾。肾乃水脏也。水不胜火。则骨与髓虚。故足不任身。 
而痿厥生焉。痿则无力。故嗜卧也。马云。脉有骨痿。义见痿论。张云。嗜卧者。多阴少阳。精神匮也。逆调 
论曰。肾者水脏。主津 
液。主卧与喘也。 
x灸则强食生肉x(止)x重履而步x 灸则以下十六字。甲乙移足下热而痛下。马云。如灸者则当勉 
强进食。必生长其肉。又宽缓其带。散披其发。扶大杖。着重履。以缓步之。盖不太劳动。以肾气之衰弱也。 
余经不言此法。而唯肾经详言者。以肾经属水。为身之本。而病患多犯其戒。故独言之详。张云。生肉浓味也。 
味浓所以补精。志云。生、当作牲。周礼云。始养之谓。畜将用之谓牲。又牛羊豕曰三牲。夫羊为火畜。牛为 
土畜。豕为水畜。其性躁善奔。强食牲肉。以助肾气上升。而与火土之相合也。缓带者。取其伸舒也。夫肾脏 
之精。奉心神化赤而为血。发乃血之余也。披发者。使神气之下交也。大杖重履者。运筋骨之气也。夫阴阳之 
气。有厥于臂者。有厥于 者。有厥于踝者。有厥于骨者。此章论少阴之气厥逆于下。而曰强食牲肉。曰缓带 
披发。盖少阴为阴阳生气之原也。简案、重、诸家无解。当读如字。 
x心包络x 甲乙、铜人无此三字。发挥。络一字无。张云。心主者。心之所主也。心本手少阴。而 
复有手厥阴者。心包络之经也。如邪客篇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 
心主之脉也。其脉之出入屈折。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续医说 
孙、景思医论云。或谓心包络乃胸中之脂膜。或又谓之裹心之肉。皆非也。乃裹心之黄脂膜。包于心外。似脂 
非脂。似肉非肉。外则有细筋膜如系。与心肺相连者。此则是心包络也。余谓诸兽之内景。大概亦与人相同。 
观其心形。亦略可见矣。 
介按、唐容川云。心之上面。周遭有夹膜裹之。即包络也。包络上连肺系。由肺系连及于胸内之四面。 
皆是油膜。 
又下为网油膜。所谓膜者。皆三焦也。三焦与包络相通。其迹如此。故包络之脉。下膈历三焦也。 
x出属心包络x(止)x历络三 x 张云。心包络。包心之膜络也。包络为心主之外卫。三 为脏腑之 
外卫。故为表里而相络。诸经皆无历字。独此有之。盖指上中下而言。上即膻中。中即中脘。下即脐下。故任 
脉之阴交穴。为三 募也。 
x其支者x(止)x肘中x 滑氏云。胁上际为腋。自属心包。上循胸出胁下腋三寸天池穴。上行抵腋下。 
下循 内之天泉穴。以介乎太阴、少阴两经之中间。入肘中之曲泽也。 
x下臂x(止)x出其端x 滑氏云。由肘中下臂、行臂两筋之间。循 门、间使、内关、大陵。入掌中 
劳宫穴。循中指出其端之中冲云。 
介按、行臂两筋之间。即是曲泽穴。由此下行掌后。去腕五寸。即 门穴也。再下行掌后。去腕三寸。 
两筋间陷中。即间使穴也。从此下行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内关穴也。再下行掌后。骨下横纹中。两筋间 
陷中。大陵穴也。由此下行掌中央动脉。屈无名指取之。即劳宫穴也。从劳宫下行手中指之端。去爪甲角。如 
韭叶许陷中。即中冲穴也。 
x其支者x(止)x出其端x 滑氏云。小指次指无名指也。自小指逆数之。则为次指。云支别者。自掌 
中劳宫穴别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于手少阳也。 
x心中 x 铜人作澹澹。注。席延赏云。淡淡、水摇也。张云。 、音淡。动而不宁貌。 
x面赤目黄x 张云。心之华在面。目者心之使。故病则面赤目黄。 
x喜笑不休x 马云。心在声为笑。 
x是主脉所生病者x 甲乙注。脉、一作心包络。铜人作 
心包脉。志云。心主血。而包络代君行令。故主脉。 
x起于小指次指之端x(止)x上贯肘x 两指。发挥作次指。滑氏云。臂骨尽处为腕。 尽处为肘。手少 
阳起小指次指端关冲穴。上出次指之间。历液门、中渚。循手表腕之阳池。出臂外两骨之间。循外关、支沟、 
会宗、三阳络、四渎。乃上贯肘抵天井穴。介按、从关上行。手小指次指歧骨间陷中。握拳取之。即液门穴也。 
由此上行一寸。陷中。是中渚穴也。由四指本节直上行。手表腕上陷中。即阳池穴也。再上行手腕后二寸。两 
骨间陷中。是外关穴也。由此上行一寸。两骨间陷中。即支沟穴也。从此外开一寸。即会宗穴也。由此内斜上 
行一寸。臂上大交脉。三阳络穴也。再上行肘前五寸。外廉陷中。四渎穴也。从四渎斜外上行。肘外大骨尖后。 
肘上一寸两筋又骨罅中。屈肘拱胸取之。即天井穴也。 
x循 外x(止)x循属三焦x 下循字。甲乙、铜人作偏。张云。上贯肘之天井。循 外行手太阳之前。 
手阳明之后。历清冷渊、消烁、 会。上肩 。过足少阳之肩井。自天 而交。出足少阳之后也。其内行者。 
入缺盆。复由足阳明之外。下布膻中。散络心包。相为表里。乃自上焦下膈。循中焦下行。并足太阳之正。入 
络膀胱。以约下焦。故足太阳经委阳穴。为三焦下辅 也。 
x其支者x(止)x至 x 张云。其支行于外者。自膻中上行出缺盆。循天 、上项。会于督脉之大椎、 
天牖。系耳后之翳风、 脉、颅息。出耳上角之角孙。过足少阳之悬厘、颔厌。下行耳颊至 。会于手太阳颧 
之分。 、音拙。目下也。 
x其支者x(止)x至目锐 x 出走耳前。以下十一字。发挥无。张云。此支从耳后翳。风入耳中。过手 
太阳之听宫。出走耳前之耳门。过足少阳之客主人。交颊。循和 。上丝竹空。 
至目锐 。会于瞳子 穴。手少阳经止于此。而接乎足少阳经也。 
x浑浑 x 马云。浑浑然。 然。甚觉不听也。张云。不明貌。简案、明堂灸经。作 恽恽。 
孙子兵势篇。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即混沌也。 
x是主气所生病者x 张云。三焦为水渎之腑。水必由于气也。 
x汗出x 张云。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故为汗出。其他诸病。皆本经之脉所及。 
x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 下耳后x 滑氏云。足少阳经起目锐 之瞳子 。于是循听会、客主人。 
上抵头角。循颔厌。下悬颅、悬厘。由悬厘外循耳上发际。至曲鬓、率谷。由率谷外折下耳后。循天冲、浮白、 
窍阴、完骨。又自完骨外折。上过角孙。循本神。过曲差、下至阳白。会睛明。复从睛明上行。循临泣、目窗、 
正营、承灵、脑空、风池云。滑又云。此经头部。自瞳子 至风池。凡二十穴。作三折向外而行。始瞳子 。 
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骨。外折上至阳白。会晴明。是一折。又自晴明上行。循临泣、风池。是一折。汪机 
续注云。若根据内经直行。则少阳头部二十穴。无从安顿。若根据伯仁三折。则穴可安。似又戾于经旨。此愚所未 
解也。俟明者正焉。 
介按、去目锐 五分。是童子 穴也。由此下外斜行耳前。起骨上面下一寸耳珠下。动脉宛宛中。开口 
有空侧。张口取之。即听会穴也。从此上直行一寸。开口有空。侧卧张口取之。即客主人穴也。由此上内斜行 
两太阳曲角上廉。即颔厌穴也。由此后行耳前。曲角上两太阳之中。即悬颅穴也。从此后行耳前。曲角上两太 
阳下廉。即悬厘穴也。由此后行 
耳前。入发际曲隅陷中。鼓颔有空。即曲鬓穴也。从此后行耳上。入发际寸半。陷者宛宛中。嚼牙取之。即率 
谷穴也。由此后行耳后三分许。入发际二寸。即天冲穴也。由此下行耳后。入发际一寸。即浮白穴也。从此下 
行耳后。高上枕骨下。摇动有空。即窍阴穴也。由此行耳后。入发际四分。即完骨穴也。从完骨折上行。神庭 
旁三寸。直耳上。入发际四分。即本神穴也。从此行眉上一寸。直瞳子。即阳白穴也。再上直行。入发际五分 
陷中。正睛取之。即临泣穴也。由此后行一寸。即目窗穴也。再后行一寸。即正营穴也。再后行一寸五分。即 
承灵穴也。由此后行一寸五分。即脑空穴也。从脑空穴下行耳后。下发际陷中。大筋外廉。按之引于耳中。即 
风池穴也。 
x循颈x(止)x入缺盆x 滑氏云。自风池循颈过天牖穴。行手少阳之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却左右相交。 
出手少阳之后。过大椎、大杼、秉风。当秉风前入缺盆之外。 
x其支者x(止)x至目锐 后x 滑氏云。其支者从耳后颞 、间。过翳风之分。入耳中过听宫、出走耳前。 
复自听会、至目锐 、瞳子 之分也。简案、此十八字与前三焦经文重。恐此剩文。 
x其支者x(止)x属胆x 甲乙加字上注云。一本云别兑 。上迎手少阳于 。滑氏云。其支者别自目外瞳子 
而下大迎。合手少阳于 。当颧 穴之分。下临颊车。下颈循本经之前。与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下胸中天池 
之外。贯膈即期门之所络肝下至日月之分。属于胆也。 
x循胁里x(止)x入髀厌中x 滑氏云。胁、 也。腋下为胁。曲骨之分为毛际。毛际两旁动脉中为气冲。捷 
骨之下为髀厌。即髀枢也。自属胆处循胁内章门之里。出气冲。绕毛际。遂 
横入髀厌中之环跳也。 
x其直者x(止)x出膝外廉x 滑氏云。胁骨之下为季胁。此直者从缺盆、直下腋。循胸历、渊腋、辄筋、日 
月穴。过季胁。循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 。由居 、入上 、中 、长强。而下与前之入髀厌者相合。 
乃下循髀、外行太阳、阳明之间。历中渎、阳关。出膝外廉。抵阳陵泉也。张云。髀阳、髀之外侧也。 
x下外辅骨之前x(止)x入小指次指之间x 滑氏云。 外为辅骨。外踝以上为绝、骨。足面为跗。自阳陵泉。 
下外辅骨。前历阳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绝骨之端。循阳辅、悬钟。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临 
泣地、五会、侠溪。乃上入小指次指之间。至窍阴而终也。张云。辅骨、膝下两旁高骨也。外踝上骨际曰绝骨。 
绝骨之端。阳辅穴也。铜人注云。辅骨谓辅佐 骨之骨。左 之外。简案、辅骨取义于车辅。铜人注。非也。 
(辅字义详于素问识骨空论)滑氏足跗为句。张上字下为句。今考文例不宜云。从跗上而上于指间。且下文有 
别跗上语。张句为是。 
x其支者x(止)x出三毛x 滑氏云。足大趾本节后为歧骨。大趾爪甲后为三毛。其支者自足跗上临泣穴。别 
行入大趾。循歧骨内出大趾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交于足厥阴也。张云。足大趾次趾本节后骨缝为歧骨。 
大趾爪甲后二节间为三毛。 
x口苦善太息x 张云。胆病则液泄。故口苦。胆郁则不舒。故善太息。铜人注。素问云。口苦者。病 
名胆痹也。 
x心胁痛x 马云。脉循胁里出气街。 
x面微有尘x 铜人注云。谓面如微尘。有触冒尘土之色也。张云。足少阳之别散于面。胆木为病。燥 
金胜之。故面 
微有尘。体无膏泽。 
x足外反热是为阳厥x 张云。本经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出外踝之前。故足外反热。木病从火。故 
为阳厥。 
x是主骨所生病者x 张云。胆味苦。苦走骨。故胆主骨所生病。又骨为干。其质刚。胆为中正之官。 
其气亦刚。胆病则失其刚。故病及于骨。凡惊伤胆者。骨必软。即其明证。汪云。骨病未详。按、全元起云。 
少阳者肝之表。肝主筋。筋会于骨。是少阳之经气所荣故云。简案、素问热论。少阳主胆。甲乙、太素、全元 
起、病源、并作骨。汪所引乃出热论新校正。 
x头痛颔痛x 甲乙作头面颔痛。铜人作头痛角颔痛。 
x马刀侠瘿x 瘫疽篇。侠瘿作挟缨。详于彼注。 
x汗出振寒疟x 张云。少阳居三阳之中。半表半里者也。故阳胜则汗出。风胜则振寒为疟。 
x胸胁肋脾x(止)x外踝前x 汪云。皆经脉所过。按少阳行身侧。故本篇多用外字。 
x诸节皆痛x 志云。少阳主骨。故诸节皆痛也。 
x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