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市场如何配置劳动力资源--蔡 昉 >

第3部分

市场如何配置劳动力资源--蔡 昉-第3部分

小说: 市场如何配置劳动力资源--蔡 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保障问题。那么还有一个是说,我们与此同时,我们还遇到了失业下岗问题。因为我们知道,因为我们传统体制下,养老问题是由国家管的,虽然是从企业支出的,但是企业和国家关系叫统收统支。你盈利国家拿走了,你亏损国家给你补上了。你人老了,国家告诉你可以开支多少老年保证金,你拿走。所以那个时候,企业是没有养老积累的。个人更没有,我们低工资。但是我们改革了以后,这个责任慢慢变到企业这儿来了。企业说没有积累,没有积累我还要管一部分老职工的。我(国有企业)负担就非常的重。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一段时间,国有企业和非公有经济没法竞争。因为新型的企业,它都是年轻的工人,它也没有老年人,所以负担也比较轻。由于你(国有企业)负担比较重了,由企业是管不了了,所以我们要求统筹。我们现在来说,我们要把养老金的发放社会化。也就是说,我们在一个大的范围内,比如说省的范围,就不取决于每个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它的经营状况了。那么我们全省统一发放养老金。与此同时,因为我们有一部分老人,是过去自己没有积累的,因此他是要靠当代的劳动力来养他,因为老工人,退休工是不下岗的。始终处在退休状态中。所以他老要领退休金,因此这位网友提的问题严峻性是存在的。 

    主持人:就是啊,这么一想,这个问题很严重啊,您凭什么保持乐观呢? 

    蔡 昉:因为第一,我刚才说了,我们经济增长还在继续,有经济增长就有就业的扩大。那么我们现在就业为什么没有扩大起来呢?我们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健全,劳动力市场健全了,有一个好的机制,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就业。首先就是说,就业的人多了,对退休职工的贡献就大了。我们这种现收现付制度,我们的能力就比较强了,这是一个。那么还有一个,是说我们现在政府在做的事,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建立一个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所谓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是说像北欧式的,从摇篮保到坟墓。那不叫好的,那是没有效率的,维持不下去。尤其我们这个发展阶段,更没法维持。我说好的,是适合国情的,适合国情的保障体系。也就在于说,第一老年人他们过去没有积累,因此我们要靠这一代的工人,去交纳去保障他们。同时我们也未雨绸缪,为我们下一代人。你不能再等着以后,我们不能把矛盾无限往后推了。所以这一代工人,我们也要让你自己作出积累。因此呢,我们现在的政策叫做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所以我想,由于我们就业的情况,我是乐观的。那么政府又花大气力去建设这个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说政府没有回避责任。第一我要设计这个制度,我要执行这个制度。说企业要如何搞统筹,个人要如何做积累。而与此同时,因为我们有个历史欠帐,还有一个我们叫转轨成本,政府也会掏钱。那么我想,由于有机制设计,也有资金来源,然后也有就业的最终好转,所以我看前途还是光明的。 

    

    主持人:好,听了蔡所长的这段话,不知道〃曾经是高手〃是不是满意。好,下面的发言机会留给在场的老师和同学。 

    提问:蔡先生,您好。我想提个问题。您觉得我们城市吸纳劳动力的余地还有多大?也就是说,如果全面取消了户籍制度之后,农村的劳动力全都涌入了,你觉得他们大多数人能不能找到工作? 

    蔡 昉:我们现在看啊,我们有一些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城市职工有一个失业率的数,比如说5%。你再把在城里的农村劳动力,就是外来的民工们,再对他们进行一个调查,你会发现他们的失业率非常非常的低。为什么?你要想一想,为什么民工失业率比城里人要低,这是一个要想的问题。 

    还有一个,假如说我们把这些民工,把他们都清理走,说你不是这的,户籍登记地不在这儿,请你回去。走了以后,我们再想一想,说他们留下的那些工作,他们原来干的工作,现在城里人干还是不干。我想结论比较明显,就是说他们走了,城里人不干这些工作。他们之所以在这儿,他们失业率那么低,是因为他们没讲那么多条件。就是他们可以接受比较低的工作条件,比较低的工作报酬。因此他们是一个比较好的,一支劳动力队伍。同时呢,他们就业的那个环境和他怎么找雇主,怎么跟雇主谈判,怎么从雇主那儿拿出工资来,怎么给雇主干活,整个那一套,那是一个好的劳动力市场。所以呢,在一个好的劳动力市场上,有一批好的没有被惯坏的劳动力队伍的情况下,他们本身就创造就业。,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不能说我们的就业潜力还有多大,而是说,就业有时候是被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因为我们现在生活,我们知道我们要吃饭,要洗澡,要买衣服,这是我们的需求。但是我们过去不会唱卡拉OK,现在卡拉OK也是我们的一个需求。健身也是我们的一个需求。那么我们也预料不到将来一批新的劳动者,会创造出什么样的东西,就变成我们的需求了。所以呢,也就是他们的职业了。所以我认为,最重要是要有一个好的劳动力市场。有这么一个好的劳动力市场以后,机制好了以后,劳动者本身就创造出劳动供给。 

    提问:我向蔡先生提一个问题。 

    蔡先生在分析经济增长过程,说它是解决失业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从我们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来看,经济也是在持续增长的。但是失业的问题,失业率的问题,也是在持续增长的。怎么看待经济增长,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失业率也是在增长的这个问题? 

    蔡 昉:其实我们现在造成我们的经济有失业现象比较严重,是有很多因素。那么第一,我们是在一个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是一个转轨经济。改革意味着什么呢?过去我们几十年,就有劳动生产率不足,产业结构转变了,劳动力不能转移出来这样的问题。我们叫积重难返。累积在那儿的问题,现在要释放出来,是吧。你吃了几十年大锅饭了,现在说我要加快经济增长,我不能再让你吃了。所以呢,这是一个问题,转轨造成的失业增加。还有一个是说,产业结构调整的失业增加。那么就是说我们过去改革以前,很长时间我们没有能够把重工业太重,农业经济比重过高的这样的一个扭曲结构转过来。但是这二十年我们开始转,那么转的过程中,一定意味着某些行业它消失了,它变成夕阳行业了,它不能增加就业,甚至它还要减少就业。那么这些人转下来以后,他们需要有一个新的机会,进入到新的行业。如果说我在前一个岗位干的时间越长,我的人力资本越单一,我找到新的就业机会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呢,在这个摩擦的过程中,时间比较长,就形成了一种比较长时间的失业。那么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还有WTO的影响。WTO意味着中国凡是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你都得慢慢地让外国人给你占领了。但是不一定是他进来了,也有是外资进来的,也有是外国产品进来的。但是他给我们一个机会,凡是你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你要能干得好,你就一定能发展起来。但是呢,你没有比较优势要消亡,这是必然的。是你不用任何努力就要达到的。但是你有比较优势,你要取胜,却是你要付出劳动的,付出艰辛的劳动的。因此在这个摩擦过程中,你仍然会有一些失业。我们有这么多的,各个国家都不一定有的原因同时存在,我们按理说我们应该有很高的失业率。但是呢,因为我们还有很高的经济增长,我们还在不断地改革,所以我们的失业率应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提问:蔡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您刚才经济增长这个源泉里面,一个是物质资本投资,其它都是关于人口的,您里面没有涉及技术进步这一条。我想问一下,您这里面为什么没有把技术进步设计进去。我个人感觉,经济增长的话,主要应该还是技术进步这方面比较大。您刚才说经济源泉里面,我觉得西方这些发达国家来说,尤其以美国、西欧这些国家来说,这些源泉我觉得它都应该存在的。资本投入肯定有,劳动肯定有,为什么他们的增长最高维持在3%,而中国能达到7%呢。为什么他们这么长时间来,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过7%?我想让您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谢谢。 

    蔡 昉:就是这些生产要素中,我们能够划分的生产要素中,它本身还有一些技术进步的因素。因为你做一个模型估计,你必须依赖于数据。所以在这些数据中,有的东西它已经都包含在内了。第二,在这种经济增长的分析中,通常把传统的生产要素之外不能解释的那个经济增长,叫做技术进步。也就是说物质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之外,这里边有一个,他们叫TFP,就叫全要素生产率。那个东西就叫所谓的技术进步。但是我们做的细一点,我们把技术进步再分解,说那些东西到底是些什么东西?结果我们分解出21%是劳动力的转移,是资源重新配置效应。那么剩下的,我们可以说这3%是技术进步,纯粹的技术进步。 

    提问:您这些源泉里,我觉得西方这些发达国家,尤其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都是应该存在这些东西。 

    蔡 昉:他们都存在,但是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它依赖的源泉是不一样的。你看我们劳动力贡献,是这样的。比如说日本劳动力贡献是不是这样,就不一定了。还有一个,我们知道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美国,是最典型的。它始终处在技术前沿上,就是说他的技术是最好的。它的发展没有什么可学别人的东西,我必须靠自己的技术创新,才能增加技术进步的动力,然后才有经济活力。所以美国就在那儿艰难地,在技术前沿上往前迈进。但是呢,还有一种是说。我不在技术前沿上,但是我具备了向你学技术的能力。因此呢,我可以通过学习。那么我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成本非常的低。所以呢,你创新,我就学。也许我还学不到你那儿,我学到你的第二流的国家。所以呢,我可以通过这种学习,降低我的经济增长成本,我的速度就可以比你快得多。所以我们经济增长有两类,一类叫报酬递增的增长,就是指你这种在技术前沿上的增长。还有一类叫做赶超的经济增长,或者叫趋同式的经济增长。就是说我比你慢,但是因为我慢,我的底子差,如果说我具备了某些条件的话,我增长一定会比你快的。否则全世界,会无限的离散下去。有的增长到后信息化时代,还有的处在原始社会。但是我们大致看总的趋势,还是存在所谓的趋同。之所以能够存在趋同,一定是说,穷的国家经济增长得快一些。所以我们处在经济发展的比较早期阶段。我们又具备了很多你具备的,就是发达国家具备的制度环境,技术条件和人力资本水平,那我们经济 

    增长一定比你快。我们会多很多经济增长的源泉。美国就没有从农业部门把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的这样的动力,因为他的农业劳动力还不到2%。全转移出去,也没有这个贡献。但是我们的劳动力占了50%、60%,所以我们有这么一个额外的经济增长源泉,所以我们快。 

    主持人:好,节目到了马上就要结束的时候了,最后一个环节,是最难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呢,您只能用一句话来回答。您的问题是,您今天的讲演题目是〃市场如何配置劳动力资源?〃,您用的是问句,我如果向您寻求答案,您用一句话来回答我,您怎么说? 

    蔡 昉:其实这个题目是一个实证性的题目。我已经告诉了市场是怎么配置的,是通过非国有经济和不同的产业结构的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那么最后我想得出的结论,不是说市场到底怎么配置劳动力资源,而是说想论证的是,市场是配置劳动力资源最有效率、最可靠的方式。 

    主持人:这句话也行。 

    好,谢谢蔡教授光临我们的节目。他用了这么长的时间,给我们讲解了对于他个人来说,这个行业可能提供不了太多收益的这么一个研究领域。但是这个领域呢,确实对国家的建设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他把其中的一些事情告诉我们。 

    再次感谢您的光临。圣凯诺·世纪大讲堂,下周同一时间见。 

    来源:凤凰网 /第88期《世纪大讲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