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读者2005精华版 >

第76部分

读者2005精华版-第76部分

小说: 读者2005精华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何学家,所有人都要去看他,他每礼拜四下午是办公时间,办公室前都是排队的人,法国最好的学生都是在那时候去看他。巴黎当时是世界数学的一个中心,我第一次见他时也排队。排了一会儿就跟他谈了一阵,他给了我几个题目,我很快就完成了。我跟他住在同一条街上,他就说你到我家里来好了。所以后来不排队了。

  “我每两个星期见他一次,他也很忙,我不愿意耽误他的时间,那么每次谈一个小时。我的法文不好,因为本来不会的,所以我要跟他讲的数学,我都在纸上写好,他就可以懂我的话。为什么他叫我谈话,就是跟我谈还有点意思。我在巴黎待了10个月,学了很多东西,所以我想那时候,我在全世界的微分几何这方面,我已经是很好很好的。” 

  中国抗战全面爆发时,陈省身回到国内,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这5年,陈省身自称没有什么大的进步,只是写了几篇不错的论文在世界一流的刊物上发表了。但他还是觉得国内的数学气氛不够热闹,因为那时国内消息闭塞,文献奇缺。于是他应邀去了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该研究所以数学为主要项目,初聘的教授有爱因斯坦等,人才荟萃,不多年便成为国际数学的中心。

  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两个月,陈省身即完成了高斯一博内公式的证明,他称: “这可能是我一生最得意的文章。 霍普夫曾说:‘这是微分几何最重要和困难的问题。’我的证明有新见,解决了技术上的困难,并开创许多新发展。这在科学研 究上是难得的。”

  一路师从名家的陈省身在33岁时就成为了国际数学大师,名副其实的名家。他一生中所教博士有50多人,研究生无数,演算破解的数学难题更是难以数清。大师去世后.杨振宁谈起大师生前讲题的情景。大师习惯板书,有幸经过他亲授数学的人都喜欢讲起这样一种情景:看着他一笔一画在黑板上算数学,越写越多,越写越复杂,越写越难,常常有人会觉得这道题无解了,可陈省身又一笔一画写下去,这道题又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很快他又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结果。

  浪迹平生我自欢

  有人这样总结了大师的数学生涯:他选择了最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得到了举世最好数学导师的教育,因而能顺应20世纪数学中心转移的历史脚步。把握最佳的工作机会。这里当然有“机会”、“幸运”的因素。但我们仔细分析,就会看到一位执著追求理想、才华横溢、有充实人生的数学家和哲人。

  有记者这样描述过宁园:门打开了,室内光线柔和,家具和饰物古朴简素。门厅左侧起居室的墙壁上,一幅巨大的陈省身教授的油画,散发着淡泊沉静、高风绝尘的韵味。客厅里,轮椅上,陈先生微笑着伸出双手迎接我的到来。坐在这位慈祥的老人对面,我觉得有一种甘美的宁静,山岚一样弥漫了客厅的空间,又如清泉般流人我的心田。  

  大师一向不慕纷华,惟求宁静淡泊,对此他也有一段高妙之论:“一个人一生中的时间是个常数,能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已经很不易,多一些宁静,比什么都要紧。”因此大师把这座小楼取名为宁园。

  在喜静这一点上,爱因斯坦对他的影响很大。 “1943年在美国时我就认识爱因斯坦。后来我到美国的普林斯顿,他是高级研究所的教授,常能见到他,并约我到他家里去做客。他的书有一本很吸引我,那是老子的《道德经》,是德文译本。西方有思想的科学家多喜欢中国的老庄哲学。他说他一般是不见外人,包括记者,因为他觉得时间总是不够用,他需要宁静。所以我给这小楼取名时,就想到了这层意思。”

  大师喜欢写古典诗词,在其淡泊宁静的性格中,竞也有“百年已过四分三,浪迹平生我自欢。何日闭门读书好,松风浓雾故人谈”的中国古代文人式的情怀。读过大师的一些文章,发现他的文笔也很有中国传统文人之神韵,谦和平淡之处尽藏锋芒,正如杨振宁对他的评价:“浑然归一体,广邃妙绝伦。”

  这个浑然归一体,除了数字与几何的归一外,或许还有一层中西方文化结合的浑然归一,也有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与他的西方逻辑推理的浑然归一。

  对于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在异乡奋斗了一生的人来说,恐怕“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绪,是永远挥之不去的;那叶落归根的情结,更是微分几何和其他任何数学公式不能解开的。1972年,中美两国刚结束对峙状态,陈省身就偕妻女访问了中国。后来他在《回国》一诗中表达了这种赤子情怀:“飘零纸笔过一生,世誉犹如春梦痕。喜看家园成乐土,廿一世纪国无伦。”  

  他的学生写道:如果说“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追问,抒发了古人寻找精神家园的艰辛和苦恼,那么大师用将近一个世纪在微分几何中的跋涉,为我们标定了一条精神归家的路——追求真善美,追求心灵的宁静。

  当大师在和我们谈论艰深的数学时,我们感到的贴切和简易就是那种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就是那种哲学的简单吧!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9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耳朵在哪里
  晓雪 编译

  “我能看看我的孩子吗”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这个刚成为母亲的女人,急切地问道。刚刚经历的巨大阵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她一脸的阳光灿烂。于是,护士小姐把襁褓递给了这位幸福的母亲,她自己却迅速地转过身,朝窗外看去。抱着自己的小天使,母亲的心都融化了。多美啊!粉嫩的小脸、软软的头发,母亲迫不及待但又小心翼翼地解开了襁褓。一下子,她惊呆了!这么完美的小脸上居然没有耳朵!“耳朵在哪儿?我儿子的耳朵在哪儿?”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会的,不会的……我儿子怎么会没有耳朵?”

  物换星移,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幸运的是,他的听力没有任何问题;不幸的是,他永远和别人不一样,他的头部就贴着这个异样的标签。全家人对此讳莫如深,好在儿子毕竟年幼,不谙世事。但终于有一天,放学回家的儿子,泪流满面地一头扑进了母亲的怀里:“妈妈,我再也不上学了……”伤心的泪流在儿子的脸上,却流进了母亲的心里。知道这一天迟早要到,但真的到了,还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经过询问,儿子说出了当天的事情经过。原来,有个高年级的大男孩欺负他。那个男孩毫不留情地骂道:“你滚,滚回家去。你怎么和别人不一样呢?你的耳朵呢?一个怪物……”听着儿子的号啕大哭,他*的心仿佛在流血。“孩子。我们只有接受这个现实。你要坚信,你不比别人差,你和别人一样优秀……”

  也许是对不幸的补偿,除了那一点缺陷,儿子几乎是完美无。他不仅高大英俊,而且对文学艺术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有一天,父亲终于专程去拜访了一位资深的医学专家。了解这位父亲的痛苦后,这位专家同情地说:“只要有人肯为你儿子捐献出耳朵,而且我能做到看起来天衣无缝。”但谁肯做出这么大的牺牲呢?两年过去了,终于有一天,父亲对儿子说道:“孩子,已经找到了一俱,他愿意为你捐献耳朵。只是他要我们为他保密。”

  现在,儿子已是一个成熟的男子汉了。对现在的他来说,耳朵缺失已经不再像当年那么重要,但在人生的里程中,那一段曾是怎样的痛彻心肺啊!于是,他对爸爸坚决地说道:“爸爸。我必须要知道是谁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一定要报答他。现在我有这个能力了……”父亲说“孩子,我相信你不能。根据协议,你现在还不能知道。”

  这一天终于到。也许对儿子来说,那是最黑暗的一天!他和父亲站在母亲的梳妆台旁。父亲温柔地、体贴地揭开了母亲那红褐色、有点白花的、几乎从未理过的厚厚的头发。妈妈,妈妈没有了耳朵……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9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风中百合
  作者:绿荷

  我很少欣赏一个人。在我这个年龄的人大多数是活泼,可爱的人,20岁是一个花季中的美丽年龄,可我觉得我的心好像是28岁,28岁这个年龄,人好像老练了许多,就是内心还有太多狂热,表面上也是淡淡的,仿佛已历经沦海桑田一样。所以再看见同龄人崇拜谁就觉得挺可笑,即使真喜欢谁欣赏谁也要绷着脸,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有一个人让我改变了这种想法。 

  她是一个40岁的女人。离婚了,一个人带着十多岁的孩子,过得有有滋有味。我的好友和她是邻居。她们住的是平房,小城中平房已经不多了,好友马上也要搬到楼房去住了。在她准备搬家的那段日子,我认识了这个女人。 

  她的丈夫在三年前抛弃了她。这个年月被丈夫抛弃不是什么鲜新事了,她丈夫找了一个小姐,然后跟她离了婚,就这么简单。我们这个小城中这样的事情实在不算什么新闻了,这种事情仿佛太多了。大多数的女人在离婚后都会萎靡不振、哭哭啼啼,继而成为众人可怜的秦香莲,反正离了婚的人在我眼中就是这个形象,太像黄脸婆了。 

  然而她太出乎我意外了。 

  我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穿着一身休闲的运动装,鲜红的,根本不像40岁的人,她来找我的朋友借铁锨,见到我,她微微地一笑,“夏天快来了,我去锄点泥,然后种些荷花。”只这一句话,我便呆住了,一个有心情种荷花的人,你说她会有怎样的心态呢! 

  随着我们的接触越来越多,我简直不相信她是40岁的离过婚的女人。她和她的女儿总是穿得特别漂亮,我还亲眼目睹两人捉迷藏,如果没人告诉我她离了婚,我还以为她婚姻一定十分美满。然而她说,“离了婚的女人就该下地狱吗?离了婚就该每天哭丧着脸吗?告诉你吧,那都于事无补,只会让你更加悲伤,只会让你老得更快,只会让你成为现代祥林嫂。”她的明白真让人折服。 

  在下班后,她还练习书法、画画,她的画相当有品位。40岁的人了,竟然和女儿一起去学拉二胡,而且拉得满是那么回事。她的生活简直让人看了眼馋,在早晨我心血来潮起来跑步,居然会碰上她们母女,原来她们每天坚持,已经好几年了。 

  总有令我惊奇的地方。“五一”放长假,我去找她,发现大门紧锁,后来一问,原来她和她的女儿去了度假村。回来后看她的照片,是一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小妇人。我问她,是不是又有了新的爱情?她摇头:“我再也不会轻易爱上男人了。” 

  你怎么这么容易放得下?她笑了,然后伸出胳膊让我看,上面是个醒目的疤痕。“被他抛弃后,我自杀过,醒过来之后,我看见阳光灿烂地照在我的床前,我一下子想通了,他值得我为他这样吗?太不值了。那一个时刻,我如同凤凰再生,觉得自己又活了一遍。其实很多事情想通了都一样,没有过不去的河。我开始慢慢忘掉一切,然后重新安排我的生活。我把仍掉多年的画笔又拾了起来,然后又开始写些东西,我发现我居然比过去活得还好。我女儿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她从我这里感受到的只是快乐,作为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感受最多的是生活的乐趣。” 

  她的这一大段话让我一下子折服了,这样的女人,你怎么可能不以欣赏的目光去看她?在以后的日子,我们接触越来越多,我们一起听音乐,一起带孩子去旅游,有了好书大家传阅。我们偶尔也极其放纵,比如化了浓妆去酒吧喝酒、跳舞,就像白先勇的小说中写的一样,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一种很久以来,不;应该说是从来没有的冲动。有一次她跟我开玩笑说:“我交了一个忘年交。”比我大20岁的她,是我最欣赏的女人,因为她把生活打理得令人羡慕,有时候我想,我到40岁还会有如此妇心态吗——我很怀疑。 

  好友终于搬走了。我依然往她家跑。有一天我去她家,她正在院子里画画,画的是她自己种下的荷花。那一池的花开得正灿烂,我看见她画了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子,长发飞扬,旁边是一枝荷,那女子的脸上有一颗泪珠。我被这情景震住了,一时没有一句话可以说出来,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