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养心的妙药 >

第5部分

养心的妙药-第5部分

小说: 养心的妙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几乎昏了过去,说,您的大驾尊容,居然能称得是安静?!我想,当你自以为安静的时候,周边的人,绝不敢打扰你。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静默了片刻,一拍大腿说,喔,你这样一讲,我就明白了,为什么我以为自己慈祥的时候,大家依然说我严厉……
  那一次令人难忘的游戏,它的结尾有些苦涩的味道。因为我的这位朋友,无论他拿到写着怎样字迹的纸条,他的表情都像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目光炯炯……嘴角紧抿……甚至当〃爱情〃出现的时候,他也如此刻板和冷峻。
  我问他,你成家了吗?
  他说,成了。但是,又散了。
  我说,还打算成吗?
  他说,暂时没有打算。
  我说,没有了好。
  他说,你为什么这样说?
  我说,我的意思是,你若不把表情修改一下,即使有了女朋友,也会莫名其妙地走开。
  我后来同这位老板,详细地探讨了他的表情。他说,我一个当老板的,哪能事事都流露在面上,让人看个透明?我这是深沉。
  我说,表情的僵化和不动声色,并不能画等号。对家人和对谈判对手,哪能一样?周恩来可算是大家,他的表情就丰富得很,并非整天板着阶级斗争脸。咱们常常羡慕外国的老板当得潇洒,其中重要就是他们真实。当怒则怒,当喜则喜。况且,老板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事业做得好,人也要活得自然、自在。
  后来,我和这位老板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谈话,才明白在他那千篇一律的面具之后,准确地说,既不是焦虑,也不是沮丧,当然更不是安静,而是紧张。
  紧张,是现代人逃脱不掉的伴侣。
  紧张的时候,我们的心跳加快,瞳孔睁大,呼吸急促,血流湍急……我们的思索急迫而锋利,我们的行动敏捷而有力。
  紧张这个词,很多年以前,被写进一所著名大学的校训。我想,那时它一定是有的放矢,有着历史的必然和辉煌的功绩。
  时代在发展,如今,当我们不再从战火和铁血的角度看待紧张的时候,紧张就有了更多探讨的意义。
  短时间的紧张,很好,会使我们焕发出非凡的爆发力。不过,世界上的事情,一蹴而就的,肯定有,但终是有限。大量的成功,孕育在日积月累的跋涉。紧张是一百米短跑,成长则是马拉松比赛。长久的紧张,如同长久的鞭策一样,是不能维持的,它会导致反应的迟钝。紧张可以应对一时,紧张却无法达至永恒。
  紧张是一种无休止的激动,是一种没有间歇的高亢,是一种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致密,是一种应急和应激的全力以赴。
  你见过没有起落的江河吗?你听过没有顿挫的乐曲吗?你爬过没有沟崖的山峦吗?你走过没有悲喜的人生吗?
  紧张是面具。紧张的下面,潜伏着怎样的暗流?换句话说,什么导致我们长久僵硬的紧张?
  紧张的人,思维是直线而不是发散的,因为他的注意力太集中了,心就无旁骛。当我们的视野中只有一个目标的时候,它是收束和狭窄的(不是指远大的惟一的目标,是指运筹帷幄的策略)。我们的显意识之下,是辽阔的潜意识。当紧张的时候,理智和经验就占据了上风,而人类在长久的进化中所积累的本体感觉,被抑制和忽略。所以,紧张的人,很容易累。因为他是在用5%的能力,负载着100%甚至更高的压力,怎么能集思广益化险为夷呢?
  紧张的人,其实是不安全的。他处于风声鹤唳之中,对自己的位置和处境,有深深的忧虑。他大张着自己所有的感官眼睛瞪着,耳朵开放,手脚绷紧,呼吸也是浅而快的……他的全身就像一架打开的雷达,侦察着周围的一草一木。
  他因袭着以往的重担,关注着周围的一举一动,他无法平和地看待他人和看待自己。紧张的人,睡眠通常不良。因为在睡梦中,他也不由自主地睁着半只眼睛。
  打个比喻。什么动物最易于紧张呢?通常一下子就会想起老鼠兔子麻雀之类的,大都是弱小的谨慎的没有强大的防御能力的生灵。如果是老虎狮子大象甚至蟒蛇,我们想起它们的时候,可以觉得它们或懒洋洋或佯装安宁,但我们不会浮现出它们是紧张的这样一个印象。在突袭猎物的时候,它们快则快矣,狠则狠矣,你可以痛恨它,但它依然是从容和大智若愚。它们不紧张。
  再举南极洲的企鹅为例,这些穿西服的鸟们,似乎也没有伶牙俐齿可供攻伐猎物与保障自身,胖墩墩的战斗力不强,但是,它们毫无疑义地不紧张。因为,不是来自它们自身的强大,而是没有人类的迫害和袭扰,它们尚不知紧张为何物。
  所以,紧张不是强大,只是懦弱的一件涂着迷彩的旧风衣。
  紧张往往使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趋向负面。因为不安全,所以防御感强,假如在判断不清的时候,首先断定对方是有敌意和杀伤力的,考虑自己怎样防卫怎样规避怎样逃脱……紧张会使我们误会了朋友的友谊,曲解了爱情的试探,加深了创伤的痛楚,减缓了复原的时机。在紧张的时刻,决定往往是短期和激烈的。
  紧张的时候,我们无法清晰地聆听到人真实的声音。我们自身澎湃的血流,主导了我们的听觉。我们看到的可能并非真实的世界,因为自身的目光已经有了某种先入的景象。我们无法虚怀若谷地接纳他人的意见,因为自己的念头依然盘踞在心。我们难以深刻地反省局限,因为注意力全然集中对外,内心演出了一场空城计……紧张就是如同凹凸镜一般,变形了真实的世界,让我们进入高度的备战状态。
  紧张的人,是很难和别人和睦相处的。紧张的人,通常落落寡欢慎言忧郁。紧张的人,孤独寂寞。他们可以置身于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当中,好似应者云集,但他们的心,多疑多虑,挛缩成一块石头。
  人们很推崇的一个词大将风度。我以为其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不紧张。每一行真正的高手,几乎都是举重若轻温柔淡定的。草船借箭诸葛空城,功夫在诗外,无论形势多么危急,他们成竹在胸。无论己方多么孤立,他们胜券在握。哪怕局面间不容发,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大将不紧张。

疲  倦
  疲倦是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生存状态,在我们的周围,随便看一眼吧,有多少垂头丧气的儿童?萎靡不振的青年?疲惫已极的中年?落落寡合的老年?……人们广泛而漠然地疲倦了。很多人已见怪不怪,以为疲倦是正常的了。
  有一次,我把一条旧呢裤送到街上的洗染店。师傅看了以后,说,我会尽力洗熨的。但是,你的裤子这一回穿得太久了,恐怕膝盖前面的鼓包是没法熨平了。它疲倦了。
   我吃惊地说,裤子它居然也会疲倦?
  师傅说,是啊。不但呢子会疲倦,羊绒衫也会疲倦的,所以,穿过几天之后,你要脱下晾晾它,让毛衫有一个喘气的机会。皮鞋也会疲倦的,你要几双倒换着上脚,这样才可延长皮子的寿命……
  我半信半疑,心想,莫不是该师傅太热爱他所从事的工作了,才这般体恤手下无生命的衣料。
  又一次,我在一家工厂,看到一种特别的合金,如同谄媚的叛臣,能折弯无数次,韧度不减。我说,天下无双了。总工程师摇摇头道,它有一个强大的对手。
  我好奇,谁?
  总工程师说,就是它自己的疲劳。
  我讶然,金属也会疲劳啊?
  总工程师说,是啊。这种内伤,除了预防,无药可医。如果不在它的疲劳限度之前,让它休息,那么,它会突然断裂,引发灾难。
  那一瞬,我知道了疲倦的厉害。钢打铁铸的金属尚且如此,遑论肉胎凡身?
  疲倦发生的时候,如同一种会流淌的灰暗,在皮肤表面蔓延,使人整个地困顿和蜷缩起来。如果不加克服和调整,粘滞的不适,便如寒露一般,侵袭到身体的底层。我们了无热情,心灰意懒。我们不再关注春天何时萌动,秋天何时飘零。我们迷茫地看着孩子的微笑,不知道他们为何快乐。我们不爱惜自己了,觉察不到自己的珍贵。我们不热爱他人了,因为他人是使我们厌烦的源头。我们麻木困惑,每天的太阳都是旧的。阳光已不再播洒温暖,只是射出逼人的光线。我们得过且过地敷衍着工作,因为它已不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
  疲倦是一种淡淡的腐蚀剂,当它无色无臭地积聚着,潜移默化地浸泡着我们的神经,意志的酥软就发生了。
  在身体疲倦的背后,是精神率先疲倦了。我们丧失了好奇心,不再如饥似渴地求知,生活纳入尘封的模式。甚至婚姻,也会疲倦。它刻板地重复着,没有新意,没有发展。爱情的弹性老化了,像一只很久没有充气的球,表皮皲裂,塌陷着,摔到地上,噗噗地发出充满怨恨的声音,却再不会轻盈地跳起,奔跑着向前。
  疲倦到了极点的时候,人会完全感觉不到生命和生活的乐趣,所有的感官都在感受苦难,于是它们就保护性地不约而同地封闭了。我们便被闭锁在一个狭小的茧里,呼吸窘迫,四肢蜷曲,渐渐逼近窒息了。
  疲倦的可怕,还在于它的传染性。一个人疲倦了,他就变成一柱迷香,在人群中持久地散布着疲倦的细微颗粒。他低落地徘徊着,拖抑着整体的步伐。当我们的周围生活着一个疲倦的人,就像有一个饿着肚子的人,无声地要求着我们把自己精神的谷粒,拨一些到他的空碗中。不过,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之后,才发觉不但没有使他振作起来,自身也莫名其妙地削弱了。
  身体的疲倦,转而加剧着精神的苦闷。
  变更太频繁了,信息太繁复了,刺激太猛烈了,扰动太浩大了,强度太凶,频率太高……即使是喜悦和财富吧,如果没有清醒的节制,铺天盖地而来,也会使我们在震惊之后深刻地疲倦了。
  当疲倦发生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
  看看大自然如何应对疲倦吧。春天的花开得疲倦的时候,它们就悄然地撤离枝头,放弃了美丽,留下了小小的果实。当风疲倦的时候,它就停止了荡涤,让大地恢复平静。当海浪疲倦的时候,洋面就丝绸般的安宁了。当天空疲倦的时候,它就用月亮替换太阳……
  人们没有自然界高明。不信,你看。当道路疲倦的时候,就塞车。当办公室疲倦的时候,就推诿和没有效率。当组织者疲倦的时候,就出现混乱和不公。当社会出现疲倦的时候,就冷漠和麻木……
  疲倦对我们的伤害,需要平心静气的休养生息。让目光重新敏锐,让步伐恢复轻捷,让天性生长快乐,让手足温暖有力。耳朵能够捕捉到蜻蜓的呼吸,发梢能够感受到阳光的抚摸,微笑能如鲜橙般耀眼,眼泪能如菩提般仁慈……
  疲倦是可以战胜的,法宝就是珍爱我们自己。疲倦是可以化险为夷的,战术就是宁静致远。疲倦考验着我们,折磨着我们。疲倦也锤炼着我们,升华着我们。

柔  和
  〃柔和〃这个词,细想起来挺有意思的。先说〃和〃字,由禾苗和口两部分组成,那涵义大概就是有了生长着的禾苗,嘴里的食物就有了保障,人就该气定神闲,和和气气了。
  这个规律,在农耕社会或许是颠扑不破的。那时只要人的温饱得到解决,其他的都好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达进步,人的较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单是手中有粮,就无法抚平激荡的灵魂了。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可见胃充盈了之后,就有 新的问题滋生,起码无法达至完全的心平气和。
  再说〃柔〃这个字。通常想起它的时候,好像稀泥一摊,没什么筋骨的模样。但细琢磨,上半部是〃矛〃,下半部是〃木〃一支木头削成的矛,看来还是蛮有力度和进攻性的。柔是褒义,比如〃柔韧、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百炼钢化作绕指柔……〃都说明它和阳刚有着同样重要的美学和实践价值。
  记得早年当医学生的时候,一天课上先生问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时候,什么浓度为好?学生齐声回答,当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说,错了。太高浓度的酒精,会使细菌的外壁在很短的时间内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续的酒精就再也杀不进去了,细菌在壁垒后面依然活着。最有效的浓度,是把酒精的浓度调得柔和些,润物无声地渗透进去,效果才佳。
  于是我第一次明白了,柔和有时比风暴更有力量。
  柔和是一种品质与风格。它不是丧失原则,而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坚守,一种不曾剑拔弩张,依旧扼守尊严的艺术。柔和是内在的原则和外在弹性充满和谐的统一,柔和是虚怀若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