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152部分

永乐大帝-第152部分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说:“你不敢喝吧?莫非这杯子里有毒?”
  铁凤有点沉不住气了,她说:“皇上这么说,奴婢可是承受不起了。”
  朱棣忽然大声说:“铁凤,你这出戏,到此为止吧。你根本不是什么裘丽芳,你就是来替铁铉报仇的铁凤,朕几次险遭你毒手。”
  铁凤一边往后退一边说:“我不懂皇上说的是什么。”
  朱棣说:“那让朕来告诉你,东厂的人把裘丽芳一家都抓捕到案了,与纪纲一起作弊的洪勘什么都招了,你还有什么好说?”
  铁凤眼里闪过绝望的光焰,她一咬牙,忽然举起一把椅子,向上一纵,腾空飞起,直奔朱棣打来。朱棣一闪,椅子打在龙案上,文房四宝稀里哗啦四处飞溅。
  宫女们吓得啊啊大叫。
  殿上侍卫冲上来十多人,铁凤与他们对打,接连打倒几人,她刚跳到了大匾上,却上来一个武林高手,扯落大匾,铁凤连人带匾跌落殿前,她被侍卫们死死按住。
  铁凤大骂:“朱棣,我不能杀了你,是天不助我,此仇今生不报,来生也要报仇。”
  朱棣说:“你想用毒酒毒死我?朕观察你非止一日了。现在朕才算明白,贤妃之死,砒霜就是你下的,你利用贤妃和吕婕妤之间的恩怨,你嫁祸于人,你并不想毒死贤妃,你是想毒死朕,对不对?”
  铁凤说:“你说对了。阴错阳差,你拣了一条命罢了。”
  朱棣说:“咱们就来个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对卫士们喝令:“把那杯茶给她灌下去。”
  武士们要强行给挣扎着的铁凤灌下了那杯茶。铁凤说:“不用你们费事,我自己喝。”
  朱棣真的说:“好,让他自裁!”
  武士们松开了她,铁凤从容地倒了一杯茶,一仰脖喝下去。然后她指着朱棣说:“你恶贯满盈,你等着吧,纵然你逃过了这一劫,终有一天你不得好死!”
  说罢,她已七窍流血,还用一双复仇的眸子仇视她盯着朱棣。
  朱棣根本不敢看他,把头掉向别处。
  第八部分
  旧曲听来犹有恨催命判官碰上阎罗(3)     铁凤死的消息还没等传到纪纲耳中,朱棣便召他到御膳房餐厅了,皇上只请纪纲一个人吃饭,这是何等的荣崇啊。
  纪纲受宠若惊,激动得拿筷子的手都在抖。朱棣说:“朕胃口不开,不陪你了,酒随便喝,你自便,像在自己家一样。”
  纪纲说:“叫我怎么报皇恩呐?谁能有这样的荣耀啊。”
  朱棣说:“你说对了,朕从没这样陪一个臣子吃过饭。”
  纪纲激动得泪花闪闪。
  朱棣问:“解缙怎么样了?”
  纪纲说:“我把他处置了,他那张讨厌的嘴永远闭上了。皇上可以放心了。”
  朱棣听人说,纪纲处置大人物常常把他们请到家里喝酒、洗澡,然后再处死,他问纪纲,解缙也是这么办的吧?
  纪纲嘿嘿地笑,不置可否。
  朱棣说:“喝,喝了这一大杯。”纪纲说:“谢皇上”,一饮而尽。
  朱棣带有三分讥讽地说,纪纲这号称“顺风耳”的人,也有风不顺的时候,他举荐并被朱棣破格重用的洪勘已经在宦官东厂牢里了,纪纲竟一无所知。
  纪纲一听,不免心惊肉跳。他出言不逊,骂东厂那些“割了鸡巴的阉竖”是嫉贤妒能,是陷害他,东厂和锦衣卫争功、争宠的矛盾日益激化,皇上还调停过呢,他并不惧,他们竟敢抓我的人?他再也没想到是苏州的那桩公案犯了。
  朱棣说:“姑且抛开锦衣卫和东厂的恩恩怨怨不论,你有民怨,在朝中也是谤讪四起,你知道吗?”
  纪纲说:“臣知道,干锦衣卫这一行,就是给下地狱的人开门的,能不招骂吗?”
  朱棣问:“你不后悔吗?”
  纪纲说自己是为皇上尽忠,只好笑骂由他,在所不计了。
  朱棣像探讨一桩平常事一样问他,自从掌管锦衣卫以来,杀了多少人了?还记得吗?
  纪纲说:“大致数目有,三五万不止,要细算,臣得回去查簿子。”
  朱棣说:“你不感到杀人太多了吗?”
  纪纲便摆出了他的杀人治世经:不杀这么多人,能封住那些百姓的悠悠之口吗?皇上不是说,太平盛世是杀出来的吗?百姓有所畏惧才能老实,人人老实了,天下也就太平了。皇上这话臣一直记在心里呀。
  朱棣没就这个话题再说下去,他又提起了升了都察院衙门左副都御史的洪勘,昨天被东厂抓起来了,是真的有罪,问他知不知道?
  纪纲的火又上来了,他说:“这不对呀,皇上,即使洪勘有过,也该由锦衣卫处置,东厂的手伸得太长了。”他要求皇上下旨,令东厂马上把洪勘移交给锦衣卫。
  朱棣说:“纪纲,你的锦衣卫监视都察院衙门,你的后头就没有人监视了?须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你知道洪勘犯了什么罪吗?”
  纪纲开始紧张起来,他发觉朱棣的眼神有点不对。他小心试探地说:“他是臣保举的,如果他有不法,臣该连坐。”
  朱棣说:“裘丽芳昨天在茶里投毒,想毒死朕,你知道这事吗?”
  纪纲大惊:“这怎么可能呢?她与圣上无冤无仇……”这一下,他有点绝望了,意识到了事情不可收拾了。
  朱棣已无兴趣再跟他捉迷藏了,就摊牌说:“能说铁铉的女儿与朕无冤无仇吗?你最清楚,铁凤投秦淮河是假死,那老鸨子也是你杀人灭口吧?然后你又把铁凤冒充裘丽芳从苏州招进宫,再与洪勘订立攻守同盟,你的连环扣做得天衣无缝啊!”
  纪纲吓得趴在地上磕头不已:“皇上,臣有罪,看在臣为圣上铲除异己的份上,饶我一命吧……”纪纲明白,朱棣是要杀他了,越是不动声色越可怕。他比别的臣子更了解朱棣。
  朱棣并不显得有多愤怒,他平静地说:“你确为朕办了很多事,却也为朕招来很多怨谤。你若活着,朕就得背上用人失察、重用酷吏的骂名,所以……”
  还好,朱棣始终没提他借选宫女机会,留下美女自己享用的恶行,这是杀十回头都够的大罪。朱棣为什么不提?是压根不知道,还是给皇上自己留面子?恐怕是后者。
  不提这个茬,就有希望。纪纲冷汗如雨地请求说:“求皇上开恩,我愿削职为民,回到山东乡下去种田,桑麻为乐,求得苟延残喘得尽天年。”
  朱棣不屑地说:“人在快死的时候,总会想到回乡种田也知足了。但你不能,这对你来说也是奢望,朕感念你的过去,还有北平前门你的烤南瓜饼……朕让你全尸,也不籍没你三族。”
  纪纲已绝望了,长跪不起。
  朱棣说:“你快走吧,你不能死在皇宫里。”
  纪纲茫然地瞪着眼睛说:“皇上让臣自裁吗?”
  朱棣指着他面前的酒碗说:“你已经喝了毒酒,趁没发作前回家去,有些后事还来得及办,朕明天会为你吊丧,你也算很体面了。”
  纪纲几乎瘫了下去。
  第八部分
  旧曲听来犹有恨催命判官碰上阎罗(4)     逃离皇姑庵,方行子和唐赛儿辗转到了江苏泰州的万灵庵,暂作栖身之所。天已经很晚了,方行子已经睡下,唐赛儿正在洗脚。她说:“孟泉林还是没有消息,听说他们那一路也败得很惨。”
  方行子说:“孟师傅也一定在找我们。”
  唐赛儿说:“这柳如烟也不知下落了,他肯定没死,你不是说进山谷前他突发肚腹急症了吗?”
  方行子说:“是啊。不过他有点怪,他好像预知我们会中埋伏。”这几天她心里一直画魂儿,如果他心里不是有鬼,不然大队人马被截杀时,他不该扯住她百般不让她进山谷去。这又不像是偶然或者预感。
  唐赛儿说:“那你倒是多疑了。他那么爱你,明知山谷里危险,他能舍得让你去送死吗?”
  方行子就没再说什么。
  唐赛儿倒了洗脚水说:“你们几个真是搅不清的恩恩怨怨,柳如烟娶了景展翼,又割舍不下你,你嫁了孟泉林,却又是一对假夫妻。我看你们将来怎么收场!”
  忽听外面人喊马嘶,火把把窗户都映红了。
  方行子说了声“不好,”急忙坐起穿衣服,唐赛儿把窗户欠开一条缝,向外一看,说:“官军把庵堂包围了,一定又是搜捕我们。”
  她二人带了兵器溜出房门,见大兵们占据了院墙和前后门,大批涌入的士兵把尼姑们全都从僧舍里拖出来,集中到天井佛塔前,好多尼姑衣衫不整,惊慌失措。
  听官军头目在喊:“叫住持出来,按名册点名,一个都不能漏掉。”
  方行子和唐赛儿是有武功的,她二人借着夜暗的掩护,溜到一棵桧树下,相继爬到树上,又从树上跳到了庵堂的后墙外。
  方行子和唐赛儿已经逃离寺院很远了,犹听到寺院里嘈杂声不绝于耳。
  唐赛儿说:“尼姑们会不会被官军抓走啊?”
  方行子说:“不会。官军抓的是你我,与尼姑们何干?”方行子分析,大约官府认为过去唐赛儿当过女尼,现在一定在槛外藏匿,不然何以她们住在哪所庵堂都会被搜查呢?
  她们很快消失在夜暗中,今后还往哪里去藏身?连尼姑庵也不安全了。
  第二天,方行子和唐赛儿又都脱去了女尼的装束,都换上了男装,骑马行进在路上,一直不知何处安身。
  她们经过一座尼姑庵时,听见一片噑叫声,原来官兵押着女尼们从庵里出来,一条绳子上拴了十几个女尼。
  方行子和唐赛儿互相对视一眼,这可不像是抓方行子他们俩了。方行子下了马,走过去,问一个押解的士兵,女尼们本是槛外人,她们犯了什么法,对他们这样唐突啊?
  那士兵不耐烦地轰赶她,让她少管闲事,说他们是奉皇上圣旨,让把各府县庵庙里的女尼全部押解到京城去,谁敢抗旨!
  方行子退下来,她对唐赛儿说:“朱棣真能想得出啊!太荒唐了,为了搜捕我们俩,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天下尼姑全抓到京城去。”
  唐赛儿说:“他真是个暴君。”
  方行子低头沉思了一会,她说:“我看,我们俩还是分开的好。两个女的在一起,容易被人怀疑。弄不好会被官府一网打尽。”
  唐赛儿说:“也有道理,那就各奔前程吧。”
  方行子问她过后怎么联络?
  唐赛儿说,青州的古济庵是他当年出家的地方,她虽不会住到古济庵去,若打听她的消息,古济庵的人总会告诉她的。
  方行子与她依依惜别,向她拱拱手,上马离去。
  第八部分
  旧曲听来犹有恨催命判官碰上阎罗(5)     一张“鹰兔图”挂在谨身殿大殿的屏风上,画的留白处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诗。朱棣和太子朱高炽站在图前观看。
  朱高炽说:“这幅画画的很有神韵。”
  这又是景展翼画的,朱棣说是他的命题画,这一点,他没说实话。有一天,朱棣看见景展翼画了这幅“鹰兔图”,问她有何含义,景展翼说自己是兔,皇上就是那尖爪利喙的猛禽!朱棣当然不会把这话告诉别人了。他把画拿给大臣们看,并让他们在画面上题了诗。
  他问太子,知道他的用意吗?
  朱高炽摇摇头,他真的没想明白。
  朱棣说:“弱肉强食,自古而然。鹰可吃兔,兔就天生该是鹰之食物吗?做人君的,应当敬天恤民,政勤于理,扶危济因,铲除强暴,群臣喋喋为谀最为可怕,这是朕先后除掉纪纲和陈瑛的原因。”
  朱高炽说:“皇上原来不知他们的奸狡吗?”
  朱棣讳莫如深地一笑说,人嘛,总是有别,有人可依赖,有人可器重,有人可驱使,有人可利用。
  朱高炽仔细琢磨着。
  朱棣又告诉太子另一件事,日前他已下旨,把汉王改封青州,他问朱高炽知道为什么吗?从前把他远封云南,就是不希望他觊觎太子位。现在把他封青州,因近在咫尺,朝发可夕擒,易于控制。
  朱高炽没说什么,只要朱高煦不在皇上跟前,太子的日子就好过些。
  说到下一步,朱棣就想迁都北平了,并把北平改为北京。
  朱高炽说:“好多大臣都反对迁都。”他明白朱棣的态度,北京豪华的新宫殿即将落成,天寿山的皇帝陵寝也破土动工了,谁能阻止迁都?
  也有迂腐之人,主事肖仪竟敢上本极力反对迁都,朱棣一怒杀了他,为这么个小事杀大臣,为这么点小事丢脑袋,朱高炽认为双方都不值得。
  有一点是再明白不过的,谁反对迁都,朱棣都不会留情的,他会认为,反对迁都是幌子,跟朱棣过不去才是真的,朱棣岂能容忍?
  朱高炽看过肖仪的折子,他也明白,肖仪真正犯忌还不在于迁都与否,而是折子里那几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