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160部分

永乐大帝-第160部分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都希望班师队伍进居庸关时,朱棣能意气风发地骑在高头大马上接受太子率百官的迎贺典礼。
  方行子等人终于在清水源追上了官军。他们来到朱棣官军营房外,方行子把包袱交给桂儿,说:“你去吧,为得此御玺,他病再重,也会见你。”不过又千叮咛万嘱咐,让她记住,只可替朱棣打开包袱,打开锦盒,不可用手触摸御玺,那上面涂了剧毒药物,人摸了会致命的。这正是他们经过苦思冥想琢磨出来的行刺手段。
  孟泉林又叮嘱说:“朱棣一定会亲手抚摸的,如果他不摸,你要千方百计引诱他摸。”
  桂儿说:“怪不得你们不出面呢,原来是用这办法要他命。”
  朱棣又在御医陪护下喝药,李谦兴冲冲地进来说:“皇上,大好事,大好事,有人来进献御玺了。”
  朱棣说:“你说什么?什么御玺?”
  李谦说:“就是一直没有下落的建文帝的御玺呀!皇上不是盼得望眼欲穿的吗?”
  朱棣兴奋无比,一迭声问:“是真的吗?人在哪?快叫他进来!”
  但他马上又警惕起来了:“送御玺的人是不是方行子?她那年说送御玺,却没了下文,她本人也消失了。”
  李谦说:“不是方行子,方行子我还不认得吗?她是桂儿,当年徐妙锦的丫环,后来哑巴了的……”
  朱棣皱了皱眉头,记:“让她来见朕。”
  少顷,李谦带了桂儿进来,桂儿给朱棣请了安,递上黄包袱。
  朱棣看了一眼那包袱,并不急于打开,他问:“是谁指使你来献御玺的呀?”
  桂儿坦然答道:“皇上贵人多忘事,记不得我了,我是桂儿啊,从前是徐妙锦小姐的丫环。”
  朱棣问:“你从哪里得来御玺?怎么会落到你手里?”
  桂儿一见朱棣真的把御玺贴到了脸上,心里一阵暗喜,她替景展翼出了气,替方行子、孟泉林出了气。想不到小人物也有大用处。〖=B81〗
  桂儿说:“回皇上,我在通州开了一间小客栈,上个月,我们客栈里来了个病重的客人,没钱看郎中,后来死在了店里,分文无有,只把这个扔下了,小的找人一看,才知是国宝御玺。”
  朱棣问:“死的那人什么样?是男是女?”
  桂儿答:“住进来时本来是男人,三十多岁光景,可请人换装老衣裳时,才发现是个女的,无名无姓。”
  朱棣的眼睛明亮了一下,又黯淡下去,他用叹息的口气说:“方行子,除了方行子,会是谁?”
  朱棣命令桂儿:“快打开,朕看看。”
  桂儿便恭恭敬敬地打开包袱,再打开锦盒,露出灿烂夺目的御玺来。
  朱棣双手捧起皇帝大印,爱不释手地看着刻文,不禁念了出来:“天命明德,表正四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好,谁敢说自己天命明德?谁敢称自己表正四方?唯朕尔!这块凝命神宝,经过多少磨难,总算又回到朕手上了,这是天意啊。”他反复地用双手抚摩着玉印,甚至往脸上贴。
  朱棣对桂儿说:“朕要重重地赏你。”
  桂儿一见他真的把御玺贴到了脸上,心里一阵暗喜,她替景展翼出了气,替方行子、孟泉林出了气。想不到小人物也有大用处。
  第九部分
  夺命神宝两人不赦站着出关躺着回来(7)     虽刚交八月,塞北已是深秋景象。北风萧瑟,落叶纷飞。天又下起淅淅沥沥的冷雨,道路泥滑难行。朱棣的大军因朱棣病笃,不得不走走停停,到了榆木川时,朱棣又添了新病,喘气都困难了,大军不得不再次安营扎寨。
  榆木川,名副其实,山被和平地到处是榆树,土名叫蒙古黄榆,此地处在风口,常年大风频发,刮得蒙古榆没有一棵是树干挺直的,全都扭曲着,像是弯腰驼背的老人。
  朱棣精神恍惚,半卧床上,双手红肿,脸上也紫胀起来,出现一块块溃疡,他喘气已经很困难了,他对身旁的李谦说:“皇孙朱瞻基不是来接朕驾了吗?怎么还不到?”
  李谦说:“就快到了……”
  太医给他诊过脉,脸色灰暗地走到帐篷外,张辅和金幼孜迎上来问:“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越来越重了?”
  太医道:“手和脸苍肿起来,又透过皮肉向肌里渗入,这是一种外来的毒物所致……我也无能为力。”
  英国公张辅和金幼孜惶恐地对望了一下。
  张辅问金幼孜:“那件事,还奏报不奏报?”
  金幼孜说:“皇上病势这么凶险,若是奏报了,不是雪上加霜吗?”
  张辅说,如不奏报,汉王很可能趁皇上不测时发难造反,推翻太子自立。朱高煦真是错长了眼珠,居然打起他的主意来了。让张辅与他一起谋反。
  金幼孜问:“朱高煦派来策反的人还在吗?”
  张辅说:“在,他是朱高煦的亲信,叫枚青,我已稳住他,原想等启奏圣上后再将他锁拿起来。”
  金幼孜便与张辅商量,先不必动他,可以虚与委蛇,来个不动声色,立即派人报告东宫,趁皇上健在,传皇上圣旨,派兵秘密包围乐安,灭患于未萌,将叛贼一网打尽,以绝后患,绝不能把祸患留给新皇帝。
  张辅点头道:“好,就这么办。”
  忽然李谦走出来:“二位大人,不好了,皇上叫你们呢。”
  二人急趋床前。朱棣已在弥留之中,他半睁着眼,艰难地托付后事道:“朕怕是不行了,传位皇太子,丧服礼仪,一遵太祖遗制。”
  二大臣跪下领命。
  朱棣又托对了一件他最棘手的事,他终究是不放心老二,有他朱棣在,朱高煦毕竟有所顾忌,不敢有异举,朱棣一旦驾崩,太子仁弱,将难以制服。倘他有不轨,朱棣托付:让张辅和金幼孜与杨荣一起,协助新君断然处置,切记不可手软,江山社稷为重。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朱棣在临终时,总算说了明白话。二人颔首领命。
  朱棣还在气喘,还想说什么。
  不识趣的李谦偏偏又拿来一封信,说:“皇上,那个送印人桂儿行前有一封信,叫奴才给皇上。”张辅和金幼孜想制止已经来不及了。
  朱棣示意张辅念给他听。
  张辅打开信,刚念了一句“皇上”,就吓得冒汗,不敢往下念了,神色慌张而恐惧。朱棣问怎么了?无非是咒朕死,念,怕什么!可张辅就是不敢再念。金幼孜看了一眼短柬,也吓得面无人色,他说,皇上不看也罢……
  朱棣不信邪,他让李谦夺过信来,举到他眼前,他自己看。
  这是以方行子和孟泉林口吻写的信,只有寥寥数语:朱棣,在你寿终正寝之时,让我们来告诉你谜底,你在抚摸那御玺时,你已深中剧毒。我们是以杀你为己任的方行子、孟泉林,你这回可以闭上眼睛了吧?
  朱棣大叫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头一歪,气绝死去。
  朱棣在凄风苦雨的季节里结束了他未竟的远征,也结束了他一生具有浓重传奇和悲剧色彩的人生。
  与大殡回京几乎同时,张辅率重兵包围了乐安城。
  尚不知轻重的朱高煦带黄俨、王斌、韦达等人以为张辅来助他夺位,得信后立即出城相迎。
  在吊桥上,朱高煦在马上对张辅拱手道:“英国公辛苦!你助本藩趁国丧之时杀奔北京,夺得大位,我将封你为异姓王。”
  张辅不动声色,待朱高煦等出城,张辅突然高叫道:“奉皇上遗命,速将反叛朝廷的朱高煦拿下!”
  朱高煦等大惊,急忙掉转马头想回城,但后路已被截断。朱高煦只得回马来死战。
  张辅道:“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能放下屠刀,尚有生路,如执迷不悟,你的末日就在今天。”
  朱高煦泄气了,将手中的刀当啷一声掷于马下。
  居庸关外,风吹云走,残阳暗淡,画角频吹,哀声遍野。代表皇太子来接灵的皇孙朱瞻基和金幼孜等文臣武将,护着皇上的大殡银山压地浩浩荡荡从居庸关外开来,皇家卤簿、执事、宝旛、雪柳……依次而来,张挂着白色大帐的大辂里,静卧着戎马一生归来的永乐皇帝,他身后是灰沙布满征袍的将土,人人穿着重孝。
  居庸关内,太子朱高炽率文武百官匍匐于关内迎灵,一时哭声震天。
  站在陡峭的居庸关长城上,方行子和孟泉林、桂儿三人俯瞰着这浩大的皇家送殡场面,他们是真正的局外人。
  方行子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朱棣最后一次通过他自称为北门锁钥的居庸关了,他是站着出关、躺着回来的,千秋功罪,只好任凭后人评说了。”
  一阵狂风吹过长城,像一道历史的烟幕,瞬间掩盖了一切,眼前一片混混沌沌遮目黄尘,伴随着那凄凉的柝声和号角声在长空中弥漫……
  2005年4月9日全稿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