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后妃当国 --帝制中国的至尊红颜 >

第6部分

后妃当国 --帝制中国的至尊红颜-第6部分

小说: 后妃当国 --帝制中国的至尊红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记。”不久,吕后便与世长辞,终年61岁。 

    吕后遗诏大赐诸侯王和将相百官,大赦天下。她以吕产为相国,并令吕禄女为少帝的皇后,仍然寄希望通过刘、吕联姻达到政治上的均衡。然而,吕后一死,凭借她自己的声望、地位与政治手腕维系着的政治上的均衡关系破裂了。很快,宗室齐王刘襄起兵西攻,声称要杀掉不当为王的诸吕。刘章在京城呼应,灌婴在荥阳的大军也与刘襄定约联合。京师之内,陈平设计,周勃单车入北军,骗取吕禄上将军之印,宣布“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北军将士一律左袒,于是控制了北军。随后分兵千余人,令刘章率领到未央宫中,将吕产追杀在郎中令官衙的厕所中。这样,又控制了南军。京城之内,吕氏已成瓮中之鳖,只得束手待毙。吕禄、吕媭、吕通等先后被杀。周勃又令禁军大肆搜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就连吕后所立的小皇帝,也恐其年长后反戈,被一并解送出宫,偷偷地杀掉了。继而,刘邦的儿子代王——刘恒被拥立为皇帝,即汉文帝。 

    吕后死去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天地翻覆,乾坤倒转,这是吕后生前的确未曾料及的。从此,西汉历史进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应该说,“文景之治”乃是承袭了吕后的余荫,如果没有她十几年间精心治理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西汉王朝恐怕很难如此迅速地喷射出盛世的光彩。吕后死后近两百年,赤眉军竟发掘开她的陵墓,将随葬宝货洗劫一空,连尸身也备受污辱。这不知是史书上的诬陷不实之辞,还是历史的误会。吕后并没有因长眠地下而获得丝毫安宁,这不能不引起读史者的沉思。

《后妃当国》 悲歌传奇——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
悲歌传奇——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

    西汉王朝从汉元帝(前49—前33年在位)时,已开始走向没落。元帝是号称一代“中兴”之主的宣帝的儿子,早年为太子时,曾因奉劝其父重用儒生,被训斥一番。宣帝说:“我大汉立国,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何以要单纯任用德教,况且儒生迂腐,不达时变,喜欢是古非今,使人眩乱于名实,不知何去何从,岂足委任!”宣帝断言:“乱我家者,太子也。”并曾一度想改立淮阳王为太子。元帝即位后,果然征用儒生,委之以国政,贡禹、薛广德、韦贤、匡衡等人相继为丞相。他自己多才多艺,常自鼓琴瑟,能自谱自弹、自拉自唱,但国政处理上优柔寡断。从此,宣帝以来的汉家基业渐渐衰败下去。后经成帝、哀帝、平帝三朝,汉室更是每况愈下,到孺子婴时,被王莽的新朝取代。王政君正是从元帝时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先后以皇太后、太皇太后的身份把持朝政,并一度临朝称制、俯视四海。富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位历经四朝、贵为天下国母、享年84岁的寿星皇太后,不仅目睹了西汉衰败亡国的全过程,而且是她把汉传国玉玺交给了王莽。王政君从出现在西汉政治舞台伊始,就是以挽歌手的姿态走向西汉政治权力核心的,她本人也在难言之中了结了自己一生的悲歌传奇。 

宣帝宫人,元帝皇后

    王政君,其先世据说是传说中的黄帝后裔。东周时,先祖为齐国卿大夫,姓田氏,后田氏代齐,做了国君,被秦始皇平灭。后来项羽又封田安为济北王。汉高祖建国,田安被削夺王爵,仍住在齐地,当地人称为“王家”,从此,田安后世子孙便以“王”为姓氏。田安是王政君的五世高祖。 
    田安的孙子王遂在汉文、景之际,住在东平陵(今山东济南东)。后来,王遂生儿子王贺,王贺又生王禁(字稚君),王禁便是王政君的生父。王政君的祖父王贺在汉武帝时任绣衣御史,曾到魏郡(治今河北临漳西南)缉捕地方“群盗”,因宽纵不诛、“奉使不称”被免职。他曾感叹:“我听说给千人留条生路就可以封荫子孙,我让万余人死里逃生,却不知后世能不能受惠?” 

    王贺被免职后,又与同乡里的大户人家终氏结怨。终氏是济南望族,其族中终军(字子云)18岁即选为博士弟子,武帝时为谒者给事中,后迁谏大夫之职。王贺不愿忍气吞声,索性退避三舍,举家迁到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委粟里,在里中任三老,地方上的人都很尊重他。据县里有位叫建公的老者讲:“当年春秋之世,沙麓暴崩,晋史就曾卜过一卦说:‘沙麓之崩,实因阴为阳雄,土火相乘。这预示着六百四十五年后,当有圣女兴世,大概会应验在齐田家!’现在,王家迁来,正居当年沙麓之地,时间也相符,恐怕八十年后,王家真有贵女出世而兴天下了。” 

    也许是出于巧合,建公的一番神话般的预言后来真的灵验了,并且恰好应验在王政君身上,似乎王政君的一生早已命中注定。这样,王政君的头上就有了“圣女”的光环。 

    据《汉书》记载,她的母亲李氏夫人怀孕时,就曾“梦月入其怀”,汉代大文学家扬雄作诔文时说她乃“太阴之精,沙麓之灵”,就是说,人未出世,就已非同寻常了。宣帝本始三年(前71年),王政君呱呱落地。此时,她的父亲王禁只担任小小廷尉史一职。王禁胸怀大志又“不修廉隅”,偏又喜酒好色,娶了几房妻妾,生有四女八男:长女君侠,次即王政君,再次君力和君弟;长子王凤以下有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政君与王凤、王崇同为王禁的正妻李氏所生。李氏因为实在忍受不了丈夫纳娶那么多妾,愤愤不平,离开王家嫁到邻县河内(今河南武陟西南)做了苟宾的妻子。 

    王政君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年复一年,王政君出落得如花似玉,美艳端庄,且“婉顺得妇人之道”,在当地颇有佳名。待字闺中时,父亲将她许配了人家,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几次都没等迎娶过门,许嫁的男子就死了。后来东平王聘她为姬,也没有待到洞房花烛,同样一命呜呼。接连发生这样的事,王禁不免暗暗称奇:难道女儿命硬,有克夫之灾?为了弄清究竟,他请了个会相面的半仙为王政君算命。半仙对王禁说:“令爱吉相,命当大贵,此乃天机,不可泄言。”王禁信以为真,悉心教她读书写字,练习操琴司鼓,指望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一晃又几年过去了。宣帝在位时期,励精图治,选贤任能,百姓安居乐业,好一派太平景象。五凤四年(前54年),18岁的王政君被选入皇宫,做了一名地位很低的宫人——家人子。这虽然与算命先生所说的大贵相距遥遥,但王政君的人生之旅从此出现了转折。 

    王政君入宫近二年,一直默默无闻。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她才得以崭露头角。这便是皇太子刘姡ё畛栊业腻铀韭砹兼凡∷馈!

    汉宣帝像司马良娣临终前,拉着太子刘姡У氖郑ОС滤撸骸版痪糜谑溃牢サ钕拢翟诹钊松烁小V皇擎婪翘烀堑钕履切┘ф刀饰沂艿钕露鞒瑁焯煊醚ㄗ缰湮摇f翟谑撬啦活垦剑 彼韭砹兼匪篮螅鯅'因悲痛过度而精神颓靡、郁郁寡欢,常常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迁怒于其他姬妾,所以她们都不敢进见。日子久了,宣帝了解到事情真相,很为太子担忧。为了顺适太子的心情,特命皇后从后宫家人子中选择可以服侍太子者,任由太子选入宫中。 

    一天,太子入朝觐见父皇,皇后乘机将已经挑选好的五位家人子引入。可巧,王政君正在其中。皇后私下里告知在旁供奉的长御,让她问问太子到底中意哪一位。其实,太子此刻还沉湎于对司马良娣的无限思念之中,对皇后煞费苦心为他挑选的五位佳人,几乎没有任何兴趣。但又不好驳皇后的面子,不得已勉强回答说:“其中一位还可以。”此时王政君的座位离太子最近,五人中又单单她一人穿着绛色花边的大掖衣。长御闻言,以为装束与众不同的王政君被选中,便转告皇后。于是,皇后命令侍中杜辅、掖庭令浊贤将王政君送到太子东宫,在丙殿拜谒太子。这样,王政君由宣帝宫中的家人子成了太子的妃子。 

    礼毕当日,太子与王政君同会阳台,这在古代称为“御幸”。王政君命该交运,太子妻妾数十人,有的御幸长达七八年,都没有生育,王政君这一次机会便身怀有孕,真算是福星高照。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王政君在甲馆画堂生一男婴。年近中年的宣帝得到嫡长皇孙,一番苦心终于没有付诸东流,喜悦之情自不必说。宣帝亲自为他取名“骜”(骜者,千里马也),字太孙,常把他带在身边,异常钟爱。 

    王政君有缘成为皇太子之妃,并生下刘氏嫡长子孙,对她今后的命运是至关重要的。 

    黄龙元年(前49年),宣帝死去。太子刘姡Ъ次唬饩褪呛涸邸D杲3岁的太孙刘骜被立为太子。王政君先由太子之妃升为婕妤,三天之后,又立为皇后。 

    王政君的皇后生涯是冷清孤独的。自从她生下刘骜,很少被刘姡д傩摇R蚝蠊慑诙啵尴疽灰涣傩遥郾忝罨せ滤堑男は瘢菪は裱《ㄊ欠裾偌>菟担俏挥新溲阒驳拿琅跽丫褪且蛭γ挥泻煤玫匚瘢恢弊乩涔罄矗都扌倥艉暗ビ谖蕖!

    在王政君遭受冷遇的时候,元帝对傅昭仪却是非常宠幸,因此对傅昭仪所生的儿子定陶王刘康十分钟爱,认为他多才多艺,“坐则侧席,行则同辇”,形影不离。渐渐地,对王政君所生的太子刘骜就不那么满意了。尤其是后来太子常饮酒作乐,不务正业,元帝更觉得他无德无能,不堪大任。因而,常常想废掉刘骜,改立刘康为太子。这使王政君与太子都忧惧不安,茶饭无味。多亏了元帝的宠臣史丹多方斡旋,鼎力相助,才化险为夷。一次,元帝病重,一人独寝,史丹借在宫中侍候的机会,跪到元帝卧榻之旁,涕泣满面地说:“皇太子以嫡长子而立,已十几年了,天下臣民,无不归心。现在外面流言纷纷,传说陛下要改立定陶王,废当今太子,果真如此,公卿定然不会奉诏。臣愿先被赐死。”元帝见他情切意哀,明白废立太子一事阻力很大,喟然长叹:“我也是左右为难。太子与定陶王都是朕之爱子,我怎能不替他们考虑?但念皇后(王政君)为人谨慎,遵法循礼,先帝又喜爱太子,朕岂能有违先帝于地下?你不要再多说了。我的病恐怕难以痊愈,到时候,还望你们好好辅佐太子,别让我失望才好。”就这样,太子刘骜的嗣君身份才没有改变。王政君也度过险关,依然做她的皇后。 

    竟宁元年(前33年)五月,43岁的元帝病死。太子刘骜即位,这就是汉成帝。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艰难处境一经改变,王政君再也不必像往日那样小心谨慎了。 

五侯受封,成帝束手

    成帝即位后,依旧沉湎酒色,皇太后王政君乘机操纵了朝政。她得势之后,重用外戚,长兄王凤被任命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从王凤开始,在王政君的裙带提携下,外戚迅速崛起,拉开了西汉王朝外戚专权的帷幕。 
    王氏兄弟五人同日受封,有“五侯”之称,后来兄弟皆为列侯,其子弟辈也以卿大夫侍中诸曹“分据势官满朝廷”。作为政府百官首脑的“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一职,王凤之后,依次为王音、王商、王根、王莽,几乎全为王氏垄断,基本上形成了王氏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 

    从王凤上任开始,成帝就“谦让无所颛”。有一次,成帝召见大学问家刘向的儿子刘歆,见他引古论今,出口成章,通达博学,诗赋文章更是不同凡响。成帝很高兴,要封他为中常侍,便命人取来官服,想正式任命。左右都提醒他说:“此事尚未通报大将军,是否暂缓一下。”成帝说:“区区小事,不用告诉他了。”但左右深知王凤的权势,都叩头相争。成帝无奈,派人通报王凤。谁知,王凤坚决不同意,成帝也只好作罢。 

    对此,成帝心里很不痛快。但王凤背后有皇太后撑腰,他也无可奈何。倒是有个不怕死的京兆尹王章,刚直敢言,向成帝奏称:“今政事大小皆自王凤出,天子曾不一举手,王凤此乃专擅朝政,不是忠臣。”同时列举王凤的三大罪状,提出不应由他久典政事,应另选忠贤之士。成帝见他说得在理,便经常召他密谈。后来,成帝准备召琅玡太守冯野王替代王凤。不料,他们的谈话被王政君的堂弟、侍中王音偷听到了。王音对堂兄王凤“卑恭如子”,极力巴结,自然向王凤告密。王凤闻知,立即称病,从宫中回到家里,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