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明英烈卷2_取金陵 >

第8部分

明英烈卷2_取金陵-第8部分

小说: 明英烈卷2_取金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去去就来。待慢了。”三人同声道:“老大人请便……”
  马须成到里面,老夫人等丈夫坐下来,开口就说:“老相公,你家女婿来了。”“这是怎讲?”所说马须成这个小姐不是亲生的,是领养的。老太太将刚刚女儿说的话前前后后讲给马须成听,马须成听了“啊,哈哈……”高兴得大笑,想我现在找到了个挺刮刮的女婿了,让我出去撞术钟那样撞撞看,撞得上去,就是真的了。
  那么这位小姐哪里来的呢?怎么与朱元璋是夫妻的呢?这个小姐姓马,叫马秀英,字凤鸣。是濠梁鹿庄上教书先生的女儿,是郭东山请来的,郭英兄弟,汤和,邓愈,常遇春、李善长都在一起读书。平日马先生常常出去散散步,看见胡大海,朱元璋,听听朱元璋说话很有道理,很喜欢他。有一天,马先生叫朱元璋到自己的家里,说我看你举止言谈不平凡,长相也好,你好,以后我将女儿嫁给你,可好?朱元璋也懂,马上跪倒地下,口称岳父大人。马先生说等你长大了再成亲,马小姐在旁听得清清楚楚。后来马先生病故,丧葬事宜全由郭东山料理,马小姐就留在郭家做些针线活。两人也逐年长大了,因为没有钱成不了亲。有一次,朱元璋病倒,几天没有吃东西,马小姐听说后,马上拿件爹爹的旧棉袄,与两只火腿馅油煎的饼去看朱元璋,天冷,晚上庄桥吊起,马小姐只好从冰了的河面走过去,走到朱元璋睡的牛棚,看见朱元璋冻得身上贴了一百多块棉花,急忙拿爹爹的旧棉袄给他穿上,又章两块饼给他吃;没有水喝,小姐将冰台在嘴里,等到冰化了水喂他喝,两人感情很好。不久马小姐有了身孕,正好朱元璋,胡大海打死王善逃走了,接着鹿庄又遭火灾,马小姐逃到武当山下,养了个男孩。有一天,马小姐出外我吃的东西,回来一看儿子不见了,以为被老虎吃掉了,悲伤过度,跑到江边跳江自尽,正巧兵部马须成告老回乡,乘官船路经此地,马上将小姐救了起来,参汤灌醒,问她为啥投江?小姐假说路遇强盗,爹娘被杀,逼我做押寨夫人,我不愿从,因此投江。问她还要回转家乡吗?说家乡已无亲人了。老夫妻两个无儿无女,想这个人也姓马,真是天赐一个女儿,很高兴,于是就收下马小姐为义女,一同回到襄阳。要给马小姐招亲,不答应,说父亲亲口许过小官人。问是啥人?濠梁朱四少爷。马须成派人去找,哪里找得到,因此马小姐婚事就拖到现在。那四句话,是当年马小姐含冰给朱元璋吃时,随口吟诵出来的。
  马须成从里面出来,将朱元璋一把拖到自己书房,王龙泉、梅思祖在旁边想,莫不是里面有人认出朱元璋是反叛,所以将他拉进去敲竹杠了。
  马须成进入书房后,马上将房门关紧,人朝靠椅上一坐。朱元璋想,完了,好象老爷审堂一样。只听马须成口中吟道:“曾记当年酥心饼,鹿庄上首渡寒冰。”朱元璋没有听明白,又听马须成吟道:“风鸣月望过河滨,含冰解渴一片心。”朱元璋越听下去,越觉得耳热,手指朝太阳穴上敲敲,喔,喔,想起来了。叫道:“此乃我家娘子讲的呀!”马须成听他这声叫,象现在火车头与后面的车皮接牢了,“格登”一来,牢哉!忙对朱元璋说:“你家娘子乃老夫的女儿呀!”“卜”,朱元璋跪倒在地:“岳父大人在上,小婿见岳父大人。”“贤婿请起。”朱元璋站起身来,马须成左手朝朱元璋右臂上一抓,朱元璋左手两个指头朝太阳穴敲敲:“啊哟。”马须成右手捋捋胡子。
  这时,外面梅思祖、王龙泉将书房门拉开一点,正好看到刚刚的情景,梅思祖一看,喔唷,价钱讲好了;王龙泉轻轻问:你怎么知晓?梅思祖说,你看朱老四两只手指敲太阳穴,是说两万两,马老爷捋胡子时四个指头在外面,是说要四万两银子,我们两人进去打打回场算三万两吧。两人正想踏进去,马须成已经走出来,朱元璋跟在后面,马须成见是梅思祖、王龙泉,说道:“梅,王二公!”“老大人!”“你们可知晓朱四步爷是马某何许样人?”“这谁知道。”“乃是马某的女婿啊!”“啊,原来是令婿。不知何人为媒?”哎呀,老大人想,我倒没有问。因此回头问朱元璋:“何人为媒的?”“一个姓黄的,一个姓牛的。”指牛棚里黄牛为媒。梅思祖问:“何时成亲?”马须成道:“当晚。”
  王龙泉说,外面都知道他是相府公子,这样就成亲怎么行啊。马须成说,这样吧,反正是隔壁,在墙上开个洞,新郎就从墙洞过来,在我的内宅成亲外面就不知道了。于是,当夜朱元璋夫妻团圆。
  婚后马娘娘一直愁眉苦脸,朱元璋问她有什么心事?马娘娘说,当年我在武当山养了个儿子,曾许过愿,等以后夫妻相聚要去武当山烧香还愿,朱元璋听了说,等我们去对岳父母讲,借佛游春去烧香,他们一定会同意的。果然,马娘娘对爹娘一说,老夫妻马上一口答应。于是朱元璋与马娘娘带了僮儿郭安,荷花、水仙两个丫头,。乘一艘画舫往武当山而去。
  朱元璋走后不久,梅思祖,王龙泉接到刘伯温来信,吩咐他们将贩乌梅的银子解上小梁山,作准备起义粮饷的费用。于是,王龙泉与梅思祖商量,要解这么多银子去小梁山,应该找个有本事的人帮忙押运,想来想去找不到适当的人,想只有请马须成出马了。于是,两人去找老大人,说你知道你女婿并非相府公子。老大人说,我知道。不久前接到当世神仙刘伯温的信,信中都讲明了。王龙泉说,我们要将贩乌梅赚来的银子押上小梁山,作今后起义费用,你老大人一马一口刀天下闻名,我们没有力量保送这批银子,只好来请你老大人帮帮忙。马须成想了想说,我一人也不行,我去信叫两个人来。于是一封写给学生,通州守将孙兴祖,叫他马上带了心腹家将来襄阳;一封信写到高家庄,高家五虎将高仁、高义、高龙、高虎、高豹,也是学生,叫他们也带了家丁到襄阳来。等到两路人马到,老大人准备工作安排好,然后去找襄阳守将白龙白大人,说我女婿有批银子要解到濠梁,请你开个路条,白龙一来看在老大人面上;二来吃了朱四少爷的乌梅,救了他家几条性命,因此一口答应。
  一切就绪,老大人让梅思祖,王龙泉押十分之三银子为头队,让高家五虎押十分之三银子为二队,兵部大人带了老夫人和手下心腹人等带十分之四银子断后,“霍落落…”“轧,轧…”往小梁山而去。
  朱元璋给滁州母舅的信,郭光卿早已收到了。为啥不去襄阳解银子呢?因为出了桩命案,郭光卿被关在牢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且说滁州守将是国舅陈也先,奉了元主之命带了兵将到武当山摆百日擂台去了,城里只有副将韩硅带五百弱兵残将守城。有一日,国舅府内老总管陈寿抱了陈也先第三个儿子陈敏先,走到郭隆兴南货号门口,帐房先生孙德崖一看是守关将的老总管,连忙站起来叫声:“老人家。”陈寿用手指指抱着的小孩对孙先生说:“孙先生,这是我们三少爷,今年六岁了,还不会开口,一只脚硬,一只脚软,你看他脑袋多大,请你帮我抱抱。”孙德崖问他到哪里去?说我要到西门外去看戏,西门来了个草台班,唱《长拔坡》。不等孙先生同意,陈寿将小孩朝孙先生手里一塞,转身就走。孙先生想,这算啥个名堂?这么大的店号,帐房先生拖个小孩在店里,孙德崖没有办法,只好将小孩抱到里面,郭光卿正坐在后厅。孙先生走到老太公面前:“老太公,这是陈国舅爷的三公子,今年六岁,还不会讲话,一脚硬,一脚软,你看这脑袋多大呀!”说完,将小孩塞到老太公手里,转身就往外去。
  郭光卿抱了小孩看看,想这么大个孩子怎么不会讲话的呢?又看看小孩的两只脚,不由“哈哈……”笑了起来。这时,郭道明的妻子正经过后厅,要往书房去看郭道明,自从朱元璋去襄阳后,郭道明旧病复发,现在路过后厅,听见阿公在笑,就在屏门后看看,见阿公抱了个小孩在笑,想自己小官人身体不好,到今天还没有一男半女,要是有个小孩儿,阿公抱着自己孙子笑该多好啊!想想,“唉!”叹口气,人走进后厅:“公公在上,媳妇万福。”“贤哉少礼。”“公公,这是哪家的公子?”“此乃国舅爷三公子,今年六岁,还不会讲话,一脚硬,一脚软,又不会跑路,你看这脑袋多大啊!”老太公将小孩朝媳妇手里一塞,媳妇抱了小孩,转身就朝书房击看小官人,到了书房,指着小孩对郭道明说,这是国舅爷的三公子,六岁还不会开口的。小孩在旁边学大人话,突然说一句:“不会开口的。”郭道明听了“哈哈……”大笑,想哑子开口,我的病就会好了,叫娘子急忙抱了小孩去见老太公,让老太公也高兴高兴。
  媳妇急急忙忙将小孩拖出去,媳妇是小脚,上身重,脚下轻,进后堂时身体一晃,小孩份量重,“啪”从媳妇手里跌倒在地,孩子脱手,脑袋撞在庭柱下面石上,小孩头这么大,也撞不过石头,跌下来“噔”,人死了。媳妇大惊失色,吓得叫:“不好了!”老太公一看,也吓了一跳:“哎呀,不、不、不好了!”想今天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小孩,出点银子就可以解决,这是国舅爷的儿子,事情大了!马上吩咐叫孙先生进来。孙德崖进来,老太公对孙先生说,如此这般,小孩已经死了。孙先生说,夫人不要管这件事,回房去罢!问老太公准备如何了?郭光卿说,我情愿分一半家财给国舅爷,了却这件事。孙先生说,用不着,只要四十万,我包你了事。于是吩咐佣人将小孩尸体拖到天井里,又让郭光卿休息。然后孙先生拿出三百两银票放在自己袖筒里,再倒了三杯冷开水放在旁边。
  老总管陈寿看完戏回来:“孙先生,今天戏真好看啊!”孙德崖站起身来:“哦,老人家,天很热啊,你口渴了吧?”三杯冷开水送到陈寿面前,让他喝了先将火气压一压,再拿出三百两银票给他:“老人家,拿去买些果儿吃吧,小意思。”陈寿也不明白怎么回事,“无功不受禄。”接过银票想想,哦,大约是孙先生打官司吃了败诉,要靠国舅爷帮忙了。孙先生见他收了银票,想可以开口了:“老人家,你们三少爷——”“怎样?”“他今天会讲话了。”“啊,喜事。”“还会走路了。”“啊,双喜,双喜!”“我们老太公拖他,他不要:搀他,他也不要;在庭中跑来跑去,一个不小心,摔了一跤。”“啊,跌了个跟头,没有关系。”陈寿想,最多跌破头皮,回去给主母骂一顿,身上三百两银票倒是可以买甜的咸的好吃的啦。只听孙先生又说道:“是呀,不过有一桩事。”“什么事?”“你们三少爷的气……”“什么?”“上面的不到下面去。”“那么下面的气还能朝上面来么?”“倒也不上来了。”“断气了么?”“好象有些。”“不要紧,不要紧,让我去看看。”
  孙先生领陈寿到里面天井里,老总管想,对这种伙计没什么好饶的,要拣有财帛的人抓。因此对了死了的小主人骂:“你这个小鬼,在家里不死,到别人家来死,真是该死!”老太公郭光卿正在书房里,听见陈寿这样骂,想这个小孩可怜,死了还要被他骂。因此急忙走出来,对老总管说:“不要骂他了,他也死得可怜!”老总管陈寿是存心将老太公骗出来的,想好哇,你倒真的出来了。连忙回管道:“老太公,没有关系,都包在我身上了。不过我家三少爷身上有一对乌金环子,两对猫儿眼,你看见没有?”郭光卿又不知是计:“没有啊!”“我知道你老太公喜欢我家猫儿眼,你喜欢的话,那你问我家国舅爷买好了,何必把我家王少爷给打死呢?”说完,“扎”一手抓住老太公的胡子:“我与你打官司去!”老太公“喔,喔……”一下子讲不出话来。
  孙德崖看陈寿要无赖,一点不怕,伸个指头朝陈寿老总管放银票的袋袋上弹两弹,说老太公有家有产,你放心,打官司就打官司。老总管一听,哟,这个人不大好惹,一句话不说转身拖了老太公就走。
  孙先生等陈寿走了,马上到帐房里拿了一包银子,数也不数,跑到县衙门,府衙门,一直到牢狱都送了银子,再去找知府冯林,说这么长那么短,国舅爷小少爷跌死在老太公家里。说完,孙先生朝知府伸出两个指头,意思这场官司如能帮忙,二十万两银子作酬金。知府看见心里真高兴,因为他的官花了五万两银子买的,现在给他二十万两还能赚进十五万两,怎么不高兴?连连点头:点得头差点要掉下来。
  外面陈寿将老太公拖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