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转型与治理 >

第2部分

转型与治理-第2部分

小说: 转型与治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讲了这么多的话,我们可以有这么几条小结,就是在这第一方面,改革改变了我们周遭的一切。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已经和改革以前大不一样,那么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以后,如果你们学过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都会知道一个(概念),别的都记不得,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这个是有道理的,这些都发生变化以后,政府治理国家的这种模式,以前的模式过时了,新的模式就得出来,没出来就会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批人,刚刚出了一本书的标题叫做《第二次转型》。我们第一次转型是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说要从搞阶级斗争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我们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我们社会上有大量的矛盾,我们现在提出来要进行第二次转型,要以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为中心,这是我们自己的看法,不一定完全准确,所以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王绍光:那么面临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带来的种种挑战,能不能实现良治?中国能不能实现良治,良好的治理,如果要实现良治它的制度基础是什么?我们通过两年的研究,比较了国内外和历史的经验,我们总结良治有八项制度基础。我不能详细讲,我就一样样简单的介绍。

    第一方面,强制能力。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特征,这不是我说,西方所有的社会科学家都会告诉你,最基本特征就是有强制能力。对外要能保家卫国,保卫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对内要维持社会秩序。强制能力,这个应该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二叫汲取能力。保家卫国和维持社会秩序是很费钱的事,你要养军队、养警察是很费钱的事,这就需要你有税收。另外,国家的每一项事,国家的任何职能都需要公共财政来支撑,教育也罢,公共卫生也罢,道路的兴建也罢,都需要公共财政支撑,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不能从社会汲取足够的财政收入,它就不能做事情。

    第三叫濡化能力,或者叫教化能力。中国社会是非常讲究教化的,从孔夫子的时候就开始讲教化,这个教化使大家把一套价值观念内化,变成你自己的行为,这样治理国家比较容易,仅仅靠军队和警察的暴力来治理国家,成本昂贵,所以每个国家都要有这个教化能力。教化能力我们强调两样东西,第一个叫国家认同,就是你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人,绝大多数95%认同你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第二件事就是要有一套核心价值,你不要看美国、西欧那些国家表面上看起来是非常的多元,但你看那个根的话,他们都有一套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为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所认可,有了这套核心价值的话,大家如果内化这套核心价值,你的行为就会自我规范。所以,这两样东西都需要教化,国家要有这方面的能力。

    第四个方面,监管能力。这个濡化、教化是讲人们用自己的信念自我管理,监管是讲要规范人们的外部行为,就是你自己的行为,不是你怎么想,而是你怎么做。那么监管呢,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管必要,我们可以想一千个,一万个理由,但我把它归纳为两个理由,两个概念。第一个概念叫做信息不对称,我刚才已经讲到了信息不对称;第二个观念叫权力不对称。什么叫权力不对称呢?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老板跟打工仔,权力就不对称,打工仔希望工作条件好一点,老板为了节约成本就不愿意改善工作条件,我们最近老听说哪个地方矿井瓦斯爆炸了,哪个地方矿井冒顶了,就死人,这个条件改善不了,因为有一个权力不对称。

    统合,是下一个。统合是指什么呢?就是政府要能管住自己的人,管住自己的工作人员,也管住自己的国家机关,使他们能够做到工作人员要非常专业化,有专业知识、专门训练。国家机关要统一协调,如果国家机关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这国家就乱了,每个单位可能都很有权力,但整个国家就乱七八糟了,所以要有统合。

    第六个方面,再分配,再分配是指国家在不同的社会集团之间,对稀有物资进行权威性的调配,稀有物资最重要的就是钱的调配。它的目的很简单,一方面,要保证社会中所有人的经济安全,就是基本的温饱,要保证。第二方面,要缩小社会中间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我没说消除,我是说缩小,缩到多小,要看这个社会的承受能力,但是这都需要再分配,

    那么第七个和第八个方面把它一块儿讲,什么叫吸纳?这个词也许不太准确,我要表达的意思是讲,社会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势力,政府应该有能力把所有的社会势力引导到制度化的渠道里边来表达意见、参与政治,不要让它在体制外去表达意见,参与政治,因为那样就乱套了。不要用非正规的方式,示威、游行、烧车那样的方法来表达。但它的前提是政府要有制度内的渠道,你没有这个渠道的话,它很可能就用制度外的方法来表达了,这是叫吸纳的能力,你要有能力吸纳就好了。

    整合是什么意思呢?社会各个团体他这个意见表达了,他也参与了,但他们的意见是很不一样的,是互相矛盾的,你要有一套机制,使他们互相矛盾,甚至尖锐冲突的要求,能够得到协调,加以整合,最后变成政府的公共政策。

    就是这八个能力,我们是通过对世界各国历史,我们叫做国家基本制度,不是所有的制度,但这基本的制度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其它的东西都免谈,都不行。好,这八个能力方面,前三个是所谓的近代国家,就是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前的国家都具备这些东西,后五个基本上是二十世纪以后的现代国家必须具备的能力。

    那么最后我就讲一讲,为什么在中国目前进行能力建设或者国家基本能力重建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最重要的是毛泽东时代建立的那一套国家制度,在当时的条件下,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可以治理当时的中国,但是今天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毛泽东那一套在今天就不适用了,就需要有一套新的治理方式。由于我们国家基本制度的建设,我觉得是比较滞后,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八个方面都有问题,但我今天仅仅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方面,强制能力的问题。我们的国防实力跟自己比加强了,但是你拿到国际上跟别的国家比,尤其是跟我们的邻国,可能对中国有这种威胁的国家比,我们相对能力不是加强了而是下降了。这张表格你看,1960年——2000年中国、日本、印度、美国,我们跟美国的差距一直很大,但是你看,1960年的时候,日本跟印度跟中国的国防实力是没有办法比的,但是到2000年他们几乎已经接近中国的能力,如果中国再不注意,很可能就赶上了。为什么中国在八十年代能力下降呢?很重要是当时军费给得比较少,财政拨给军队的军费大概能保持60%的开支。所以小平同志讲,军队要忍耐,结果忍耐了十几年以后,我们的相对国防实力就付出了代价。

    强制能力对内来讲,我们的警察占人口的比例是非常少的。你看这张表是1997年的情况,中国每1万个人里边,有9。6个警察;香港的社会秩序比较好,为什么呢?它每1万人里边有60个警察,全世界你看发达国家大概是20多个,30个警察,中国如果警察比较少的话,有些时候就得雇二警察,但是二警察那个管理水平,可能大家还得要管他才行,因为有些比土匪还坏呢。那么由于这些方面,中国的犯罪情况,这是一个统计,你能看到是持续的上升,所以我们感觉不安全。中国的城市都看着跟监狱一样,因为一层楼、二层楼、三层楼、四层楼全是铁栅栏,进了家门先要过铁门,强制能力不够。

    好,汲取能力也不够。这张图给你看的是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到从1978年一直下降到1995、1996年,然后最近几年有回升,但那个水平,我不用比别的地方比,就跟美国比,美国是一个非常分权的、讲究市场的国家,但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1/3左右,我们现在是不到20%,去年是18。5%,收入来讲。再看尤其是中央政府,这个表太细,我就不去多讲了,你看黄颜色那条线,那条线是真正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占中国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个到2002年刚刚达到了40%。这都是规律性的,你看别的国家也一样,所以中国是非常例外的,在这两方面,我们当时叫两个比重比较低,财政方面有问题,所以中央政府现在每花100块钱,其中60块钱是借的,发国债,这个借的钱是要还的,还是要付息的,所以中央政府每年的那个支出里面,有很大一块儿是还本付息,这个不能维持太长时间。好,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监管方面的问题。我这是看了报纸,然后去找假,有什么假,这仅仅是最近找到的假,什么都有。我最近看到最奇怪的说有假鸡蛋,壳也不知道什么做的,里面也不知道什么东西,连鸡蛋都有假的,这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他知道是假的,你不知道是假的,你买了就上当了。一般的假倒无所谓,他就是赚了你的钱而已,但是有两样东西假的话就是致命的,一个是药,一个是食品掺假。假药2001年,中国有将近20万人死于假劣药品,20万人什么概念?一个县城。假食品每年中毒的10万到20万人,很大的概念。另外,监管不力的一个例子,就是交通事故。这是2002年全国发生77万起交通事故,死了将近11万人;今年头六个月,交通事故是33万起,死了48000人,将近5万人。如果跟世界其它国家比,我有133个国家的数据,就是每万辆车交通死人率,中国在1996年的时候,每万辆车大概要死50多人,最低的是多少呢?每万辆车死人0。7个人,我们是它的上百倍。

    再来看工伤情况。中国因为工作受伤的这个数量,是十分惊人的数量,放到世界上也是。那个红色的代表中国,全世界每年工伤死的这是2001年的情况,中国占21%,整个死人率里面占21%,这个数量是相当的惊人,矿山、煤矿现在变成中国最危险的行业。中国的煤矿产量跟美国的差不多,但是中国每万吨煤死矿工的数量是美国的100倍,也许有人说美国比较发达,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倍,这你能看到我们在规范这方面的问题。

    最后我要讲的就是统领问题。政府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工作人员,但是我们的腐败状况,我不用给你数据你也知道非常严重,我给你数据就是告诉你,中国的腐败在全世界排在哪儿?你可以看到从1980年的时候中国还行,10分是完全清廉,0分完全腐败,中国那时候评5点多,还算不错,到后头最差的1995、1996、1997就是几乎排到世界上最腐败的地方去了,这几年情况有所改善,但这个改善有一个情况,就是这个调查加的国家越来越多,加进来的这些国家,都是比较小,比较穷、比较落后、比较腐败的国家,这样跟他们一比,中国相对排名就稍微高一点,但是腐败依然十分严重。那么这四个方面我今天举例子,还有四个方面没讲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我现在不讲了,仅仅举例子,就是中国的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的滞后带来一系列的严重问题,所以现在到了非进行重建不可的时候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讲要进行第二次转型,要以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为核心。

    好,最后稍微总结一下,就是中国需要进行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根据我们对其它国家经验考察,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既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也是建立法治和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而且国家基本制度的建设,依我们看必须先于大规模的民主化,但是在国家制度建设的过程中间,又必须不断地加大其中的民主的色彩,尤其在我讲的最后两个能力吸纳和整合的地方,要更大范围地允许民众,各阶级、阶层的民众参与这个国家基本制度建设这个进程,所以,这样子才能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中国、一个法治的中国、一个民主的中国、一个自由的中国。这是我们的一点心得,希望听到大家的批评意见。好,谢谢各位。

    许戈辉:您能不能用一句精炼的话概括一下,国家基本制度的建设对于目前的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

    王绍光:没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设,就不能实现长治久安,就不能实现民主,就不能实现自由。

    许戈辉:好,谢谢王教授。谢谢。也感谢在场的电影学院的和从外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