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大势中原 >

第37部分

大势中原-第37部分

小说: 大势中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饭也不吃了,拉着不让走:“趁着我还有口气,再多说几句吧!等闭了眼,
想说也说不成了。”
    讲起刘伯承,老人泪流满面,像失去父亲的孩子。说起大别山那段生活,老人
滔滔不绝,连医生的嘱咐也忘了,抓起香烟就抽。
    “进了大别山,吃没吃的,穿没穿的,饿肚子,打摆子,生疮流脓,跑肚拉稀……
这都算不上苦。最苦的就是一下子离开了后方根据地,变得无依无靠,像六个月的
娃子断奶死了亲娘,把人给闪了。在晋冀鲁豫打仗,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你就只管
冲吧,反正伤了有人抬,死了有人埋。艰苦几天,一个胜仗下来,猪肉炖粉条尽你
吃,啥苦呀累的全忘了。可在大别山,你就别想有这日子。
    “不是说大别山人民不好,而是国民党太坏,咱们自己太弱了。我就是大别山
人。红安的。我知道那里的情况。红军、新四军三进三出。咱们一走,老百姓就遭
殃了。国民党烧光杀光,白色恐怖呀!大别山的茅草过火,石头过刀,哪一家不死
个三口五口,甚至满门抄斩啊!老百姓确实给杀惨了,杀怕了。这一回我们说再也
不走了,谁信你?话是你说的,可脚还长在你身上。就是他心里对你好,也不得不
躲着你,怕再惹上杀身之祸。所以,老百姓一见我们就跑,整村整村地往山里跑。
别说抬担架支前,就是找个人问路都困难。
    “这是老白姓。再说说敌人。自从北伐之后,国民党桂系部队就驻在这里,经
营了20多年,建立保甲联防、‘五家连座’和特务组织、民团、小保队,织成了一
张大网,把大别山罩得严严实实。桂系部队上到师团长,下到连排长,甚至老兵们
娶的都是当地的媳妇。三姨六舅母,‘亲戚串亲戚,你都分个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看着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在放牛,怪可爱的,背不住他就能甩给你一颗手榴弹。
    “当时我们有一句话,叫作‘不怕国民党,就怕小保队’。小保队是地主武装,
里面土匪、地痞、流氓、红军时期的叛徒,乌七八糟什么人都有。他们还懂得游击
战术,把‘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一套全反用到我们身上
了。部队行军,指不定哪个山头就放一阵黑枪。宿营时他们摸岗哨,把你整连整排
地堵在村里。伤病员遭他们残害的就更多了。等你去追,他人熟地熟情况熟,早跑
得无影无踪了。我们可没少吃他们的亏。
    “想想,在这个地区开辟根据地,无依无靠,像不像没娘的孩子?部队的战斗
情绪能不受影响吗?唉,别的苦都能受,只有这种苦才真叫苦呀。
    “当然,老百姓大多数还是好的,心还是向着我们的。可那种好法也让你心里
难受。有一次,我们好言好语找老乡借东西,谁知他不但不借,还凶狠狠地又吵义
骂,就差没把我们打出来。过后呢,他又悄悄把东西送来了,说那样吵骂是是邻居
和白狗子听的。要不然,通了‘共匪’,五家连座,非火了他九族不可。还有一次,
我们要找个向导,给多少钱老乡都不上。最后一家老乡让我们求急了,就大喊大叫:
‘要带路,你们把我捆起来,抓上好啦!”老乡一个劲儿地朝我们使眼色,让我们
捆起他。我们懂他的意思,他也是怕惹来杀身之祸而做给别人看的。可是让解放军
捆着老乡带路,那不成了日本鬼了啦?……你说。这种仗可怎么打法?”
    张绍基老人描述的情况很有代表性。初进大别山的人几乎都有过这样的“遭遇”。
    军政处处长杨国宇组织野战军直属机关转移,途中向老乡问路,说话都不敢出
大气:“请问,老乡,这里离泼皮河还有多少路?”
    不料老乡冷笑,乜斜着眼睛回答:“怎么?这块地方已经让你们折腾得‘箩里
精光’(谐指罗山、礼山、经扶、光山四县)啦,还想再利一次皮啊?”
    噎得杨同宇尴尬至极。
    中秋前夕,独立旅旅长张才干借宿于一农舍,房东母子脸色难看,态度冷淡。
    老太太说:“我就是怕呀!每逢八月十二我就害怕。第一次红军离开这里是八
月中秋、第二次新四军走了也是中秋。你们一走……唉”’
    张才千默然无语。他就是原新四军第5帅的,去年中原突围时离开了大别山。他
知道部队撤离后,老百姓好惨。他知道这里国民党地主武装凶狠毒辣,至今仍四处
扬言:“共产党来了,你们有红三天;等共产党走了,也有我的黑三天!”他知道
那。“黑三天”对大别山人民意味着什么。就在离此地不远的袁河乡,还乡团一次
就用大石碾活活碾死四个红军家属,用烧红的铁鍬烙死30多个共产党员……。因此,
他更知道此时此刻此地,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必须拿出行动!
    然而,行动义是何等的艰难。
    战士们这样形容大别山:
    “一明两暗,马桶吊罐。莫(没)得莫得,可怜可怜。”
    这段顺口溜的前两句说的是大别山的民房,后面说的是老乡见到部队,跑个脱
的先摊开双手,问什么都答“莫得莫得”,问急了就答“可怜可怜“。
    河南、山东籍的战十说:“啥大别山,应该叫‘打蹩’山!”
    河北、山西籍的战士说:“大别山,大别山,瞧这名字就不吉利。大——别!
徐向前的红四军、徐海东的红25军、李先念的新四军5师,都没在这里蹲住,我看咱
们这回也够戗!”
    晋冀鲁豫那方水土的人有这样的说法:宁向北走1000里,不朝南方迈一砖。
    进入大别山的北方战士生了病,没别的要求,只要给一口小米汤,啥病都好了。
    他们思念故乡热土,不理解面对的一切:
    “跑到这鬼地方来干啥?是不是打败仗啦?”
    “反攻、反攻,照这样一月及下去,不打败仗才见鬼!”
    “妈的,咱刘邓大军啥时这样窝囊过!’
    “瞧这边老白姓的落后样儿!咱吃苦受罪来解放他们?干啥?”
    强烈的思乡吓旧情绪和对现实的不满像疾病一样蔓延,从而导致战斗意志衰退,
部队纪律松弛,打老乡、抓向导、拉水牛、捉鸡子、抢东西,甚至连调戏妇女的现
象也屡有发生。
    部队的非战斗减员在迅速增加,除了伤病员,更多的是开小差。开始一个人两
个人地跑,临走留下一张纸条:‘哦回去打国民党反动派了。”“我保证回去后继
续干革命,保证多杀敌,杀10个抵这里的一个!”“我保证不叛变,请组织相信我。”
后来整班整班地跑,集体当逃兵。
    渐渐的,“大别山好比一把剑,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的歌了唱得少了,再
后来几乎听不见了。
    9月5日,刘伯承在商城双轮河地区布下口袋阵,以第1、2纵队主力和第6纵队第
16旅围歼敌第58师。由于初进大别山.缺乏山地、水田作战经验,粮草伤员转运困
难,加之个别部队行动迟缓,未能及时分割包围,战斗持续三日,终使第58师大部
逃脱。
    9月17日,第1、2、3纵队主力及第6纵队第16旅于商城余子店、苏仙石、钟铺一
带再次围击第58师。经过18、19、20日整整三天的战斗,仅在钟铺地区歼敌一个团。
    9月24日,第1、2纵队及第6纵队第16旅设伏光山,三打第58师。敌第85师迅速
自光山、演川东援。是役,虽击退援敌,却仍然未能解决第58师。
    一月三旬打三仗,仗仗不理想。从客观上讲,三仗虽然没打好,却调动大量敌
人北援,使我南下部队乘虚迅速展开,直抵长江沿岸,为实现战略全局创造了条件;
但从主观上分析,则不难看出部队所潜在的严重危机。
    在9月27日召开的“不握手”会议上,不容回避的问题摆在了野战军20多位纵队
和旅的指挥员面前:环境恶劣,形势严峻,纪律松懈,右倾保守,军心动摇,部队
究竟能不能在大别山站住脚?
    邓小平足足有几分钟没有讲话。他那严厉的目光从一个个指挥员的脸上划过,
像一道持久不熄的无声闪电刺人每个人的心里。
    有人咳嗽了一声,很快又静下来。刚才还被“炮筒”们搞的烟雾弥漫的祠堂清
新了许多。
    终于挨到邓小平讲话:
    “同志们,对于我们所执行的战略任务,过去曾强调了多次。这就是我们已经
到达了大别山,下一步就要坚定不移、义无返顾地创建大别山根据地。对此不能有
任何的怀疑、动摇,丝毫也不能有!
    “在座的都是高级干部,高级干部就应该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以身作则,鼓
励部队勇敢地战胜困难,消灭敌人。否则,你这个干部高级在哪里?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困难,但更重要更迫切的是必须增强斗志,反对右倾思
想,克服纪律松懈等不良倾向。而这一切,首先我们领导干部要带好头。请大家想
一想,这个头你带好了没有?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将一溃千里,只好退回黄河北,
把到手的胜利再还给蒋介石。请问,哪个同志希望如此?如果有,请把手举起来!”
    刘伯承缓缓地站起身,那仅有的一只眼因充血而凸起:“政委讲,这是一次
‘不握手’会议。让我说,这也是一次‘安卵子’的会。我们有些干部缺乏勇气,
没有卵子,不像个男子汉。怎么办呢?只好开个会,给你安上一副!”
    刘伯承是有名的儒将,温文尔雅,而一旦气愤讲起粗话也十分惊人。
    他继续说:“有些同志打起仗来左顾右盼,顾虑重重,行动迟缓,错过了几次
歼敌的好机会,这是不能允许的!”
    邓小平点燃一支烟:“就像个小脚女人,一步三摇摆。”
    “打仗像小脚女人,你的卵子到哪甲去了?”
    刘伯承用手在空中写了一个大大的“勇”字,接着说道:
    “这个勇敢的‘勇’字,就是‘男’字头上有一顶光荣的花冠。也就是说,
‘勇’是男子汉的事。没有花冠就像男子汉没了卵子,还称什么‘勇’呢?……一
个月来,刚付出点代价,饿了几顿饭,走了几天路,就仿佛革命没有前途了;才碰
上一点困难,就怀疑能不能在大别山坚持了。这些同志眼光短浅,自己也不想想,
你把刺刀捅进人家的心脏,人家才咬破你一点皮,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我们进军大别山,蒋介石表现出失败情绪,可为什么我们自己也表现出失败
情绪呢?好比两个人打架,你说你失败了,他说他失败了,那么是鬼胜利了?
    “还有的同志说,宁肯往北走千里,不愿往南走一砖。你想往北走,是想回去
看看你的家,见见老婆娃娃。告诉你吧,现在你的家已经安定了,娃娃已经吃胖了,
他们听不到飞机大炮响了。如果咱们不出来,还在冀鲁豫打,在你们冀南大名、南
宫打,在你们家门口和敌人牛抵角,那将会是什么样子?坛坛罐罐、粮食耕牛、老
婆孩子全要被打得一塌糊涂!
    “同志们,我们共产党员在人党的时候,宣誓要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
僚资本主义,要永远忠于党、忠于人民。现在具体地消灭他们的代表人物、反革命
的蒋介石,我们的手不要发抖啊!”
    刘伯承猛地止住,出现了罕见的情绪失控,一拳砸在桌子上:“现在,我们就
要称一称,你这个布尔什维克究竟是否足秤!就是要排排队看一看,你是不是个男
子汉!”
    这话砸在了野战军所有高级指挥员的心头。
    邓小平把水杯递给刘伯承,自己又续了一支烟:“创立大别山根据地是毛主席
制定的战略方针,是我们确定不移的政治任务。要创立解放区,必须打胜仗歼灭敌
人,必须发动群众实行土地改革。这两个轮子滚起来就能推动历史!这两个轮子滚
起来的原动力就是提高信心、增强斗志!我们编的那首歌就很好,‘大别山好比一
把剑,直插到蒋介石的心里面。’只要滚起来这两个车轮,就能把蒋介石彻底碾碎!”
    “邓政委说的我完全同意。”刘伯承再次站立起来,“可那首歌呢?如今还有
几个人唱?我建议,从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开始,带头把这首歌再唱起来,唱遍大
别山!”
    饲堂外响起了隆隆的雷声,一场暴风骤雨即将降临。
                   河南商城    解山砦   1947年9月29日
    月亮出来了。
    今天是中秋节。
    斛山砦附近村与村之间的池塘、水田中倒映着一轮轮金黄的圆月。月亮在水面
上沉浮,不时被微风吹皱。
    溶着月光的是遍地的篝火,闪闪的火苗流溢着,为夜色镀上一层质感很强的亮
雾,像无数匹金色的丝绸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