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藏传净土论 >

第20部分

藏传净土论-第20部分

小说: 藏传净土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信,稍微看一下就死去了。他感到莫名其妙,立即看信的内容,信上写道:“达西菩萨亲启,你自此依旁生形象度化众生的事业暂时已圆满,现在应前去东方以其他行境利众!文殊。”他意识到了那位官员就是文殊菩萨,马上返回去谒见,结果原地已一无所有。但是这位上师最后也获得了成就。诸如此类的公案不在少数。

    此外,评说上师智慧的深浅、见解的高低等也诋毁了法与人二者,说这些出家人如何如何等从总体上诋毁罪过更大。往昔,目犍连尊者去地狱时看到一个身形是人、身高达数由旬的众生,它的舌头也伸出一由旬,上面有许多牛被驱赶着在耕犁,它感受着无量的痛苦。尊者观察这是什么业力所致,结果只是知道许多世代中它不断转生于地狱,而根本无法知晓这到底是什么业力,于是便去请问世尊。世尊说:“那是由于它对迦叶佛的诸僧众说:‘这些破戒者,戒律不清净者……’从总体上诽谤僧众的结果。这是五百世果报的最后一次,许多佛出世时仍然不得解脱。”

    因此,欲求解脱之人务必要警惕诽谤罪,以前不慎之中所造的诽谤罪在即日必须忏悔。

    壬五、忏悔恶见罪:

    闻善功德恶过患,地狱痛苦寿量等,

    认为不实仅说法,此罪重于五无间,

    发露忏悔无解罪。

    上文中所讲的听到阿弥陀佛名号的利益、以少分供品供养而最后获得佛果等善法的功德;因为诽谤菩萨或对其生起刹那恶心而堕入地狱等恶业的过患;例如在这个世界上,同一时间用三百短矛猛刺一个人的痛苦甚至也无法形容所有地狱中痛苦最轻的复活地狱中的一分痛苦,下面所有地狱的痛苦越来越大,无间地狱的痛苦是其他地狱痛苦的总和也无法比喻等等地狱痛苦的诸多特点;人间五十年是四大天王天界的一天,四大天王天界的五百年是复活地狱的一天,复活地狱的众生寿量为五百年等,如(《俱舍论》中)云:“复活地狱等六狱,日渐等于欲天寿。”以此计算,极热地狱寿量长达半个中劫等地狱寿量等以及因各自业力所说的地狱寿量。虽然听闻了上述这些善不善业因果法门,反而认为这是不真实的,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的说法、传说而已,对因果产生邪见,这是比造五无间罪还严重的恶业,因为五无间罪有忏悔的机会,而这种恶业断绝了善根,乃至在没有对因果生起诚信之前进行忏悔也无有恢复的机会,将于许多阿僧祇劫中不能从恶趣中解脱。(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发露忏悔无有解脱的滔天大罪。《涅槃经》、《解脱经》等佛经中宣说了具邪见者永远不能从恶趣中解脱。

    对那些从外道或边地野蛮者等转生于这个世间的人们如何宣说善恶因果,他们也不生信心。善于口头传法、表面听闻的法油子及行为偏于见解方面的人们也轻视因果,他们说:“此别解脱是声闻的行为,我们金刚乘的作法不必受这样的局限,烦恼就是道智,能束缚的东西不成立,若证悟了见解则没有因果相,我在入定中得知行善无利作恶无害呀……”这也属于此类邪见罪。

    当然,如果证悟了究竟的见解,那的确是这样。然而,任何佛经中从未说过见行互相脱离可以获得解脱。如《妙臂续》中说:“佛陀我说别解脱,一切清净戒律中,在家咒士除相轨,其余皆当实行持。”必须按照佛陀所说的去做,否则若无有特殊的必要(而舍别解脱戒),则会失毁誓言。续中云:“破誓瑜伽者,多出行违缘。”《密集续》中云:“外护声闻行,内喜密乘义。”邬金莲师也曾说过:“外表应当实践经部仪,细致取舍因果有必要。”《胜乐续》中云:“不具见之行,不具行之见,此二密宗魔,堕入无间狱。”作为初学者,地道功德的长进必须依靠取舍因果。因此,一定要细致取舍因果。

    即便是自己已经不会被因果之过患所染(意思是说:完全达到了超越因果规律限制的境界),但在没有特殊必要的情况下,于他人面前也应当如理取舍,我们要认真思维这些道理。从前,一位上师宣说了吃肉的诸多过患,之后,弟子就没有再供养他肉食,上师说:“拿肉来!”弟子说:“您已宣讲了食肉有如此多的过患,现在还要享用吗?”上师说:“那只是说法而已,实际上怎么能完全做到呢?快拿肉来吧!”如果只是口头上能说会道而对因果不屑一顾,那么就与这则公案中的上师一样了。

    此外,往昔死相比丘和具棘沙弥生起恶见说:“未持过午不食、不触火、不砍树等戒律有谁堕地狱了?制定这些戒律有何必要呢,真不知道这个佛陀在说些什么。”也有如此胡说八道者。如果自己实在做不到,还是沉默不语为佳,否则,将断绝善根,危险性极大。

    在家男女们也是同样,听闻甚深的因果法门时不要说:“这些上师都是能说会道,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像昔日一位上师说法时一位老妇人开玩笑的例子一样(此公案:昔日,一位上师对一个老妇女说:“你到山上大声念诵观音心咒,那些花草都会和你一起念,其功德无量。”到了吃饭时,上师又说:“因农民种地杀生无数,这一粒青稞就是一只小虫,吃糌粑简直就是在吃虫粉,罪过无边啊!”老妇人笑着说:“上师啊,听您老人家讲善法的功德时,不用说您就连我也觉得能解脱;一听到您讲造恶业的过患时,不用说我,就是上师您解脱也似乎有困难。”),这些道理不可能真实,即使是实实在在的,我们也全然不理解。”也有这般轻视因果、断了缘分的下劣人;或者说:“他们能做到这样,我们怎能忍受得了如此的痛苦呢?”而懈怠度日;或者说:“实际上,如果一分善法真有这样的功德,那么一切众生成佛有何困难?倘若一分罪业真有那样的过患,那么谁也无法获得解脱了。”也有如此自相续仅有的一分善根完全断尽今后也无有生起善根机会的人。佛经说:“业及业果不可思议。”假设因果是以我们愚痴的心能了知的一个法,那为何还说是因果甚深法呢?

    事实上,愚昧无知的人对世间上十分明显的财物,也很难辨别其好坏,就更不可能了知极其细微隐蔽的业因果了!我们如果承认自己是圆满正等觉佛的追随者就必须对佛语坚信不疑。如颂云:“孔雀羽绚丽,亦为因差异,遍知力知彼,否则不可知。”因果是以圆满正等觉所具有的十力中知处非处之力彻见并以狮吼巨声宣说的,因此不可能有欺惑。又如《弥陀经》中云:“是故诸智者,坚信佛陀语,以佛智为证,口上赞佛知。”所以,我们不应怀疑佛陀的智慧。口口声声说对佛有信心而不注重因果、喜欢恶业的那些人纯粹是在说妄语。如果真有信心定会重视因果,因为佛的一切教言中根本没有比取舍因果更殊胜的修法根本。如果自己诚信佛语而不努力,那么佛陀也无法强制性引导他。如佛在经中说:“吾为汝说解脱法,当知解脱依自己。”《入行论》中云:“饶益诸有情,无量佛已逝,然我因昔过,未得佛化育。”可见,一切信心中再没有比诚信因果不虚、欢喜细致取舍善恶的信心更殊胜的了。佛在经中说:“文殊,何为信力?具信心者,对一切佛法真正信仰、信受、诚信、不疑乃信心。坚信业及业之异熟。”譬如,就算是世间上一位诚实老人的语言也是真实可靠,那么无有妄语遍知佛陀的教言怎么会欺惑我们呢?

    在世间上,播下种子后,辛勤耕耘,它定会生出果实。同样,善恶因果也必定真实不虚。想到这一点而对因果坚信不疑至为重要。倘若不诚信因果,也就是不相信佛及佛语,在世界上不可能有比这更严重的罪业。因此,必须忏悔以往所造的此类罪业。如今处于邪见恶浊猖獗的时代,所以今后务必要备加小心提防。

    庚二(忏悔佛制罪)分三:一、忏悔别解脱堕罪;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三、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辛一、忏悔别解脱堕罪:

    十三僧残四他胜,堕罪恶作向彼悔,

    发露忏悔五堕罪(律藏所说比丘、比丘尼的五类犯戒罪目,区别为五篇;梵语音译为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夷提、提舍尼、突吉罗。意译为他胜、僧残、堕罪、向彼悔、恶作)。

    现在讲述佛制罪,首先是别解脱佛制堕罪:即四他胜、十三僧残、三十舍堕、九十单堕、四向彼悔、一百一十二种恶作罪。作为比丘,如若违犯这五种佛制堕罪中的其中一条,则是破别解脱戒,以此将堕入极热地狱至复活地狱之间感受痛苦。所以,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诚心发露忏悔破别解脱戒的罪业。

    对于诸位出家人,详细的学处在他论中有讲解,而对在家男女们不必广讲。如果不让已受了比丘沙弥戒的出家人学习戒律学处,则他们很容易变成屠夫等造罪之人。佛在经中说:“为不知学处的人传戒,犹如放纵醉象任其为所欲为一般。”因此,出家人必须精勤学习学处。如颂云:“永遮破戒者,享用经堂等。”失毁戒律之人今生也不能加入僧众的行列,更何况说往生极乐世界呢?。《念住经》中云:“戒律始终善,赞颂具戒士,破戒之诸人,如同旁生畜。”又说:“谁披戒律衣,彼为著装者,何人舍戒律,裸体如畜生。”

    思维持戒功德及破戒过患后应该努力恢复戒律、守持戒律。

    辛二、忏悔破菩萨戒堕罪:

    四恶法罪十八堕,发露忏破菩萨戒。

    菩萨堕罪,即妄言欺骗上师、堪布、阿阇黎等,令修本尊、诵咒语、求戒律等行善法的人产生怀疑或生后悔之心,诽谤高僧大德,依靠经商等各种谄诳手段欺骗众生,这四种黑法可导致忘失菩提心等严重过患,因此必须予以舍弃,而修学相反的四种白法。

    (下面介绍二十种菩萨根本堕罪:)

    一、掠夺三宝财物;二、舍弃正法;三、殴打抢劫比丘、沙弥;四、造五无间罪;五、心生邪见。这是国王菩萨易犯的五种根本堕罪。在(这五种堕罪中)前四者的基础上再加上用武力等摧毁城市、地区、村落、附属地方,这是大臣菩萨容易就犯的五种根本堕罪。一、对智慧尚未成熟者宣说空性令对方心生畏惧;二、令别人退失大乘发心而趋入小乘;三、令他人舍别解脱戒而趋入大乘;四、言说此声缘道不能断除烦恼,自己受持或使他人受持此观点;五、以嫉妒心赞自毁他;六、为获名闻利养而宣称自己已证悟空性;七、令比丘受惩罚并暗取贿赂;八、拿取修禅者的受用施与求学者促成对方舍弃修行。这是普通菩萨易犯的八种根本堕罪,加上前面的十种共十八种,再加上舍弃愿、行菩提心两种,总共有二十种根本堕罪,(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发露忏悔违犯菩萨戒任何一条的罪业。

    《入行论》中云:“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如果护持菩提心戒律(菩萨戒),则将获得佛果。《入行论》中又云:“故如所立誓,我当恭敬行,今后若不勉,定当趋下流。”想到不护持戒律必将不断流转恶趣中这一点以后,必须精勤忏悔,认真持戒。

    辛三、忏悔失毁密宗誓言罪:

    十四根本八粗支,发露忏破誓言罪。

    密宗的誓言(三昧耶戒)包括十四种根本戒及八种支分戒。诸无上续部共同承认的十四根本戒:

    一、詈骂(诽谤)金刚上师阿阇黎;二、违越佛教言;三、损害金刚道友;四、舍弃菩提心;五、故意出精;六、诋毁他宗;七、对非法器宣说极密法;八、视五蕴为痛苦;九、怀疑自性清净之法;十、本有能力而不降伏十大应诛(又名十逆怨贼。佛教密乘所说应杀不赦的十恶怨敌:毁灭佛教、摧残三宝、劫夺僧财、谩骂大乘、坑害上师、挑拨金刚弟兄、障难修行绝无慈悲、背弃誓戒和颠倒业果);十一、以寻思分别视离戏法性为有相;十二、舍弃堪为法器之弟子;十三、应时亦不享用誓言物;十四、舍弃智慧女性。

    八种支分戒:一、依止不合格的明妃;二、会供时进行争吵;三、依自力从不符合续部中所说法相的明妃体内摄取甘露;四、对堪为法器者不宣说密法;五、对以信心求法者宣说他法;六、于不信密乘者中住七日;七、无有证悟智慧而自诩为密咒士;八、对非法器宣说密法。

    (在阿弥陀佛及其眷属前)发露忏悔失毁密宗金刚乘誓言的所有罪业。

    如果没有忏悔(所失毁的三昧耶戒),则将堕入金刚大地狱之中;倘若忏悔旧罪、防止新犯,则将迅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