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绣大明 >

第206部分

锦绣大明-第206部分

小说: 锦绣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谢千户帮我截下了信件。”杨震把信放进袖子里后,才拱手谢道。他很清楚,在这个并不怎么讲究隐私的时代里,自己这封信若是落入旁人手里必然会被好奇心重胆子大的人给拆开看了。虽然张老道信里也不会存在什么犯忌讳的话,但这种私人信件被人拆看毕竟叫人不快。

    “举手之劳,算不得什么。毕竟我也是个千户,他们还不敢不给我。”唐枫不以为意地一摆手道。随后又想起了什么:“对了,你现在也已是锦衣卫千户了,对我的称呼也该改改了。若你不嫌弃的话,就叫我一声唐兄吧。”

    “这也好。那我这个当兄弟的就厚颜从命了,唐兄。”杨震略作犹豫,便改了口。

    在唐枫处坐了会儿,也说了几句话后,杨震便离开了镇抚司,转身回了家。

    刚一进家门,杨震就听到了厨房那边传来的阵阵香味,却是张静云又在烹煮美食了。也不知是听哪位大婶儿提到的,张静云在与杨震这段时间欢好后居然开始担心杨震的身子会受不了了,于是便去采买了不少补身强肾的食材来给杨震食用,这让一向就“战斗力”惊人的杨震好不尴尬。

    但这终究是美人的一片心意,他也不好推辞。每日里只能吃这些药膳,然后再你懂的。

    今日见张静云又在鼓捣这些玩意儿,杨震不觉就是一阵苦笑,随即才想起袖子里所藏的那封信,便道:“静云赶紧先出来,你爷爷来信了。”

    正在做菜的张静云脸颊红红的,想着吃了这顿后杨震晚上的表现呢,一听这招呼,顿时就喜出望外地迎了出来:“真的?爷爷他终于来信了?我最近可想他了,也不知他怎么样了。”在这一连串的说话中,她已快步冲到了杨震面前,急不可耐地取过了他手里的信件,撕开封口后就匆匆看了起来。

    “要说起来道长也真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竟知道我会去镇抚司,把信投到了那儿。”杨震在旁忍不住啧啧叹道。确实,如今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没有太过正规的地址制度,更没有门牌号,想要把信件准确递送到某人手上还是有些难度的,唯一例外的或许只后各大衙门了。

    张静云听他这么说,有些骄傲地一皱鼻子:“那是当然了,我爷爷算事情可准了,这点小事怎么能瞒过他呢?”

    “哦?既然如此,那他为何不直接把信送来这儿,那样岂不是更方便些?”杨震忍不住打趣道。

    可这一回,张静云却没有理会他的这番话,只见她此时神色已边,已从刚才的惊喜化作了紧张不安,以及一丝悲伤

第295章 数月弹指间(下)() 
“静云,你这是怎么了?”杨震一见张静云神情突变,心里就是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便自他的心头冒了起来。

    张静云捧着信的一双手竟也有些抖动了起来,而她的声音也随之发颤道:“二郎,爷爷他,他”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杨震这时已顾不得什么礼貌不礼貌了,当即伸手就夺过了张静云手里的信,一目十行地看了下去。虽然这样抢他人的书信看并不太好,但两人间关系已如此亲密倒也无妨。

    在迅速扫完信中内容后,杨震的神情也变得极其严峻。这封信是写给张静云和他杨震的,里面只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张道人告诉他们自己已来到苗疆,并准备进山寻找曾经的师弟,也是师门叛徒许惊鸿。并且他还说,自己在此之前已给自己算过一卦,卦象显示乃是必死的大凶之兆,此去苗域群山之中,八成是回不来了。

    第二层意思则很简单了,就是对自己孙女儿张静云的安排。其中不少篇幅是安慰孙女儿不要为自己的逝去而感到伤心,这只是天意而已,也让她在自己去世后坚强快乐地活下去。后面的内容则是写给杨震的,张道人希望杨震今后能好好照顾自己的孙女儿,用词中显然是已将他视作孙女婿看待了。

    “静云你也不要着急,虽然道长写了这封信,但事实究竟如何还不好说。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回来了。”杨震看着面前女子一副泫然欲泣地模样,赶紧劝慰道,只是这话连他自己都未必能说服得了。

    “二郎,你不知道,爷爷他算事情向来极准,几乎就没有过差错,比如这次就把信送到了镇抚司。这种大事上,他又怎么可能出错呢?”张静云眼眶里已有泪水缓慢地流了下来。

    杨震赶紧取出随身的手帕,为她轻轻拭去眼泪,同时口中道:“那可不一定。都说善医者难自医,我想这算卦一道也差不多吧。道长他或许算别的事情精准,可关于他自己的事情就未必了。你相信我,他一定不会有事的。”虽然口中是这么说的,可其实他心里也充满了担心与不安。只看信最后的落款处所写的时间,乃是去年过年之前,便可推知此时的张道人必然已和那个什么许惊鸿见了面,却不知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

    被情郎如此安慰着,张静云有些害怕与悲伤的情绪才终于好转了些。只见她微微一吸鼻子,忍住眼泪问道:“你是说真的?爷爷他真不会有事?”每个人其中都不希望自己亲人逝去的消息是真的,刚才张静云只是激动之下才会那般说话,而且她又一向对爷爷的算卦能力很是信服,这才会做出异于常人的表现。

    杨震即便心里没底,但为了不叫张静云太过担心伤心,还是毅然点头:“不错,我相信吉人自有天相,道长他一定不会有事。你若是不放心,我会想法派人去广西一带找寻道长下落,这下总可以了吧?”

    “嗯”张静云柔柔地应了一声,脸上的悲戚之色渐渐收敛了一些。

    “而且,即便道长真个有什么不测,你不还有我吗?我这一生都会好好照顾你的,所以你也不必太过担心。”杨震见她总算好了些,又赶紧表态道。说着,又一把将她搂紧了自己的怀里,轻拍她的后背以作安慰。

    虽然不希望自己爷爷真出什么意外,但听杨震这么说来,感受着他对自己的爱与安抚,张静云的心里倒是安了许多,至少现在自己已有了依靠,不是吗?

    就在两人依偎在一起,感受着别样情怀时,一股焦臭味突然从身后的厨房里传了出来,张静云闻到之后,便是啊呀一声,赶紧从杨震的怀抱里挣脱出来,急急地朝着厨房跑去。在杨震来时,她正在里面煮菜呢,被张道人来的书信这么一闹,便耽搁了不少时间,里面的菜肴已然彻底烧干了汤水,焦掉了。

    “哎呀,怎么会这样都是我的一番心血哪,居然都焦了,今天就没菜了”里面很快就传来了张静云苦恼的抱怨之声。

    杨震听到这话,便是会心一笑,至少暂时的,张静云是不会太伤心了,当然牵挂肯定是免不了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想必以后即便她知道张道人真个遇难,也不会比今日更难受吧?时间,往往是最好的疗心中创伤的良药!

    在张道人这封给人带来担忧和牵挂的信来后半月,又是一封信来到了杨震手边。不过与前一封信相比,这封信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信是杨晨托人送来的,里面也只说了一件事情,他即将来京城述职,说不定会在北京留任,当个京官。

    对大明朝的官员来说,京官与地方官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所有人的观念里,京官往往要高于平级的地方官。有时候甚至产生地方上的知府身份都不如京城六七品小官的古怪论调。

    这当然有夸张的成分,但更多的却是官员们对升迁之路的看法。毕竟身在京城你所能遇到的机会便比在外面时要多,就以杨震自身为例,若不是前次案子是在北京城发生由他破去,只怕所得的好处是远远达不到他所拿到的。这其实也与后世那些年轻人毕业后径自前往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的行为很是相似,只是后世的选择余地更大了些,而在大明却只有北京这么一个能带来奇迹的城市。

    正因为京官有如此好处,全天下的官员十有七八都会削尖了脑袋往这边凑,所以想进京为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要是没有门路,或者名声极大,或者立了什么大功劳,几乎都不可能从地方官调来北京。

    本来,杨震也不认为兄长有这份幸运能来京城。虽然他知道杨晨也和自己一样是个穿越客,有着这个时代其他人所没有的巨大优势。但在官场的种种规矩桎梏下,即便真有本事,也难以冲破樊笼,成为幸运的那一个。

    可偏偏这一次,幸运女神却眷顾了杨晨,让他有了入京为官的机会。

    真要说起来,这事情也有杨震的功劳在里头。年前,杨震与皇帝万历说话时,就曾提及过自己的兄长杨晨,并把他好一阵夸。这让杨晨就在万历的心里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和影子。

    当然,更要紧的还是他自身实力在那儿。

    大明制度,官员每三年为一任,每任之后都会由上司等各衙门进行考评,分为上上直到下下等九个等级来进行评定。若是能得个上等的考评,即便这次升不了官,也能在官员的档案里留下好印象。而若是得了下等的考评,说不定接下来一任就没你什么事了。这种考评之法在张居正推行考成法前还只是一个官场中用来提拔自己的亲信,整治敌对势力的手段,但这两年,却已明显规范了不少,也公正了许多。

    杨晨就是赶上了这么个好时候,虽然自己没什么背景,也不善于巴结上司,但愣是凭借着自己在诸暨县做出来的成绩,在这次的考评里得了个上中的成绩要知道,满朝数以千计的官员,几乎就没人能得上上的评价,就是张居正也不能儒家向来不会把事说满,所谓人无完人嘛所以上中的考评其实就是最好的。而天下数百州县,无数地方官,能得此评价的,也就寥寥几人而已。

    而杨晨所以能得如此之高的评价,除了他将诸暨一县治理得井井有条,民生富足在把郦家铲除后,县里已没有人再敢和他这个县令匹敌,就是宣家也不敢之外,他所擅长的堤坝建设也是重要的加分原因。

    那条由杨晨带了百姓花数月时间修筑出来的长堤,彻底保障了诸暨县城的安全。在今年再次爆发的一场桃花汛中,绍兴府辖下的其他县城再次遭了灾,可诸暨县却得保太平,在其他同僚的衬托下,杨晨的功劳自然变得极大。

    如此一来,在新一轮的考评里,他的评价自然名列前茅,得了个事实上最高的上中的评价。

    正因他这一任官的考评极好,才得以能被当今天子亲自过目,不然一般的平庸官员,只怕早就被吏部自行处置了。

    而皇帝在看了这份奏报后,就觉着杨晨这个名字似曾相识。仔细一想,就回忆起了杨震也有一个兄长叫这个名字,他还着重提过,自己能有今日的见识,多得杨晨的自幼教导。

    如此一来,万历就对杨晨留上了心,再一番履历,便确信此杨晨便是杨震口中的兄长。既然这确实是个可用之人,在爱屋及乌的心理作用下,万历便决定让他前来北京述职,并决定将他留在北京当官。

    虽然杨震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前因后果,但对于自己兄长能够入京为官一事还是相当高兴的。这既是出于兄弟间的情义,更因为他觉着兄长来京或许能帮自己出出主意,看能否改变现在有些无奈的局面。

    但他却并不知道,转机夹杂着一场惊天巨边已在前方等着他了!

第296章 兵变(上)() 
大明万历四年四月初十二日夜,山西大同府。

    这个在后世以煤炭等资源产出而闻名于世的州府,在如今大明帝国的版图上也扮演着极其要紧的角色。

    因为从大同再往北去一些,便过了大明的疆界,与蒙古鞑靼部相接,于是这儿就成为了世人眼中的边疆重镇。朝廷将山西的大同、宣府,东北的辽东、蓟州合称为四大军事重镇,是为宣辽蓟大者也。

    正因大同府直面着鞑靼人的威胁,所以朝廷便在此布置重兵,以防外敌入侵。即便是如今蒙古势力已大不如前的时候,驻守在大同的总兵力也从未少于过三十万,足可见大同府对整个大明的重要性了。

    但随着大明立国渐久,往日的进取心不断消弭,人心思安思逸的风气已遍布朝野,而这也影响到了边关重镇。如今的大同各处卫所,早已没有了曾经的肃杀和森严,以前的种种禁令,也几乎已破坏殆尽。

    比如军中不得饮酒作乐,不得有妇人出没这一条,此刻就在山西都指挥使辖下的云川卫驻地内被公然违背着。而违背着它的人,正是该卫的指挥使牛璨。

    只见他四十开外的年龄,长得倒是威风凛凛,尤其是颔下一部钢髯配合着黑黝黝的面膛,给人一种张翼德再世的错觉。不过再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