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游子吟 >

第37部分

游子吟-第37部分

小说: 游子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还得别人主动来帮忙,我极为尴尬。过去我没有研究过基督教,却断言基督教愚昧、无知,这正反映出自己的武断、无知:我没看过《圣经》,甚至连《圣经》的目录都未读过一遍,就认定《圣经》不符合科学,这只能说明我有先入为主的理性偏见,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圣经》。

    到底有没有神

    我一直是个好强的人,自以为是多,自以为非少,但我若知错就改,不文过饰非,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到底有没有神?只要看着宇宙万物,答案不难找到的。我们的地球是个好例子,如果地球稍小,就不可能有大气层;如果稍大,大气层就会充满氢气。它与太阳的距离若稍稍改变,地球不是太热就是太冷。月球以独特的方式形成,它的存在,影响了地球大陆和海洋的形成。地球轴心的倾斜度,恰使大地有四季之分……。这一切是如此精确、完美,很难相信是偶然形成的,必是一个智慧的造物主的精心设计和刻意创造。大天文学家Kelvin穷一生之力研究天文数理,他的结论是,“不相信有神的天文学家,一定是痴子!”水又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由于它的许多独特性质,水在生命过程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一切物体都是热胀冷缩,唯独水是例外,低于4℃后,反而膨胀,所以冰块是浮在水面,否则,海、河、湖、沼在隆冬会全部冻实,水生物将无法生存。对于水的这种奇特性质的合理解释只能是造物主的匠心。生物界更是奇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地球上的动物制造了食物,并释放出生物所必须的氧气;而生物呼吸对排出的CO2则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多么巧妙的配合!生物体的复杂、协调、奇妙更使人叹为观止,很难相信生命是由无机物产生和随意进化来的。虽然分子生物学正突飞猛进,但要在试管里制造一个活细胞仍是遥遥无期,即使有一天在实验里造出了生命,它肯定是睿智设计、严谨控制和辛勤劳动的结晶。它所证明的,是创造论而不是进化论。

    过去我一直视自然规律是自有永有,亘古无限的,是宇宙万物的“第一因”。一切思索,到它面前就停止了,它成了我心中的“神”。其实,自然规律与别穆煞ㄒ谎匦肟咳ㄍ妨ⅲ咳ㄍ凳⒃俗鳎渥陨砻挥兴枷搿⒁庵荆韵当辉熘铮窃煳镏鳌D敲矗裁椿嵊凶匀还媛桑克雍味矗渴鞘裁戳α勘Vに恼T俗鳎吭谖奚衤鬯枷氲氖肯拢嗣怯幸饣蛭抟獾鼗乇茏耪庑┪侍猓蛭哉庑┪侍獾奶剿鳎苋菀锥∥奚衤鄣母呒匮俺龀阶匀坏纳翊丛煊钪嫱蛭锏慕崧邸?

    灵性世界

    随着急救技术的进步,对因突发心脏病而暂时死亡的病人的挽救率日趋提高。这使得美国心脏科权威罗林斯(MauriceRawlings)有更多的机会亲耳听到被他挽救过来的病人诉说死后的经历。死者都有灵魂出壳、见到早期谢世的亲人的共同经历。有的灵魂到了美丽的乐园,有的则被置于阴森之地。这些见证使罗林斯极为震动。他更有意识地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最后写了一本书,中译本叫《死——怎么回事》。去年圣诞节晚上从教堂回家后,我继续读这本书,作者的身份、地位和所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使我对此书内容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我从小听到许多关于灵魂不死的故事。对此我一直没有定见,不信吧,亲友们的亲身经历是那么栩栩如生,而且他们没有必要编瞎话;信吧,在理性上又与我的信仰相悖。我只好采取“信就有,不信就没有”的含糊态度,竭力回避,面对罗林斯的书,我不能不正视灵性世界的确实存在了。有灵魂上天,就有灵魂下地狱。我后背不禁一阵发冷。

    正在这时,一位朋友从北卡州挂来长途电话,谈到神的事时,她说她信。去年她父亲病危时,她无法回大陆探望,内心十分痛苦,她不断祷告,求上帝让她见父亲最后一面,后来她梦见父亲来看她了,几天后就传来父亲去世的消息。当她在国际长途电话中向她母亲描述他父亲走时的穿戴仪容时,她母亲非常惊讶。因为她梦中见到的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同!神确实垂听了她的祷告,满足了她的要求。刹时,一位又真又活的神仿佛就站在我面前,我对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崇敬和畏惧的心理,那天晚上祷告时,我身不由己地第一次双膝下跪……

    超越科学

    相信有神后,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就相对容易理解了,我以前认为科学至上,科学方法最可靠,凡科学方法不能验证的事皆不可靠。现在我已明白,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方法是有限的,科学是一条发现物质世界真理的大道,但对非物质的属灵世界则鞭长莫及。我以前只认为基于客观事实的科学发现是真实可信的,而对神的存在等这一类必须靠信心接受的事存疑。我现在才意识到,人的生活、学习、工作没有一样是不靠信心的。我们吃饭,要相信买来的东西无毒;我们乘车,得相信司机及汽车保险、可靠;我们上课听讲,首先要相信老师讲的是真理。不靠信心,我们寸步难行。就科学本身而言,在研究之前,我们必须要假定宇宙是有规律的,可以认识的。这个假定也必须凭信心接受。历史常常捉弄人。我这样一个以科学家自居,蔑视基督教的人,怎么也没有想到,我们现今遵循的科学方法竟是由基督徒倡导的!古时希腊人坚持多神主义,认为宇宙是浮动紊乱,不可能加以系统研究的。而基督徒则相信宇宙由独一的真神创造,是有规律和可以认识的。

    当我了解到基督教改革运动对西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和现代科学的巨大的、历史性的影响时,我痛感自己所坚持的科学与基督教绝对对立的观点的片面、无知。神创造了宇宙及一切规律,科学研究则是去认识这些规律。在这一点上,神的创造和科学研究是和谐的。牛顿在谈到他的成就时说,他不过是在“追随上帝的思想”,“照上帝的思想而思想”而已。只是,与神的大能相比,人类的认识能力是很低下的,仅可以认识神向我们显明的极少一部分规律。而且,科学研究只能解释规律,却无法知道,为何会有这些规律,这些规律是如何被创造和护持的。因此神的创造是远远超越科学的。然而,当人们在热烈地祝贺、奖赏在认识自然规律中取得成就的科学家时,却常常把创立并守护这些规律的神冷落一旁,甚至他的存在也被武断地否定。这实在有失公正。而那些集有神论者和科学家于一身的人则是最勤奋、最睿智和最有成就的精英。“追随上帝的思想”,也许这正是许多科学巨匠成功的秘诀。

    美国国家航空及宇宙航行局(NASA)太空研究院的创始人泽斯杜鲁(RobertJastrow)写过一段深富哲理新人耳目的话:“对于一个靠理性的力量而生活的科学家而言,这故事的结局象是恶梦。他一直在攀登无知之山,并且快要到达巅峰。他攀上最后一块石头时,他竟受到一群神学家的欢迎,他们已在那里恭候无数个世纪了。”

    六十六卷《圣经》分别由40多个作者写成,历时一千六百多年,作者中上有君王、先知,下有渔夫、税吏。尽管作者们时空阻隔那么巨大,但整本《圣经》意思连贯、前后呼应、浑然一体。耶稣在世时的品德自承、所显的各种神迹,和受难三天后复活的历史事实,清楚表明他是神的儿子。耶稣的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剑桥大学学者魏斯科(CanonWestcott)说,“实际上,把所有的证据集合起来,我们大可以说,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历史事件比基督复活有更充分、又更多样的证据。除非你先存成见,认为这一定是假的,不然,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使我们认为复活缺乏证据。”耶稣能从死里复活,说明他是神,他也必能实现他的许诺。叫一切信他的人从死里复活,得到永生。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我的基督教信仰。我们的神曾访问过地球,亲自向人们显示了神的公义圣洁,大爱和大能,亲口向人们讲授了天国的真道。因此,基督教的信仰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的,这是基督教与其它宗教的重要区别。虽然许多道理我还不明白,如三一神的深刻内涵,世界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苦难、不公和恶行,但这不妨碍我建立基督教信仰。尽管环境和个人境遇可能变化,但我的基督教信仰不会改变。

    深刻的变化

    信主半年来,我内心世界发生着深刻变化。信主前,从表面上看,我的精神生活是积极向上和充实的:但内心深处空虚只有我自己知晓。三十年前,我第一次参观北京天文馆后,面对浩瀚的宇宙,地球如沧海一滴,人类是那么渺小,一个人的能力之低下,生命之短促,几乎等于零。一种从未有过的,近于绝望的空虚和失落紧紧地攫住我的心,令我终生难忘。步入中年后,光阴流失之快更令我害怕。虽然口头上说,有生就有死,是自然规律,没有什么可怕的,但一想到人死如灯灭,想到我的身体或被火化,或被埋在地下腐烂时,我内心惆怅、空虚不已,我拼命工作,一方面想更多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忙碌使我无暇思虑死亡。白天忙忙碌碌、充满生机,夜阑人静,无名的空虚常常袭上心头,辗转难寐。这种空虚是金钱、地位、成就、家庭无法填补的。每当我读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语”的词句,读到《红楼梦》的“好了歌”或听到一些惜春、怀旧的歌曲时,我的心弦都会被强烈拨动,以致潸然泪下。

    信主后,知道人从何而来将向何处去,明白了人生的真谛。自己虽渺小得象一粒砂子,但在上帝的眼中我却是重要的,他亲自拣选我做他的儿女。一旦与创造宇宙万物的神联系在一起,生命就注入了永恒,内心的满足感难以笔墨,空虚、惆怅的情调一扫而空。有了永生的盼望,我不再惧怕,敢于坦然面对死亡。对基督徒来说,死亡是增加而不是减少,是充满而不是倒空,死亡只是一扇门,将通往更丰盛更崇高的境界。如果说重生、得救那天是我的第二个生日的话,我的第三个生日就是我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在那一天,主将接我回天家,在天父的宝座前,我将前所未有地活跃着。

    长期来,我清醒地意识到,在一个人既短暂又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最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这几步走对了,人生会光彩夺目,一步之差也许铸成千古恨。鉴于这种认识,我一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辨别真伪、洞察生活、驾驭生活的能力,同时,结交几个志趣相投、生死相依的朋友,以便在关键时候彼此提携,作出正确的决断。直到去年,我还以“人生叵测路漫漫,坦诚相依共挽澜”的诗句与挚友共勉。这道出了我的心愿,也显示了我的不安,同舟共济当然比孤军奋战好,但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啊!“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这是千百万基督徒的共同体验。我信主虽仅几个月,在这方面也有切身的感受。有又美又活、全能全善的主同在,我不再对前面的路忧心重重,平安之感油然而生。

    另一个变化

    信主后的另一个变化是思想逐渐从世俗情欲中解脱出来。我虽信奉“知足者常乐”的人生哲学,对金钱、物质无过多追求,但我却全力追求事业的成就,以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得到社会的首肯。我自视是个正直的人,但怨恨、忌妒、自私的心理并未彻底根除。我愿意助人,但只心甘情愿地帮助那些能对我说声“谢谢”的人。如果有人认为我就应该帮助他,或“恩将仇报”,我会很不痛快,并从此离他而去。信主使我有了属灵的亮光,对物质世界的一切更加淡泊、超脱,眼界开阔了,心胸宽广了,世俗烦恼开始减少,喜乐、平静日有所增。

    在大陆时一直被要求改造世界观、人生观,我不甚得要领,收效不大。今天,我的立场才真正改变了,即由属地国度子民的立场转变为属天国度子民的立场。立场一变,观点、方法、人生观、世界观皆变。过去,孤立地上仰望穹苍,满目迷茫,悲戚哀叹人的卑微渺小;今天偎依主旁鸟瞰宇宙,万物井然,由衷赞美神的无比大能。过去,在属世情欲捆绑中苦苦抗争,饱受烦恼挂虑熬煎;今天,回归真神,踏上通途,在属灵智慧光照下渐渐长进,始尝喜乐、平安甘甜。

    回顾信主的历程,我深感自己的愚拙、顽梗和神的大爱、全能,对创造宇宙、拯救人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