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美学散步 >

第22部分

美学散步-第22部分

小说: 美学散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格来,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是创造出来,不是“如法炮制”的。何况这三十六条只是适合于真书的,对于其它书体应当研究它们各自的内在的美学规律。现在介绍欧阳询的结字三十六法,是依据戈守智所纂著的《汉溪书法通解》。他自己的阐发也很多精义,这里引述不少,不一一注出。

(1)排叠

    字欲其排叠,疏密停匀,不可或阔或狭,如'壽藁畫筆麗羸爨'之字,系旁言旁之类,八法所谓分间布白,又曰调匀点画是也。

    戈守智说:排者,排之以疏其势。叠者,叠之以密其间也。大凡字之笔画多者,欲其有排特之势。不言促者,欲其字里茂密,如重花叠叶,笔笔生动,而不见拘苦繁杂之态。则排叠之所以善也。故曰“分间布白”,谓点画各有位置,则密处不犯而疏处不离。又曰“调匀点画”,谓随其字之形体,以调匀其点画之大小与长短疏密也。

    李淳亦有堆积二例,谓堆者累累重叠,欲其铺匀。积者,緫緫繁紊,求其整饬。'晶品畾磊'堆之例也。'爨欎臁悖┗病6鹬茫郛柈嬃浚┪然焕#к奥暦崩M)为错综一例,俱不出排叠之法。

(2)避就

    避密就疏,避险就易,避远就近。欲其彼此映带得宜,如 '庐'字上一撇既尖,下一撇不应相同。'俯'字一笔向下,一笔向左。'逢'字下“辶”拔出,则上笔作点,亦避重叠而就简径也。

(3)顶戴

    顶戴者,如人戴物而行,又如人高妆大髻,正看时,欲其上下皆正,使无偏侧之形。旁看时,欲其玲珑松秀,而见结构之巧。如 '臺'、'響'、'營'、'帶'。戴之正势也。高低轻重,纤毫不偏。便觉字体稳重。'聳'、'藝'、'甃、'ВВ髦嗍埔病3ざ淌杳埽庾魈憔踝质魄桶危执死郑睬嵩蛄椋仓卦蛑停槐毓笤瘸疲粗率啤#ǜ晔刂牵

(4)穿插

    穿者,穿其宽处。插者插其虚处也。如'中'字以竖穿之。 '册'字以画穿之。'爽'字以撇穿之。皆穿法也。'曲'字以竖插之,'爾)字以'乂'插之。'密'字以点啄插之。皆插法也。(戈)

(5)向背

    向背,左右之势也。向内者向也。向外者背也。一内一外者,助也。不内不外者,并也。如'好'字为向,'北'字为背,'腿'字助右,'剔'字助左,'贻'、'棘'之字并立。(戈)

(6)偏侧

    一字之形,大都斜正反侧,交错而成,然皆有一笔主其势者。陈绎曾所谓以一为主,而七面之势倾向之也。下笔之始,必先审势。势归横直者正。势归斜侧戈勾者偏。(戈)

(7)挑■(扌窕)

    连者挑,曲者■(扌窕)。挑者取其强劲,■(扌窕)者意在虚和。如'戈弋丸气),曲直本是一定,无可变易也。又如'獻勵'之撇,婉转以附左,'省炙'之撇,曲折以承上,此又随字变化,难以枚举也。(戈)

(8)相让

    字之左右,或多或少,须彼此相让,方为尽善。如'馬旁糸旁鳥旁'诸字,须左边平直,然后右边可作字,否则妨碍不便。如 '巒'字以中央言字上画短,让两糸出,如'辧'字以中央力字近下,让两辛字出。又如'鳴呼'字,口在左者,宜近上,'和'、'扣'字,口在右者,宜近下。使不妨碍然后为佳。

(9)补空

    补空,补其空处,使与完处相同,而得四满方正也。又疏势不补,惟密势补之。疏势不补者。谓其势本疏而不整。如(少)字之空右。'戈'字之空左。岂可以点撇补方。密势补之者,如智永千字文书聇字,以左画补右。欧因之以书拢帧7ㄌ写死嗌醵啵酝昶渖窭恚髟绕浒吮咭病

    又如'年'字谓之空一,谓二画之下,须空出一画地位,而后置第三画也。

    '垩)字谓之豁二,谓一画之下,须空出两画地位,而后置二画也。”'烹'字谓之隔三,谓了字中勾,须空三画地位,而后置下四点也。右军云“实处就法,虚处藏神”,故又不得以匀排为补空。(戈)

    按:此段说出虚实相生的妙理,补空要注意“虚处藏神”。补空不是取消虚处,而正是留出空处,而又在空处轻轻着笔,反而显示出虚处,因而气韵流动,空中传神,这是中国艺术创造里一条重要的原理。贯通在许多其它艺术里面。

(10)复盖

    复盖者,如宫室之复于上也。宫室取其高大。故下面笔画不宜相著,左右笔势意在能容,而复之尽也。

    如'寳容)之类,点须正,画须圆明,不宜相著与上长下短也。

    薛绍彭曰:篆多垂势而下含,隶多仰势而上逞。

(11)贴零

    如'令今冬寒'之类是也。贴零者因其下点零碎,易于失势,故拈贴之也。疏则字体宽懈,蹙则不分位置。

(12)粘合

    字之本相离开者,即欲粘合,使相著顾揖乃佳。如诸偏旁字 '卧鋻非門'之类是也。

    索靖曰:譬夫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枝条顺气,转相比附。赵孟钤晃闼剖剑鹞秤P煳荚蛔钟芯迤涫枭⒍晃杜そ幔幻馐蕉秤啤

(13)捷速

    李斯曰用笔之法,先急回,后疾下,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复重改,王羲之曰一字之中须有缓急,如乌字下,首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之急脚,斯乃取形势也。'風鳯'等字亦取腕势,故不欲迟也。《书法三》曰'風'字两边皆圆,名金剪刀。

(14)满不要虚

    如'園圖國回包南隔目四勾'之类是也。莫云卿曰为外称内,为内称外,'國圖'等字,内称外也。'齒豳'等,外称内也。

(15)意连

    字有形断而意连者如'之以心必小川州水求'之类是也。

    字有形体不交者,非左右映带,岂能连络,或有点画散布,笔意相反者,尤须起伏照应,空处连络,使形势不相隔绝,则虽疏而不离也。'戈'

(16)复冒

    复冒者,注下之势也,务在停匀,不可偏侧欹斜。凡字之上大者,必复冒其下,如'雨'字头、'穴'字头之类是也。

(17)垂曳

    垂者垂左,曳者曳右也。皆展一笔以疏宕之。使不拘攣,凡字左缩者右垂,右缩者左曳,字势所当然也。垂如'卿鄉都夘夅'之类。曳如'水支欠皮更之走民也'之类是也(曳,徐也,引也,牵也)。(戈)

(18)借换

    如醴泉铭'祕'字,就示字右点作必字左点,此借换也。又如 '鹅'字写作'Ве啵渥帜呀崽澹驶セ蝗绱耍嘟杌灰病W髯直卮诱澹杌恢ǎ坏靡讯弥#ǜ辏

(19)增减

    字之有难结体者或因笔画少而增添,或因笔画多而减省。 (按:六朝人书此类甚多)

(20)应副

    字之点画稀少者,欲其彼此相映带,故必得应副相称而后可。又如(龍詩讐轉)之类,必一画对一画,相应亦相副也。

    更有左右不均者各自调匀,'瓊曉裕лS'一促一疏。相让之中,笔意亦自相应副也。

(21)撑拄

    字之独立者必得撑拄,然后劲健可观,如'丁亭手亨寜于矛予可司弓永下卉草巾千'之类是也。

    凡作竖,直势易,曲势难,如'千永下草'之字挺拔而笔力易劲,'亨矛寜弓'之字和婉而笔势难存,故必举一字之结束而注意为之,宁迟毋速,宁重毋佻,所谓如古木之据崖,则善矣。

    按:舞蹈也是“和婉而形势难存”的,可在这里领悟劲健之理:“宁重毋佻”。

(22)朝揖

    朝揖者,偏旁凑合之字也。一字之美,偏旁凑成,分拆看时,各自成美。故朝有朝之美,揖有揖之美。正如百物之状,活动圆备,各各自足,众美具也。(戈)王世贞曰凡数字合为一字者,必须相顾揖而后联络也。(按:令人联想双人舞)

(23)救应

    凡作一字,意中先已构一完成字样,跃跃在纸矣。及下笔时仍复一笔顾一笔,失势者救之,优势者应之,自一笔至十笔廿笔,笔笔回顾,无一懈笔也。(戈)

    解缙曰上字之与下字,左行之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乱而不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破。

(24)附丽

    字之形体有宜相附近者,不可相离,如'影形飞起超飮勉',凡有'文旁欠旁'者之类。以小附大,以少附多。

    附者立一以为正,而以其一为附也。凡附丽者,正势既欲其端凝,而旁附欲其有态,或婉转而流动,或拖沓而偃蹇,或作势而趋先,或迟疑而托后,要相体以立势,并因地以制宜,不可拘也。如'廟飛澗胤嫄慝導影形猷'之类是也。(戈)(按:此段可参考建筑中装饰部分)

(25)回抱

    回抱向左者如'曷丐易匊'之类,向右者如'艮鬼包旭它'之类是也。回抱者,回锋向内转笔勾抱也。太宽则散漫而无归,太紧,则逼窄而不可以容物,使其宛转勾环,如抱冲和之气,则笔势浑脱而力归手腕,书之神品也。(戈)

(26)包裹

    谓如'園圃'之类,四围包裹也。'尚向'上包下,'幽凶'下包上。'匮匡'左包右,'甸匈'右包左之类是也。包裹之势要以端方而得流利为贵。非端方之难,端方而得流利之为难。

(27)小成大

    字之大体犹屋之有墙壁也。墙壁既毁,安问纱窗绣户,此以大成小之势不可不知。然亦有极小之处而全体结束在此者。设或一点失所,则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势,则如壮士之折一股。此以小成大之势,更不可不知。

    字以大成小者,如'門辶'之类。明人项穆曰:“初学之士先立大体,横直安置,对待布白,务求匀齐方正,此以大成小也。”以小成大,则字之成形极其小。如'孤'字只在末后一捺,'寜'字只在末后一仯罚ё种辉谀┖笠坏阒嗍且病!妒榫鳌吩疲弧耙坏愠梢蛔种妫蛔帜送ㄆ鳌!

(28)小大成形

    谓小字大字各有形势也。东坡曰:“大字难于密结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若能大字密结,小字宽绰,则尽善尽美矣。

(29)小大与大小

    《书法》曰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自然宽猛得宜。譬如 '曰'字之小,难与'國'字,同大,如'一''二'字之疏,亦欲字画与密者相间,必当思所以位置排布,令相映带得宜,然后为上。或曰谓上小下大,上大下小,欲其相称,亦一说也。

     李淳曰:“长者原不喜短,短者切勿求长。如'自目耳茸'与 '白曰臼四'是也。大者既大,而妙于攒簇,小者虽小,而贵在丰严,如'囊橐'与'厶工'之类是也。”米芾曰:“字有大小相称。且如写‘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配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余尝书‘天庆之观’,‘天’‘之’字皆四笔,‘慶’‘觀’字多画,俱在下。各随其相称写之,挂起气势自带过,皆如大小一般,真有飞动之势也。”

(30)各自成形

    凡写字,欲其合为一字亦好,分而异体亦好,由其能各自成形也。

(31)相管领

    以上管下为“管”,以前领后之为“领”。由一笔而至全字,彼此顾盼,不失位置。由一字以至全篇,其气势能管束到底也。

(32)应接

    字之点画欲其互相应接。两点者如'小八忄'自相应接,三点者如'糸'则左朝右,中朝上,右朝左。四点者如'然'、'無'二字,则两旁两点相应,中间相接。

    张绅说:“古之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有章法,有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故羲之能为一笔书,谓《禊序》自‘永’字至‘文’字,笔意顾盼,朝向偃仰,阴阳起伏,笔笔不断,人不能也。”

(33)褊

    魏风“维是褊心”陿陋之意也。又衣小谓之褊。故曰收敛紧密也。盖欧书之不及锺王者以其褊,而其得力亦在于褊。褊者欧之本色也。然如化度,九成,未始非冠裳玉佩,气度雍雍,既不寒俭而亦不轻浮。(戈)

(34)左小右大

    左小右大,左荣右枯,皆执笔偏右之故。大抵作书须结体平正,若促左宽右,书之病也。

    此一节乃字之病,左右大小,欲其相停。人之结字,易于左小而右大,故此与下二节,皆著其病也。

(35)左高右低  左短右长

    此二节皆字之病。

(36)却好

    谓其包裹斗凑,不致失势,结束停当,皆得其宜也。

    却好,恰到好处也。戈守智曰:“诸篇结构之法,不过求其却好。疏密却好,排叠是也。远近却好,避就是也。上势却好,顶戴,复冒,复盖是也。下势却好,贴零,垂曳,撑拄是也。对代者,分亦有情,向背朝揖,相让,各自成形之却好也。联络者,交而不犯,粘合,意连,应副,附丽,应接之却好也。实则串插,虚则管领,合则救应,离则成形。因乎其所本然者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