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107部分

最春风-第107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又煞有介事地对秦珏道:“你就不用过来了,就会挑三捡四。”

    秦珏无奈地对罗绍笑笑,却还是跟了过去,瞅着张谨和小僮说话的功夫,压低声音对罗绍道:“他是老顽童,又是人来疯,您别在意。”

    罗绍却正新奇得不成,他少年时就仰慕凤阳先生张谨,张谨在他眼中是阳春白雪,是当世奇人,即使前阵子张谨去他府上提亲,也是端方庄重的长者,他从未想到,私底下的张谨是这样的,他笑着对秦珏道:“我怎会在意?张先生真是妙人啊。”

    秦珏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早就猜到,罗绍能养出罗锦言那么有趣的小女儿,就一定能和张谨谈得来。

    果然,两人说起制壶的事,罗绍起先有些拘束,但他本就是随兴之人,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和张谨聊得头头是道。

    张谨甚至忘了请客人进屋。

    秦珏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叫了小僮去沏茶,他对张谨道:“我是来给您拜年的。”

    张谨正把炉窑外一个七扭八歪的破壶拿给罗绍显摆,闻言不耐烦地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扔给秦珏:“这是压岁钱,你拿上两坛子桂花酒,一坛是给令尊的,另一坛是给你的,你拿了酒就走吧。我和沛然好好喝几盅。”

    话里话外,就是下逐客令的意思。

    而沛然则是罗绍的表字。

    上一次张谨去杨树胡同时,还称罗绍为罗大人,现在已是直接称唿表字了,俨然一副知交的口吻。

    罗绍和张谨聊得很是投机,闻言也笑着对秦珏道:“你是做晚辈的,少不得要四处拜年,张先生这里有我就行了,你和你那两个小友去玩吧。”

    跟着他们的四辆马车,摆明是等着秦珏一起去玩的。

    秦珏悄悄叮嘱远山和明岚几句,这才告辞,离开芝麻胡同。

    沈砚和骆淇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见他出来,二话不说,拉着他就去了骁勇侯府和建宁侯府,给两家的长辈拜完年,估摸着秦烨也要从天心阁出来了,三人又回到九芝胡同,这次是秦珏在外面等着,沈砚和骆淇去给秦烨拜年,两人各得了一个大大的红包,高高兴兴地出来,却正碰上秦瑛。

    看到他们,秦瑛连忙行礼,问道:“两位兄台,我大哥没和你们在一起吗?”

    秦珏从不对外提起家里的事,沈砚隐隐约约知道一些,而骆淇是最近两三年才和秦珏玩在一起的,并不知道这些事,听说这位是秦珏的堂弟,便笑着说道:“我们约了去城西烤肉,不如一起去吧?”

    秦瑛求之不得,连忙答应。

    秦珏坐在马车上,看到秦瑛和沈砚、骆淇一起出来,眉头动了动,也没有说什么。

    四人到了骆家在城西的别院,见院子里早就架了烤架,一个二十五六岁的男子正在指挥着小厮搬柴火。

    骆淇喊道:“小叔父。”

    那男子转过身来,秦珏一眼认出,这是骆明。

    当年骆明和他们兄弟七人,一起护送罗锦言回到昌平。

    骆明早就不守城门了,从昌平回来不久就调到西山大营了。

    他的模样基本没变,言谈举止也和当年没有区别,秦珏能认出他,他却早就不认识秦珏了。

    其实秦珏除了长高了一些,容貌成熟了,也没有太多变化。但骆明自持身份,并没有把七兄弟放在眼里,更不会想到,当年那个满面风尘,穷困潦倒的力夫就是眼前锦衣轻裘的翩翩佳公子。

    听说这个就是秦珏,骆明很感兴趣,可能是在军营里待了太久,他立刻就要拉着秦珏下场过几招。

    沈砚在一旁起哄,秦瑛也两眼放光,小时候他和秦珏一起练武,但他受不了那份辛苦,学了半年就不练了。倒是听说秦珏一直在学习武技,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秦家又不是武将之家,练武只是强身健体而已,难道还要去考武状元吗?直到秦珏手刃宁王,他这才想起小时候学武功的事,此刻见骆明要比武,他也很想看看,秦珏的武功究竟如何。

    骆淇察言观色,见秦珏坐得稳如泰山,压根就没有想比试的意思,便笑着打圆场,对骆明道:“小叔父,你好不容易才从西山大营回来,就别再想着练兵练武了,小秦刚得了一坛十几年的桂花酒,我还从家里拿了几坛玉壶白,咱们今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如果想过招,过完年再说。”

    骆明这才坐下,小厮们把烤好的野猪肉端上来,众人一边喝酒,一边说笑,不亦乐乎。

    天色已近黄昏,秦珏看着架在火上的半片野猪肉,问骆淇:“是不是还有没烤的肉?”

    骆淇笑着道:“这野猪太大了,只烤了半扇。”

    秦珏悄声道:“把余下的半扇分我一半,这会儿就腌上,晚上我带走。”

    骆淇连忙让小厮选了最好的部位,用佐料腌上。

    秦瑛和骆明倒是挺谈得来,这阵子他整日听的都是吴氏的哭骂,好不容易能出来放纵一番,心情轻松下来,拉着骆明问起打仗的事,甚至忘了找秦珏说起张小小。

    沈砚则抱着酒坛子,拉着骆淇赌大小,输了喝酒,赢了也喝酒。

    秦珏见这几人估计要喝上整晚,懒得和他们打招唿,叫了若谷,装上野猪肉,出了骆家别院,回明远堂骑了马,连夜出城去了香河。

    ***

    这是第二更,晚上还有一更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零六章 夜半乐

    这一世,罗锦言还是第一次没在父亲身边过年。她长大了,即使李青风是表哥,也不能同桌而食。

    觉得无聊,她出了十两银子,除夕和今天,屋里的丫鬟婆子们让灶上各置办了酒席,李青风听说了,暗中给罗锦言屋里的人各打赏了五两和二两的封红,让她们陪着罗锦言好好玩玩,丫鬟婆子们全都高兴得不成,使出浑身解数来,春份几个小丫头,还跑调走板地唱起了梆子戏,笑得罗锦言肚子都疼了,大家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倒也很热闹。

    秦珏来的时候,看到屋檐下挂着大红宫灯,院子里干枯的树枝上绑着五颜六色的假花,高丽纸的窗棂上贴着窗花,桔黄色的灯光中,影影绰绰地映着女子的身影,屋内不时传来女子的哄笑声,时而夹杂着一两声狗叫。

    秦珏的心里暖洋洋的,成亲以后,他们的家里也会这样吧,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偌大的明远堂里冷冷清清,死气沉沉。

    他依依不舍地翻墙出了院子,让若谷敲开庄子大门,他去求见李青风。

    李青风正和葛文笙在吃酒,听说是他来了,吃了一惊,下意识地以为是京城出了事,待到秦珏进了屋,他急忙问道:“是不是姑丈有什么事?”

    见他满脸担忧,秦珏知道他是误会了,对李青风道:“没有,罗世叔很好,京城一切都好。”

    李青风这才松了口气,没好气地问道:“深更半夜的,你怎么来了香河?”

    秦珏指指门外抬着野猪肉的两个随从,道:“刚得了些野猪肉,趁着还新鲜,就给送过来了。”

    李青风怔了怔,立刻明白这野猪肉不是送给他的,是秦珏专程送来给惜惜尝鲜儿的。

    他立刻觉得嘴里酸酸甜甜的,有人记挂着小表妹,他很高兴,可是又觉得很不情愿,自家的花儿就要被别人摘走了。

    有灶上的人来收野猪肉,秦珏就叮嘱道:“这是腌上的,最好今晚就烤来吃了,放到明天,就变成腌咸肉了。”

    李青风听到了,心里雪亮,这小子大老远地跑过来,是想和惜惜一起烤肉的!

    这怎么行呢?

    两家正在议亲,他们两人不应该见面的。

    好在刚才顾着喝酒,只吃了五成饱。

    他笑着对秦珏道:“你若是不急着回京城,咱们就在敞厅里烤肉吃吧。”

    秦珏笑着应允。

    葛文笙年纪大了,推辞自己不胜酒力,没有陪着他们烤肉。

    李青风叫了粗使婆子过来:“去问问大小姐屋里的酒席散了没有,就说我在前面烤肉,让她过来一起热闹热闹。”

    说完,就让人摆了屏风,放了小炉火,把从京城带来的厨娘叫过来服侍罗锦言烤肉。

    罗锦言屋里丫鬟婆子都在屋里陪她吃酒,并不知道秦珏来了,听说表哥请她过去烤肉,她就让丫鬟婆子们留在屋里吃酒,她带着夏至,兴致勃勃地来了前院。

    走到半路上就听说是秦家大爷从京城赶过来,专程送来野猪肉。

    罗锦言生平第一次翻了个漂亮的白眼。

    前世,若是有人告诉她,秦首辅会连夜赶了上百里路,就为了给人送猪肉,她一定以为这是编出来黑秦珏的。

    可能是为了避讳,她走进敞厅时并没有看到秦珏,但当她隔着屏风坐下后,就听到秦珏的声音传来。

    庄子里的敞厅并不宽敞,虽是隔着屏风,但并不隔音,就连衣裳的声,烤肉的滋滋声,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像是就在身边一样。

    她听到秦珏和李青风聊天,从江南的山水说到福建的风土人情,后来又说起朝政时局,天南地北,海阔天空。

    其实男人凑到一起说得最多的就是女人,可大舅子和妹婿在一起,又有妹妹在隔壁,两人也只能谈起风雅的话题,但在罗锦言听来却觉得有些羡慕,要是有人能和她一边烤肉一边谈论这些事情,那一定很有趣。

    闺秀们凑在一起,说的最多的就是女红针织,遇到眼皮子浅的,还会说些家里的琐事,诸如父亲的小妾不听话什么的,更不能像秦珏和李青风这样高谈阔论。

    她把时常来往的闺秀们筛了一遍,霍亭儿就要成亲了,又是嫁到保定,以后想见面都难了;庄芷桦是性情中人,但是幼庭承训,很少会谈论朝政;霍玉儿性格活泼,天真烂漫,总盼着让她做嫂嫂,待到她和秦家下了小定,霍玉儿怕是会数落她了;罗锦屏口无遮拦。。。。。。

    想来想去,好像就只有秦五小姐秦瑜和她最投脾气。

    前世时,秦瑜随夫君住在京城,想到这里,罗锦言就有了要和秦瑜继续交往的念头。

    前一阵子,因为秦珏总打着秦瑜的名义给她送这送那,她不知哪次是真哪次是假,连带着对秦瑜也疏远了。

    她这样想着,就听到外面传来秦珏的声音:“难得今晚月朗星稀,不如放孔明灯吧。”

    李青风从来没有放过孔明灯,不由得也来了兴趣,问道:“不是要等到上元节才放孔明灯的?”

    秦珏笑着说道:“想放就放啊,不是上元节也无妨。”

    李青风便对着屏风大声说道:“惜惜,你放过孔明灯吗?不如也来一起放吧。”

    罗锦言是放过孔明灯的,李氏去世后的第一个上元节,罗绍用布带子把裹得像粽子一样的罗锦言系在后背上,背着她爬到县里最高的一座小山上放了两盏孔明灯。

    一盏是给李氏的,另一盏则是祈求女儿的哑病早日治愈。

    罗锦言咬咬嘴唇,这个时候,爹爹一个人留在京城里,也不知在做什么。

    “孔明灯要到外面放,最好找个空阔的地方。”罗锦言说道。

    李青风就让小厮们去准备纸张笔墨,又让夏至去叫了白九娘,罗锦言穿了猩猩红斗篷,戴着风帽走出来,不远不近地跟在李青风和秦珏身后,出庄去放孔明灯。

    看着身边目不斜视的秦珏,李青风仰头看看夜空,月色皎洁,他忽然觉得自己比这皓月还要明亮。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零七章 孔明灯

    夜空中一弯新月,娇娇嫩嫩的,却又皎洁润泽,淡淡地洒在身上,若有若无,如同罩上一层轻纱。

    因有女眷,李青风和秦珏让各自的随从把做孔明灯的物件儿交给粗使婆子,并没有跟着一起过来,只是让各自的侍卫们远远跟着。

    香河没有山,但庄子的东南方向有一片高坡,原本种着玉米,今年的冬天来得早,又正值打仗,管事问过林总管,收过玉米之后,这片坡地便没有再种东西,一眼望过去,空空荡荡,很适合放孔明灯。

    李青风问那几个粗使婆子:“你们会做孔明灯吗?”

    这几个婆子一直住在乡下,哪里会做孔明灯,见表少爷问起,只能摇头。

    秦珏笑着说道:“我会,我来做吧。”

    “我也会做,我来教她们吧。”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那是罗锦言的声音。

    李青风哈哈大笑:“但凡是好玩的,惜惜都会做。”

    说完,又觉得不妥,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