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182部分

最春风-第182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阁老官居二品,李怡怎会参加选秀?再说她应该已经超过十六岁了吧?”罗锦言问道。

    “听说是李小姐素有贤名,又生得美若天仙,或许会直接册封。”

    罗锦言失笑,还真是没有李文忠做不出来的事,竟然把孙女送进宫去。

    “这次被选中的闺秀,还有哪位比较出挑的?”罗锦言问道。

    “平江知县裴文之女裴萦卿美艳绝伦,顺天府推官苑钦之女苑悠然诗词歌赋无所不精,有才女之称。此次选出一十六人,以这两人最为出类拔萃。”

    罗锦言点头,忽然又问:“骁勇侯世子的亲事有何进展?”

    鲁振平眼底闪过一抹诧异,但他早已不是当年的粗鲁汉子,很快便恢复如常,道:“骁勇侯世子的亲事虽然还没有下定,但听他们府里的清客们议论,世子爷属意婉秀县君。”

    婉秀县君是赵清仪成亲之前的封号。(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四六章 绿头鸭

    能够依附勋贵之家做幕僚的,自然都是极会察言观色之人,决不会在两家亲事尚未谈拢之前便放出消息,若是这门亲事最终没成,男子倒也罢了,女子的闺誉却会受损。

    沈家的幕僚能在大庭广众下谈论此事,必定是受了家主的吩咐。

    且,这番话说得极妙,只说是沈世子属意于婉秀县君,却只字不提昭福县主和骁勇侯这两位长辈。

    在听者看来,这分明就是沈世子自己看上了婉秀县君,说不定还会猜测两人私相授受,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若是这门没成,则是沈家长辈看不上婉秀县君。

    沈砚生得比女子还要漂亮,又是出名的纨绔,说他与某个贵女私相授受,怕是无人不信。

    尚未正式议亲,婉秀县君就被沈家拿捏得死死的。很显然,沈家长辈看不上她,否则不会无端坏她名声;且,真若是沈砚在家里闹得狠了,昭福县主和骁勇侯无奈答应,婉秀县君嫁进沈家也不敢造次。

    骁勇侯府早就不用凭借媳妇来给自己贴金了,更何况是赵宁这样的破落户。

    大周宗室是从太祖皇帝的父亲显祖赵池那一代算起的,显祖所生的三个儿子以及其后代子孙都属宗室子弟。

    其中当以太祖皇帝这一脉最为尊贵。

    赵清仪的父亲赵宁是太祖幼子安仁郡王的子孙。安仁郡王生母只是选侍,生产时去世,死后追封为才人。因此安仁郡王自幼失恃,太宗的六位皇子中,有五人封为亲王,只有他封为郡王。

    到了同德皇帝这一代,太祖子孙中,仅存的三位亲王都削为郡王,安仁郡王这一脉原本便势单力孤,虽然在英宗和窦太后当政时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可还是担心被赵极盯上,自请削爵,由安仁郡王降为镇国将军。

    赵宁为人怯懦,文不成武不就,但宗室子弟的纨绔习性却一样没差,全都学个十足。从没有得过差使,原有的封地早已按制收回,他们一家住在京城宗室营的一座三进院子里,靠着每年的三千两俸银和两三座小田庄勉强渡日,这对普通人家也算宽裕,但对于宗室而言,就是捉襟见肘了。他们有着宗室的排场,可是要钱没钱,要权没权。

    因此,赵清仪虽是贵女,但在骁勇侯府眼里,还比不上一手养大的冯雅欣。

    骁勇侯府看上的是赵宥的妹妹嘉莹县主。

    前世时沈砚娶的是赵清仪,但是很显然,死而复生的冯雅欣肯定藏身他的后宅,是他的侍妾之一;这一世罗锦言给了冯雅欣另一条出路,如果冯雅欣没有答应沈砚为妾,那么沈砚还会娶赵清仪吗?

    如果不娶赵清仪,那么嘉莹县主嫁进骁勇侯府,赵宥就如虎添翼了。

    瑞王父子为了和骁勇侯府联姻,不惜毁掉冯雅欣,单凭这一点,罗锦言也不想让他们如愿以偿。

    但凡是和赵宥有关的事,她都想搅得乱七八糟。

    赵宥就是死上十次八次,都不能消除她的心头之恨,所以她从没想过行刺,她要的是整个瑞王一脉的连根拔起,如果顺便要了赵极的性命,她更是心满意足。

    鲁振平走后,罗锦言想了好久。

    如果绮霞答应为妾,那么沈砚还会娶赵清仪,骁勇侯府和瑞王不会联姻,这当然是她乐见其成的。

    但如果绮霞不答应,沈砚说不定真会听由长辈迎娶嘉莹县主,嘉莹县主不但聪明伶俐,还是位难得的美人。一旦赵宥和骁勇侯府联手,罗锦言要对付赵宥就要难上加难了。

    重活一世,她对很多事情都看得很淡,除了自己的亲人,很少能有让她在乎的人,且,还要为了这个人而影响到自己。

    活了两世,她都不是救苦救难心地善良的人。

    她在烟翠阁里枯坐良久,直到清泉跑进来:“大奶奶,沈世子问您这边安排好了没有?”

    罗锦言冷笑,沈砚对绮霞倒也执着。

    算了,由着他们去吧,若是绮霞执意做妾,那么沈砚会像前世一样迎娶赵清仪,就没有嘉莹县主什么事了;若是绮霞听了她的话,想为自己重新而活,即使骁勇侯府和瑞王联姻,她再想其他办法便是。

    绮霞已经被赵宥毁了,而她罗锦言还没有黑心到要帮着赵宥算计一个势单力孤的弱女子。

    “告诉沈世子,我的丫鬟正准备出门,让他到角门那里等着吧。”

    下午时,绮霞还没有回来,方显胜却打发了粗使婆子送来几只绿头野鸭子。

    听说送来了野鸭子,丫鬟们初时还以为是送到小厨房的,问了送野鸭子的粗使婆子,才知道这是秦珏吩咐方显胜找来的,是给大奶奶养在湖里玩的。

    明远堂里原本养着一对鸳鸯,现在又多了几只野鸭子,罗锦言已经黑了脸。

    这个家伙,是故意的。

    她在湖边,看着那几只绿头鸭扑楞着翅膀跳进湖里,倒也觉得秦珏没有那么可恨了。

    她问送鸭子来的几个婆子,有没有会养鸭子的,从中挑了一个留在明远堂里照顾水禽。

    她抱着耳朵,坐在湖边看着湖里的绿头鸭游来游去,听着树上传来的鸟啼,其间夹杂着汤圆大惊小怪的吠叫,心情大好,让丫鬟去叫了秦瑜过来,姑嫂二人在湖边说说笑笑,直到傍晚时分,秦瑜这才告辞。

    早已过了下衙的时辰,秦珏还没有回来,且,绮霞也没有回来。

    这阵子秦珏审核查抄的文书,常常会深更半夜才回来,每次都会打发明月或空山回来说一声的,但今天却没有。

    绮霞身边有白九娘,罗锦言并不担心,沈砚虽然荒唐,却也不会对绮霞做些什么,可是却也没有把绮霞送回来。

    罗锦言隐隐感觉是出事了。

    她让清泉到前院叫了腾不破和方金牛,让他们去都察院衙门找秦珏。

    腾不破和方金牛正要出去,空山回来了。

    “大奶奶,大爷让小的回来的,这会子大爷正和沈世子在一起,刚好碰到给您办差的白九娘,到时会带着白九娘一起回来,让您莫要担心。”

    “大爷现在哪里?”罗锦言沉声问道。

    空山摸摸头上的小抓髻,万般不愿地说道:“出。。。。。。出城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三四七章 绕青梅

    晌午刚过,秦大奶奶身边的最贴己的大丫鬟夏至,亲自到小竹院,告诉白九娘和绮霞,沈世子带着她们去给大奶奶买花笺。

    白九娘谢了夏至,送她出了小竹院,返回来时,见绮霞站在天井里,弯着腰,聚精会神地看着脚下的青石地。

    白九娘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黑压压的蚂蚁排着队,蜿蜒前行。

    “蚂蚁搬家,明天怕是要下雨了。”白九娘笑着说道。

    “不能进屋避雨,它们搬到哪里去呢?还不是都要淋雨?”

    绮霞依然弯着腰,看着地上这些不知疲倦的小东西。

    白九娘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个绮霞举手投足都是漂亮大方,就连弯腰的动做也是恰到好处,除了大奶奶,白九娘还没见过哪个女子仪态举止这样令人赏心悦目,就连常大奶奶庄氏和自家的五小姐也要逊色几分。

    她是江湖女子,但是面对绮霞却硬朗不起来,就连她自己也没有发现,她对绮霞说话时也比平时温婉:“姑娘,蚂蚁营营役役只是为了过得平顺温饱,虽然搬到哪里都要淋雨,但是地势稍高处,总能比别处淋得少些,若是运气好,找到石头瓦缝,说不定就能避开一场风雨。唉,不去探探找找,怎知道前面有没有更好的去处呢。”

    白九娘似是对绮霞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当年她被过继来的侄儿逼得无处安身,族里的长辈却因她是女子而不相助,那时她想过一死了之,但最终她还是从河间走出来,投靠到秦家,说起来,她和这些小蚂蚁是一样的。

    绮霞终于抬起头来,望着面前的白九娘,白九娘身姿如松,目光炯炯,眉宇间有着女子中罕见的英气。

    绮霞嘴角微挑,唇边漾起一抹温婉笑容:“有劳九娘陪我去给大奶奶买花笺吧。”

    白九娘点头应是,上下打量着她,略带迟疑地道:“姑娘去梳妆打扮吧,我在院子里等着。”

    绮霞摇摇头,嘴边的笑容越发明朗:“不用了,这样便好。”

    白九娘疑惑地看着她,绮霞穿着明远堂一等大丫鬟的衣裳,虽然料子不错,可一看就知道是奴婢的打扮,倒是双平髻上的两支银簪子做工精细,是京城里刚刚兴起的花样子。大奶奶对身边的人很好,出嫁之前,更是给陪嫁丫鬟们都打了新头面,常贵媳妇和白九娘也是人人有份。

    绮霞虽然打扮得齐整,但是比起上次跟着沈世子出门时却是大大不如。

    那次绮霞对着菱花镜足足打扮了大半个时辰,头发梳起又散开,好像总是梳不成她满意的样子。

    像上次一样,秦家的骡车跟在骁勇侯府的马车后面,出了九芝胡同,一直向书铺街驶去。

    绮霞坐在车上,忽然把车窗帘子掀起一角,看着路边鳞次栉比的建筑,熙熙攘攘的人群,她喃喃地说道:“原来京城里还有这么热闹的地方,我以前都没有留意。”

    其实上一次,她们也是走的这条路。

    心情不同,看到的风景也不同。

    她转过身来,问白九娘:“还在罗府时,我听丫鬟们说起,大奶奶去过很多地方,九娘也跟着一起去了吗?”

    白九娘笑着说道:“姑娘不知,那时我还没有来呢,跟着大奶奶出去的是夏至姑娘,我娘家是走镖的,我倒是也去过一些地方,但是大奶奶去过的那些名寺古刹,名山大川,我大多没有去过,就是去了也是牛嚼牡丹,看不出风雅。别说是我这样的粗人,整个大周朝的女子中,怕是也只有亲家太太能有大奶奶这样的经见识了。”

    绮霞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她垂下眼睑:“小时候,娘亲带着我从家乡来到京城,我记得走了很多很多的路,娘亲说京城是天下间最富贵的地方,我每天都盼着能早点到,因为到了京城,我就能穿新衣裳了,衣裳是早就缝好的,去见贵人时才能穿,但是到了京城以后,才发现装着新衣裳的箱笼不见了,娘亲说可能是被人偷走了。。。。。。”

    “后来,我爹去世了,我从京城回家守孝,也是走了很多很多的路,可是这一次,我没有感觉出路途遥远,因为有他陪着我,他说过了孝期就成亲,可是。。。。。。”

    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终于细如蚊蚋。

    原来都是一样的,小时候娘亲口中的贵人便是骁勇侯府的老夫人,无论她是如何盼如何想,终究还是没能穿上新衣裳走进骁勇侯府。

    而长大以后,沈砚承诺给她的那身大红嫁衣,她依然没有福气穿上。

    就像小时候的那身新衣裳一样,终究都是与她无缘。

    她的嫁衣早已制好,请了尚衣局的人精心缝制,在她回洛阳守孝之前,她把嫁衣留在了侯府,那时她深信不疑,沈砚会带着嫁衣去洛阳娶她。

    骡车缓缓停下来,白九娘虚扶着绮霞,走进了花笺铺子的后堂。

    那个锦袍玉带,妍丽无匹的少年站在屋子中央,正在欣喜地看着她。

    沈砚挥挥手,一个荷包扔过来,白九娘不动声色地接住,她曲膝谢过,默默地退了出去。

    木门悄无声息地关上,绮霞下意识地转身,看着那道徐徐关上的木门,再扭头时,身子已经落入了一个熟悉的怀抱。

    “小雅,这些日子有没有想我?”沈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