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333部分

最春风-第333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珏听她说了以后,也担心起来,鉴于上一次江三太太直到六个月后才敢肯定地告诉他们,这次他们到了五个月时,请了位民间大夫,确认不像是双胞胎后,两人才放下心来。

    双胞胎什么的,虽然皆大欢喜,可是生育起来太凶险,有一次也就够了。

    豫哥儿和元姐儿听人说娘的肚子里藏了小宝宝,就整日缠着罗锦言,生怕他们刚刚走开,小宝宝就会跑出来。

    天气越来越冷,京城下了第一场雪。

    罗锦言偶尔在园子里走走,也被包得像粽子似的,前呼后拥,搀着扶着,生怕她会摔一跤。

    她索性也就不出门了,每天坐在暖炕上,和孩子们画九九岁寒图。

    她不得不承认,秦家的孩子于书画上都有天赋,刚刚三岁的孩子,只教了几次,还没有学会写字,已经能在九九岁寒图上画几朵梅花。

    母子三人画了几张图,给杨树胡同的罗家和李家各送一张,听说上面有外孙子和外孙女画的,罗绍便让人送来两方好砚台,说是给两个孩子用的,罗锦言啼笑皆非。

    腊月里时,罗锦言的妊娠反应终于没有了,人也精神起来,屋子里烧了地龙,她的脸蛋红扑扑的,秦珏陪着她下棋,连下三盘,都被她大杀四方,秦珏不依不饶,还要再下第四盘。

    这时有小丫鬟进来,道:“大爷,明月来了,前院有客人到。”

    说着,小丫鬟呈上拜帖。

    秦珏粗粗看了,眉头动了动,对罗锦言道:“棋盘别收,我去去就来。”

    说完,便去了前院。

    不到半个时辰,他就回来了,肩头上落了一层雪花。

    他脱下沾雪的斗篷,脱鞋上炕,把脚伸进罗锦言腿上搭着的锦被,把一张纸递给她。

    罗锦言把纸展开,见上面是两个名字。

    秦晟、秦。

    罗锦言一怔:”这是。。。。。。“

    秦珏微笑:“舅舅让人送来的,给你肚里的孩子取的名字,若是男孩便叫秦晟,女孩就叫秦。”

    她是秋天里才传出的消息,女孩名倒也符合。

    只是这个晟字。。。。。。

    “若是男丁,就是次子,用晟字是不是过了?”罗锦言问道。

    秦珏笑道:“字的寓意和晟字也差不多,无妨,我觉得很好“

    这能一样吗?

    可这是人家舅舅取的,说不定还是叶氏的意思,罗锦言也便没有再说什么,名字而已,又不是皇家,也没有犯忌,到时就说是秦珏自己取的,秦烨也拿他没有办法。

    转眼便到了大年初一,这几年,因为孝贞皇后的死,宫里连续三年,在大年初一时没让命妇进宫拜年。

    现在三年孝满,在京四品以上命妇都要进宫,虽然没有皇后,却也要由李贵妃代为主持大朝会。

    丽嫔生了个女儿,京城里都在传,丽嫔生小公主时太过凶险,以后怕是不能再生了。

    这种事应是秘辛,也不知怎么的就传了出来,从宫里传到宫外,再从宫外传回宫里,大朝会的时候,丽嫔没有出来,听说是病了。

    秦珏只是四品官,罗锦言和张氏一起,不显山不露水的排在最后面。

    远远走来一个宫人,三十多岁的年纪,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宫女,看打扮应是女史。

    罗锦言认识她,这是李贵妃身边的钱女史,跟了李贵妃多年,是李贵妃的心腹之一。

    钱女史走到命妇队伍的最后,对张氏和罗锦言福了福,笑着看向张氏:“罗夫人,如果没猜错,这位便是您家的姑奶奶,都察院秦大人的夫人吧?”

    孝贞皇后去世时,张氏曾经进宫哭丧,那时罗锦言的诰命还没有下来,张氏虽然只是四品诰命,但她是凤阳先生的女儿,因此就连李贵妃也要对她另眼相看。

    罗锦言大腹便便,又跟在张氏身边,钱女史猜到她是秦珏的夫人并不稀奇。

    罗锦言做了个行礼的姿势,她挺着大肚子,虽然没有真的行礼,但看上去就像是她弯不下腰似的,并不失礼。

    “妾身罗氏,夫君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秦珏。”

    钱女史笑容可掬,对张氏道:“秦夫人和您长得真像,都是难得一见的美人。”

    心里却在暗暗称奇,张氏是填房,秦夫人不是她亲生的,怎么倒像是和她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她又道:“贵妃娘娘听说秦夫人头胎就生了龙凤胎,如今又有了身孕,请秦夫人进去说话。”

    张氏一怔,她们只是四品诰命,按理说是要和其他人一起进去行礼的,断没有被单独叫进去的先例。

第六四八章 后庭花

    罗锦言打从心眼里不想和李贵妃见面。

    可是随着秦珏的官位越来越高,她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

    虽然心里还是膈应,可她早有心理准备,因此倒也心平气和,拍拍张氏的手,示意不要担心,便落落大方地跟着钱女史去见李贵妃。

    李贵妃应是三十五六岁,可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了不少,眼角已有深深的纹路,脸颊消瘦,圆脸的人一旦瘦下去,就会显出颧骨,神态中便多了几分凌厉。

    自从大周立朝以来,像李贵妃这样处境尴尬的,后宫之中绝无第二。

    她从未得宠,却在董皇后与东宫的斗争中得以保存皇嗣,生下赵熙。

    她掌管后宫十几年,管着杂七杂八一堆事,赵极却连个正眼也没给过她。

    她位同副后,却一直在贵妃的位子上,不上不下,别说皇后,就连个皇贵妃也没给她,逢年过节,命妃进宫,就是她最尴尬的时候。面对朝官的妻女倒还好些,最别扭的就是一堆皇亲国戚或超一品的侯夫人给她施礼的时候,嫡庶有别,她毕竟不是皇后!

    最尴尬的还是她唯一的儿子赵熙。赵熙是唯一在世的皇子,不但长到二十岁没有册立太子,还就藩做了亲王。

    如果不是得了凌虚子的指点,李贵妃悟出个中道理,她早就吐血了。

    她含笑打量着面前的年轻命妇,真是个美人儿,很少看到怀孕时还能这么美的,皮肤上非但没有斑斑点点,反而像上好的羊脂玉似的,看着就润泽滑腻,眼睛像含着水,波光潋滟,明媚动人,难得的是并不显得轻|浮,双唇宛若红菱,娇嫩鲜艳,嘴角含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多了几分疏离,但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雍容,却让她的神情恰到好处。

    罗锦言给李贵妃见了礼,李贵妃笑道:“你快坐下,看这怀相,有六七个月了吧?”

    宫女搬了杌子,罗锦言坐下,闻言欠欠身子,微笑道:“快七个月了。”

    刚才进来时,她便已经看清楚了,除了李贵妃,屋里还坐着高太夫人和骆淇的祖母高老夫人,以及大长公主和昭福县主,还有一位则是霍英的夫人郭老夫人。

    罗锦言就在心里叹了口气,难怪李贵妃能代行皇后事,却还是没能做上皇后。

    殿里的这几位夫人,虽然都是一等一的尊贵,可却包含了皇亲、勋贵和权臣。

    然后再当着这几位的面,把她叫进来,这都是什么大杂脍!

    权臣和皇亲是两个圈子,却要硬生生地放在一起。

    四处示恩,四处张罗,到头来哪个都不能成为依仗。

    整日里和后宫那些低品嫔妃斗来斗去,眼光便也局限于此,这殿里坐着的几个人,哪个不是人精,你让几位皇亲陪在身边也就行了,这样引人注目地拉上郭老夫人做什么?

    以霍英的谨慎,郭老夫人从此更要和你划清界限,你还怎样让他暗中支持赵熙?

    李贵妃又问:“听说你前面生了一对龙凤胎,哪个是大的?几岁了?”

    听她提到两个孩子,罗锦言眼中多了几分温柔:“男孩子是大的,他们已经三岁了。”

    李贵妃便笑着对一旁的高太夫人道:“您看,她可真是个有福的。”

    高太夫人唔了一声,对罗锦言道:“模样生得好,宜夫宜子,是个有福的。”

    罗锦言颌首施礼。

    李贵妃便又道:“听说皇上一早就给你肚子里的孩子恩封了?”

    这件事就连秦珏和罗锦言自己也快忘光了,李贵妃却在这个时候提起来。

    罗锦言道:“万岁恩泽,就是不知这胎是男是女。”

    李贵妃又问了几句孩子的事,便端了茶。

    钱女史带着罗锦言出来时,候在外面的命妇们全都看向她,罗锦言叹了口气,到了明天,整个京城都知道了,李贵妃对秦珏的夫人另眼相看。

    从宫里回来的路上,她和张氏同坐一驾马车,她悄悄把郭老夫人在一旁相陪的事情说了,张氏脸色微变,道:“贵妃娘娘身边就没个懂事的?姑爷毕竟只是四品官,你们又年轻,她叫你进去也就罢了,把郭老夫人叫过去和一堆皇亲坐在一起,她是忘了李文忠的事了?”

    李文忠的妻子、儿媳、孙女,都与当年还是古淑妃的孝贞皇后交好,李家败落得突然,虽然宫里把消息瞒得紧紧的,可京城里私底下都在说,是李家女眷祸害皇嗣,也害死了孝贞皇后,这才惹来灭门之祸。

    后宫本就不能结交朝臣,更何况还是危及皇嗣。

    罗锦言撩起窗帘一角,看向车窗外面。

    不知前世这个时候,赵极的后宫之中是什么样的,显然并非像今日这样,否则乱相早生。

    那位凤命女,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进宫的那一天。

    张氏见到罗绍,也说了这件事,大年初二,像往年一样,秦珏陪着罗锦言,带着两个孩子,跟着岳父岳母一起去了荷花池的张家。

    一大家子吃了团圆饭,女眷们凑在一起打叶子牌,逗孩子们玩儿,男人们则去了前院。

    这时,有个七八岁的小厮进来,和徐嬷嬷耳语几句,徐嬷嬷便看向徐老夫人,徐老夫人指着身边的张氏和罗锦言,笑道:“她们都不是外人,有什么事,你直接说吧。”

    徐嬷嬷这才说道:“翰林院的小霍大人来了,老太爷原是不想见,三姑老爷劝了几句,这会儿和三姑老爷、表姑爷一起去了外书房。”

    这话说得绕口。

    翰林院的小霍大人指的是霍英的长孙霍星。

    老太爷是凤阳先生张谨。

    三姑老爷是罗绍。

    表姑爷则是秦珏。

    也就是说,大年初二,霍星忽然到荷花池张家登门拜访!

    徐老夫人拧紧眉头:“今天是初二啊,霍阁老怎么让孙儿过来了?若是拜年,也该在昨天投帖子,不用今天亲自登门啊。”

    想起昨天的事,张氏看向罗锦言,见罗锦言面色平静,并无半分吃惊,倒好像是早就预料到了。

第六四九章 霍家心

    霍星在张谨的外书房里也只坐了一盏茶的功夫。

    他并非是来给张谨拜年,他是来找罗绍的。

    虽然在霍罗两家亲事没成之后,他很少再去杨树胡同,但是逢年过节的礼数一样也没少。

    罗家大年初二,要带着女儿女婿去荷花池的规矩,他是知道的。

    霍星的亲事一波三折,‘直到前年才定下来,女方是郭老夫人娘家的姑娘。霍家三起三落,霍家在娶媳嫁女上与别人家大有不同,三个孙女中,除了最小的霍宝儿尚未议亲以外,霍亭儿和霍玉儿都是远嫁,霍星的亲事,罗绍是霍英的学生,曾经被他牵连,彼此也不是外人;郭家更是霍英的岳家,两次的亲事都是亲上加亲,都是打碎骨头连着筋。霍星的弟弟霍辰也定了亲事,女方是霍家本家的表小姐。

    霍星的亲事定在三月,还有两个月。

    霍星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回到明远堂,罗锦言问秦珏:“阿星过来,是奉霍阁老之命,还是他自己的意思?”

    阿星两个字从罗锦言嘴里说出来,秦珏怎么听都觉得别扭。

    不过就是小时候的旧识,没有必要叫得这样亲昵吧。

    “霍家喜事在即,你不妨派个管事婆子过去问问,看有什么要帮忙的。”他风马牛不相及的说道。

    罗锦言在心里翻个白眼,你连自己家后宅的事都没有过问,倒管起别家的事了。

    “给霍家帮忙的事,上面还有太太,轮不到我插手,你就别操心了。”

    秦珏又怎会感觉不到撩了虎须,连忙笑着揽过她:“别人家的事,我才懒得操心,你是双身子的人,我就是怕你真的过去帮忙,累坏了自己。”

    罗锦言斜睨他一眼,算是放过他了。

    秦珏这才说起正事,他道:“霍家不想参与皇嗣之事,他虽然没有提及霍阁老,但霍阁老治家严谨,霍星若没有征得霍阁老的许可,决不会来表明态度。我看霍星的意思,霍家不但不会参于立储之事,即使山陵崩,霍家也不会做顾命大臣。”

    最后这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