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341部分

最春风-第341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也讨好赵蓝娉。

    可是今天,她彻底明白了,无论她如何示好,他也看不上她。

    那夜,赵宥依旧要她,依旧在关键时刻全身而退,次日一早,在她和侧室们的恭送中,一如往常那样回了庄子。

    目送赵宥的身影,乔莲如犹如被抽干一般,她晃了晃,若不是丫鬟们及时扶住,她就会瘫软在地。

    两名妾室含蓄优雅地过来问候,那样子就像是大小姐体恤下人。

    乔莲如咬紧牙关,挺直背脊,身姿如松地回到拥翠看晚。

    她叫来了张庆家的。

    在这个偌大而华丽的王府中,她最信任的就是张庆家的。

    她喜欢这样的人,有干劲却不莽撞,有头脑却不没有心机,更重要的,如果没有她,张庆家的还会被张庆那只老狗死死缠住,如同水蛭一般吸食着。

    “你跟着张庆也过了两年日子,可曾听他说起过王爷和王妃的事?我听说王妃是王爷明媒正娶的第四位了。”

    这当然不是道听途说,这是事实。

    如今的瑞王妃虞氏是瑞郡王赵梓的第四位王妃。前面三位都死了,且没有给瑞郡王留下一男半女。

    虞氏出自大名鼎鼎的虞家。而虞家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们有个外号,叫虞皇后。

    虞家在前朝出过两位宰相,也曾是大族。大周高宗年间,虞家救驾有功,高宗金口玉言结下两姓之好,可说来也怪,自那时起,虞家便接连几代没有嫡女,于是就有了虞皇后之说,后来虞家渐渐败落,这虞皇后就成了笑谈。英宗年间,虞家终于有了嫡长女,可英宗非但没让虞氏进宫,也没有将她许配给自己的皇子,反而将年仅十三岁的她赐给了瑞王赵梓做了正妃。

    张庆家的目光闪动,立刻明白乔莲如真正想问的是什么了。

    她煞有介事地想了想,便道:“王妃确实是王爷的第四位正妃,她老人家可真是有福的,嫁进王府后,二十年没有开怀,待到王府从江南迁到平凉,王妃她老人家便先后诞下世子和。。。。。。县君。那时她老人家已是三十多岁了,而王爷也是龙马精神,五十岁才开枝散叶,不但生下世子和县君,几位夫人也相继开花结果,这才有了瑞王府的人丁兴旺。”

    瑞郡王有十个儿女,嫡出两个,庶出八个,最小的只有七岁。瑞郡王已年过七旬,保养得宜,看上去也就是五十出头,若非迷上了那两名胡女,王府里说不定还会再添个几个孩子。

    这些事情以前乔莲如也有所耳闻,但也只是听听而已,而这一次她却默然良久。

    瑞王府不让郡王妃怀孕,是因为在江南时不安全吧,偏居一隅来到平凉,这才放心大胆开枝散叶。

    在江南时不是很好吗?那时瑞王爷还是亲王,难道还有人敢害他吗?

    是皇上?

    那时还是英宗皇帝,并非如今的同德皇帝。

    那么赵宥不让她和两名侧室怀孕,也是害怕吗?

    瑞王府在平凉二十多年,早已根深蒂固,他还有什么害怕的?

    可这样一想,乔莲如的心情便又好了起来。

    虽然赵宥的那番话像刀子似的剜着她的心,可她只要想到雍容华贵的虞氏也曾经像她一样,她就像是吃了人参果,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舒服起来。

    ps:十三是阅文集团旗下起|点女生网的作者,也就是说所有姚颖怡和姚十三蝶名下的书,手机下载起|点读书或qq阅读,或登陆起|点官网、起|点台湾站、qq书城,就能看到最全、最快、最及时的更新。

第六六四章 意难平

    五月的平凉,远比京城凉爽。赵宥回到庄子,木着一张脸,让人叫来了王英。

    虽然降爵之后,没有了王府长史司,但是郡王府里该有的府制,瑞王府一样也不缺。

    人多了便难以控制,谁也不知道哪个是锦衣卫的查子,哪个是骁勇侯的人,与其日防夜防,不如找个名目搬到外面。

    瑞王赵梓抱着他的胡女搬进别院,赵宥自是不能再用这种借口,刚好赵蓝娉出事,瑞王府名誉扫地,赵宥便理所应当住进庄子里。

    瑞王的亲信和幕僚,十之八、九跟去了别院;赵宥的人则与他一起住进庄子。

    王英施施然进来,他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白白净净的一张脸生得眉清目秀。他穿着淡青色的细布道袍,乌黑的头发上绾了一支竹簪。

    如果此时有京城里的名门公子看到他,定然会认错人。

    赵宥面沉似水,指指下首的官帽椅,示意他坐下。

    王英撩衣而坐,洒脱大方,即使面对的是贵气天成的赵宥,他也没有半丝拘束。

    “世子叫学生过来,可是王府里有什么事?”王英在赵宥面前从不会拐弯末脚,他从第一次见到赵宥,他就知道自己斗不过这个人。因此,他索性随意而为,用自己最真诚的一面去面对赵宥,这一招果然有效,不到半年,他便在赵宥五六个幕僚中脱颖而出。

    赵宥淡淡地看他一眼,声音平缓,不带任何波动地说道:“你在京城时,可否听说过官媒罗家?”

    王英一怔,他以为赵宥会问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却没想到,却是打听一个小小的官媒。

    官媒只是九品官。

    他摇摇头,苦笑道:”学生尚未成亲,和官媒没有打过交道,也不知道官媒的事。“

    赵宥的目光透过打开的菱花窗子,看向院中那株西府海棠。

    西府海棠即使在京城里也不易养好,但是他这株,却长得丰艳茂盛。

    他徐徐说道:“大周朝除了武职以外,也只有罗家的官媒是世袭的。大江南北,各地的官媒几乎都是罗家人。就连那些摆摊的私媒,也以能和罗家攀上亲戚为荣。太祖立朝时,是罗家人奔波万里,为浴血沙场的将士牵线搭桥,让他们能在远离故土的地方传宗接代,繁衍生息,你在九边走一走,那些军户们提起官媒罗家,哪个不是面露感激。”

    赵宥说到这里时顿了顿,当年他的人告诉他,乔莲如没有死时,他便心生疑窦,派人去查,这么一查便查到了官媒罗家。罗家在京城的这一支就住在顺天府后面的胡同里,李贵妃的侄儿成亲时,罗三太太搭上了过去帮忙的广安伯夫人,一来二去,便成了广安伯府的坐上宾。

    而罗三太太有个侄女,年龄和乔莲如差不多,赵宥让人拿了乔莲如的画像暗中查问,无论是绸缎庄的伙计还是顺天府附近的老街坊,都能一眼认出,这位就是罗三太太的侄女,罗姑娘。

    赵宥听说后也只是冷冷一笑。

    在没和瑞王府联姻之前,广安伯府算是勋贵里的破落户。而这位乔莲如乔小姐,也不知是广安伯府从哪里找来的穷亲戚,据说这亲戚倒是真的,只是因为乔家太穷了,广安伯府自顾不暇,已经多年没有来往了。

    但是进了伯府,乔莲如摇身一遍就成了伯府小姐,即使广安伯府除了爵位什么都没有了,可乔莲如也是堂堂正正的勋贵千金。

    广安伯府的小姐配给瑞王世子,说起来也算门当户对。

    可这个官媒家的大姑娘算个什么东西?

    赵宥当即使派人放了一把火。

    可这女子命大,这把火烧了广安伯府半个院子,却没把她给烧死。

    甚至毫发无伤。

    赵宥终于对这个女子有了兴趣。

    他之所以不想娶,主要是因为这门亲事是赵极给指的,他早有意中人,并不想娶京城贵女。

    京城里的勋贵之家,哪个都和宗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娶个这样的妻子,如同在枕边放了一个赵极的查子。

    可是这个乔莲如,却并非真正的贵女,罗家虽是绝无仅有的世袭官媒,可在他眼里也不过就是低三下四的人而已。

    乔莲如有这样一个把柄被他抓着,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造次。

    乔莲如沾沾自喜,以为赵宥并没有识破她的身份,却并不知道早在她李代桃僵住进广安伯府时,赵宥便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但是赵宥并不知道,她也并非河间罗家的人,她只是罗三太太在乡间捡回来的。

    王英有些诧异,他不明白赵宥这些详细地说起河间罗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宥深深地叹了口气,对王英道:“你信不信,有一个家族会花上十几年的时间培养一个皇后?”

    王英语凝。

    他家里的堂妹,也是从小便学习琴棋书画、女红针织,也是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把她培养成真正的名门淑女,大家闺秀。

    他弟弟曾经钟情过一个风尘女子,那女子原是扬州瘦马,那些养瘦马的人家,也是倾十几年之力,教导那女子各种服侍人的本事。

    但无论是培养大家闺秀,还是培养扬州瘦马,都是时常听说的事情。

    可是培养一个皇后。。。。。。

    “世子,您所说的这个家族,可就是您说的官媒罗家?”

    赵宥的嘴角闪过一丝轻蔑,他冷冷地说道:“我是这样猜的,不过我觉得应是八、九不离十。”

    王英蹙眉,他不解地问道:“那罗家只是小小的九品民,凭什么想让自己家里出位皇后?他们在朝中一无背景二无依仗。”

    赵宥把玩着手里的一只玉如意,不以为然地说道:“换做是你,出入高门大户,对外也称一声大人,可是却世世代代只能做个九品小吏,换做是你,可会意难平?”

    王英的额角跳了几下,他的声音柔软下来:“我会的,一定会的。”

    他相信他会,这种意难平的感觉是他最为熟悉的,已经如影随行地跟了他二十多年。

第六六五章 思帝京

    单看容貌,曾与秦家打过交道的人,会以为王英便是曾经在京城小有名气的秦三公子秦瑛。

    秦瑛少年时是诗会、茶会上的常客,五年前秦牧致仕,秦三公子才消失人前,前年他考中进士,补了江苏句容知县,外放出京了。

    可王英的这身打扮,却并非秦瑛喜欢的。这是多年前,秦家大公子探花郎秦珏常做的装扮。

    这也是王英最喜欢的。

    小时候,祖父让人给秦珏做的衣裳要么是用松江三棱布,要么就是这种同样产自松江的斜纹布,那时他就很羡慕。

    并非是他穿不起,而是他娘看不上,他娘喜欢让他和秦瑛打扮得一模一样,两人就像是同一个人,有时连他娘也分不清楚。

    他对此深恶痛绝,可是秦瑛喜欢。虽然是孪生兄弟,可是秦瑛比他更得他娘的喜欢,他娘总是在父亲面前夸奖秦瑛的聪明和上进,后来,父亲落在秦瑛身上的目光,比给他的要多出许多。

    他却早已被家族抛弃,如同丧家之犬远离京城,甚至不敢告诉别人,他也是姓秦的。

    他不但姓秦,他还是长房嫡出,他的父亲曾是秦家族长,他是秦家二公子秦琅。

    午夜梦回,他时常苦笑,恐怕早已没有人记得这个名字了吧。

    以前如此,现在更如此。

    在秦家时,他是秦瑛的孪生兄弟,是很少被人提及的人,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除非他和秦瑛一起出现,否则别人都当他是秦三公子。

    提起秦家玉字辈的公子哥儿,人们会想起光茫四射的大公子秦珏,风|流倜傥的三公子秦瑛,甚至也会想起那位以画山水著称的五公子秦珈,却唯独不会想起他来。

    离京多年,他曾经让人到京城打听过消息,偌大的京城,偌大的秦家,竟然无人提及秦二公子。

    或许那些人以为他和夭折的四公子一样,都是死人吧。

    可是这一切比起后来他所受到的,根本不算什么。

    这么多年了,很多事他都想明白了。

    那个微寒的初冬,枣林中惊艳到他的那个女子,嫁给了秦珏。

    而那年在他让王二寡妇偷回小衣之后,发生的那些事,就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

    总有一天,他要把那个女人从秦珏手里抢回来,狠狠践踏,他要让秦珏亲眼看着自己的妻子、秦家长孙的生母,从高贵的世家宗妇,沦落成连娼|妓也不如的母狗,昔日他们在他身上做过的那些事,他要百倍千倍还回去!

    思及此,王英缓缓抬起头来,他看向赵宥的目光充满崇敬。

    论智谋,赵宥不输于秦珏,但是秦珏太张扬,太不肯吃亏,而赵宥却能以世子之尊隐忍不发,单就这份定力,秦珏就比不上。

    皇帝老矣,后继无人,他愿意追随赵宥,终有一日,他们会名正言顺入主京城。

    但愿那个女人姿色仍在,免得到时让他倒了胃口。

    这么多年了,她也长大了了吧,听说她给秦珏生了三个孩子了,双十年华的少妇,是尚未及笄的小女孩比不上的。

    他曾经无数次画出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