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346部分

最春风-第346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锦言看到大了整整三圈的赵明华,笑得合不拢嘴。

    赵明华红了脸,嗔怪道:“若是出月子,我还是这么胖,我以后都不出来见人了。”

    罗锦言也觉得她是太胖了,问她:“没有人告诉你,养得太胖到时不容易生吗?”

    闻言,赵明华冲着沈砚怒目而视,沈砚一手一个,牵着两个孩子转身就溜了出去。

    “大夫说过,稳婆说过,太婆婆和我祖母、我娘都说过,偏他不听,整天让人弄些好吃的,我想不吃可又忍不住,一来二去就成了这副样子。”

    罗锦言忍着笑,叮嘱她每天出来走一走,否则到时生不出来,把沈砚揍扁了也没有用。

    两人低声说起李贵妃的死,不由唏嘘。

    李贵妃有多坚强,但凡对宫里的人知道一点的人都清楚。她从未得宠,在皇帝面前也说不上话,可却能统领后宫十几年,硬生生地让当年正值盛年的同德皇帝,在赵熙之后没有再生出一个儿子。

    这样的一个人,居然说死就死了。

    罗锦言用拔郎鼓逗着三月,长长地叹了口气。

    “以前听人说过,儿女都是前世的缘,要么是来报恩的,要么就是来报仇的,这一世,四皇子倒是像来报仇的。”

    前世时并没有出这么多事,赵熙一直都在京城,没有封王,也就没有落入观棋之手,更没有登基一说。

    罗皇后进宫时,李贵妃依然掌管后宫,形同副后。

    逢年过节,赵熙就会带着两个庶出儿子进宫,那两个孩子到了老大也没有册封。

    后来赵思出生,赵熙就越发没有存在感了,印像最深的一件事,就是有个茶水房的宫女,被发现有孕,她自己说是赵熙的,罗皇后本想做个顺水人情,把人赏给赵熙,可那宫女从慎行司回来的当晚,就悄没声息地死了。

    显然是李贵妃不想落下把柄,把人给除去了。

    除此以外,那几年里赵熙也没有做过什么大事,更别说像现在这样了。

    罗锦言正感慨着,赵明华凑过来想亲亲三月的小脸,三月伸出小手,一把抓住了赵明华的耳坠子。

    罗锦言吓了一跳,又不敢硬掰,拿着拨郎鼓逗着三月,想要转移他的注意力,把小手松开。

    可三月却对这件事很有兴趣,抓着赵明华的耳坠子不松手。

    赵明华疼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乳娘和丫鬟们又是逗又是哄,可三月还是不松手,罗锦言狠狠心,摘下簪子在三月白胖的小胳膊上扎了一下,三月吃痛,小手松开,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罗锦言抱起三月,好在并没有扎破,但小孩子肉皮娇嫩,没过一会便渗出了血丝。

    赵明华难过得不知说什么才好,把脖子上的多宝项圈摘下来,说什么也要送给三月压惊。

    罗锦言笑道:“他一个小子,要这个也没用啊,你若是心疼他,那就等到他娶媳妇时,多出一份礼金吧。”

    赵明华闻言眼睛一亮,抱住罗锦言的胳膊:“惜惜姐,你看我都这么对不起三月了,那索性把女儿给他吧,若是我肚子里这个是女儿,就给三月当媳妇,你看这样好不好啊?”

    这一刻,罗锦言觉得刚才那耳坠子,一定是赵明华自己送到三月手里的。

第六七四章 拜观音

    罗锦言忙道:“有你这样的吗?骁勇侯府一脉单传,太夫人巴不得你这胎是男丁呢。”

    “男丁也行啊,那就给你当女婿,娶了你家的二姑娘。”赵明华摸着胸前的多宝项圈,志得意满。

    形单影只时想拿我家儿子当干儿子,后来两相情悦,就琢磨着自己生个孩子,把我家孩子套过去。

    罗锦言腹诽着,赵明华抱着她的胳膊摇晃,如果罗锦言不答应,她就能把胳膊摇断。

    罗锦言只好笑着说道:“三月还没满周岁呢,哪有这么急?”

    赵明华便侧着脸去问三月:“三月,把伯母家的小妹妹给你当媳妇,好不好?”

    三月刚刚哭完,见大人们自顾自说话,没人理他,他正在郁闷着,忽见赵明华冲他说话,顿时欢喜起来,咿咿呀呀地回应着。

    赵明华笑着对罗锦言道:“你看你看,三月多高兴啊,他答应了。”

    罗锦言哭笑不得,没有反对,也没有答应。

    待到沈砚夫妇走了,她把这事告诉秦珏,秦珏便道:“若是娶他们家的姑娘,那倒也行,肯定是长得漂亮;可若是把我家姑娘嫁到他们家,那就免了吧,让他想都不要想。”

    同一时刻,赵明华也把这件事告诉了沈砚:“惜惜姐没有表态,想来是要和秦玉章商量吧。”

    沈砚笑了:“罗氏没表态,那就是没有拒绝,至于秦玉章那里,你不用担心,罗氏既然同意了,秦玉章肯定会同意。”

    想了想,又道:“三月是次子,这多好,不用顶门立户,光照门楣,上哪找这么好的事,就他了,媳妇儿,你要争口气,这胎一定要生个女儿!”

    他这辈子何其不幸,不但是长子,还是独子,顶门立户太累了,别人家的次子多幸福啊。

    赵明华点头:“嗯,明天我就到广济寺里上香,求菩萨保佑这胎生个闺女。三月也只比咱们闺女大一岁,多般配啊,不用像我一样嫁个老头子。”

    赵明华说得一本正经,话音刚落,沈砚已经扑过来。。。。。。

    刘嬷嬷听到小俩口的说话,急出一脑门子细汗,这番话若是让老夫人听说了,不给气死才怪,世子说要生个闺女也就罢了,自家县主还要去广济寺求菩萨去,哪有这样的?

    昭福县主也在拜菩萨,自从赵明华诊出喜脉,昭福县主每天都要在小佛堂里多拜几回,求菩萨保佑赵明华能一举得男。

    当然,这些话她老人家是不敢对赵明华说的,对赵明华说了,就是对沈砚说,沈砚早就说过,赵明华生男生女都行,不生也行,他是给自己找媳妇,不是给别人找的娘。

    昭福县主当时差点给气晕过去,抱着娇娇长吁短叹,不过这个孙子把她从小气到大,她也习惯了,原是想要鞭策赵明华一番,又怕沈砚找上门来,索性也就不说什么了。

    赵明华乐得清静,第二天就欢欢喜喜去了广济寺。

    在广济寺用了素斋,又吃了寺外庙会上的白糖糕、炸鹌鹑、鸡蛋饼、驴打滚儿、韭菜合子,她这才想起不能这样胖下去,否则生孩子会很难。

    这才恋恋不舍地把已经拿在手里的炸丸子赏给丫鬟。

    而此时被沈家觊觎着的三月,正在杨树胡同的大炕上卖力地爬着,追逐着滚来滚去的玲珑球。

    院子里,他的哥哥姐姐和舅舅小姨,连同小表姐宝意,正由丫鬟们带着,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

    罗绍还没有下衙,张氏和常四娘,陪着罗锦言坐在炕上聊天。

    去年,茶庄的大掌柜家里出事,老母病危,大掌柜匆匆忙房返乡侍疾,李青风去天津卫,一时赶不回来,常四娘便自己亲自到茶庄里管起了生意,那阵子正是收春茶的时候,常四娘忙得不可开交,没等李青风回来,她便小产了。

    将养了一年多,身子已经大好,可是也没有再怀上。

    罗锦言笑着劝她:“不用着急,这就是缘份,说不定哪天,孩子自己就来了。”

    她有经验,她怀三月的时候就是这样,起先想要孩子,费尽心思也怀不上,后来她灰心丧气,索性把这件事放下了,却忽然就怀上了。

    常四娘哈哈大笑,对罗锦言道:“你二哥都不急,我又急什么,对了,我想开家酒楼,地方已经选好了,你想不想参一股?”

    罗锦言是个懒的,她的陪嫁统统交给葛文笙打理。活了两世,她也没缺过银子,因此对赚钱这种事从没用过心思,以前的清心茶铺也是为了打探消息才开的。

    “我让葛文笙来见你吧,他以前给二表哥做事的,如今年事已高,你和他不用见外。”

    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至于要入多少股,酒楼开在哪里,罗锦言一概不管。

    待到秦珏和李青风听说这件事的时候,常四娘和罗锦言的酒楼已经开起来了。

    常四娘和罗锦言各占四股,还有两股则给了张氏。

    罗锦言和张氏都是有诰命在身的,因此对外只说这酒楼是李青风的产业。

    张氏和罗锦言一样,也是甩手掌柜,两人出了银子,便什么都不管了。

    直到罗绍和秦珏要去酒楼里请客喝酒,她们才知道酒楼开在哪里。

    居然开在六部附近,就是以前的天香楼!

    天香楼以前的东家,对外说是开酱园的韩家,其实这个韩家却是兵部尚书当朝阁老韩前楚的远亲,十有八、九,这就是韩前楚的产业。

    罗锦言虽然不知道酒楼是在六部附近,可是却知道她投了多少银子进去。

    粗粗一算,常四娘从韩家手里买下的这间酒楼,竟然很便宜。

    六部附近的地方,都是寸土寸金,前两年小小的清心茶铺都能卖到一万两银子,更别说这么大的一家酒楼了。

    罗锦言心存疑窦,觉得这酒楼买得太便宜。

    她把鲁振平找过来,鲁振平告诉她,自从赵熙登基以后,京城里便有很多人卖铺子,京城附近的几个县,上好的良田以前都是三两一亩,如今有人五百两银子买了八百亩。

第六七五章 人心散

    这一世,罗锦言虽然依然十指不沾阳春水,但她去过乡下,见过农人在田间挥汗如雨,她知道土地的重要。即使是早已出仕的父亲罗绍,当年前途未卜,要去陇西上任时,也没有想过变卖祖上留下的土地。

    前世,她可没有听人说过京城的田地铺子会这样便宜。

    她倒吸一口冷气,南边虽然在打仗,但是还没有打到江南,也危及不到京城,京城这边无论如何也没到要卖田卖铺子举家逃难的地步。

    这应是有人从中造势!

    她问鲁振平:“眼下田地铺子这么便宜,你可有置办一些?”

    鲁振平面色微赧:“买了三间小铺子,又和兄弟们一起置办了两千亩田地。”

    他口中的兄弟们,是当年的七兄弟,当然不包括秦珏。

    鲁振平和李初一,这几年跟着李青风和葛文笙做点小生意,赚了不少银子,方金牛、腾不破,就连远在平凉的张广顺和莫家康,也都把银子交给他们入股,这件事罗锦言是知道的,他们虽然是她的人,但并没有签卖身契,且和秦珏又有结拜之谊,因此罗锦言不但没管,偶尔还会让葛文笙松松手,多让他们赚一点。

    听说鲁振平趁着这个机会,给几兄弟都置办了田产,罗锦言挺高兴,她喜欢有情有意的人。

    “别人都在甩卖,你这时接手,不担心吗?”罗锦言笑着问道。

    鲁振平微微扬眉:“不担心,老七。。。。。。小秦大人说了,看到便宜的,只管买下来,若是银子不够,就和他说。”

    鲁振平的这番话说出来,罗锦言心里便有了数。

    秦烨还在,秦珏不能正大光明置办私产,他手里的四个小庄子,有两个是秦老太爷赏的,一个是赵极赏的,还有一个是他赢回来的。

    再有就是那间小书局了,除此以外,秦珏没无恒产。

    这点东西即使都卖了,也如石落大海,波澜不兴。

    她想了想,还是把夏至叫过来了。

    “最近若谷有没有见过牙行的人?”罗锦言问道。

    夏至是不会瞒着她的。

    夏至有些不好意思:“您已经知道了?若谷说想买家小铺子,留着给宛儿当嫁妆,这些日子有空就去牙行。”

    罗锦言笑了,这个若谷,连自己媳妇都给瞒住了。

    夏至不懂做生意的事,若谷真若是置办小铺子,哪里用到去牙行去打听。

    既然秦珏没有告诉她,那就是不想让她操心,罗锦言索性也就不问了。

    没过多久,京城里卖铺子卖地的越来越多,紧接着,有在京城的商贾抛售江苏的水田,京城里一时人心惶惶。

    江苏在南方,大多都是水田,却又罕有能连成片的,大多都是二三百亩,如果能有五百亩的,那就很难得了。

    可即便这样,还是卖得多,买得少。

    罗锦言郁闷,可惜这股子坏水是秦珏放出来的,害得她想捡便宜,都不能放手去做。

    很多事情就怕跟风,更怕传言。

    重兴皇帝已经打到长江了,所以江苏人才要变卖那边的田产。

    接着又有人说历来南方都是好打的,就像当年宁王一样,一口气打到京城,现在的重兴皇帝和宁王可不一样,重兴皇帝是皇室正统,他手里握着十万大军。

    广西的十万军,并非是有十万人,而是他们起事之地是十万大山,这才被称为十万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