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359部分

最春风-第359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郡王妃点点头,傲然道:“你去告诉明明,咱们庆王府虽然无权无势,可也不差她们母女一口饭吃,他们骁勇侯府养不起重孙女,我们庆郡王府想得起。”

    世子妃郑重点头,扔给昭福县主一个漂亮的白眼,转身进了产房。

    昭福县主被这对婆媳气得肝疼,难怪赵明华不把太婆婆放在眼里,说出走就出走,有这样的祖母和亲娘,她不出落成泼妇那才叫奇怪呢。

    “好啊,你们庆郡王府有本事,想接姑奶奶大归是吧,好好好,等到天亮了咱们就到宗人府说说清楚,我们沈家三代单传,可只有砚儿这根独苗。”

    庆郡王妃撇嘴:“你也说了是三代单传,姑爷是独苗这就别说了,那怎么骁勇侯也是独苗呢,昭福,我可记得当年你是个有本事的,老侯爷四五个侍妾,你硬是让她们连个女儿也没有生出来,我们王府的姑奶奶生个闺女,你要到宗人府说理,你害得沈家千顷地里只有一根苗,你向沈家列祖列宗说过了吗?啧啧,肯定是没说过,若是说过了,你还能在侯府里做你的老夫人?“

    庆郡王妃自己一个亲生的儿子都没有,可她却让庆郡王生下十几二十个庶子庶女,论起人丁兴旺,整个京城也没有哪个府第比得上庆郡王府。

    昭福县主气得差点吐血,一瞥眼正看到湿漉漉跑进来的沈砚。

    她一把拉住沈砚的手:“砚儿,走,跟祖母去御前告状,你爹拦着也不行!”

    沈砚心里都是赵明华,哪里还顾得上祖母在说什么,他挣脱开被昭祖县主抓住的手,道:“回头再说,我先去陪陪明明,她肯定吓坏了,明明,我来了!”

    然后,就像个没头苍蝇似的跌跌撞撞地跑进产房。

    有婆子见了,追着喊道:“世子爷,您要换件衣裳啊,还带着潮气儿呢。”

    庆郡王妃看着沈砚的背影,满意地笑了,收回目光时,正好和昭福县主撞到,随即嗯了一声,得意地挺直脖子。

    昭福县主直咬牙,若不是你家那个狐媚子给砚儿施了法术,我那砚儿能变成这样?连我这祖母都不放在眼里了。

    庆郡王妃却上前一步,对面前的昭福县主道:“你让开,我可要去看看我的曾外孙女,昭福,我告诉你,出了满天月我就把她们母女接回王府,到时候,你孙儿若是跟着住过去,你可别没脸见人。”

    昭福县主怔了怔,别人可能不会,砚儿那混帐却真的会跟着住进岳家!

    那个时候,她在宗室中间可真是要被人戳脊梁骨了。

    “走吧,去看看你孙媳妇和重孙女,你不嫌丢人,我还嫌呢。”庆郡王妃总算出了这口恶气,她一把揪住昭福县主的衣裳,死乞白咧地拉进了产房。

第七零零章 喜上喜

    沈砚和赵明华的女儿,生下不到三个时辰就睁开了眼睛,罗锦言来的时候,她忽闪着大眼睛看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是能看到东西似的,惹得大家稀罕得不成。

    到了洗三礼的时候,小姑娘就能看出是个美人坯子了。细黑的眉毛,清澈的眼睛,挺直的鼻梁,红润的嘴唇,十足十遗传了父母的美貌。

    回到家里,秦珏长长地松了口气,罗锦言问他:“你怎么了?”

    秦珏道:“你不知道,淑秀县主生产的那天晚上,沈砚说如果生下的是儿子,就要求娶元姐儿,你不知道我这颗心一直悬着,生怕以后他们家会死缠烂打,元姐儿可比他家儿子大了三四岁呢。”

    他又道:“他们家娶不成元姐儿,肯定会把女儿塞进咱们家,我今天见那小丫头长得挺漂亮,总算放下心来,无论是豫哥儿还是三月,娶她都不吃亏。”

    罗锦言用手里的帕子往秦珏脸上撩了一把,笑着啐他:“有你这样编排人家闺女的吗?怎么叫放下心来,莫非沈砚还能生个无盐女儿不成?”

    她的帕子上洒了花露,香风阵阵,撩得秦珏心猿意马:“当然放下心了,娶了他家女儿,就不用把咱们女儿嫁到他家了,沈家三代单传,咱们女儿嫁过去,压力太大了,哪像咱们家,生男生女都行,大不了从兄弟里过继一个。”

    说到这里,他伸手环住罗锦言依然纤细的腰肢,声音低沉悠扬如上好的胡琴:“惜惜,你困了吧,我们去睡吧。。。。。。”

    罗锦言确实是困了,也乖乖地和他去睡了,可是却没有让他碰。

    秦珏翻来覆去,听得枕边罗锦言呼吸酣畅,他实在忍不住了,把她的手拉了过来。。。。。。

    次日一早,他就出门了,没有去江太医家,而是随便找了位坐堂大夫,来给罗锦言把脉。

    以他的经验,不到四个月,太医是不会说实话的,就像怀龙凤胎时,经验老道的江三太太直到六个月时才告诉他们。

    听说是给女眷请脉,那大夫连忙叫出自家娘子,笑着说道:“我家里的妇人也懂得医理,但凡是有女子看病,都让她跟着。”

    秦珏见那妇人四十多岁,齐头平脸,甚是利索,便欣然应允。

    秦珏带着大夫和大夫娘子来到明远堂时,罗锦言还没起床。

    他对值夜的立春道:“去给大奶奶收拾收拾,我带了医婆给她诊脉。”

    立春吓了一跳,大爷天一亮就出去了,原来是去请大夫了?大奶奶病了?

    好在是如今罗锦言面前最得力的大丫鬟,立春很快便稳定心神,进屋有条不紊地服侍罗锦言起身,听说秦珏请了医婆过来,罗锦言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昨晚她没让他碰,他起疑了。

    其实她也不敢肯定,自从生完三月,她的小日子每次都会推迟几日,以至于她也算不准了。

    既然把医婆请来了,那索性就诊一诊吧。

    因为来的是女子,罗锦言便让悬起帐幔,她穿件家常的银红夹袄,坐在填漆床上,立春放了引枕,医婆很认真地给她诊了右手,又诊左手,反复诊了几遍,又问道:“奶奶的小日子可还准吗?”

    罗锦言便猜到八、九不离十,道:“每月都会推迟几天,这次推迟了十几天。”

    医婆笑着点点头:“那就是了,奶奶这十之八、九是喜脉,但是日子尚浅,还不太分明。奶奶最近可有害口,有没有疲倦?”

    罗锦言微笑道:“没有前两回明显,就是总想吃酸辣口的东西,也没什么精神。”

    医婆笑道:“奶奶这阵子不便用药,日常起居吃管按照自己的喜好,不要累着,家里的哥儿姐儿,能不抱就别抱了。”

    罗锦言笑着应允,三个孩子不分大小,每天都要抱一抱,看来以后要小心了。

    立春拿了赏银,送了医婆出去,秦珏很快就知道了,又问了大夫一些注意事项,夫妻两人各又赏了十两银子。

    他兴冲冲地正要进里间,就见童王氏抱着三月走过来,每天早上三月都要到罗锦言怀里腻一会儿。

    他正要出言制止,那边豫哥儿和元姐儿也跑过来了。

    “爹,娘起床了吗?”豫哥儿脆生生地说道。

    秦珏板起脸来,你娘起没起床关你们这群小东西什么事?我娶她回来是给我当老婆的,又不是娶回来专门给你们当娘的。

    “没有,你们的武功学得怎样了?走,去给爹看看。”

    两个小家伙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做错什么了,一大早就要这样对待他们。

    童王氏察言观色,已经猜到是有什么事,抱着三月转身就走,嘴里说道:“咱们去喝米糊糊,三月爱喝米糊糊。”

    秦珏一手一个,拎着豫哥儿和元姐儿去了他平时练武的空地。

    豫哥儿和元姐儿年纪还小,彭师傅还没有教给他们拳脚,两人练的都是基本功。

    秦珏虎着脸,看了他们踢腿,又看他们扎马步,两人虽然小,可是中规中矩,看来彭师傅对他们很严格,秦珏脸上的线条这才松驰下来。

    他冲他们招招手,两人跑过来,秦珏拍拍美人靠,让他们坐下,一本正经地告诉他们:“你们的娘身体不太舒服,需要休息,你们不要去缠着她,更不能像没头苍蝇似的冲撞到她,记住了吗?”

    豫哥儿的大眼睛里都是担忧,他问道:“我娘是不是病得要死了?”

    秦珏拉长了脸:“胡说,你娘好端端的,怎么会死?”

    豫哥儿还要再问,元姐儿歪着脑袋,慢条斯理地说道:“我知道了,我娘要生小妹妹了。”

    秦珏大吃一惊,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元姐儿笑出了两个小梨涡:“我娘说,这是她和我才知道的秘密。”

    说完,用小手捂着嘴嘻嘻地笑了起来。

    豫哥儿惊讶地张张嘴,眼珠子瞪得溜圆:“你怎么知道是小妹妹,我猜是小弟弟。”

    “就是小妹妹,娘说了要给我生个小妹妹的。”

    “是小弟弟!”

    “是小妹妹!”

    “我说是小弟弟!”

    “我说是小妹妹!”

第七零一章 十万两

    沈砚家的女儿取名沈依依,按沈砚的想法,大女儿叫依依,二女儿叫双双,三女儿叫珊珊。。。。。。

    当然这只是他和赵明华两个人私下里说的,真若是让昭福县主听到了,或许会给气昏过去。

    沈依依满月时,秦珏和罗锦言带着三个孩子过去,豫哥儿和元姐儿听说这个小妹妹不能玩,两人就没有兴趣了,倒是三月,冲着依依傻傻地笑。

    喝完沈家的满月酒,王会笙的案子便传得人尽皆知。

    王会笙仗着自己是朝廷命官,强取豪夺,逼迫商贾入股开矿,自己坐享渔翁之利。

    虽然还未实施,可他从三大钱庄手里拿走的银子却是事实。金宝银号的八万两、利有银号的十万两是白纸黑字有凭有据,汇发钱庄的大掌柜跑了,王英也下落不明,因此汇发钱庄那五万两是这件事的起因,却是唯一说不清的。

    汇发钱庄的老东家亲自来到京城,以十万两的代价悬了暗红,寻找大掌柜的下落。

    王会笙从大掌柜那里拿了五万两,汇发钱庄老东家却是以两倍的价钱悬暗红,个中道理明眼人都清楚,五万两银子对于汇发钱庄不算什么,但是没有人证物证,汇发钱庄就不是苦主,不是苦主又卷进了这宗案子,那他们岂非就是同谋了?

    听说汇发钱庄出价十万两,秦珏心情大好。

    惜惜又怀孕了,他又要当爹了,养孩子很费钱,总不能让惜惜贴补吧,赚钱的事是等不得的。

    没过两天,两名专做赏金生意的江湖人就带着惊吓得不成人形的大掌柜出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然后正大光时走进汇发钱庄领赏银。

    京城里认识大掌柜的人不少,因此,这三人在大街上刚刚出现,就引起注意,待到他们走进汇发钱庄时,外面已经围满看热闹的人,人群里也有锦衣卫的暗卫。

    可是当着这么多人,老东家自是不能开口多问,让人取出整整两箱子银票。这两人二话不说,一人扛一箱,大摇大摆走出汇发钱庄。

    不知从哪里涌过来一群人,叫嚣着要看热闹,却是硬生生刚这两二人和围观的人流分隔开来,待到锦衣卫的人好不容易挤进去,哪里还有那两人的身影,连同两箱银票,也无影无踪。

    大掌柜供认不讳,他挪用钱庄里的银子,暗中入股,原以为这是万无一失的事,可是英公子的那个姓韩的随从找上他,说他出卖了英公子,他稳住了姓韩的,却也猜到此事内有隐情,担心败露以后会扯出他挪用银子的事,连夜出城,想到保定府的表哥家里避避风头。

    可是他刚刚出城,就被人抓走了,至于抓他的是什么人,他被抓到了什么地方,他统统不知道,这一个多月来,他被关在小黑屋里,每天会有人给他送饭进来,他偶尔听到有人说王爷什么的。

    直到一天前,那两个江湖汉子把他救出来,他这才万里逃生。

    但是江湖汉子是把他从哪里救出来的,他依然一问三不知,只知道那两个汉子把他装到麻袋里,打开麻袋时,他已经在京城的大街上了。

    但凡能在京城里开钱庄的,都是有背景的,四大钱庄就更加不用说了,否则也不会这么快就把事情摆出来。

    这样一来,三家钱庄的证据都齐了,有物证,有人证。

    郎士文亲自审问了大掌柜,听到他说起关押期间听人说到“王爷”,他心中一动,真是要睡觉就有人来递枕头。

    他连夜往宫里递了牌子,次日赵极没上早朝,却在御书房里召见了郎士文。

    郎士文呈上大掌柜签字画押的口供。

    赵极看完,问郎士文:“郎卿,你有何看法?”

    郎士文沉声道:“皇上,王会笙虽然什么都不肯说,但是微臣的下属截下了他让心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