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370部分

最春风-第370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锦言抚额,今天秦烨给红包时,这两个小家伙不也是笑得甜丝丝的?

    她对豫哥儿正色地叮嘱了豫哥儿几句,让他在长辈面前不要顽皮。

    豫哥儿笑道:“娘,您放心,我是家里的嫡长子,爹爹教过我要怎么做,我不会给爹和您丢脸的。”

    罗锦言笑着捏捏他的脸蛋,帮他整整衣裳,指了两个稍大些的小厮跟着,让他和四围去了楚茨园。

    元姐儿百无聊赖地玩着脖子上的赤金镶红宝石的长命锁,小声嘀咕:“爹爹怎么还不回来呀。”

    好不容易听到女儿说话,罗锦言当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笑着问她:“你爹进宫了,你急着让他回来有事吗?”

    元姐儿扁扁小嘴,道:“爹爹不在,哥哥也不在,三月还小,家里没有男人怎么行,唉。”

    罗锦言嘴里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这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她看向一旁的绮红,绮红想了想,笑道:“这八成是从四太太那里听来的,昨儿个四老爷不是说初五那天和几位爷们儿要去通州吗?四太太说那天来的客人肯定少不了,家里没有男人怎么行。元姐儿刚好就在旁边给那盆状元红翻土,一准儿是听到了。”

    被绮红说破了,元姐儿抿着小嘴儿,笑出两个小酒窝。

    豫哥儿直到两个时辰后才从楚茨园回来,却是秦珏带他过来的。

    一问才知道,父子俩是在二门遇上的。

    秦珏一进门,就让丫鬟们带着孩子们去睡觉,他对罗锦言道:“今天宫里赐宴,皇帝没有出席。”

    这和罗锦言猜测得差不多,她问道:“他把你留下做什么?”

    秦珏道:“今天他叫了郎士文进宫,郎士文走的时候,脸色很难看,我看那样子,就和满门扑斩差不多。”

    “之后,皇帝就让我陪他下棋,他今天的棋路很乱,显然是心中有事。”

    “后来,他忽然就把棋盘掀了,我只好跪下,内侍们要过来收拾棋子,他全都让退下了。”

    “我一直跪在地上,心里猜想着是不是他知道了舅舅的事,那时我还在想,真若如此,我此刻出手,能有几成胜算。”

    “可就在这个时候,他忽然问我。。。。。。”

    赵极忽然问道:“你和你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听说你父亲续弦时,你大闹了一场?”

    秦珏心头一凛,秦家父子的恩怨,在京城里并不是秘密,世家之中这种事很多,秦珏并不奇怪赵极会知道,但是他此时问起这个,是什么目的?

    如果是因为叶氏的身世。。。。。。

    秦珏揣在袖子里的手握成了拳头。

    进宫是不能带兵器的,就连当年李青风送他的软剑,他也在进宫之前,交给新雨保管。

    赵极是马上皇帝,大内侍卫重重,如果此时出手,能不能全身而退?

    他不动声色地道:“那时臣只有四五岁而已。”

    赵极叹了口气,幽幽地道:“你是杀过人的,你们父子不睦,你可有想过杀死你父亲?”

    秦珏袖中的拳手渐渐松开,他明白赵极是什么意思了。

    赵熙的大军已经向北打过来了,赵极正在衡量赵熙会不会杀掉自己的父亲吧。

    这有什么可想的,肯定会啊,皇家无亲情。

    “臣没有想过,也不会去想。”

    赵极哈哈大笑,忽然,笑声戛然而止,他对秦珏道:“朕已经派了郎士文,代朕去赐死赵熙那个孽子,你说,后世史书中会如何评价朕此举呢?“

第七二二章 立新储

    ”赵极派了锦衣卫去暗杀赵熙?”罗锦言微微吃惊。

    这一世是真的变了。

    前世,赵极虽然不喜欢赵熙,可也就是当他是透明的,她敢说,赵极绝对没有对赵熙动过杀念。

    秦珏点点头:“可能是不想让赵熙成为别人对付他的傀儡吧,赵熙若死了,他也就没有顾忌了。”

    天家无父子。

    罗锦言苦笑,比起这个,前世赵极为了赵思,赐她一条白绫子,这还真不算什么。

    秦珏道:“皇帝让人带了二皇孙过来,我一看,那孩子比豫哥儿还大上两三岁,可是个头比豫哥儿矮了半头,眼神畏畏缩缩,毫无皇室贵胄的从容。”

    罗锦言还记得那两个孩子,前世她进宫时,赵熙的两个庶子都已经十来岁了,虽然长相普通,但是也不像秦珏说得这样,可见一个小孩子,亲眼目睹了哥哥的死状后,独自住在宫里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她是做母亲的人了,虽然这不是她的孩子,可是心里也有些酸楚,问道:“赵极既然要杀赵熙了,二皇孙以后怕是要圈禁或者守皇陵了,可怜他还这么小。”

    秦珏点点头:“皇帝已经下了密旨,开春以后,就送二皇孙去皇陵了。”

    罗锦言叹了口气,她想起古娆所生的四皇子。

    古娆这一生都是迷迷糊糊的,唯有最后的决定却是真的清醒。

    据说四皇子天姿聪颖,加上长得漂亮,经历了丧子之痛的罗秋海一家,对这个养子视若己出,刚满周岁就给他上了族谱。

    赵极的几位儿子,最有福的就这一个了。

    秦珏知道罗锦言听不得小孩子受委屈的事,便岔开话题,继续说道:“皇帝处置了赵熙和二皇孙,再将瑞王父子扣留京城,我看那个时候,他是想御驾亲征了。”

    这一点,罗锦言也猜到了,赵极在大年初一痛下杀手,派锦衣卫刺杀赵熙,又召赵梓和赵宥父子归京,就是为自己的御驾亲征扫除引患。

    “现在还差一个太子,皇帝御驾亲征,朝中没有监国太子或皇子,那定是不行,总要有个人能够稳定民心,你说赵极会在皇室宗亲中,选谁来监国?”罗锦言问道。

    秦珏在回来的路上,也在反复思考这件事。

    选谁呢?

    宗室中的人是不少,太祖一脉的也大有人在,可是现在选中的这个人,太重要了。

    如果赵极一直没有儿子,这个人很可能就是皇储!

    至少在天下人眼中,他就是备选储君。

    秦珏若有所思:”会不会让赵含监国呢?“

    赵含是庆王世子,也就是沈砚的岳父。

    宁王已死,瑞王回京软禁,大周朝就只有庆郡王这一位王爷了。

    而且庆王一脉身份贵重,庆王赵义是英宗皇帝的嫡亲叔叔,庆王世子赵含已是四旬开外,为人沉稳,又有骁勇侯府这个强而有力的亲家,若是让他监国,不但能够服众,也不会召来闲言碎语。

    罗锦言猛的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道:”不会,赵极决不会找个年纪这么大的人来监国,他会在宗室之中找一名少年,或者是个小孩。“

    秦珏眉头微蹙:“那朝堂上下岂不是都会认为那就是储君人选?”

    罗锦言笑道:“这就是赵极一贯的作风啊,你等着看吧,他一定会找个小孩子来监国,让这个孩子成为众矢之的,让所有人都认为,他会过继这个孩子,这就是东宫太子。而他,御驾亲征回来后,会尽快接罗氏女进宫,即使罗氏女生不出儿子,他也会暗中抱个小孩,冒充是罗氏女所生的龙子。”

    秦珏怔住,惜惜说得太对了。

    因为,如果换做是他,他也会这样做。

    如果是赵含监国,满朝文武只会认为在瑞王府倒下之后,庆王这一支终于扬眉吐气,赵含会受到重用,而不会认为他就是储君。

    一来赵含年纪大了,老皇帝难以掌控;二来,当年身为皇叔的赵义是坚定地支持窦太后垂帘听政的。

    但是换个小孩就不同了,完全不同。

    罗锦言笑道:“赵极想找个挡箭牌,然后御驾亲征,也要赵宥父子肯老老实实回京才行。”

    当年赵极征讨瓦剌,宁王赵栎趁着兵力最空虚的时候,挥师北上。

    这么多年过去了,赵极决不会重蹈覆辙。

    瑞王父子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街,此时赵极若是御驾亲征,赵宥在此时起兵,那个时候,南边有十万军,西南有刀海,西北还有赵宥,北边的鞑子蠢蠢欲动,那么赵极再是神勇,也只能腹背受敌。

    他要南征,就要控制住赵宥父子。

    大年初二,秦珏带着罗锦言和三个孩子,去了荷花池。

    凤阳先生张谨从潭柘寺回来了,他见到秦珏,就把三个女婿全都扔下不理,拉着秦珏去了芝麻胡同。

    秦珏有些日子没有去过张谨在芝麻胡同的那处宅子了。

    他不耐烦地说道:“去那里做什么?大过年的,我还想陪岳父说说话,聊聊天。”

    张谨冲他眨眨眼:“你岳父和闽涛他们,个个道貌岸然,当真是无趣,我叫你过来,是有几件事情要问问你。”

    秦珏无奈,没好气地瞪他一眼。

    进了屋,秦珏大马金刀地坐在太师椅上,张谨斜睨着他,忽然问道:“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秦珏翻翻眼皮:“冲着我岳父的面子,我把你当成便宜外公,我瞒着你的事情多得很,凭什么要告诉你?”

    张谨哼了一声,道:“那我问你,玄一道的事,是怎么一回事?”

    玄一道?

    秦珏立刻坐直了身子,问道:“你和灵虚子有交情?什么时候的事?”

    张谨得意地摇头晃脑:“皇上让那牛鼻子也参与修书,但凡是和易经有关的,他会跟着编修。那牛鼻子虽然装腔作势,却与易经八卦一学甚有研究,与我谈得很是投缘。”

    秦珏不屑:“但凡是不正经的人和事,你都投缘。”

    张谨眨眨眼睛,这小子说得好像也有几分道理。

    “他知道你是我的外孙女婿,就说他愿意免费给你做场法事,免费,不收银子,只要让人知道,这法事是他做的就行。”

    秦珏呸了一声,骂道:“那是个坑蒙拐骗的东西,你是老糊涂了,干嘛?要给他当说客?他许你什么好处了?”

    张谨吃了一通排头,也不生气,笑嘻嘻地道:“我老人家学富五车,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这玄一道的事情,你居然不来问问我?”

第七二三章 冲冠怒

    秦珏忽然发现,叫张谨一声“外祖父”,好像也不是太别扭的事。

    于是他站起身来,把上首的太师椅让给张谨,恭恭敬敬叫了声“外祖父”。

    张谨煞有介事地四下看看,没有罗家的人在场的时候,小章子还是头回叫他外祖父,也是从小到大,第一次对他毕恭毕敬。

    秦珏用眼睛的余光扫了张谨一眼,小人得志。

    “外祖父,那道符是在三月身上发现的,和此事有关的一个丫头已经死了,她娘也死在城外一座荒废多年的小道观里,出事时适逢我刚刚升任刑部侍郎,也刚刚接手王会笙的案子,恐怕您也听到风声了,王会笙一案与瑞王世子赵宥有关,他们若是对付我,真刀真枪放马过来便是,对付我的妻儿算是怎么回事?”

    张谨先前也只是听灵虚子说起此事,灵虚子素爱故弄玄虚,并没有把那道符的详情告诉张谨。

    张谨也只是知道这道符是在秦珏次子身上发现的。

    想来秦珏也不会把符随身携带。

    张谨道:“你把那道符画给我看看。”

    这话若是对别人说,就是刁难人了,可是说给秦珏,两人都不觉得有何不妥。

    秦珏几下便把那道符画了出来,对张谨道:“除了所用颜料和纸张不同,无论是下笔的力道还是笔画,均无二致。”

    张谨拿起来仔细观看,两条花白的眉毛便拧到一起。

    “这是镇小鬼的啊,难怪那牛鼻子要给你免费做法事,他坑蒙拐骗十几年,想来也撞不到捉小鬼的机会。”

    这道符的作用,秦珏早就知道了,他道:“这个我知道,你就说说玄一道的事吧,还有,你为何对玄一道如此熟悉?”

    张谨哈哈大笑:“那只能怪你晚生了几年,英宗皇帝在世时,玄一道在南边的文人雅士之中很是盛行,玄一道的人,名字中都有个承字。”

    张谨字如诲,又名承谟。

    大多人只有名和表字,文人雅士还会取个号,但承谟并非张谨的号,也是他的表字,因此世人也叫他张承谟。

    原来承谟二字,是他加入玄一道后取的。

    “你也是玄一道的?”秦珏冷冷地问道,他对玄一道没有好感。

    张谨讪讪地道:“那时我还年轻,但凡是时兴的都要尝试,后来玄一道为英宗皇帝不喜,大家纷纷断了和玄一道的往来,我这人不是趋炎附势之徒,张承谟二字依然使用。”

    秦珏撇嘴,我从小就认识你,也没见你提起过玄一道,只是张承谟这个名字,谁又知道你和玄一道有关系。

    大周朝历代文士,数你最是滑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