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400部分

最春风-第400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为了那个不在乎她的男人,错过了自己最在乎的人。

    “玉章,你可怨娘?”她问道。

    秦珏摇摇头:“小时候我曾经怨过,怨您走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带上我,长大以后我就不怨了,如果您留在秦家,祖父不会亲自教导我,我会跟着父亲,说不定会长成他那样的人。如果您当年带我一起走了,我会四处飘泊,居无定所,还要时刻防备被赵极发现踪迹,您不想让我过那种生活,您不来找我,是为了我的安全,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我只是觉得自己没有用,没有尽到为人子的责任,我甚至没有供养过您,一天也没有。”

    他娶了惜惜,如果不是惜惜发掘出云栖的事,站在叶氏的立场上,把当年的事情分析给他听,他或许永远无法知道这一切。

第七七九章 天伦乐

    罗锦言打发小丫头过来看了几次,才看到叶氏叫了鸿雁进去,重新洗脸。

    她领着豫哥儿和元姐儿,童王氏抱着三月去了叶氏的小院子,正看到秦珏出来找她,她看到秦珏的眼睛也是红红的,但是神情轻松,从童王氏手中接过三月时,还破天荒地在三月的胖脸蛋上亲了亲。

    童王氏在心里不住咂舌,她的表妹夫不过是个秀才,还要抱孙不抱子,大爷是朝中三品大员,却不讲究这些。

    一家五口进了屋,罗锦言便让三个孩子给叶氏磕头,小小的三月也学着哥哥姐姐的样子,像模像样的跪下,只是他的动作总是慢半拍,圆滚滚的小身子像个肉球,让人看着心里软绵绵的。

    叶氏忙让鸿雁扶了豫哥儿和元姐儿起来,她则亲自抱起三月,在三月的小脸上亲了又亲。

    元姐儿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叶氏,叶氏把她搂到怀里,看看这个唯一的孙女,又看看豫哥儿,笑着说道:“像,真像。”

    豫哥儿大声说道:“我们睡觉得时候更像。”

    叶氏哈哈大笑,双胞胎的区别是在眼睛上,睡觉时闭上眼睛,两个人长得肯定很像。

    元姐儿看着哈哈大笑的叶氏,忽然说:“您有酒涡儿,我也有。”

    罗锦言没有梨涡,秦珏也没有,元姐儿的一对小梨涡随了叶氏。

    叶氏看元姐儿更是欢喜。

    晚上她坐在灯下久久也不想睡,对鸿雁说:“你说这有多奇怪,我看到这三个孩子,心里就像化成水一样,恨不能整日抱着他们,宠着他们,唉,玉章小时候,我也没有这样过,他淘气的时候,我把他身上都给打红了。”

    鸿雁噗哧笑了:“要不怎么都说隔辈疼呢,少爷和姑娘对您也亲近啊,奴婢听若谷家的说,大姑娘文静稳重,平时是个不爱说话的,可您看,她还跟您说酒涡呢,她笑起来和您真的很像。”

    “元姐儿长得像我?真的吗?唉,还是像罗氏好些,罗氏生得多好。”叶氏的脸上都笑容,还拿起耙镜照了照,回忆着元姐儿的笑靥。

    看出叶氏对三个孩子的钟爱,鸿雁趁机说道:“也不知大奶奶肚子里的是哥儿还是姐儿,您说该不会又是一对龙凤胎吧?大奶奶可真有本事,年纪轻轻就有了两子一女,而且个个都是聪明漂亮,粉团儿似的。”

    叶氏放下耙镜,目光迷离地看着炕桌上的四角宫灯,幽幽地叹了口气:“那人虽然是个拎不清的,可他却给玉章娶了一个好妻子。你没发现,玉章的脾气也和顺许多,他小的时候,可比豫哥儿要淘多了。”

    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果当年秦烨没有答应这门亲事,即使秦珏执意娶了罗锦言,罗锦言嫁到秦家,也难以迅速得到秦家上下的认可,很快便立稳脚根。

    秦烨不但同意了这门亲事,从提亲到下聘,也都是郑重其是,给足了罗家体面,让秦家上上下下都不敢怠慢这位大奶奶。

    鸿雁不想让叶氏想起过去的事情,便笑着岔开话题:“奴婢问过了,大奶奶的日子是七月,您不如喝了满月酒再走,这些年奴婢跟着您,什么酒都喝过了,就是没有喝过满月酒,您就开恩,让奴婢也跟着您沾沾光吧。”

    叶氏被她逗得笑了起来,接着又道:“七月里做月子,这是苦了当娘的,这个孩子也是个会折腾人的。”

    “是啊,奴婢听说亲家夫人是续娶的,也才三十出头,哪有您有经验啊,大奶奶暑天时做月子本就辛苦,万一落下病根,那就是一辈子的事了。”鸿雁说道。

    “去,你这丫头,亲家夫人的事,是你能挂在嘴上说的?再说,京城里乱糟糟的,可也不能一直关着城门,罗氏更不会在娘家的庄子里生产,到那个时候,她应该已经回了秦家。”叶氏的声音中是挥不去的遗憾。

    鸿雁低下了头,夫人是不会回秦家的,早在二十多年前,她便已经是秦家祖坟里的一堆黄土了。

    清晨,罗锦言起了大早,来给叶氏晨昏,叶氏却没在院子里,她拨过来给鸿雁打下手的霁红说,叶太太去看大少爷和大姑娘练功去了。

    罗锦言这才想起来,秦珏昨天说过,今早要考较豫哥儿和元姐儿的武功。

    她匆匆来到柳树林子,就看到豫哥儿和元姐儿正在踢腿,秦珏沉着脸站在一旁,叶氏则远远站着,看着父子三人。

    罗锦言笑着摇摇头,让夏至扶着走了。

    用过早膳,罗建昌和赵明华分别带着天赐、地养,和宝意、小语儿,来给叶氏见礼。

    他们当中只有赵明华知晓叶氏的身份,罗建昌还以为这是秦家的亲戚,礼数很是周到。

    罗锦言一早就替叶氏准备了见面礼,在叶氏梳洗时,悄悄交给了鸿雁。叶氏没想到庄子里有这么多人,其中还有秦珏的小舅子和小姨子,她忍不住感激地看了看罗锦言。

    罗锦言向叶氏介绍赵明华,说她是沈公子的夫人,叶氏看向赵明华的目光有几分诧异,她问道:“沈夫人看着有些面善。”

    赵明华笑道:“夫人一定是见过我娘,都说我的相貌随了我娘,我娘姓陶,我外家是顺义陶家。”

    叶氏颔首,看赵明华的目光又和蔼了几分。

    待到赵明华走了以后,叶氏问罗锦言:“这位沈夫人是顺王府的县主吧?”

    罗锦言道:“这是淑秀县主,她的母亲是顺王世子妃。”

    叶氏道:“她和年轻时的陶氏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当年陶氏还是刚刚嫁到京城,我记得她头胎是个男孩子,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了,顺郡王妃身体还好吗?”

    罗锦言道:“顺郡王妃身子硬朗,时不时地还要和昭福县主吵上几句,听淑秀说,每次吵赢的那个都是她。”

    叶氏哈哈大笑,过了许久才道:“当年太孙和我,承蒙顺郡王妃施以援手,才得以离开京城,想不到隔了这么多年,你能和淑秀成了手帕交,这也是缘份。”

    罗锦言怔了怔,原来她心里的猜测果然是对的,仅凭云栖之力想要把太孙和小郡主偷出宫去,堪比登天,但若有顺王妃出手相助,那就不同了。

    那时顺王还贵为亲王,顺王妃是除了皇后之外,顺王妃也还是亲王妃,庆王妃时常出入宫闱。

第七八零章 很厉害

    对于当年的事,叶氏不想多说,她也是听赵奕说起,而赵奕当时自己也只是几岁的孩子,大多还是栖霞寺方丈告诉他的。这些事年代久远,细节已不可考,但是关键之处还是很清楚的,云栖净身入宫,通过太子妃的关系,他与庆王府有了联系。

    在太孙和郡主去皇陵的前一夜,赵极派人来东宫暗杀两个孩子,云栖或者是猜到,也或者是提前得到消息,他用另外两个小孩换出了太孙兄妹。

    这两个替死的小孩是什么身份,恐怕只有庆王和庆王妃才知道,罗锦言猜测他们应是庆王府的家生子。

    云栖是在哪个环节换下了两个孩子,也是无从可考的,他救出世孙和郡主后,庆王夫妇派人接应,将两个孩子带出紫禁城。

    栖霞寺方丈来京城找寻云栖,云栖没有走,方丈虽然没有带走云栖,却带走了赵奕兄妹。

    那时尚未海禁,栖霞寺有来此挂单的东瀛和尚,方丈便将两个孩子剃了光头,由东瀛和尚带离大周。

    十多年后,赵奕又以东瀛僧人的身份带着妹妹回到中原,但彼时正值赵极远征高丽归来,朝野上下,万众一心,同德皇帝声誉正隆,而这个时候,赵奕只好隐身栖霞寺,但妹妹已经十四岁,不能跟着他一起住在寺庙里。秦老太爷得知此事后,便为长子求娶叶氏,秦家是名门世家,秦老太爷因不满窦太后把持朝政而致仕,秦烨虽然比叶氏大了十来岁,但他一表人材,又是庶吉士出身,还是家中长子,叶氏嫁过来虽是填房,但她是宗妇,在秦家地位超然,她是后宅女子,抛头露面的机会很少,只要秦家人不说,很难查出她的身份。

    在当时来看,这虽是无奈之举,可也是双方都认可的好亲事,无论是秦老太爷,还是赵奕,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秦烨和叶氏会成为一对怨偶。

    那些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叶氏不想提,罗锦言自然也不会去问。

    晚上,罗锦言把庆王妃出手相助的事,告诉了秦珏。

    秦珏叹了口气,对罗锦言道:“疾风知劲草,就是这个道理吧。”

    罗锦言想了想,还是对秦珏说:“在我做的那个梦里,庆王爷做了摄政王,每次早朝时都会打瞌睡,有几次还被内侍抬出去。”

    秦珏哈哈大笑,道:“这我是相信的,他确实会如此。”

    很快,他收起笑容,对罗锦言道:“惜惜,你在香河的那座陪嫁的庄子,能不能。。。。。。”

    罗锦言莞尔:“你是说接婆婆住到我陪嫁的庄子里吗?”

    秦珏嘿嘿地笑,秦烨还活得好好的,秦珏是不能置办私产的,他名下的庄子里,除了打牌赢的那座,其他都是秦老太爷给的,当然也都是秦家财产,叶氏肯定不会住进去。

    罗锦言喜欢他副厚脸皮却又不好意思的模样,抑头在他的耳朵上轻轻咬了一口:“怎么?今天才知道你很穷吗?”

    秦珏叹了口气:“唉,好在我有远见,娶了个妆奁丰厚的,以后你让厨房煮饭时,把米煮软一些。”

    罗锦言笑得不成,推他一把:“那你记得把脸洗白一点。”

    秦珏拿了面耙镜,煞有介事地照了照,问她:“怎么,我的脸还不够白?那把你的香粉借我用用吧。”

    罗锦言笑着捶他:“你敢,当心我不让你进屋。”

    两人说说笑笑,就把这件事定下了。

    罗锦言在香河的那座小庄子,秦珏是很熟悉的。当年宁王打过来,罗锦言便在那座庄子里住了两三个月,秦珏曾经多次去过,两人对那里都很有感情。

    可是叶氏肯不肯留下来,他们却没有把握,不过这件事并不急。

    接下来的一天,叶氏带着豫哥儿和元姐儿去了山上,罗锦言请了赵明华代她陪同,天赐和地养要上课,小语儿和宝意则跟着一起去了。

    晚上豫哥儿和元姐儿回来,两人脸蛋红扑扑的,叶氏看上去也是精神奕奕。

    豫哥儿忙不迭地告诉罗锦言:“叶祖母烤的野兔子可好吃了,比上次五叔父带我去的野味居的还要好。鸿雁会射箭,野兔子就是她打的。”

    元姐儿等到哥哥把话说完,才慢吞吞地说道:“叶祖母很厉害。”

    好吧,罗锦言抚额,她的女儿果然有眼光。

    叶氏离开秦家之后,并没有去找哥哥赵奕,一个单身女子四处飘泊,若是不够厉害怕是早就性命不保。

    她的骑术精湛,身边的鸿雁也是有武功的,这样的一对主仆,别说是打几只野兔,恐怕连路遇的贼人也杀过。

    秦珏要去涿州,他已经拖了几日,一天后,他便向叶氏告辞,起程去了涿州。

    叶氏知性随和,罗锦言和她相处没有难度,和叶氏聊得多了,两人说起南方的形势,罗锦言才知道原来自从云南刀海起兵之后,赵宥便派人去过云南,企图与刀海合作,刀海是夷人,他之所以要造反,全是因为自家权利受到威胁所致,并没有更大的野心。赵宥是要助他西南称王,与大周鼎足而立。

    刀海最初是不相信赵宥的,后来赵宥送给他几门瓦剌火炮,刀海第一次见识到火炮的威力,真的动心了。

    这也是之后赵奕在广西正式起兵之后,几方汇师唯独没有刀海的原因。

    无论是赵奕还是观棋,对刀海都有所保留。

    罗锦言记得,前世时刀海确曾称王,之后也是与大周割地而治,最终结束了这场战乱。

    显然,人的野心一旦被点燃,便会一发不可收拾。

    “那以后太孙是否也要与刀海分疆而治?”罗锦言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