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437部分

最春风-第437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何氏的反应一样,三太太和四太太的脸色登时变了,无论秦家内部如何纷争,在外人看来,她们都是一家人,是同一个房头的。元姐儿是秦家这一代的大姑娘,怎能让人说三道四?

    秦牧死了还不到一年,长房里还要避讳,但是其他房头还是能热闹热闹的。四太太便去说服了三房的钟老安人,请了京城里当红的海盐班子来唱堂会。

    只是三房比不上长房面子大,能请到的人也有限。

    好在很快便是初一,三太太去了广济寺,每月的初一十五,广济寺里都是来上香的夫人太太。

    紫禁城里,高蕴刚刚去求了赵极,给儿子求娶秦家姑娘。刚得了新人,赵极觉得自己精神也好多了,龙颜大悦,看到高蕴也顺眼了几分,见高蕴是来求赐婚的,他哈哈大笑,道:“秦玉章的女儿也到了要议亲的年纪了?好,待朕问问他。”

    皇帝没有回绝,这就是有门了,高蕴神清气爽地回到值房,正好韩前楚也在。

    韩前楚看到他,便扯着大嗓门问道:“高蕴,听说你到秦家提亲碰了一鼻子灰?真的假的,说来给我听听。”

第八五一章 镜中葩

    值房内不是只有高蕴和韩前楚,还有霍英和李思敏,另外还有两位来找堂官送折子的侍郎,韩前楚立过战功,一向认为自己是内阁之中底气最足的,因此脾气大嗓门也大,而他今天故意想要折辱高蕴,说话的时候用了丹田之气,震的高蕴耳朵嗡嗡作响。

    屋里屋外的人全都听得清清楚楚。

    韩前楚还嫌不够震憾,对屋里的几个人道:“大家一场同僚,总不能看着高首辅的公子找不到媳妇吧,回去都和自家夫人们说一声,帮着高首辅务色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

    他故意把门当户对四个字咬得极重,生怕这些老油条忘了高蕴的出身。

    高蕴是首辅又如何,你那外室子的出身是洗不白的。

    屋里的人有谁不知道高蕴和韩前楚的恩怨,自是无人搭腔,可是高蕴却不能装聋作哑,他若是也不说话,那就是默认他去秦家提过亲,却被秦家拒绝的事了。

    韩前楚这个武夫,不知道秦牧的事早令秦家今非昔比了?秦珏不过是个小小的三品侍郎,若是不懂审时度势,也就不配给高家做亲家了。

    再说,这些所谓的名门世家自持身份,但凡是上门提亲的,哪个不是拿张做乔地婉拒一下,以示自家女儿的高贵?再说,秦家出面的是罗氏,罗氏只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妇人,也不过就是多生了几个儿子,又有凤阳先生这个外公,她才能在秦家站稳脚跟而已,儿女的婚姻大事,哪里轮得到她来作主?不过就是让她出来挡一挡而已,秦家的长辈们此时怕是正在商议,看看这门亲事能为秦家带来多少好处,也好向高家提条件。

    他冷静地看着韩前楚像个小丑似的鸹噪,待到韩前楚闭上嘴巴,他才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对韩前楚道:“有劳韩阁老替犬子费心,不过事到如今,犬子的亲事就是我这做父亲的也不能管了,韩阁老若是有空闲,不如管管贵府的五少爷,听说他和建明侯府的七爷,在倚红楼里打起来了?”

    倚红楼是什么地方,京城里没有不知道的,那是青|楼楚馆里的头一号。

    韩五少爷和建明侯府的七爷,在倚红楼打架,除了争风吃醋还能有别的原因吗?

    高蕴没有胡说八道,建明候府的那位七爷是骆淇的堂弟,一身的好武艺,韩五少爷被打得鼻青脸肿,偏偏不肯善罢甘休,让小厮去叫了顺天府的人过来,骆七也不是省油的灯,叫了五城兵马司的人,于是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的人齐聚倚红楼,这才知道是两位二世祖争姑娘,一时成了街头巷尾的笑话。

    骆淇已是金吾卫指挥使,建明侯虽然只是二等勋贵,但在京城里已是今非昔比,勋贵子弟惹事生非是家常便饭,个个鼻孔朝天,管你是阁老还是大员,统统不放在眼里。加之五城兵马司的武昌伯世子,前阵子输给骆淇一座田庄,生怕骆淇会来找他要帐,出了这样的事,也只是哈哈一笑,转身就把这件事给压下了。

    韩家却不同,韩家的男丁是要科举出仕的,若是因此被御史弹赅了,以后的仕途便会受影响,韩前楚刚刚把这件事情摆平,高蕴便在内阁里提起来了,分明就是要挑事儿。

    韩前楚二话不说,像当年捧李文忠一样,上前就给了高蕴一拳。

    高蕴是文官,没有半分打架经验,拳头到了面门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好在韩前楚也是五旬开外的人了,比起前些年,有些力不从心,这一拳打下来,没能把高蕴打得满脸开花,可也打落了一颗牙齿。

    值房里的事,很快便传到秦珏耳中。别人只对韩前楚揍高蕴的事情感兴趣,秦珏却让人把高蕴说的话复述了一遍。

    高蕴既然说他儿子的亲事已经不由他做主了,也就是说他求了皇帝赐婚。

    秦珏让人给宫里带了话,很快便有了可靠消息,高蕴确实去求皇帝赐婚,而皇帝没有拒绝。

    这也和秦珏预想的是一样的,无论如何,皇帝是肯定会找他的,这是躲不开的,不过他也不想躲,他要借着这件事,把内阁的水搅得更浑。

    高蕴被韩前楚打掉了一颗牙,虽然不流血了,可他对着镜子怎么看怎么别扭,闭着嘴没有什么,可是只要一笑,没牙的那处就要露出来。

    少了一颗牙,虽然不算四体不全,可是身为首辅也是不|雅,高蕴索性拿了姨娘的西洋耙镜,坐在书房里,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笑不露齿。

    马夫人听小厮说高蕴受了伤,连忙带着儿女们来看他,一进门就看到高蕴拿着镜子,她只好让儿女们匆匆问安便退下了,她问高蕴:“老爷,您不是要求圣上赐婚吗?怎么还受了伤?”

    她在内宅里,小厮来说的时候,也是说得稀里糊涂,只说老爷进宫,可却被打了一通,还打落了一颗牙。

    她心里七上八下,生怕是因为赐婚的事情被皇帝嫌弃了。

    可她若是不问还好,她这样一问,高蕴的火气立刻点燃了。

    他指着马夫人的鼻子训斥道:“还不是你干的好事,自做聪明放出消息,还说什么只要高秦两家议亲的事传出去,秦家也就半推半就同意了,现在可好,就连韩前楚那个武夫也知道这桩亲事秦家不答应,如果不是你,怎么会这样?姓韩的又怎会在大庭广众下打我一拳?”

    马夫人吓了一跳。

    她的确说过要把这件事传出去,可是她初来京城,根本不认识几位夫人太太,她也只是说说而已,真正把这个消息放出去的,是她那两位能干的儿媳妇。

    这关她什么事啊,你怎么不骂儿媳,反而骂我?

    当然了,公公也不能骂儿媳,还是要算到她这个当婆婆的头上,可是这府里上上下下,还不都是两个儿媳说了算,她一个继室,哪里能管得了她们?

    马夫人被高蕴臭骂一通,强忍着泪水出了内书房,却见两名姨娘带着丫鬟正在庑廊下站着,脸上似笑非笑,显然高蕴骂她的那番话都被她们听到了。

    马夫人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强作镇定回了自己屋子,她一头扎到炕上,哭了起来。

    如果嘉平能娶到秦家的嫡长女,有一位出身显赫的儿媳,她还用忌惮大儿媳和二儿媳吗?这两个虽说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可那身份,哪里比得上秦家大姑娘?

    唉,她的娘家没在京城,她连个能给够帮她的人都没有,秦家就不同了,秦家有多少亲戚,怕是数也数不清,嘉平有了这样的岳家,别说他的两个哥哥,就是高家和杨家也要仰头看他。

第八五二章 有仙灵

    次日,赵极叫了秦珏去了乾清宫。

    秦珏进了院子,便看到两个七八岁的孩子正跟着一名小道童从茶房出来,两人都是眉清目秀,穿着簇新的衣裳,其中一个手里还拿着半块没有吃完的芸豆糕,显然是被小道童带去吃点心了。

    那小道童没想到这个时候会在乾清宫里遇到大臣,转身对那两个孩子说了句话,便带着他们向相反的方向走了。

    秦珏看着两个孩子的背影,无声无息地叹了口气。

    宫里没有小皇子,宗室或勋贵家的孩子不会让小道童带着去吃点心,这两个孩子。。。。。。

    秦珏脚步不停,走进了乾清宫。

    据他所知,自从罗氏女进宫之后,赵极便鲜少住在乾清宫里,大多时候是与罗氏女住在勤政殿的暖阁之内,乾清宫几乎就是假道士王承秋的修练之所。

    果然,不出秦珏所料,王承秋正坐在赵极下首的蒲团上,手拿羽扇,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看到秦珏来了,赵极向他招招手,道:“来,陪朕下盘棋。”

    却并没有让王承秋退下的意思。

    秦珏施礼,坐到了棋桌旁。

    刚刚执子,赵极便问他:“朕记得曾经恩封过你的一个儿子,是吗?”

    秦珏微笑:“陛下恩典,恩封了臣的次子。”

    “他几岁了?”赵极问道。

    秦珏道:“刚刚过了两周岁的生日。”

    赵极精神很好,看上去年轻了几分,他笑道:“朕还记得当初给你恩封时,你的长子才出生不久,一转眼,次子也已经两岁了,你膝下几儿几女了?”

    秦珏道:“臣有三子一女,最小的还未满周岁。”

    赵极又问:“三子一女?都可曾定亲?”

    假道士王承秋是杨善宗的人,是杨善宗派来帮衬高蕴的,高蕴既然已经求了皇帝赐婚,王承秋定会在皇帝面前推波逐澜,甚至于还会编出些星相之类的话来危言耸听。

    秦珏道:“臣的长子还不到六岁,按家里老祖宗留下的规矩,还要再过几年才会议亲,其他几个就更小了。我们家是书香门第,子弟以举业为重,早早定亲会分心,臣就是一个例子。”

    众所周知,秦珏是十九岁才定亲的,那时他已有举人的功名,定亲的次年恰逢恩科,他高中探花。

    赵极点点头,不仅是秦家有这规矩,据他所知,很多江南世家也是如此,他道:“秦家不愧是诗书传家,想得透彻。”

    秦珏起身谢过,正要坐下,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王承秋出声道:“圣上,贫道有一语可否请教秦侍郎?”

    自从王承秋进宫,赵极的精神和身体都是大有好转,他对王承秋圣恩益隆,因此,听到王承秋这样说,赵极便道:“秦玉章家学渊源,文章也做得好,真人莫非是要考教他的诗词学问?”

    王承秋轻摇羽扇,笑得云淡风轻:“贫道岂敢,贫道适才听闻秦侍郎提及秦家,据贫道所知,秦侍郎行一,还有五位堂兄弟,贫道可否记错?”

    秦珏道:“下官有六位堂弟,其中四弟早夭,确实只有五位了。下官以为王真人心怀明月,不理凡尘,没想到王真人对下官家事所知甚详,果是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

    秦珏竟敢当着皇帝用道德经上的话来讽刺他?

    王承秋微微一怔,这是他第一次与秦珏打交道,之前他便知道秦珏是块硬骨头,但凡是想啃他的,全都被他打落尘埃,可他没有想到,他还没说什么,秦珏就和他怼上了,而且还是在皇帝面前。

    胆子也太大了。

    高蕴那个扶不起的阿斗,竟然擅作主张跑到皇帝面前求赐婚,他在宫里,还不知道宫外发生的事,待到他知晓时,高蕴已经求了皇帝。

    他得了杨家的好处,而杨家也握着他的把柄,他是一定要帮高蕴的。

    王承秋把手里的羽扇伸平,掏出一颗丹药,把丹药放在羽扇上,那丹药用蜡皮包裹,在羽扇上滚动几下便停了下来。

    王承秋一手执扇,一手执拂尘,他把手里的拂尘在羽扇上一扫,拂尘掠过,丹药无影无踪。

    一旁的内侍轻声低呼,又夸张地跪下:“皇上恕罪,奴婢就是看到了王真人的仙法,一时惊愕,惊了圣驾。”

    王承秋的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可脸上的表情依旧风过无痕。

    他对秦珏道:“世间万物,如白云苍狗,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岂不然。”

    秦珏强忍着笑,听着他故弄玄虚却词不达意,就听王承秋忽然话锋一转,问道:“秦侍郎家中有五位兄弟,请问可有出仕?”

    秦珏道:“下官的三弟做了一任江苏句容知县,现在家中丁忧。五弟擅长书画,只想做闲云野鹤,未有出仕,六弟和七弟只有十四五岁年纪,六弟已有秀才的功名。”

    此时,秦珏已经明白王承秋要用什么来拿捏他了,不过他不怕,杨善宗也只是一知半解,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