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最春风 >

第462部分

最春风-第462部分

小说: 最春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赵宥这货真价实的皇家血脉相比,赵奕难成大器。

    因为,如今虽然三足鼎立,最有希望坐上龙位的,还要是赵宥。

    左二老爷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越想越觉得自己深谋远虑,也越想越觉得老祖宗食古不化。

    但是这件事还要小心谨慎,族里大多数人还是支持大老爷的,他不能在这个时候被人挑出错数。

    他悄悄让人备了一份厚礼,没用自家车马,而是在街上雇了一顶青布小轿,悄无声息地去了城外的雅居精舍。

    京城里的左夫人并不知道此时此刻,自家叔父正往赵宥身上贴,她正生秦的气,又摸不清长房的心思,暗地里派人到外面打听消息。

    罗锦言正在听豫哥儿唯妙唯肖地学鹦哥儿说书,立春悄悄走进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

    罗锦言笑着冲鹦哥儿招招手,道:“给你个好差事,明天把你娘叫到府里说说书,你这会儿就回去说一声吧。”

    鹦哥儿眼睛亮起来了,他们一家子都是在天桥上混饭吃的,后来大爷挑中了她,让她进府给罗锦言解闷,爹娘怕给她丢脸,已经很少再去天桥了,好在有大奶奶和四太太照应着,能够时常出入各家各府,日子倒也过得宽裕。只不过大奶奶从没有叫她娘来过,平素里就是让她说书,她娘问过几次,担心自家哪里做得不对,惹了大奶奶嫌弃。

    现在好了,大奶奶没有嫌弃她们家,还叫她家来府里说书。

    次日,鹦哥儿娘穿着簇新的潞绸褙子,再了件七十多岁的老琴师一起进了明远堂。

    她原以为只是给大奶奶和三太太、四太太说书,却没想到有这么多位女眷。

    秦家二房、三房、四房和五房的夫人、奶奶们都来了,就连深居潜出的何氏也带着霞姐儿来了。

    除了说书的,还有木偶戏,用的是清一色的崭新偶人。听说这些牵线木偶都是元姐儿的手笔,这些女眷们少不得又是连番的夸奖。

    罗锦言很满意,自从驳了高家的亲事之后,也没有什么人惦记着元姐儿了,而且京城里很多人都知道木牛流马的事,今天这些木偶的事情传出去,那些自认为芝兰玉树的世家子弟,没有真材实料的,也不敢肖想秦家大姑娘了。

    等到再过几年,她和秦珏要好好地给宝贝女儿挑个好女婿,她的女儿和别人家的姑娘不一样,这亲事上是万万不能马虎的。

    自从秦牧过世之后,明远堂里除了年节以外,也只有阿树抓周时才这样热闹。来的女眷们大多也猜出一些,想来这些日子来明远堂打听消息的太多了,罗锦言是想借着今天,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可是她们还是猜错了,罗锦言并没有让大家安心,相反,今天无论是说书还是木偶戏,既没有才子佳人,也没有二十四孝,竟然是忠义烈公传!

    这是要给她们提个醒,京城里快要不太平了,让她们认清方向?

    否则为何在此时想起歌颂老祖宗了?

    女眷们回到自己家里,要么去见婆婆,要么就把这件事告诉自家夫君。

    那一夜,九芝胡同很多人家都是不眠之夜。

    无论长房是怎么想的,都是在提醒其他房头,如果愿意追随长房,那么欢迎,不愿意追随的,大可效仿当年秦家老祖宗的做法,把秦家一分为二。

    次日天还没亮,有几位秦家的叔伯便去了广济寺,长房的事还是要问过秦烨,秦烨一日还在,秦珏也只是宗子。

    当然,也有人盯着明远堂,只等着秦珏下衙,便和他好好谈一谈。

    秦珏比平时提前半个时辰出了衙门,他没有回九芝胡同,而是改道去了通政司。

    上午时秦告假,没有来衙门,和其他几个人一起去了广济寺,秦珏来的时候,他正在忙着,听说秦珏找上门来,秦默默地叹了口气。

第九零二章 族中事

    今天上午,秦见到了秦烨,他向秦烨说起秦珏扳倒韩前楚的事,道:“大哥,玉章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这几年行事越发稳妥了,我们这些做长辈的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次的事上,他虽然没有与我们商议,但他定然有他的原因,他既然不说,我们也就不问。但是现在全京城的人都在盯着我们秦家,这件事已经不是长房一家人的事,而是秦家阖族之事了,大哥,这件事上,您是如何想的?您是一族之长,我们自是要唯您马首是瞻。”

    秦烨美其名曰清修,但是外面的事他也都听说了。这些年他担忧的事情,终于还是来了。

    秦珏是要给赵奕扫平障碍吧。

    秦烨虽然在庶吉士散馆后便再也没有出仕,但他是秦家长子,自幼也是被秦老太爷耳提面授过的。只是官场上的这些事他远不及二弟和三弟,与这些相比,他更喜欢经史子籍,星相周易。

    但是秦珏要做什么,他是一目了然的。

    秦看不透,是因为秦不知道秦珏的身世,秦和很多人一样,甚至不相信南边那位皇太孙是真的。

    皇太孙赵奕当然是真的,并非外面说的假冒的。那些假冒的言论,秦烨不用细想,也知道是皇帝授意放出来的消息。

    赵奕是真是假,皇帝或许刚开始时不相信,后来也不由得他不信了。

    如果皇帝不相信,也不会放出这些谣言。

    迎着秦的目光,秦烨默不作声。如果他把当年的事情说出来,秦定会有他自己的一套想法,二房是分道扬镳还是跟着长房,那就是二房自己的事了。

    可是他不能说,秦老太爷在世时,念念不忘地就是要保住这个秘密,如果说出来了,其他几个房头很可能会分宗。

    正如秦所说,如今整个京城都在盯着秦家,秦家自打立朝以来便没有分过宗,赶在这个时候分宗,即使秦家人守口如瓶,外面的人也会看出端倪。

    秦烨想到这里,对秦道:“玉章年轻,做事难免莽撞,再说韩阁老的案子也是铁证如山,他一个侍郎,还能如何?你们倒也不用思前想后,我们秦家也不是没有经过大风大浪的,既然乱象已生,当务之急便是一个稳字,要稳便先要守,朝堂上的那些冲锋陷镇的事,就不要管了,各房约束好自家子弟,才是万全之策啊。”

    秦已经听明白了,所谓约束好自家子弟,这是不包括长房的。

    亦就是说,其他四房各扫门前雪,管好自己的事就行了,长房要做什么,你们最好不要参与。

    秦烨行事一向保守,怎会有这样的想法?

    秦从广济寺出来之后,便一直在反复思量,他想来想去,觉得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秦烨已经管不住秦珏了,长房乃至整个秦家,秦烨连插手的能力也没有了。

    虽然早就知道秦烨管不了秦珏,可是秦珏素来以宗子自居,在秦看来,秦珏虽然不服管教,但是大事上还是要听秦烨的。

    可现在的事情却出乎了他的意料,秦烨不但管不了秦珏,对整个秦家长房也无能为力,现在只能劝说其他几个房头不要跟着秦珏一起疯,约束自家子弟,乱世之中守住家业。

    秦也不知自己是怎么回到衙门的,通政司素来琐事繁多,他忙起来倒也不用多想了,可是这个时候,秦珏却自己找上门来了。

    “玉章,你怎么来了,衙门里不忙?”他问道。

    秦珏微笑:“我在天香楼订了雅间,下了衙我们叔侄去小酌一番,可好?”

    秦心里一动,秦珏是要和他摊牌吗?

    若是这样,秦珏可要比秦烨有魄力多了。

    “好,你等我一会儿,我把这些事处理一下便可。”秦说道。

    天香楼表面上是李青风开的,实际上却是常四娘的私产,罗锦言、张氏和庄芷桦都有股份。天香楼做的就是各个衙门的生意,放眼望去,出出入入的都是六部三院的大小官员。

    秦平素里也常来,大掌柜知道他是秦家人,每次对他都客气几分。他也听左夫人提起过天香楼有罗锦言股份的事。为此,他还斥责过左夫人,不要事事和长房攀比,早年吴氏还在时,左夫人和吴氏明争暗斗了二十多年;现在吴氏不在了,左夫人又暗地里拿自己的儿媳和罗锦言相比。

    想到这里,秦暗暗叹了口气。他在任上多年,与左夫人聚少离多,有时一两年也见不到一面,一向以来对妻子只有愧疚和感激,直到调回京城,才发现妻子的性情已和当年有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罗锦言刚进门的时候,左夫人暗中往明远堂安插人手,被罗锦言推到吴氏面前,结果吴氏揪住左夫人的把柄不放,让左夫人名誉扫地,险些耽搁了秦瑗的亲事。

    后来七月七,秦瑗不明就里,去了虞家的茶会,正遇到锦衣卫抓人,若不是罗锦言派了白九娘相救,秦瑗的闺誉便尽毁了。

    正是因为这些事,秦有一阵子对秦珏很是愧疚,之后两房人相安无事,相处倒也融洽。

    直到去年刚过年时,京城里传出秦珏弑父的传闻,秦带着族里的长辈,去楚茨园要见秦烨,被秦珏拦下,又被沈砚挖苦了一通,九芝胡同维持多年的表面和谐便被彻底打破。

    后来秦烨完好无缺地出现在太和殿里,秦在侄儿面前,也算是丢了脸面。

    好在秦珏并没有计较,如今他在官场上顺风顺水,也没忘提携其他几个房头,这也是事到如今,秦没有摆出长辈架子,当面质问秦珏的主要原因。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秦珏约他来天香楼,并非是向他摊牌,而是和他说起了金陵左家的事。

    “叔父,如果我没有记错,左家的二老爷,和大婶婶是一个房头的吧。”秦珏问道。

    秦一怔,秦珏怎么问起左家的事了?

    他道:“他们是一个房头,左二老爷长了一辈,是你婶娘的伯父。”

第九零三章 秋当头

    金陵左家的事情,秦并没有留意。一来他在衙门里事情很多,二来最近几年,因为左夫人动辄就把左家抬出来,反而让他对岳家多了几分厌烦,对于左家的事情也就不太关心了。

    其实秦珏之前也没有留意过左家,他对江南的那些名门望族没有兴趣,甚至因为秦家与陆家世世代代的姻亲关系,还令他一度反感江南的大大小小的书香门第,早前因为玄一道的事,他对付柳村和那些江南书生时便毫不留情,如今韩前楚暗中唆使江南各书院推举常济文,让二皇孙回朝的事上,他也下了重手。

    他对江南就是如此,我不喜欢你们,但也不妨碍你们,如果你们防碍我了,那我决不姑息。

    左家的事情也是如此。

    他起先并没有想到,左家会往赵宥身上贴。

    这个消息的来源并不是他自己的人,而是展二鹏。

    展二鹏把钱万护送到湖北以后,便带着人手悄悄去了江南。赵宥派出的人刚到金陵,展二鹏便得到了消息。

    展二鹏不是普通人,他不但训练军中的斥侯,同时他也是十万军里最出色的查子。

    所以,早年瑞王府还在江南时,左家子弟常到瑞王府里玩乐,以及左家有人跟到平凉给瑞王府做过清客的事,虽然过去快三十年,久远得已无人记起,但是展二鹏还是查出来了,他手里甚至握有赵梓和赵宥所有幕僚清客们的资料。

    因此,此次赵宥的人刚刚踏进江南,展二鹏的人便把与赵宥有关系的几户人家紧密监视了。

    赵宥派去的人叫崔炯,也是江南人氏,其父便是当年从江南跟随瑞王赵梓去平凉的几位幕僚之一。崔家早已败落,也只有他们在平凉的这一支了。

    崔炯行事谨慎,他到金陵只联系了左家。这在展二鹏看来,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左家绝不会淌浑水。

    不过事情无绝对,谁也不知道左家会不会在这件事上自乱阵脚。

    展二鹏记得左家是秦家的姻亲,位列小九卿的秦就是左家女婿。

    因此,他便把这件事告诉了秦珏。

    当然了,展二鹏并没有想到,当秦珏收到这个消息时,左家二老爷已经和崔炯好得就差拜把子了。

    听到秦珏提到左家,秦一愣,问道:“玉章,莫非韩前楚的案子,牵扯到左家了?”

    关于这件事,秦是问过左夫人的,左夫人说左家和那些书院没有关联,秦这才放下心来。

    此时秦珏提到左家,秦便自然而然想到了韩前楚的案子。

    秦珏道:“韩前楚一案有没有牵连左家,我还不知道,但是却听说左家当年有位子弟,曾经跟随瑞王去了平凉,之后客死他乡。”

    秦的头发根儿都竖起来了。

    真若如此,这比牵扯韩前楚的案子还要严重。

    “玉章,此事可当真?曲指算来,瑞王府由江南改藩平凉,已有快三十年了吧。”

    这些陈年旧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