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新开国第一战+下+(双石+着) >

第76部分

新开国第一战+下+(双石+着)-第76部分

小说: 新开国第一战+下+(双石+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气门芯正在被放气; 李总统嘴头子却不软:
“如果我的大韩民国将不可避免地变成另一个像中国一样的
共产党国家; 我和我的人民现在死和以后死不是都一样吗?”
1199
第四十九章
想单独干
李承晚节外生枝
要分别打
毛泽东优礼有加
不进油盐!
克拉克耸耸肩; 知道多说无益; 只好起身告辞; 掉头走人。
克拉克当天就将此次会晤的情况向华盛顿作了汇报。
“虽然我尚不能肯定李承晚是否已下定决心要破坏和平; 但可
以肯定他确有能力违反停战条件来使联合国军大为尴尬。这位韩
国总统根本不讲道理; 而且拿不出任何理由。他自己是惟一知道
他将要走多远的人; 但是毫无疑问他要以此来吓唬别人直至最
后。”
“ 我目前看不到有任何解决办法; 莫如静待事态发展!”
“ 联合国军”总司令最后如是结论。
事态发展立马就来了。
6 月8 日; 板门店谈判双方达成关于战俘问题的协议。
当天; 克拉克再次与李承晚会晤; 询问他是否有可能将不遣返
的战俘转移到巨济岛或济洲岛上。李总统却爱理不理地重复几天
前的那些话; 说这个不用你管我自己知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最适
当。
克拉克憋着一肚子火; 立刻盯上一句:
“ 你的意思是撤销我对韩国军队的指挥权?”
“ 不是今天; 也不是明天。”李总统先卖一关子; 然后再放一码:
“ 但如果需要这样的话; 我会同你商量的。”
克拉克脸一黑; 扭头就走。
李总统转身就让人叫来亲信元容德中将:
“ 你有什么高见?”
“ 我有一项就地释放共产党战俘的计划。”作为总统少有的几
位心腹; 元容德太知道总统希望自己干什么了。
“ 这事要秘密进行; 不能泄露风声!”
“ 是!”
此时此刻;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五角大楼; 负责处理日本和朝鲜
战略情报的詹姆斯·豪斯曼中校从睡梦中被叫醒; 被要求在一张白
1200





纸上写下李承晚可能采取的四种行动。
“ 他曾威胁要向到达朝鲜监督停火的印度军队开枪。”
“ 不会的!”豪斯曼在这一条下面打了一把叉。
“他曾威胁说如果命令他的部队撤至事先确定的分界线; 他会
按兵不动!”
“不会的; 他没那么傻; 那样他的部队将会面临被歼灭的危
险。”
又打上一把叉。
“ 他会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吗?”
“ 不会的; 他要在历史上留名一直反对下去; 不断强调他的观
点:‘你们不能同共产党人或胆小鬼共事。’”
第三把叉也落到了纸上。
“ 他敢不敢释放北韩战俘?”
“ 敢; 他肯定美国人真的希望他这么干!”
惟一的一把勺子搁在了后头。
可惜没人重视他的这把勺子; 这事儿算白说啦。
次日; 元容德中将召见了宪兵司令官肃楚岩准将和行动处长
宋有顺上校; 向他们交代了“ 就地释放”战俘的任务; 并要求他们在
任何情况下不能向任何人泄露这个任务的任何情况:
“ 就是国防部长孙元一和陆军参谋长白善烨也不行!”
两位部下心中七上八下; 不知道这事儿会引出什么大乱子来。
然而谁敢跟总统叫板呀?
6 月17 日; 李承晚召见了美国驻韩国大使埃利斯·布里格斯。
李总统交给他一封给艾森豪威尔的信; 信中对美国愿意提供
援助和签订相互安全条约表示感谢; 尔后又咄咄逼人地追问接受
这些援助是否意味着大韩民国将不得不同意签署停战协定。
与此同时; 在韩军宪兵司令部行动处处长宋有顺上校指挥下;
行动人员已经在关押着36000 余名朝鲜人民军战俘的釜山战俘营
作好了一切准备。
1201
第四十九章
想单独干
李承晚节外生枝
要分别打
毛泽东优礼有加
6 月18 日0 时; 一个韩军中校率领的一支韩军宪兵特别行动
队潜入9 号战俘营; 解除了两名美国卫兵的武装; 然后在战俘营的
铁丝网上剪开了4 个20 米宽的口子。
0 时15 分; 中校将所有战俘集中起来; 向他们宣布:
“ 我奉宪兵司令官的命令; 临时占领该战俘营; 释放所有你们
这些反对共产党的战俘。”
刷; 所有灯光立刻熄灭。
慌乱而不知所措的战俘们在黑暗中乱冲乱撞; 被混在中间的
宪兵特别行动队员一阵吵吵嚷嚷引导到铁丝网的缺口边; 黑暗中;
被候在铁丝网外的宪兵们一个送上一套便装和一袋食品; 你挤我
我挤你乱哄哄地消失在战俘营外黑沉沉的四野中??
一个小时后; 战俘营中仅剩下了2??3 的人了。
宪兵们又装模作样地放起火来了; 作出战俘们是自己越狱逃
跑的样子来。
其他几个战俘营的战俘们也这样“ 越狱逃跑”了不少。
到早上4 时美军官兵闻讯赶到现场时; 战俘营中的战俘们只
剩下了不到一万人了; 气急败坏的美国兵乒乒乓乓开起枪来; 当场
就打死了6 名战俘和一个宪兵。
就这样; 沦山、马山、釜山和尚武台的4 个战俘营的36000 余名
战俘; 跑掉了27000 余人。
美国兵只截住了1000 多人; 还打死了60 多个。
元容德这时却在电台叫喊让韩国百姓们给这些战俘以庇护。
明眼人看得明白; 李承晚此举有两个目的; 直接目的是破坏停
战协定; 给美国人上眼药; 间接目的则是藏“ 俘”于民; 然后按《征兵
法》征集入伍; 解决兵员不足的问题??
李总统不管不顾地就是要往南墙上撞。
让李总统给耍了一把; 艾总统气坏啦。
这不明摆着是给中国人和北朝鲜人送上找碴的碴口吗? 眼瞅
着再过几个小时停战协定就唾手可得; 现在被李总统一搅和; 共产
1202





党们完全可以就着这个由头拒绝签字; 而“ 联合国军”却打不出一
个响亮的喷嚏来。
义愤填膺的艾总统立刻以私人名义给李总统发来一封电报;
以前所未有的严厉口气对李总统教训道; 你的“越轨行为??给联
合国军司令部造成了不可想象的局面; 如果继续下去; 这种行为方
针只能导致以其高尚杰出的战斗部队的鲜血和勇敢为大韩民国赢
得的一切化为乌有”。
艾总统在电报中还凶巴巴地暗示;“联合国军”已随时准备“ 实
施另一种安排”以结束战争;“ 除非你准备立即坚决地接受联合国
军司令部指导并结束目前的敌对状态的权力”。
作为朋友; 艾总统希望李总统立即纠正目前的局势。
“ 我将相应地把这封电报公之于众。”
艾克这是急于向对手; 也向全世界; 洗清自己。
的确; 全世界都怀疑这惊天动地的大事是美国人默许的。
甚至美国的盟友们中间; 都有人这样怀疑。
合众国际社记者波茨就在事件几小时后的新闻稿中断定:
“ 马克·克拉克将军这是有意冒险让韩国卫兵看守关押反共战
俘的集中营; 他早就从李承晚的嘴里和韩国政府的声明中知道了
这件事。”
18 日当天; 法新社报道称:
“大家担心到目前为止十分有望的停战前景又会被破坏; 经过
长期费力的谈判; 获得的一切成果会化为乌有。”
19 日; 金日成、彭德怀致函“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 严厉指
责美方纵容李承晚的行动; 要求美方“必须负起这次事件的严重责
任”; 立即全部追回被李承晚“ 释放”的朝鲜人民军战俘; 并严厉质
问“: 究竟联合国军司令部能否控制南朝鲜的政府和军队? 如果不
能; 那末朝鲜停战究竟包不包括李承晚集团在内? 如果不包括李
承晚集团在内; 则停战协定在南朝鲜的实施有何保障?”
同日; 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发言人声称; 这是一件“ 很遗憾而令
1203
第四十九章
想单独干
李承晚节外生枝
要分别打
毛泽东优礼有加
人极其反感的事情”。
22 日;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下院遭到严厉质问; 他当场
发表谈话; 表示“ 这是一件性质很严重的事情。这个消息使我深为
震动”; 向反对党洗清自己。同时; 将英国政府对韩国政府的照会
也当场宣读:
“ 女王政府强烈谴责这种背叛行为。”
丘吉尔甚至坦言;“联合国军”无意替李承晚征服朝鲜。
25 日; 印度总理尼赫鲁致电联合国大会主席; 要求联合国召开
特别会议。讨论因李承晚“ 释放”战俘而引起的“ 严重局势”。
联合国秘书长达格·哈马舍尔德也声称;“ 这是朝鲜停战过程
中的一个严重的发展”; 是“ 显然违反联合国立场”的。
“ 出卖和平事业的国际叛徒!”
“ 不负责任的乖戾小人!”
“ 换掉这个傀儡!”
“ 联合国军司令部犯了玩忽职守罪!”
??
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
纷纷吵吵嚷嚷。
李总统在盟友心目中的形象和分量; 一落千丈!
陷入窘境的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悲哀地说:
“我们现在无法最大限度地保证我们同对手讨价还价的砝
码。”
的确; 艾总统这两面人; 当得真是难。
艾总统先是请李总统到华盛顿来; 作一次私人谈话。
李总统不干; 说是战事紧迫; 难以抽身。
艾总统咽下这口气; 派出一名特使赶赴汉城与李承晚谈判; 这
人就是助理国务卿沃尔特·罗伯逊; 此公以极度老练和耐心著称。
他的使命复杂而微妙———既要准确地表达出美国方面强硬的态度
以使李承晚乖乖就范; 又不能过分凶狠以致把这个处境悲凉的小
1204





老头逼到铤而走险的地步; 以至于使美国人不得不考虑那个“永远
准备着”; 而这样一来; 美国在政治上的损失将绝不会低于韩国的
损失。
罗伯逊告诉李承晚; 如果李承晚在停战问题上坚持毫不妥协;
“ 联合国军”将离开朝鲜。“ 联合国军”已经充分准备好和共产党部
队达成一项协议而不要大韩民国参与; 以撤走所有联合国部队; 并
进一步解决战俘交换问题。
阐明了美国的态度; 罗伯逊便一言不发扮演着一个忠实听众
的角色; 一小时又一小时; 一天又一天地坐着倾听李总统喋喋不休
地数落着他对美国的似乎是罄竹难书的不满之情。
“ 我只是坐在那里; 让李承晚倾诉个够。”
罗伯逊后来苦笑着对人说。
“ 联合国军”的所有参战国家都焦灼地关注着中国的动静。
6 月28 日; 新华社发表社论; 质问“联合国军”??
李承晚的‘尾巴’翘得很高; 已经把停战协定推到了悬崖边缘。
究竟是‘ 脑袋’指挥‘ 尾巴’; 还是‘ 尾巴’指挥‘ 脑袋’; 有待于华盛顿
作出决定和回答。
分析家们认为; 这是中朝方的一种暗示———他们乐意听到对
这一事件的解释。
解释当然很快作出了———其实第二天就在解释。
表示要尽力追回战俘。
7 月8 日; 新华社在另一次广播中表示; 美国有责任确保“ 类似
事件不再发生”。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这是尾声; 解释已得到了接受。
都乐观地认为: 这一插曲总算是过去了!
全是假老练!
中国人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吗?
就在李承晚“ 释放”战俘的第二天; 毛泽东就已经动了杀机。
他在给志愿军总部和板门店谈判代表中朝方代表团的电报中
1205
第四十九章
想单独干
李承晚节外生枝
要分别打
毛泽东优礼有加
指出:
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争吵和分歧正在扩大; 鉴于这
种形势; 我们必须在行动上有重大表示; 方能配合形势;
给敌方以充分压力; 使类似事件不敢再度发生; 并便于我
方掌握主动。
此时此刻; 正在赴平壤途中的彭德怀也在转这个念头。
两个大英雄; 所见又略同。
当时; 中央军委对形势进行了分析; 认为朝鲜形势的发展有两
种可能: 一是美国继续纵容李承晚捣乱; 如此; 则停战签字就可能
延缓; 但是世界上的责难越大; 美国的处境就越窘迫; 世界人民所
受的教育也就越深; 美国这种行动将很难持久。因之; 这种可能性
很小; 二是美国为了挽回其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而对李承晚施
加压力; 哈里逊在给中朝方谈判首席代表南日大将的信中已经表
示要“追捕”已被“释放”的战俘; 我们可以利用美国和南朝鲜之间
的矛盾; 对其施加压力;“ 这对于保证停战协定的实施是极为有利
的”。
桧仓里的邓华、杨得志们一定把“施加压力”这四个字; 作了最
杀气腾腾的解读和发挥。
事隔近50 年; 笔者重新读到这个分析; 只能发出这样的感叹:
准确; 精辟!
虽然有李承晚的搅和; 这位志愿军主帅仍未改变他的行程。
6 月19 日; 彭德怀乘专列前往平壤。
在列车上; 他一直和参谋们讨论着朝鲜的军事形势。
20 日; 车至平壤; 彭德怀顾不上拂去征尘; 立即与板门店谈判
代表团负责人李克农通了电话:
“ 克农; 李承晚这是在做么子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