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完本) >

第803部分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完本)-第803部分

小说: 大秦帝国最终修订版(完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人之心。


  有一个故事说:伯秦曾与一胡人部族头领相约,以海盐丝绸交换胡马。约定之期已过三日,胡人依旧未到。部下皆主张返回,伯秦却力主等候,说这个族领不是失约之人。月余之后,伯秦人马与一百辆牛车已经断了粮草,可伯秦还是原地不动。及至胡人头领带着伤痕累累的数百男女赶来,伯秦人马已经奄奄一息了。这个因骤然遭遇内乱兵变而延误约定的胡人族领大为感奋,当即便要率领残余族人跟伯秦南下投奔秦军。伯秦却拒绝了。伯秦对胡人头领说,你族危难未平,你投秦国是为不信;此时秦纳你族,实则乘人之危,是为不义。伯秦不才,愿无偿助你本次财货,并率我部之力助你平叛。三年之后你族康宁兴旺,其时若愿归秦,则伯秦当以大宾之礼迎之,永世以同怀视之!胡部族人闻言,无不涕泣感动拜谢伯秦。三日休整之后,伯秦率部与胡人部族并肩杀回,一举平定了该部叛乱。头领重新得位之后,伯秦所部却悄然离开了。三年之后,这个头领果然带着举族万余男女并十余万头牛羊马匹,轰隆隆开到了九原,投奔了大秦。


  “我归大秦,非畏秦力,实服公子伯秦之信人大义也!”


  胡人头领的这句话,使伯秦的公子身份大白于天下。从此,人们破解了一个长期隐藏在心头的秘密:神秘的伯秦故事,说的竟然是皇帝长公子扶苏!与此同时,胡人头领的这句话,也轰轰然震撼了老秦人长久信奉的一条铁则:胡人豺狼之心,非战无以服之。老秦人从伯秦的故事中,依稀看到了全然不同于强兵尚武的另外一种力量,既新奇又不安。


  帝国重臣们对这位扶苏公子也是一样,既熟悉,又陌生,既赞叹不已,又忐忑犹疑。古往今来,储君为国家后继之根本。今日扶苏公子加冠带剑,显然距离正式立为太子只有一步之遥了。如此泱泱华夏,如此英才储君,帝国元老们的欣慰是不言自明的。然则,胡人头领的那句话却也如同符咒一般萦绕在元老重臣们的心头,总是对这位公子有着一种不明不白的隐忧。毕竟,在战国铁血大争百余年之后,强力兴亡已经成为一种深深植根于天下的信念,信义之类的作为与精神,太容易使人等同于迂腐的仁政,等同于空泛的王道了。当此之时,谁能无条件地断然肯定,扶苏的这种信义之行便没有迂阔的王道根基?而若果然如此,从来都是奉法尚武的帝国治道,岂不便是一场隐隐可见的治国信念纷争?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等这位业已加冠带剑的扶苏公子的施政作为来说明了。


  三日之后,扶苏正式拜会了左丞相李斯。


  李斯很是看重与扶苏的相处。皇帝派扶苏随蒙恬历练了六年军旅,目下又派定扶苏随他历练国务,应该说,对于重臣元老,这是很难得的殊荣。李斯入秦已经近三十年了,在做丞相之前,李斯始终是奋发精进专于功业,从来没有就朝局人事用过心思。然则,取代王绾做了首相之后,李斯不自觉地生发出些许微妙的心思。但遇大事,李斯都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要从朝局人事想想了。布衣出身的李斯,对自己的人生从来是清醒的。封侯拜相,显然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功业巅峰了。往前走,大体当以如何保全功业,如何保全已经蓬勃繁衍起来的巨大家族为根本了。少年青年的拮据滞涩,使李斯对“厕中鼠”的贫贱屈辱有着极深的烙印。这种烙印,随着境遇的不断攀升,已经化作了潜藏在灵魂深处的一丝隐隐的恐惧,一种永远不愿提及的记忆。未达巅峰之时,奋然攀登的李斯顾不得去想,顾不得回首顾盼,只是无所畏惧地奋争着。一旦达于巅峰,蓦然回首,李斯对远远逝去的往昔突然有了一种恍若隔世之感……此间种种滋味,在更深人静之时,李斯不知已经品咂过多少次了。唯其如此,李斯对扶苏与他的共事生出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心思:扶苏眼见将成太子,未来也必是二世皇帝无疑,对扶苏不能纯粹以公事论,而必得以储君论,要尽可能多地体察这位未来的皇帝与始皇帝之间不同的政风,至少,要做到自己在扶苏心中的分量不下于蒙恬。


  “长公子冠剑视事,老臣深感欣慰也!”


  “扶苏受命师从丞相,历练才具,不敢言视事二字。”


  李斯在正厅会见了扶苏,大宾常礼,豁达亲切。扶苏则谦恭厚重又绝不显半分伪善,深深一躬,毫无倨傲浮华之气。两人说开政事,坦率相向,很是相得。李斯一一说了诸般民生改制的原定方略,申明民生改制以币制、田亩、度量衡、户籍登录、赋税徭役五件大事为根本。末了,李斯笑道:“老臣之见,民生改制事统交公子总揽,若有疑难,老臣参与斟酌即是。”扶苏一拱手道:“总揽民生改制,扶苏力所不能。扶苏所欲者,师从丞相修习国事处置也,丞相幸勿推辞为是。”李斯一摆手道:“不然。公子纵然师从老臣,老臣亦当因材施教。公子少学有成,又在边地历练军政多年,见识胆识多有口碑,完全具备领事才具。若公子果真以修习吏员居之,历练进境必缓。老臣之意,公子至少自领两事,重担在肩,修习则事半功倍也。”扶苏一拱手道:“丞相如此说,扶苏领命,敢请派事。”李斯殷殷关切道:“币制、田亩两事,一涉天下财货,一涉农耕盛衰,于民生最为根本,于改制最为要害。老臣之见,公子领此两事,或可一举把握天下脉搏。公子以为如何?”扶苏欣然道:“丞相信得扶苏,扶苏自当全力而为!只是,扶苏初涉民治,敢请丞相派一干员襄助。”李斯爽朗大笑道:“公子臂膀,老臣业已物色定也!”说罢啪啪拍掌,大屏后便走出了一个人来。


  “御史张苍,见过公子。”


  当一个长大肥白衣袂飘飘的人物走到面前时,看惯了黝黑精瘦士兵的扶苏不期然笑了。待来人站在厅中一礼,扶苏点了点头没说话,却皱起眉头看了看李斯。李斯笑道:“张苍者,原本老丞相王绾之干员也,在老相府掌秦国上计。老丞相去任之时,举荐张苍入了御史大夫府,总监天下上计。若论理财之能,经济之通,只怕天下无出其右耳!”眼见此人肥白如瓠,大白脸膛耀人眼目,全无精悍气象,扶苏心下终有狐疑,遂一拱手不无揶揄地笑道:“先生雍容富态,却不知大腹装满何物耶?”


  “在下腹中无他,唯天下账册而已。”


  “翻翻账册,天下钱币几何?”


  “天下钱币,二十一枚而已。”


  “二十一枚?笑谈!”


  “七国钱币各金、铁、布三式,正是二十一枚。”


  “好。天下田畴几多?”


  “水旱两等,百步一亩。”


  “先生急智过人。然,所言终觉大而无当也。”


  “公子差矣!”张苍正色道,“今天下初定,民户未录,民田未核,钱币未理,公子所问纵神仙不能作答。公子若果真求才,不当以相貌存疑于人。张苍若任事无能,公子自可以法度贬黜之,何须此等乖谬考校哉!”


  “扶苏谨受教也。”扶苏离案起身,深深一躬。


  “原是在下愤懑偏颇,不敢当公子如此大礼。”张苍也是深深一躬。


  李斯不禁一阵大笑:“张苍啊,你愤懑何来?老夫举荐你迟了么?”


  “不不不。”张苍满脸通红嚷嚷道,“在下生得白,又生得肥。人便说在下肥自如瓠,必是沉沦奢靡之徒!得此口碑,纵然在下满腹才具也只能做个理财小吏。就这,还怕在下贪渎,又要教在下改做御史!敢问丞相,在下能不愤懑么!”


  “愤懑愤懑!要我也愤懑!”扶苏高声跟着嚷嚷。


  哄然一声,三人一齐大笑起来。


  列位看官留意,这个张苍,二十余年后成为西汉首任计相(总司天下财政),辅助萧何领政,堪称中国古代最著名的会计大师。后来,张苍一直做到御史大夫、丞相。张苍对曾经亲为效力的帝国很是敬重,是力主汉承秦制的主要人物之一。甚至连正朔、服色等,张苍都主张秉承秦制。这是后话。


  却说扶苏领张苍回府,立即关在书房密商起来。先议币制,张苍连说不难,只在确定钱币种类与数量后开工铸造便是,而种类与数量,则丞相府早已大体有数,唯需查勘补正而已。再议田亩改制查勘,张苍却连连摇头,说此事牵涉甚深,不好快捷利落。扶苏问难在何处,牵涉如何之深?张苍说,田亩改制容易,只需确定度量之法,进而一体推行于天下而已。田事之难,难在查核民户田数。


  “民田如何难以查清?”扶苏很是惊讶。


  “公子不知此间奥秘也。”张苍皱眉道,“天下初定,秦法尚未划一推行,山东郡县之土地买卖已经风行数年了。当此之时,天下民众不知大秦新政将如何推行田法,故失田之民不敢言自家无田,买田富豪则更是隐匿不报。其间因由在于两处:其一,秦法有定:无田之民为无业疲民,将被罚为各种苦役刑徒,是故失田之民不敢报;其二,买田富豪多报田产,则必然增加田赋,是故亦必然隐瞒。有此两因,天下黑幕成矣!”


  “先生是说,买卖双方联手,对官维持原状?”扶苏骤然一惊。


  “公子!……清楚民田流失?”张苍更见惊讶。


  “略知一二。”扶苏肃然拱手,“先生可有良策?”


  “难。”


  “先生但说,难在何处?”


  “难在纵有良策,亦难行之。”


  “先生以为,扶苏不堪大事?”


  “非也。”张苍思忖着字斟句酌道,“目下,山东民人业已生出了一个新词,名曰兼并。何谓兼并?富豪大族吞噬民田,如同春秋战国之大国吞并小国也。由此可见,土地兼并若放任自流,必将成为天下最大祸端。然则,若欲深彻根除兼并,目下又确实不是时机。”


  “何以见得?”


  “公子明察:若欲根除兼并,必得全力推行新田法,确保民户耕田不使流失。果真如此,又于‘民得买卖’之秦法相违。既要民得买卖,又要不使失田,此间如何衡平,需要时日揣摩探索,不能仓促如打仗。事有行法之难,此其一也。其二,天下初定,创制大事接踵而来,内忧外患俱待处置。当此之时,大动田产干戈,只怕各方都难以认同……”


  扶苏默然了。张苍显然比他更清楚土地兼并之实情,否则不会如此忧心忡忡。张苍所说的两大难处,也确实切中要害。根除兼并之患,实在是一件需要从根本处着手的根本大事。不说别的,仅仅“民得买卖”这一条秦法,你便不能逾越。且不说它是商君之法。帝国君臣谁能许你轻易废除;更根本者,是交换市易已经成为民生经济之铁则,若取缔土地买卖,岂非又回到了夏商周三代的王土井田制去了?仅是这根除兼并本身之难,已经在当下很难有所作为了;更不说内忧外患诸般大事,父皇与元老重臣们始终瞪大眼睛盯着六国复辟,盯着匈奴外患,能许你大肆折腾一件并不如何急迫的事端?然则,这件事若搁置不提,扶苏也是无论如何不能容忍的。大祸已经显出端倪,不觉察则已,既已觉察,如何能无声无息?听任民田流失,分明便是听任农人变为奴隶,流失的又岂止是民众耕田,流失的分明是民心根基,是帝国河山!如此大事,身为皇长子的自己能畏难不言么?不,那不是扶苏!


  “先生所言,皆在道理。然则,还是要有所为。”扶苏终于说话了。


  “公子但有决断,张苍万死不辞!”


  “第一步,先令天下黔首自实出。可否?”


  “好方略!”张苍惊喜拍掌道,“试探虚实深浅,定然举朝赞同!”


  “第二步,深入郡县暗查,清楚兼并真相。”


  “这二步也可行!”


  “第三步,会同廷尉府密商根除兼并之新田法,相机推行。”


  “只要不牵动大局,暗中绸缪,在下以为皆可!”


  “好!”扶苏拍案,“说做便做,先拟黔首自实田奏章。”


  暮色降临之时,奏章已经拟好了。匆匆用罢晚汤,扶苏驱车先去了丞相府。李斯一听要民户自报田产,一时大觉新奇,未尝多想便是一番赞叹,说扶苏可以立即上奏皇帝实施。扶苏对丞相深表谢意。说这是丞相举荐张苍的功效,扶苏纳言而已。片时说完,扶苏立即告辞丞相府,驱车又进了皇城,嬴政皇帝第一次听儿子禀报政事处置,又饶有兴致地看了奏章,对扶苏的主张很表赞赏。嬴政皇帝说,令天下黔首自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