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 >

第25部分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第25部分

小说: 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趟┭撸侥钭约郝杂猩傥铮恢钣星槠犊啾「#蘖┭艚檀斯被癜怖郑杀模ń趟S忠嗳八补┭撸阶运愎餐┭巳9笮∪缜啊F撷懿凭垂┭撸焦┲种忠路澄跃咦卟≡狄揭┥硎参铮瓜隳┫阃肯慊N伎乐及诸灯烛,敬问礼拜,奉迎合掌,唱种种讚,五支徧礼,右旋围绕,又供田等无尽奉施,又供摩尼耳环臂钏,诸庄严具,下至供养诸小鸣铃,散诸珍奇,⑤缠宝缕線,供养诸佛,或佛塔庙。


①初中有十:十种供养:参阅《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
②等:寺院。
③现自根前:《广论译释》:“亲眼见到佛身、佛塔后,亲自作供养。”
④财敬供养:外以财物供养,内分恭敬供养。
⑤缠宝缕線:《心论》作“彩罗鬘网”。


八广大供养者,谓以如是利养恭敬常时供养,①此复有七,谓所供物,众多微妙,现非现前,自作教他,②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③复将此善迴向无上正等菩提。九④非染污供养者,谓不由轻蔑放逸懈怠而教他供,自手供养,殷重供养,不散漫心而设供养,不以贪等杂染供养,不於信佛国王等所为得利敬而为供养,以随顺物而设供养。随顺物者,谓诸淨物,远离不淨,⑤雌黄所涂,⑥酥所灌洗,⑦局啒罗薰,⑧遏迦花等及诸所余非清淨物。


①此复有七:谓所供物⑴众多,⑵微妙,⑶现前,⑷非现前,⑸自作,⑹教他,⑺至心欢喜,猛利胜解。
②至心欢喜,猛利胜解,而为供养:《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若淳淨心,猛利胜解,现前供养。”
《披尋記》卷四十四(二五三八页):“若淳淨心猛利勝解等者,住品中說,極歡喜住菩薩,住此住中,由二因緣現見諸佛,乃至廣說。既得見已,隨力隨能興一切種恭敬供養,奉施種種上妙樂具。
  此說若淳淨心猛利勝解現前供養。準彼應知。謂彼菩薩淨勝意樂名淳淨心。彼說由二因緣者,一由粗淨信,二由正願力。今說猛利勝解,即彼第一因緣,謂由聽聞菩薩藏說,或由內心發起勝解,信有十方種種異名諸世界中,種種異名諸佛如來,由粗淨信俱行之心求欲現見,如是求已,如實稱遂,當知是名第一因緣。”
③复将此善迴向无上正等菩提:《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即以如是所种善根迴向无上正等菩提。”
④非染污供养:《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若诸菩萨於如来所,若制多所,一自手供养,不怀轻慢,二令他供养,三不住放逸、懈惰、不敬而为供养,四不轻棄擲,不散漫心,无杂染心,而为供养。五不於信佛国王、大臣诸贵胜前,为财敬故,诈设种种虚事供养。六不雌黄涂,不酥灌洗 
,不以种种局崛罗香,遏迦华等余不淨物而为供养。如是六种,说名菩萨无染供养。”
⑤雌黄:药用矿石,味苦辛,消毒用。
⑥酥所灌洗:应用淨水浴佛,不应以酥油作灌洗。
⑦局啒罗薰:黑香,安息香。味苦,可以治毒。
⑧遏迦花:白艾花,有刺,有毒,不能供佛。


  又若如是财物供养自无所集,无从他求,应於一切世界之中,所有如来诸供养具,以欢喜俱及於广大胜解俱心,周徧思惟,一切随喜,少用功力,而修无量广大供养,摄集菩提广大资粮,恆常於此以真善心,起欢喜心,当勤修学。又如《宝云经》及《建立三三昧耶经》所说,无主摄持诸华,果树及珍宝等,亦当供养。
  十正行供养者,谓於下至搆牛乳顷,精勤修习㈠四无量心,㈡①四种法集,㈢随念三宝,㈣波罗蜜多,及㈤能胜解甚深空性,㈥无分别住,㈦於淨尸罗,起防护心,於㈧②菩提分,㈨六度㈩四摄,精勤修学。若能由此十种供养供养三宝,应知是名圆满供养。由如是等,兴供养时,有六意乐,能於三宝随一之所,少分思惟,而生无量广大果利。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一切有情中尊,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五者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出现,③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作是思惟而设供养。此等是如④《菩萨地》说而正摘錄。恆常时中,於如是等随应而行,若遇佳节及⑤大时会,当随力能修妙供养。


①四种法集:即四法印: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靜。
②菩提分:三十七菩提分法。
③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圆满根本:《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六者,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圆满,一切义依。”一切世出世间功德圆满,由是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是名一切义依。
④《菩萨地》:《瑜伽师地论·本地分》卷四十四。
⑤大时会:佛教盛大法会。


  复次恆须受饮食故,尔时若能首先供养无间缺者,少用功力,而能圆满众多资粮,故随受用淨水以上,应以先首至心供养。
  此复非以①糕之瘀处,菜叶②黄处,是须择其妙者而供。又供茶时,现一切人,如洒扬尘,唯弹少许,不成供养,是《霞惹瓦语錄》中出。譬如有一极肥沃田,至下种时而不下种,任其荒芜,如是废止,实生不忍。如是能生若现若后一切善乐,最胜福田,於其四季一切时中,常恆无间,堪种一切善乐种子。复应於此如经说云:「当以信犁,耕耘福田。」若未能作,至极堪惜,故如《讚应讚》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间非有,施处尊第一,③是淨令座淨。犹如虚空界,横豎无边际,於尊为④利害,異熟无尽际。」於最胜田,尚不见如庸俗之田,此是我等⑤无贤善相。故一切时,当勤精进供养三宝。若如是行,由於胜田种善根力,於诸道次,慧力增长。故於听闻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义,修习相续⑥不生,慧力至极微劣之时,依福田力,是要教授。如是亦如吉祥敬母云:「⑦作诗大善根,我慧依尊故,如夏季江河,虽小极增长。」


①糕:奶渣所作。
②黄处:已萎败者。
③是淨令座淨:《广论译释》:“佛具足了清淨之心,任何时候都是十分崇高的。我们尽力做恭敬世尊坐在首座之际,依佛的大悲心之威力,定会淨除座位中所有弟子的信财之罪障。”令座淨,谓令座次弟子清淨。
④利:利益。害:损害。
⑤无贤善相:无善根,不明取舍。
⑥不生:身心不生修具功德。《俱舍論》卷十八:“等引善名修,极能熏心故。”谓不生等引(定力)及不生定解、決定。
⑦作诗大善根:马鸣菩萨善於作诗。


又如说云:「供养亦复不赖其物,是在自信。」若有信心,用曼陀罗及诸淨水,并无主摄诸供具等,皆可供养,无余财物,应如是行。如现实有,而不能捨,作是念云:「我无福德极贫穷,诸余供财我悉无。」等同博朵瓦云:「於一秽螺盃中,略掷少许香草,念云:“栴檀冰片妙香水”,是诸生盲欺明眼者。」又如朴穹瓦云:「我於最初供养香草,其气辛辣,次有①四合长香供养,其气甘美,现在供养,若②沉水香,嘟噜迦等,其气香馥。」若於微供轻而弗供,则永生中终是唯尔,若纵微少,发起殷重,渐得上妙,应如此师行持修学。传说此师每配一次,须用二十二两金之香。若诸已得资具自在大菩萨众,尚化其身为多俱胝,於一一身,复各化现百千等手,往一切刹,经无量劫,供养诸佛。③诸由少许相似功德,便生喜足,云我不於此上希菩提者,是於正法极少知解,④造次乱言,以是应如《宝云经》中所说而行。如云:「应当听闻诸契经中,⑤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由其最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迴向诸佛及诸菩萨。」


①四合长香:四种香甜之香和合之长香。
②沉水香:紫丁香,黑色。嘟噜迦:兜罗脂,白色。有说在北香巴拉边境,出此二种香,其香最妙(见《略论释》三九三页)。
③诸由少许相似功德……希菩提者:《略论释》(三九四页):“凡夫稍得心无分别,便妄自满足,自以为得空性定,辄以悭吝心而发漫言,謬谓我以刹那定心,胜过有为功德,不须修世间有为善法,是乃於法因相全未窥见。”
④造次:轻率、鲁莽。
⑤所有如是广大供养,广大承事(生決定已),由其最胜真实善心,增上意乐,迴向诸佛及诸菩萨。


  第三随念悲故,亦应安立於诸众生於是道理者,谓由悲愍,随能安立诸余有情令受归依。
第四随作何事,有何所须,皆当供养启白三宝,棄捨世间诸余方便者。谓随作为何种所作,随见何等紧要重事,应依三宝及兴随顺三宝供养。於一切种,不应依止不顺三宝邪道等仪,一切时中应当至心归凭三宝。
第五由知胜利,昼三夜三,勤修归依分二,一《摄分》所出胜利,二教授所出胜利。
  初中有二四聚。初四聚中,一获广大福者,如《无死鼓音陀罗尼》云:「佛世尊难思,正法亦难思,圣僧不思议,诸信不思议,異熟亦难思。」《摄波罗蜜多论》亦云:「归依福有色,三界器犹狭,如大海水藏,非握能测量。」二获大欢喜者,如《念集》中云:「若诸日夜中,能随念诸佛,正归依佛者,此是人所得。」於余二宝亦如是说。我今获得依止如是三宝归宿,是为善得,作意思惟,增长欢喜。三获三摩地,四获大清淨者,谓由等持及以慧学而得解脱。
  第二四聚中,一具大守护者,至下当说。二於一切种邪胜解障,皆得轻微,或永灭尽者,谓由信解、归依恶师恶法恶友增上力故,造诸恶业,皆得轻微,当得清淨。三得堕入①正行②正至善士数中,四为其大师同梵行者,及於圣教淨信诸天,爱念欢喜者,谓得趣入善士数中,为大师等之所喜乐。诸天如何欢喜者,谓彼欢喜唱如是言,我等由其成就归依,从彼处没来生此间。是诸人等,今既③成就多住归依,亦当来我众同分中。


①正行:《瑜伽師地論》卷八:“於诸有情远离邪行,行无倒行,故名正行。”
②正至:《瑜伽師地論》卷八:“已趣各別煩惱寂靜,故名正至。”
《披尋記》卷八(四二七页):“如預流果,永斷一切見所斷惑故得,一來果、不還果,進斷欲界所餘煩惱故得,是名已趣各別煩惱寂靜。唯拢茏C,故名正至。”
③成就多住归依:成就归依,多依归依,修持佛法。


  教授所出胜利分八。一得入内道佛弟子者,总有多种,建立内外差别道理,然共称许,觉与寂靜论师,以有归依而为判别,谓得归依,乃至未捨。是故最初入佛弟子者,须由至心於三宝所受为大师①等。此若无者,任作何善,皆不能入佛弟子数。二成一切律仪所依处者,《俱舍释》云:「受归依者,是受一切律仪之门。」《归依七十论》亦云:「近事归三宝,此是②八律本。」此中意趣,谓由归依而能坚固涅槃意乐,从此意乐律仪发生。三先集业障轻微灭尽者。《集学论》中,显示归依能淨罪时,说云:「此中应以生猪因缘,而为譬喻。」谓有天子当生猪中,由归依故,即未生彼,是由归依能淨当生恶趣因故。③「若有归依佛,彼不往恶趣,捨棄人身已,彼当得天身。」於法及僧亦如是说。故先集罪,有者轻微,有者罄尽。四积广大福者,如前所说。五不堕恶趣由前应知。六人与非人不能为难者,如经云:「诸遭怖畏人,多归依山林,及归诸园囿,归所供树木。其归非尊胜,其归非第一,虽依其依处,不能脱众苦。若时有归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诸苦。八支圣道乐,当趣般涅槃,以智慧观见,诸四圣谛理。此归为尊胜,此归是第一,由归此归处,能解脱众苦。」此中应以成就④风索外道等缘,而为譬喻。七随一切想悉当成办者,随行何等如法所作,若先供养归依三宝,祈祷成办,则易成就。八速能成佛者,如《师子请问经》云:「⑤由信断无暇。」谓由获得殊胜閒暇,遇归依处,学殊胜道,由此不久当得成佛,如是忆念诸胜利故,於日日中,昼三夜三,勤修归依。


①等:正修法、修助伴。(参考《广论》卷四原文,本書二三一页)。
②八律本:七种别解脱戒及八关斋戒之根本。
③若有归依佛……彼当得天身:《略论释》(三九八页):“三十三天昔有一天子,福报已尽,五衰相现,彼以通力,自知当堕畜生道变猪,悲不自已,帝释闻之,劝令归依三宝,天子诚心信向,七日夜不舍,一心归依。死后,帝释遍观下界,不见彼生处,以问佛,佛云,已生兜率,帝释因作赞赞佛,如前颂云云。”
④风索外道:《略论释》(三九九页):“昔有谟底外道,习一种风绳,能以逼致人死,一方尽为所伏,惟有一童子未为所伏,外道怒甚,以其绳施之,屹不为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