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266部分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66部分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主见已,便作是语:‘咄!咄!弊恶众生,云何作是?汝自有稻,而入他田窃
      取他稻。汝今可去,后莫复作!’然彼众生复至再三窃取他稻,其主亦至再三见已
      ,便以拳扠(414)牵诣众所,语彼众曰:‘此一众生自有稻谷,而入我田窃取我稻。’然
      彼一众生亦语众曰:‘此一众生以拳扠我牵来诣众。’”
      “于是,众生便分配稻米,设置界限。其中,有一个自己有稻田的众生,侵入他人
      的稻田,偷盗他人的稻米。稻田主人看见之后,便说:‘喂!恶人!你自己有稻田,
      为何还侵入我的稻田呢?你走吧!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了。’可是这个众生再三
      地侵入他人的稻田,偷盗他人的稻米,也再三地被稻田主人看见,于是,稻田主人
      便捉住他,殴打他,把他带到大众面前,说:‘这个众生自己有稻田,却侵入我的稻

五五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五六○ 梵志品第十二(154)婆罗婆堂经第十三

      田。’偷盗者也说:‘这个众生捉住我,殴打我,把我带来大众面前。’”
  33。 “于是,彼诸众生共聚集⊕会,极悲啼泣而作是语∶‘我等生恶不善之法,谓守田也
      。所以者何?因守田故,便共诤讼,有失有尽,有相道说,有拳相扠(1434)。我等宁可于
       其家中举一端正,形色极妙,最第一者,立为田主。若可诃者,当令彼诃;若可摈
      者,当令彼摈弃。若我曹等所得稻谷,当以如法输送与彼。’于是,彼众生中,若有
      端正,形色极妙,最第一者,众便共举,立为田主。若可诃者,彼便诃⊕责;若可摈
      者,彼便摈弃。若有稻者,便以如法输送与彼是田主。是田主谓之刹利也,令如法
      乐众生,守护行戒是王,是王谓之王也(1435)。婆私吒!是谓初因初缘世中刹利种,旧第
      一智,如法非不如法,如法人尊(1436)。”
      “于是,众生便聚集在一起,极度悲伤哭泣地说:‘邪恶不善之法已经在我们之间盛
      行,即守护稻田。为什么呢?因为偷盗将出现,诃责将出现,妄语将出现,刑罚将
      出现。我们应该在大众中挑选一人,行为端正,容貌与肤色比较漂亮的人,作为田
      主。如果有人应被诃责,就由他诃责;如果有人应被驱逐,就由他驱逐。我们每个
      人都捐赠一些稻米给他。’于是,他们便在大众中挑选一人,行为端正,容貌与肤
      色比较漂亮的人,作为田主。如果有人应被诃责,就由他诃责;如果有人应被驱逐
      ,就由他驱逐。他们每个人也都捐赠一些稻米给他。摩诃三摩多的意思是‘全民所
      选出来的’,所以摩诃三摩多是第一个被采用的惯用字。刹帝利的意思是‘田主’,
      所以刹帝利是第二个被采用的惯用字。国王的意思是‘依法令人欢喜’,所以国王是
      第三个被采用的惯用字。婆私吒!因此,根据古代最早的字句,这就是刹帝利族群
      的起源。刹帝利族群的起源是来自于这些众生,不是其他人;是〔与这些众生〕一
      样的,没有不一样:是依法而起的,不是不依法而起的。对众生而言,法是最好的
      ,不论在现世或在后世。”
  34。 “于是,彼异众生以守为病,以守为痈,以守为箭⊕刺,便弃舍守,依于无事,作草
      叶屋(479)而学禅也。彼从无事,朝朝平旦入村邑王城而行乞食。彼多众生见便施与、恭
      敬、尊重,而作是语:‘此异众生以守为病,以守为痈,以守为箭刺,便弃舍守,依
      于无事,作草叶屋而学禅也,此诸尊舍害、恶不善法是梵志。’是梵志谓之梵志也(1437)
      。”
      “于是,在那些众生中,有些人视守护〔稻田〕为病、为肿瘤、为箭刺,便舍弃守

五六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五六二 梵志品第十二(154)婆罗婆堂经第十三

      护,在没有干扰处,搭盖以树叶为屋顶的简易住所,修习禅定。他们住在没有干扰
      处,每天早上进入村落乞食。其他众生看见他们,便布施、恭敬、尊重他们,说:‘
      这些众生视守护〔稻田〕为病、为肿瘤、为箭刺,便舍弃守护,在没有干扰处,搭
      盖以树叶为屋顶的简易住所,修习禅定,他们是舍弃邪恶不善之法者。’婆罗门的
      意思是‘舍弃邪恶不善之法者’。”
  35。 “彼众生学禅不得禅,学苦行不得苦行,学远离不得远离,学一心(21)不得一心,学精
      进不得精进,便舍无事,还村邑王城,作四柱屋,造立经书。彼多众生见如是已,
      便不复施与、恭敬、尊重,而作是语:‘此异众生本以守为病,以守为痈,以守为
      箭刺,便弃舍守,依于无事,作草叶屋。而学于禅不能得禅,学苦行不得苦行,学
      远离不得远离,学一心不得一心,学精进不得精进,便舍无事,还村邑王城,作四
      柱屋,造立经书,此诸尊等更学博闻,不复学禅是博闻。’是博闻谓之博闻(1438)。婆私
      吒!是谓初因初缘世中有梵志种,旧第一智,如法非不如法,如法人尊。”
      “但是,在那些众生中,有些人学习禅定不得禅定,学习远离不得远离,学习一心
      不得一心,学习勤奋努力不得勤奋努力,便离开没有干扰处,回到村落,建造木屋
      ,编纂经书。其他众生看见他们,便不再布施、恭敬、尊重他们,说∶‘本来这些众
      生视守护〔稻田〕为病、为肿瘤、为箭刺,便舍弃守护,在没有干扰处,搭盖以树
      叶为屋顶的简易住所,修习禅定。但是,他们学习禅定不得禅定,学习远离不得远
      离,学习一心不得一心,学习勤奋努力不得勤奋努力,便离开没有干扰处,回到村
      落,建造木屋,编纂经书,他们舍弃禅定而学习其他的事物。’学习者的意思是‘
      那些不修禅定的人’。婆私吒!因此,根据古代最早的字句,这就是婆罗门族群的起
      源。婆罗门族群的起源是来自于这些众生,不是其他人;是〔与这些众生〕一样的
      ,没有不一样;是依法而起的,不是不依法而起的。对众生而言,法是最好的,不
      论在现世或在后世。”
  36。 “于是,彼异众生各各诣诸方而作田业。是各各诸方而作田业,是各各诸方而作田
      业,谓之鞞舍(1439)。婆私吒!是谓初因初缘世中有鞞舍种,旧第一智,如法非不如法,
      如法人尊。”
      “另外,有些众生过婚姻的生活,从事各种的贸易。鞞舍的意思是‘过婚姻生活,
      从事各种贸易的人’。婆私吒!因此,根据古代最早的字句,这就是鞞舍族群的起源

五六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五六四 梵志品第十二(154)婆罗婆堂经第十三

      。鞞舍族群的起源是来自于这些众生,不是其他人;是〔与这些众生〕一样的,没
      有不一样;是依法而起的,不是不依法而起的。对众生而言,法是最好的,不论在
      现世或在后世。”
  37。 “婆私吒! 世中起此三种姓已,便知有第四沙门种也。云何世中有此三种姓已,便
      知有第四沙门种耶?于刹利族族姓之子,能自诃责恶不善法,自厌憎恶恶不善法,
      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而作是念:我当作沙门,行于梵行(25)。
      便作沙门,行于梵行。如是梵志种族、鞞舍种族族姓之子,亦自诃责恶不善法,自
      厌僧恶恶不善法,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无家学道,亦作是念∶我当作
      沙门,行于梵行。便作沙门,行于梵行。婆私吒!如是世中起此三种姓己,便知有
      第四沙门种也。”
      “婆私吒!当世界上有了这三种族群,就可以知道会有第四种族群。为什么当世界
      上有了这三种族群,就可以知道会有第四种族群呢?因为有些刹帝利族群的子弟会
      诃责邪恶不善之法,嫌弃厌恶邪恶不善之法,便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
      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心里想:‘我要成为修行人,修习梵行
      。’于是,他便成为修行人,修习梵行。同理,有些婆罗门与鞞舍族群的子弟也会
      诃责邪恶不善之法,嫌弃厌恶邪恶不善之法,便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正当地从俗
      家离开,成为无家者,过着游行的修行生活,心里想:‘我要成为修行人,修习梵行
      。’于是,他便成为修行人,修习梵行。婆私吒!因此,我说:当世界上有了这三
      种族群,就可以知道会有第四种族群。”
  38。 “婆私吒!我今广说此三种姓。云何广有此三种耶?刹利种族族姓之子,身行不善
      法,口、意行不善法,彼身坏命终,一向受苦。如是梵志种族、鞞舍种族族姓之子
      ,身行不善法,口、意行不善法,彼身坏命终,一向受苦。婆私吒!刹利种族族姓
      之子,身行善法,口、意行善法,彼身坏命终,一向受乐。如是梵志种族、鞞舍种
      族族姓之子,身行善法,口、意行善法,彼身坏命终,一向受乐。婆私吒!刹利种
      族族姓之子,身行二行及与护行,口、意行二行及与护行,彼身坏命终,受于苦乐
      。如是梵志种族、鞞舍种族族姓之子,身行二行及与护行,口、意行二行及与护行
      ,彼身坏命终,受于苦乐。”
      “婆私吒!我再为你详细说明这三种族群。是关于什么事情呢?如果刹帝利族群的

五六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五六六 梵志品第十二(154)婆罗婆堂经第十三

      子弟,以身体、嘴巴、意念造作不善的行为,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必定遭受苦报
      。同理,如果婆罗门与鞞舍族群的子弟,以身体、嘴巴、意念造作不善的行为,在
      命终身体坏散之后,也必定遭受苦报。婆私吒!如果刹帝利族群的子弟,以身体、
      嘴巴、意念造作善良的行为,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必定遭受乐报。同理,如果婆
      罗门与鞞舍族群的子弟,以身体、嘴巴、意念造作善良的行为,在命终身体坏散之
      后,也必定遭受乐报。婆私吒!如果刹帝利族群的子弟,以身体、嘴巴、意念造作
      不善与善良的行为,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必定遭受苦乐报。同理,如果婆罗门与
      与鞞舍群的子弟,以身体、嘴巴、意念造作不善与善良的行为,在命终身体坏散之
      后,也必定遭受苦乐报。”
  39。 “婆私吒!刹利种族族姓之子修七觉法(154) ,善思善观,彼如是知、如是见,欲漏心解
      脱,有漏、无明漏(3)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
      更受有,知如真(25)。如是梵志种族、鞞舍种族族姓之子修七觉法,善思善观,彼如是
      知、如是见,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
      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婆私吒!如是此三种广分别也。梵天帝主(1440)
      说此偈曰:
      ‘刹利二足尊,谓有种族姓,求学明及行,彼为天人称(1441)。’”
      “婆私吒!如果刹帝利族群的子弟修习七觉支,仔细地思惟观察法义,他便能因为
      如此的知见,解脱爱欲的烦恼、执着再生的烦恼及未证悟真理的烦恼。当他解脱时
      ,便知道解脱:‘没有再生,尽苦之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完成,命终之后
      没有来生。’同理,如果婆罗门与鞞舍族群的子弟修习七觉支,仔细地思惟观察法
      义,他便能因为如此的知见,解脱爱欲的烦恼、执着再生的烦恼及未证悟真理的烦
      恼。当他解脱时,便知道解脱:‘没有再生,尽苦之道已经圆满成就,应做之事已经
      完成,命终之后没有来生。’婆私吒!这些就是我所要为你说明关于这三种族群的
      事情。梵天常童子曾说以下之偈颂:
          ‘对于重视种姓的人而言,刹帝利是最上的;具足解脱慧与德行的人,是人与
            天中最上的。’”
  40。 “婆私吒!梵天帝主善说此偈,非不善也;善歌讽诵,非不善也;善咏语言,非不
      善也,谓如是说:

五六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