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329部分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329部分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精进、正念,所以正见是最首要的。”
   8。 “云何正方便?比丘者,已生恶法为断故(522),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灭;未生恶法为
      不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灭;未生善法为生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灭;
      
五○九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五一○ 双品第十五(189)圣道经第八
      
      已生善法为住,不忘不退,转增广布,修习满具故,发欲求方便,精勤举心灭,是
      谓正方便。云何正念?比丘者,观内身如身,观至觉、心、法如法(521),是谓正念。云
      何正定?比丘者,离欲、离恶不善之法(20)……至得第四禅成就游(23),是谓正定。云何
      正解脱?比丘者,欲心解脱,恚、痴心解脱,是谓正解脱。云何正智?比丘者,知
      欲心解脱,知恚、痴心解脱,是谓正智也。是为学(526)者成就八支,漏(3)尽阿罗诃(26)成就
      十支。”
      “什么是正精进呢?对于已经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比丘应当有断除的意念,并且
      全心全力,努力将它断除;对于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之法,比丘应当有防止的意念
      ,并且全心全力,努力防止它生起;对于尚未生起的善法,比丘应当有生起的意念
      ,并且全心全力,努力使它生起;对于已经生起的善法,比丘应当有维持、不忘失
      、不退失、增长、广布、圆满的意念,并且全心全力,努力使它增长,这就是正精
      进。什么是正念呢?比丘于身体观照身体、于感受观照感受、于内心观照内心、于
      现象观照现象,这就是正念。什么是正定呢?比丘因为远离欲,远离邪恶不善之法
      ,具足初禅而生活,即有觉、有观,而且从远离〔欲、不善之法〕生起喜乐;因为
      觉观的息灭,具足第二禅而生活,即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而且从无觉无观的定生起
      喜乐;因为远离喜而达到内心平衡,并且有正念正智,会以身体经验圣者所宣说之
      乐,即‘内心平衡,并具足正念者,其生活是快乐的’,具足第三禅而生活;因为乐
      灭、苦灭、过去的喜与忧已经灭,具足第四禅而生活,即不苦、不乐、〔只有〕由
      内心平衡所生起之念的清净,这就是正定。什么是正解脱呢?即比丘的心从贪欲、
      瞋恚、愚痴解脱,这就是正解脱。什么是正智呢?即比丘知道自己的心从贪欲、瞋
      恚、愚痴解脱,这就是正智。这些就是有学者所成就的八支与断尽一切烦恼之〔无
      学〕阿罗汉所成就的十支。”
   9。 “云何学者成就八支?学正见……至学正定,是为学者成就八支。云何漏尽阿罗诃
      成就十支?无学正见……至无学正智(1677),是谓漏尽阿罗诃成就十支。所以者何?正见
      者,断于邪见,若因邪见生无量恶不善法者,彼亦断之;若因正见生无量善法者,
      彼则修习,令满具足。至正智者断于邪智,若因邪智生无量恶不善法者,彼亦断之
      ;若因正智生无量善法者,彼则修习,令满具足。”
      “什么是有学者所成就的八支呢?即有学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
      
五一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五一二 双品第十五(189)圣道经第八
      
      精进、正念、正定。什么是断尽一切烦恼之〔无学〕阿罗汉所成就的十支呢?即无
      学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为
      什么呢?因为正见可以断除邪见,以及由邪见生起的种种邪恶不善之法;而由正见
      生起的种种善法会因修习而圆满具足。同理,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正念、正定、正解脱也是一样,因为正智可以断除邪智,以及由邪智生起的种种
      邪恶不善之法;而由正智生起的种种善法会因修习而圆满具足。”
  10。 “是为二十善品、二十不善品,是为说四十大法品转于梵轮,沙门、梵志(9)、天及魔
      、梵及余世间,无有能制而言非者(1761)。若有沙门、梵志者,我所说四十大法品转于梵
      轮,沙门、梵志、天及魔、梵及余世间,无有能制而言非者,彼于如法有十诘责(1762)。
      ”
      “如此,诸比丘!有二十法是善法,有二十法是不善法。这四十大教法已被转动,
      不会被世间任何的修行人、婆罗门、乃至其他一切的天、人、恶魔、梵天所停止。
      诸比丘!如果有任何的修行人、婆罗门认为这四十大教法应被诃责、应被非难,当
      下便有十种如法的推论,可以做为诃责他的理由。”
  11。 “云不何为十?若毁呰正见,称誉邪见,若有邪见沙门、梵志,若供养彼而称誉彼。
      若有沙门、梵志者,我所说四十大法品转于梵轮,沙门、梵志、天及魔、梵及余世
      间,无有能制而言非者,彼于如法是谓一诘责。若毁呰……至正智,称誉邪智,若
      有邪智沙门、梵志,若供养彼而称誉彼。若有沙门、梵志,我所说四十大法品转于
      梵轮,沙门、梵志、天及魔、梵及余世间,无有能制而言非者,彼于如法是谓第十
      诘责。若有沙门、梵志,我所说四十大法品转于梵轮,沙门、梵志、天及魔、梵及
      余世间,无有能制而言非者,是谓于如法有十诘责。”
      “是哪十种呢?如果有人诃责正见,称赞邪见,他便会供养、称赞具足邪见的修行
      人、婆罗门。这就是第一种如法的推论,可以做为诃责他的理由。如果有人诃责正
      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解脱、正智,称赞邪思惟、邪
      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他便会供养、称赞具足邪
      思惟、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的修行人、婆罗门
      。这就是第二至第十种如法的推论,可以做为诃责他的理由。如果有任何的修行人
      、婆罗门认为这四十大教法应被诃责、应被非难,当下便有这十种如法的推论,可
      
五一三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五一四 双品第卡五(189)圣道经第八
      
      以做为诃责他的理由。”
  12。 “若更有余沙门、梵志,蹲踞说蹲踞,无所有说无所有,说无因、说无作、说无业
      ,谓彼彼所作善恶施设,断绝破坏彼此。我所说四十大法品转于梵轮,沙门、梵志
      、天及魔、梵及余世间,无有能制而言非者,彼亦有诘责、愁忧恐怖(1763)。”
      “诸比丘!即使是来自于乌卡拉、瓦沙、般那〔地区〕的无因论者、无作业论者、
      虚无论者,也不会认为这四十大教法应被诃责、应被非难。为什么呢?因为害怕被
      非难、被攻击、被驳斥。”
  13。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九○)中阿含双品小空经第九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 ,在于东园鹿子母堂(294)。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东园鹿母讲堂。
   2。 尔时,尊者(77)阿难(314)则于晡时(79)从燕坐(80)起,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
      世尊一时游行释中,城名释都邑(1764),我于尔时从世尊闻说如是义:‘阿难!我多行空
      (1765)。”彼世尊所说,我善知、善受,为善持耶?”,
      有一次,尊者阿难在午后接近黄昏时,从禅坐中起来,前去拜见佛陀,见过佛陀作
      礼之后,便坐在一旁,请示佛陀:“有一次,佛陀住在释迦族的村落,名为‘都邑’
      ,从佛陀的口中,我听到、领受到:‘阿难!我经常住于空性。’对于佛陀的说法,
      我所听到、所领受到、所忆持的是否正确呢?”
   3。 尔时,世尊答曰:“阿难!彼我所说,汝实善知、善受、善持。所以者何?我从尔时
      及至于今,多行空也。阿难!如此鹿子母堂空无象、马、牛、羊(1766)、财物、谷米、奴
      婢,然有不空,唯比丘众(1767)。是为,阿难!若此中无者,以此故我见是空;若此有余
      
五一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五一六 双品第十五(190)小空经第九
      
      者,我见真实有(1768)。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1769)。”
      佛陀回答说:“阿难!对于我的说法,你所听到、所领受到、所忆持的是正确的。为
      什么呢?因为从以前到现在,我经常住于空性。阿难!譬如在此鹿母讲堂,没有象
      、牛、马、母马、财物、谷米、奴婢,现在只有这个不空,即以比丘僧众为缘的单
      一。阿难!如是,凡是那里没有的,我就视为空,但是凡是有余留在那里的,我便
      知道那个存在的〔事物〕:‘这是存在的。’阿难!如是,对我而言,这是真实的、
      不颠倒的、清净的空性之显现。”
   4。 “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村想,莫念人想,当数念一无事想(1770)。彼如
      是知:‘空于村想,空于人想,然有不空,唯一无事想。若有疲劳,因村想故,我无
      是也。若有疲劳,因人想故,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无事想故(1771)。’若彼中无者
      ,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
      也。”
      “阿难!如果比丘想要经常住于空性,那么他不应作意村落想,不应作意人想,应
      当作意以森林想为缘的单一。他的心于森林想,得到欢喜、清净、安住、解脱。如
      是,他知道:‘我没有村落想,没有人想,现在只有这个不空,即以森林想为缘的单
      一。所有由村落想而生起的扰乱都不存在,所有由人想而生起的扰乱都不存在,只
      有这么多的扰乱,即以森林想为缘的单一。’如是,凡是那里没有的,他就视为空
      ,但是凡是有余留在那里的,他便知道那个存在的〔事物〕:‘这是存在的。’阿难
      !如是,对他而言,这是真实的、不颠倒的、清净的空性之显现。”
   5。 “复次,阿难!比丘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人想,莫念无事想,当数念一地想
      。彼比丘若见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丛,有沙有石,山险深河,莫念彼也。
      若见此地平正如掌,观望处好,当数念彼。阿难!犹如牛皮,以百钉张,极张托已
      ,无皱无缩。若见此地有高下,有蛇聚,有棘刺丛,有沙有石,山险深河,莫念彼
      也。若见此地平正如掌,观望处好,当数念彼。彼如是知:‘空于人想,空无事想,
      然有不空,唯一地想。若有疲劳,因人想故,我无是也。若有疲劳,因无事想故,
      我亦无是。唯有疲劳,因一地想故。’若彼中无者,以此故,彼见是空;若彼有余
      者,彼见真实有。阿难!是谓行真实、空、不颠倒也。”
      “阿难!如果比丘想要经常住于空性,那么他不应作意人想,不应作意森林想,应
      
五一七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九

五一八 双品第十五(190)小空经第九
      
      当作意以地想为缘的单一。当他看见大地有高低不平、毒蛇、荆棘之道、沙石、高
      山、河流时,他不作意这种种想。当他看见大地是平正如手掌,可以看到远处,他
      便作意以地想为缘的单一。阿难!譬如以百针钉住的牛皮,伸展地极为平正,没有
      丝毫的皱缩。同理,当他看见大地有高低不平、毒蛇、荆棘之道、沙石、高山、河
      流时,他不作意这种种想。当他看见大地是平正如手掌,可以看到远处,他便作意
      以地想为缘的单一。他的心于地想,得到欢喜、清净、安住、解脱。如是,他知道
      :‘我没有人想,没有森林想,现在只有这个不空,即以地想为缘的单一。所有由人
      想而生起的扰乱都不存在,所有由森林想而生起的扰乱都不存在,只有这么多的扰
      乱,即以地想为缘的单一。’如是,凡是那里没有的,他就视为空,但是凡是有余
      留在那里的,他便知道那个存在的〔事物〕:‘这是存在的。’阿难!如是,对他而
      言,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