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益西彭措讲授 >

第75部分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益西彭措讲授-第75部分

小说: 定解宝灯论新月释+益西彭措讲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说诽谤双运界,如同虚空断见者,
  释迦佛法之窃贼,亦是毁灭妙法士。
  遍智佛陀于多种经续中明说,把双运法界或现空无二果法智慧诽谤为无有,如同虚空之断空,汝等即是无等释迦狮子现空双运善说精要窃贼,即是毁灭了义甚深正法的劣士。
  将双运法界仅仅承许为犹如虚空之断见,即使在第二转法轮中,也非为了义。全知麦彭仁波切于《如来藏总纲狮吼论》中亦云:将现空双运之法界仅承许为断空者,是释迦佛法之窃贼;若未真正通达中观之究竟见解,而将断空许为究竟见者,则为毁灭深妙佛法。并引用《智慧手印三摩地经》云:“空性无生亦无作,无见无来无灭法,炫恶取空为胜见,此乃佛法之家贼。”
  理证上其也非理:
  理证彼宗亦非理,因为本有诽谤无,
  以用定解金刚火,其能摧毁劣见山。
  真实理证亦证明彼宗与现空二谛双运相违,如是现空分离断空之宗,将真实名言量所得之义极大诽谤为断空,以二谛量真实道之定解金刚火,能将现空分离断空劣见山如焚草般无余烧尽而摧毁。当知其被理证所害。
  法王如意宝也再三强调过:对凡夫初学者而言,若未真正理解大中观之意义,对因果也未正确理解,而以空性、大中观、大手印、大圆满、禅宗等甚深见行为借口,妄言一切都是空性,没有因果,不需要忏障积资等,则会使他人产生断见,毁坏佛法,而造下深重恶业,后世堕入恶趣,故当谨慎。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第十八品中亦云:若未真实通达现空双运之见解,只是口中说没有有边,没有无边,亦没有双边,离诸戏论等,最高也只是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天以分别念执为断空之见解,次者则为诽谤基道果诸法现世美外道之断见。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颂释》中引用无垢光尊者之教言曰:没有空性之定解,而以空性为借口诽谤因果等,其相续即充满了邪见。传承上师皆云应对空性产生真正定解,才能产生无二正见,否则,仅执一切法为断空,不积资净障,则是受了魔的加持。前文也广引各派观点阐述了究竟现空双运之见解。
  戊三、以此理宣说是显密诸宗之道要
  分三:一、总说显密共同之道要;二、别说显密道要与见解之差别;三、以此类推余义
  己一、总说显密共同之道要
  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庚一、略说
  二谛无别义是显密之精要:
  是故中观诸论云,对于妙慧因中观,
  以理观察未成前,不成双运果中观,
  故虽二谛理抉择,成立二谛无别果,
  此乃因果诸乘精。
  是故,抉择实相的中观诸经论以二谛各自之量,尚未以理证观察抉择而真实成立妙慧因中观之前,不能成立双运果中观或二谛双运根本慧之果,故虽暂时将一切诸法实相以二谛正理抉择为现空二谛,但成立二谛无别实相果或现空双运离戏等,当知此乃显密乘胜义甚深精要密意。
  无垢光尊者在《法界宝藏论》中也阐述了现空双运,并引用《中论》、《入中论》等教证、理证来阐述大空性。在显宗中,也略述了大光明。在第三转法轮中,如《大般涅槃经》、《如来藏经》等经部,《宝性论》、《法界赞》等论部中也都抉择了佛性、如来藏之大光明。在密续如《大幻化网根本续》等中,则着重广大作了抉择。尤其在《如意宝藏论》第十八品中,宣说了显宗之现空双运,在密宗中相当于大幻化网中所讲基的究竟观点。在本论第五问题中也云:“是故前译自宗者,基道果之诸法名,常与无常二谛等,远离一切诸偏袒,唯以双运立宗派。”
  显宗以轮番之理引上双运果中观:
  彼智轮番断诸边,不住二边离心境,
  是故名为大中观。
  是故,随顺于圣者根本慧定双运智慧而抉择后,修行者以轮番之理而修行,渐次断除二边,任何边皆不住,引上超离心识之智慧,故名为大中观。
  在显宗,以伺察、轮番、安住三种方式修习空性,逐渐引上见道。而在密宗之大圆满中,是辨别了心识与智慧后,直接安住于智慧而修持。无垢光尊者亦云,显密仅在一地之前有差别。
  未引上无二智慧前,非为果中观:
  何时现空轮番理,乃至未得究竟智,
  彼时未证佛密意,亦非究竟大中观。
  如是乃至以二谛轮番之理而修行,未引上远离轮番之双运智慧前,彼时非为诸法密意之精要或究竟无二双运智慧之大中观。
  《现观庄严论》中亦云:·凡夫初学者修习空性时,仅是暂时相似而修,并非瑜伽现量。真正般若智慧在大乘见道以上才有,而唯有获得一切智智佛果时,才为真实圆满究竟之果般若。《入中论》第六品中云:“一切种智智,现见为自相,余智为少分,不许名现见。”
  庚二、广说
  无有二取之根本慧为大中观:
  犹如摩擦燧木火,二谛净慧所引得,
  现空双运大智慧,息灭有无是非等,
  一切四边之戏论,圣者入定根本慧,
  安立双运果中观。
  犹如二燧木互相摩擦所生之火能无余烧尽此二燧木一般,以观察各自二谛二量之无垢妙慧聚合力所生出或所引得的二谛无二或现空无二双运智慧火,也即是无余寂灭了一切有无是非等四边戏论二取习气的圣者根本定,境与有境无二之智慧,名言中安立其为二谛大双运果中观。
  《宝积经》中也以比喻说明妙慧与无二慧暂时上是因果关系,即以妙慧引上无二慧,但至究竟无二慧时,彼因自然消除。见道以上圣者根本慧定之境界即是果中观,而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将佛的法身智慧许为究竟之果中观,如云:“尽焚所知如干薪,诸佛法身最寂灭,尔时不生亦不灭,由心灭故唯身证。”并抉择报身佛在名言中寂灭一切心与心所,获得佛之法身智,具有二十一种功德。
  大中观之自相远离一切名言:
  不偏二谛后得智,虽立现空双运名,
  入定根本大慧前,不缘现空双运性。
  如是不偏堕于现空二谛各边之无二双运智慧,其后得智慧,虽然在名言中可安立或宣说为二谛或方便与智慧或法界或现空双运之名,但在超离言思真实圣者根本定之无二双运大智慧前,不缘于各个显现、空性及双运本性等等。
  印度一些智者曾言:真正安住于果中观之根本慧定时,犹如秋季无云晴空。如是法界中虽具足一切法,然也未偏堕于一边。
  现空双运并非根本慧所缘境之理由:
  名言量境即显现,胜义观察境空性,
  双运彼二融合体,彼等言思之境故。
  显现是世俗名言量境或所获之义,空性是胜义量之境或所获之义,以及第六意识所执著现空双运或彼二无别之融合体,这两个侧面即是言思之境。
  现空双运大中观之自相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前颂云:“入定根本大慧前,不缘现空双运性。”
  无二取自证智之行境不可言思,无有任何偏堕:
  超离言思入定者,即是各别自证许,
  如是有现无现等,理证亦是不成立。
  是故,超离名言言思之圣者真实根本定者,即是各别自证无二智,除此之外,不承认根本慧定是有显现,无显现等一切名言,因为偏堕于现空各边的戏执是言思之境,于圣者根本定大智慧前,以理证不能真实成立。
  双运智慧有种种名称:
  是故轮番修二谛,尔时此名为妙慧,
  一旦无有轮番修,获得双运智慧时,
  观察蕴断所破后,无遮单空皆离越,
  不现能破所破相,现分方便具胜空,
  远离戏论大中观,以及俱生大手等,
  虽有众多不同名,皆是离心智慧故,
  以余分别不可思。槃槃槃槃槃槃槃槃
  是故乃至以各自现空而轮番修持二谛,尔时是具二取心所之妙慧,何时不以轮番修习二谛,而现量见到或获得圣者根本慧定双运无二智慧之时,则超越了以胜义量观察蕴界等所破后,所抉择出的无有自性断除显现犹如芭蕉树无有精华的无遮单空,不成立能破空性与所破显现偏于现空各边之相,寂灭了一切二取,名为现分不灭方便具胜离戏大空性,又名为离戏大中观,及二谛无别双运,与现空双运、般若波罗蜜多、俱生大手印、光明大圆满等等众多表示无二双运实相之名称,即是超越心与心所之无二智慧,故借助另外二取心与心所之分别,则无法思议,故说为般若波罗蜜多等。
  雪域各派的究竟观点皆为根本慧定之境界,故互不相违而为一义。班钦洛让曲吉云:在圣者面前,各大教派之究竟观点皆为一致。全知麦彭仁波切亦云:如果雪域各派承许究竟之观点是现空双运,则不会有任何辩论,并且依于此法可得无上安乐。圣者入根本定之无二智慧,超越心与心所,可安立为大中观等种种名称。而且显密也无任何差别。本论第四问题中亦云:“道果息灭大手印,无二中观等异名,实上离心智慧故,一切皆为许相同。”又云:“无证则无道名言,若证密意一致故,理证应理不可分。”
  自然智慧之境界:
  其非言语分别境,是故无遮非遮等,
  异一现空等无偏,无有执著离偏颇,
  虽离有无等承认,方便智慧即双运,
  自然智慧现不住。槃槃槃槃槃槃槃槃
  不可思议的智慧非为言语分别之境,不偏于破除显现后之无遮单空与自性不空之非遮常恒显现,也不偏堕于犹如搓黑白线般以意将现空相合之双运、及一体异体、显现空性等边。无有执著、不偏堕于任何一边,离一切戏论之无二智慧自性光明,说为不生不灭虚空体性。超越有承认无承认或有无现空等一切承认,也非为无有任何分别之睡眠等,清除一切边执劣见翳之法界,空性智慧之法界与光明智慧之大乐二者无离无合,故为无别双运之自然智慧,诸瑜伽士以各别自证无见而见,无住而住,无现而现,故佛说为各别自证智慧之行境。
  “自然智慧现不住”等观点,是全知麦彭仁波切依《大幻化网根本续》第九品而讲的,自然智慧远离了一体多体,远离了一切戏论边执,没有任何偏袒,是佛之大法身智慧,甚至超越了一切智智之境。如《入中论》云:“不生是实慧离生,此缘彼相证实义,如心有相知彼境,依名言谛说为知。”所以从最究竟观点上讲,佛之如所有智与尽所有智也仅是名言假立法,如是才能理解各别自证智之含义。在现空二谛中的离戏大中观及实相现相二谛中的实相,依分别心仅可相似抉择和了知其总相,如依比量可成立因果、前后世等,其自相对分别心而言,是不可思议。因实相是根本慧之境故,故《宝性论》云:胜义谛为不可思议,不仅是凡夫之分别心,即使是圣者后得之分别心对如来藏大光明也无法真实了悟。然其是各别自证智之境界,《中论》第十八品云:“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
  甚深实相不可诠说:
  是故远离诸承认,无有增损殊胜义,
  界智无离无合相,应许此等无诠说。
  是故超越了有无是非空不空等一切承认的实相现空无二法界,远离了一切自性不空之增益,及无有与法界无二之光明智慧显现之损减,如是胜义实相,即为无二双运智慧与觉性或法界与智慧本来无有合离之唯一甚深实相,应当承许为其自相不能借助词喻分别来表示或诠说,故超离言说思维。
  如是实相唯以各别自证智才能现见:
  然非谁亦不证者,犹如不可思议我,
  由此无垢理观察,所引各别自证智,
  后得智慧定解灯,破除诸疑之黑暗,
  亦有如是现见故。槃槃槃槃槃槃槃槃
  虽然如此,然非是外道所许的谁也无法证悟的不可思议我,依于无垢教理的观察,所引出的圣者根本慧定双运无二之本体,瑜伽士之各别自证智,其后得清净智慧之定解是如理开显法界现空无离无合无有增减实相之灯,能远离一切怀疑之黑暗,诸瑜伽士能现量而见。
  实相大中观离一切戏论之自相,对分别心而言,是不可思议,故《释量论》云:“瑜伽圣者之修法乃为不可思议。”不仅如此,即使是世俗中诸法,以遍计识也不可现量了知。凡夫有二取,故许遍计识与其之对境非为一体,仅能了知外境之影相,如眼见色,舌尝味,第六分别心思维总相等皆是如此。那么诸法实相是否是犹如外道之不可思议我呢?也不是。因以各别自证智可证悟其自相,也即现量而见。所以在名言中,可以承许实相大中观是各别自证智之境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