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

第53部分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第53部分

小说: 大方广佛华严经净空法师第1881-1950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加持它,变成干净。
  佛有这种能力,佛弟子有这种能力,我们有没有这种能力?有!现在为什么没效果?因为我们没有信心,不相信我们的意念能加持,所以就没有效。我们带了什么?疑惑,贪瞋痴慢疑,不相信自己,原因在这个地方。如果我们相信自己,自己能转境界,极乐世界是清净心转的,如果我们大家都用清净心,我们的世界就变成极乐世界了。现在世界为什么这么不好、这样乱、严重染污?是我们的心,居住在地球上的人,人心充满自私自利、贪瞋痴慢,所以才变成这样的。一定要记住一个大道理、总原则,「境随心转」,我们身体是靠近我们最近的一个境界,所以身随心转,心清净,身就清净;心真诚,身就真诚,每个细胞都真诚;心平等,每个器官都平等,都第一,不出毛病;心慈悲,每个细胞每个器官都有爱心。只要自己转了,我周边环境自然就转了。然后你就晓得,度众生怎么度法?先度自己,自己度了,所有众生全都得度。自己没有度,哪能度众生?这个道理不可以不知道。这是不来而来。
  「带法界会来」,这是什么?一会就是一切会,一切会就是一会,圆圆满满没有丝毫欠缺,这个味道多浓。然后你就晓得,我们每次在此地研究两个小时,是不是究竟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是!一点都不错,会会圆满,带前带后。这是什么?这法界性,法界性如是,就是法性如是,法性如是,法相焉能不如是?这些道理初听会感到很惊讶,慢慢听熟了,总而言之还是要放下,不放下不能悟入。我们现在先不谈契入,契入是证果,是证入这个境界,契入是真的妄想分别执著要放下。我们现在只讲什么?解悟,我懂了,懂了之后有好处,你就会修了。
  会修,你要记住,前面「贤首品」,贤首菩萨有几句非常好的教训,我们要牢牢记住。他教我们「不求五欲及王位」,五欲是财色名食睡,要放下。王位是什么?从国家到地方各个阶层的领导人,这个位子大家都想争;寺院道场的王位是住持、方丈。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没有盖过寺庙,所以释迦牟尼佛没当过住持,大家都是平等的,清众。释迦牟尼佛天天教导大家,是老师,所有大众都是学生,师徒在一起,没有王位。纵然接受那些国王大臣、长者居士们的供养,他们有精舍、有园林,像诸位在经上常常念到的竹林精舍、只树给孤独园。世尊也非常活泼,你供养,我也很欢喜,带著大众一起去住,在那边教学,在那边天天上课教学。用现在的话说,有使用权,他不要所有权,所有权还是给孤独长者的。我在这里住个二、三年,二、三年之后我这一系列的课程讲完,这地方还给你。所以,释迦牟尼佛圆寂,就是过世,在野外,在树林里,不是在房子里面。这个表演用意很深,说话他说到做到。「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人间大家求富贵、求安乐、求出名,现在讲知名度,搞这些东西,这全都错了。名,谚语说得好,实至名归,你真有道德、真有学问,你的大名自然传出去,不要自己去宣扬。别人替你搞的,你没法子,你没有办法制止别人,不要自己去打知名度,搞名闻利养的事情,这不可以的。所以这个教训好。「但为永灭众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佛做到了,佛的弟子,菩萨、阿罗汉们也做到了,历代祖师大德做出榜样给我们看,他也做到了。所以,佛教给我们随缘而不攀缘。
  现在这个时代,得利於科学技术的发达,科学技术发达是给人类生活品质提升了,带来许多方便,可是付出的代价大家疏忽了、忘掉了。如果要知道付出代价太大,我们也不愿意过这个生活。这要有真智慧的人才看见,世界上有,不多,我听过几位科学家说过,汤恩比博士也说过。付出的代价是社会的动乱、道德的沦丧,人类的灾难增加,天灾人祸增加,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缩短了。照佛法说,佛法没有讲世界末日,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末法一万年,现在才过一千年,还有九千年。可是科学家给我们宣布,照现在科技的发展,一百年后这个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你看看照佛法说九千年,就缩短成一百年了。这是从前科学家讲的。最近科学家跟我们讲,哪要一百年?五十年,五十年之后这个地球上不适合人类生存了。现在有个现象,现在大家都知道,全世界人都知道,地球的温度在上升。这上升什么原因?说我们工业化之后,排出去二氧化碳的废气,在地球上空吸收太阳的能量,让这个能量不能向外散发,温度逐渐上升。这上升第一个现象,南北极的冰溶化,高山的积雪溶化,所以科学家告诉我们,二十年之后冰雪没有了,地球上没有冰雪,地球上的温度可以达到摄氏五十多度。你说人怎么活法?我们人的体温只有三十八度,五十度温度的时候人怎么办?会热死!而这个时间距离我们愈来愈近,这是科学家的报告。
  我们学佛,我们知道,他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那是讲标,不是讲本,本是什么?本是居住地球上的人贪瞋痴慢太严重。佛告诉我们,水灾,贪心的感应;火灾,瞋恚的感应,你看现在人脾气多大,小不如意就发脾气。日常生活当中,你看看急躁,我们中国人讲心浮气躁,冷静想一想是不是?一点都不错。心浮气躁就是贪瞋痴的表现,这是感,外面的应是什么?水、火、风灾、地震,这是外面的应,有感有应,这是治本。所以,佛教导我们「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天下太平。这个才真正能解决问题,科学不能解决问题,科学发现问题,不能解决。我们从哪里解决起?从自己本身解决起,这比什么都重要,你本身贪瞋痴降温了,也就是说分别执著降温,你心清凉自在,那你周边的环境你也感觉得非常美好,无论你到哪个地方。风水家有句话说得好,「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真正有福的人他到任何地方,不好的风水都变好了,他在那里住上个二、三年,风水都变好,他的福报、他的善心、他的善行改变了环境;心行不善的人,风水宝地他在那里住上个二、三年,风水都坏了。这个话说得有道理,跟佛经上讲的理论完全相应,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才知道修行重要。
  修行先修什么?从内到外、从心到行,从外到内、从行到心都行。上根人、上上根人从内到外,快!中下根性的人不行,必须从外到内,从戒到定、到慧,这是从外到内;从慧,慧一开了,定就得了,戒就圆满,那是从内到外,从内到外是上上根人。像释迦牟尼佛,他是这样的人,像六祖惠能大师,他是这样的人,他没有修过戒定,你看一开悟之后,戒定圆满。我们不是上上根人,我们要肯定我们是中等以下的这样的身分,所以我们必须学《弟子规》、学《感应篇》、学十善业、学沙弥律仪,再学大乘经教。我们现在是双管齐下,大乘法天天听,薰修,真正功夫,功夫要在生活。真正的功夫这是四门,《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沙弥律仪》,这是我们真正的基础、扎实的功夫。每天用大乘薰习,这进步很快,一定要学佛菩萨。
  后面还有四句偈,「常欲利乐诸众生,庄严国土供养佛」,我们要发这个愿,永远没有间断,利乐一切有情众生,利乐山河大地、树木花草,这是庄严国土。用什么?真诚的爱心。末后三个字「供养佛」,佛在哪里?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这就是我们尽心尽力供养的对象。对每个人都要尊重,对每个人都要礼敬,对每桩事都要重视,自己学谦虚、学谦卑,这是性德。自己谦虚、谦卑你才能感动人,这个感动人就是利益众生,就是度化人,就是帮助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后面还有两句,「深心信解常清净」,下头有一句说「於法及僧亦如是」,我把法跟僧改掉,我改了两个字,在中国这个环境,「於儒及道亦如是」。我们的心量拓开,我们对佛是这样的,我们对儒也是这样的,我们对道也是这样的,再扩大对所有宗教、所有族群统统是这样的。贤首菩萨教的,入十住必须具足的基础,你看这个意思多好!
  现在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接受玉皇大帝的礼请,『入妙胜殿』,这个妙胜殿要晓得,当然天宫比人间福报大多了。在过去帝王时代,确实在全世界皇宫,我们参观了欧洲,美国不必说,历史才两百年不值得一看,欧洲值得一看,但是跟中国皇宫一比那差很远,那真的是伟大。天上的皇宫比北京的皇宫超出千倍万倍都不止,所以称为胜妙。胜妙还有更殊胜的,「妙胜」,那是什么?佛今天在那个地方教学,要在这个地方上课,我们听了前面所说的诸位就明了了,佛到那个地方坐在那个宫殿,那个宫殿里面全都变成佛境界。帝释天,在娑婆世界有多少个帝释天?这个我们知道,娑婆世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有一千个中千世界,一个中千世界有一千个小千世界,一个小千世界有一千个单位世界,一千乘一千再乘一千,娑婆世界有多少个帝释天王?十亿个。其他帝释天王的宫殿,要跟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地方教学的时候,那就不能比了,佛的威神自自然然把他的宫殿感应到无比殊胜庄严。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心里没有想,佛心是最极清净,所以它这上加个妙,清净庄严。
  我们看清凉大师的注解,《疏》里头说,「谓根缘契合」,根是根性,我们刚才讲了,一切众生都有这个善根;难得的是缘,缘成熟了,所以契合感应到佛现前。「成益不虚」,成就闻法的利益、开解的利益,还有更高的,契入的利益。这就是根性分三等,上根听佛说法就证果,他契入了;中根闻法,他懂了、明白了,他开解了;下根闻法,他种了善根,虽然不能完全透彻了解,他种了善根。成益不虚,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十方如是」,不仅这一方,十方世界哪个地方有感,哪个地方就现前,这个境界也非常不可思议,不好懂。近代的科学家我们也不能不佩服,科学家发现了一桩事情,叫「全息照片」。用摄相机摄相,他是用两个三维激光摄相机照这个画面。譬如照一张人像,这张人像照出来之后,照片洗出来之后,你看不到人,看到里面是一条一条的。要怎么看?要用一道激光去照,照这个照片,人像现前,没有这个设备你看不到。奇妙的是什么?你把这个照片撕成两半,你再照激光,每一半是完整的照片,并没有撕掉。你再撕成四半,四个完整的,你把它撕成一百片,每一片都是完整的,这是最近科学发现的。佛法这里说「十方如是」,有点像这个相。他要用激光去照,这就是缘,没有这个缘你看不见,你看到是普通的一张纸;在激光下照的时候,它里头有完整的照片。所以科学家说,宇宙是一种高维次的投影,他说宇宙是假的,不是真的,是高维次的投影产生的幻觉,我们用这句话来思惟经典里面讲的十方如是。『十方一切诸世界中,悉亦如是』,就跟他所说的这个意思是一样的。哪个地方有缘,他哪里就现前,他真看到,而且自己真参与。有没有来去?没有。有没有先后?没有。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个故事,天台智者大师,这我们在大师传记里面看到的,当然这不是妄语。法师讲《法华经》,讲到「药王品」,他老人家入定了,当然入定的时间不很久。当他出定的时候告诉大家,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那一会没散,他刚才见到了,他还去参加,去听了一段,现在回来了。这不就是「一切诸世界中悉亦如是」?在,不是不在。问题是什么?你有没有缘!缘每个人都有,这个我们相信,你的缘有没有成熟?什么叫成熟?那些障碍你的缘还在不在?如果障碍你的缘不存在,你缘就成熟了。我们今天是处处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烦恼习气,就是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人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拿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想见哪个就见哪个,一切法想听什么就听什么。其实听来听去,法法皆如,法法皆是,一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即是一法,这妙不可言。虽然参访十方诸佛如来,供佛闻法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著?这是真正的大乘。
  清凉大师说得好,「通上六段」,从第一段到第六段,「入殿事讫」,世尊从菩提树下,不离菩提树上升忉利天,在忉利天妙胜宝殿,到达妙胜宝殿,这段事交代了。他说「下四段文」,从第七到第十,后面四段,「殿中之事」,妙胜宝殿里面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