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壹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 朱光 >

第3部分

壹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 朱光-第3部分

小说: 壹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 朱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天疲于奔命还处处难以让人满意。
这天,小杨逮到一个机会向小王请教:“您是怎么做到的啊?”
小王听小杨诉说完他的苦恼就笑了:“‘凡答应,必做到’这句话是提醒我自己和每个看到的人,要对自己答应的事情负责,所以不要轻易承诺别人。你的问题正是出在‘凡’这个字上面了,‘凡’并不是要对所有事情都一味地答应、承诺,而只对你认为必须做到,自己也有能力做到的事才答应。”说到这里,小王突然想起什么,话锋一转,“对了,我这句话来自于Robin说过的一句‘少许诺,多兑现’,这下你明白了吧?如果在一个时间段里承诺完成多项工作,或是超出个人的能力去随意承诺,你就算有三头六臂也完不成啊。所以说,要分三步走――先做判断,再谨慎承诺,最后才是全力完成。”
小杨恍然大悟。此后,在工作中每遇到一件事,都去仔细思考,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抓住重点,合理排期,既勇于做出承诺,也懂得如何说不。不到半年,工作走上了正轨,每件承诺下来的事都非常出色地按时交付,不仅自己的工作业绩明显,也得到了所有合作部门同事肯定的评价。
(二)守正(2)
现在,一提到PM的小杨,大家都说:“这是个很靠谱的同学。”
这6个字几乎是个人修为中最为重要的基础。个人想成就事业,抑或公司想赢得尊敬,都要靠这一立身之本。据说,企业领导人最怕的是先拍脑袋,冲动之间做出决定;再拍胸脯,夸下海口地给出承诺;最后发生了问题,就只有拍大腿的份了。“少许诺,多兑现”,会帮助我们成为一名可靠的员工,以及值得信赖的管理者和合作伙伴。◎
6、让数据说话
尊重数据就是尊重客观事实,数据有时也许片面,但它却诚实而不带情绪,因此可以排除一切人为的偏好因素,也因此让我们更接近真相。所以,请记住以下三条:第一,为一个伟大创意欢呼之前,请先用数据证明其可行性和对用户的价值所在;第二,一切工作的考核,都应以量化数据为标准;第三,数据面前,人人平等。
“我觉得这些数据很好地表达了用户对hao123的真实态度。看来,我们以前的做法都太想当然了。”在2008年初一次例行的产品委员会的讨论上,Robin严肃地向大家提了这个他观察了很久的“课题”。
2004年百度收购hao123这一网址站时,看中的是它是中国很多初级网民的上网入口,具有百万级的流量和巨大的名气,但是大家也认为技术含量不高的网址站只是一个阶段性产品。于是收购完成后,在hao123首页显眼位置放置了百度搜索框,希望能够让hao123给百度带来流量,将更多用户从hao123转移到百度平台上来。
但是,两年多过去,Robin每次看百度月度流量报告时都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从hao123带来的百度的流量虽然很多且增长迅速,但hao123自身的流量也在节节攀升,两年来增长了近10倍,而且,每天都有好几万人在百度上搜索“hao123”。开始的时候也许是习惯,但两年里这种反差没有减少,这让Robin开始认真重新思考起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也该推一下hao123;而不是强行将hao123的流量引到百度上来。
他让负责hao123产品的陈林进行一次深入用户的调研。通过一系列前期数据分析工作,这天,陈林拿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调研结果――“在中国,设hao123为首页的人,要多于设百度为首页的人!”数字面前,Robin一下子意识到,在中国这个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市场上,初级网民数还在快速增长,网址站还有很强的生命力。
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你们看,数据不断在告诉我们,很多人就是喜欢上hao123!”Robin很肯定地说道,“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思路,顺应民意,让百度给hao123带去流量!”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这听起来像是倒退的路子,才是最合理的逻辑啊。
2008年6月, hao123出现在了百度首页。上线一个月, 大家迫不及待地看结果, 你猜怎么着?――在同处百度首页链接位的8个产品里,hao123的点击量迅速蹿升到了三甲之列,这说明网友的需求被大大地满足了。而百度首页有了hao123以后,大家发现,设百度为首页的数量也快速增长起来。PM的同学感慨:“数字真的是不骗人的,用户用数字来表达他们的需求,一旦被满足,就会给你大大的回报。”
事实上,不仅是hao123,所有能上百度首页的产品,首先必经的,就是“数据”关,PM要拿出确凿的数字,证明它具备了上首页的“群众基础”和价值。
(二)守正(3)
一个小小的充值问题
2009年10月,百度大厦全面建成,开始了入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行政部的张争负责一卡通的项目,新的员工一卡通不再仅仅是一张门禁卡,也是一张在百度大厦内的消费卡,在楼下餐厅吃饭或在小卖部买东西都要刷卡。
这卡里的钱怎么充呢?有人提议,干脆由财务每月发工资时把员工的餐补直接打到卡里,这样既方便,又能节省员工充值的时间,大家肯定都觉得这样好。
但是讨论这个环节的时候,行政部总监,也是大厦项目组组长的安民觉得不妥:“百度是讲究数字说话的,我们认为大家肯定觉得这样好,有什么依据呢?还是应该做一次民意调查。”
“历来的经验证实,要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一项调查是比较困难的,很难取到足够的样,还是无法确保代表性啊。”张争有点儿犯愁,“我们只能一个个地去找到每位员工,让他们当场表态,可是总部有3000人,实在不好操作。”
这件事被COO叶朋知道了,他马上做出决定:“不用每个人去找,只要每个体系内抽出一支人数占10%左右的团队来一一参与调查就可以了。我非常同意安民的意见,数据说话是百度最基本的文化之一,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替员工做决定,这个民意调查是一定要做的。”
张争按叶朋说的方法搞了一次短平快的调研,在各个被抽调部门同学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出了结果。在参与调研的200多人中,只有33%的人选择直接将餐补存入卡中,57%的同学则更愿意自己去充值,另外10%的同学觉得无所谓。
“这个数字很说明问题啊,我们还是让大家自己充值吧。”看了数据,安民很踏实地说。
这句话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客观与实事求是对一个现代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其实很多企业的老板是不敢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成绩单的,这多少带着点自欺的味道――数据对自己有利就笑逐颜开四处传播,如果不利,就避而不看甚至质疑。数据是你最客观真诚的朋友,再差的数据也能或多或少地说明一些问题,敢于直面自己的每一道数据,并挖掘出其后面的真相,才能指导着你的队伍行驶在正确的航线上。◎
7、问题驱动
我们的每一步都应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当一个新的idea产生的时候,请先问一下自己,做这件事我能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如果一个创意不能解决任何现实存在的问题,它就没有实现的价值。
在百度技术部里,每年都会有很多听起来极炫的项目被kill掉,为什么呢?原因都是一个――过不了Robin“这个产品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关。
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可以做的事却是如此之多,百度之所以一路前进,正是因为每个项目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应需求而生的。一个项目被提出时,如果并没有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做“后盾”,多半就会被束之高阁。
话说阿拉丁项目在百度的技术与产品部门立项后,2008年6月到了向Robin汇报的环节。
技术总监王梦秋知道Robin一定会像往常那样首先问“这个产品要解决什么问题?”,所以不等他问,便直截了当地说:“产品部门的同学发现,到百度输入关键词的用户很多时候是想寻找网页以外的资源,如图片、视频或MP3等,他们已经做了四年左右的研究,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将百度垂直搜索产品中的结果都整合到大搜索的结果之中,让用户更快地找到所求。我们认为,现在,是调整技术方向的时候了。”
(二)守正(4)
“可以啊。”Robin听了非常感兴趣,但接着又问:“可是百度平台上制造的内容非常有限,把我们的内容都纳入之后,还是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怎么办?”
大家一时没有想到办法,一阵小声的讨论过后,目光汇聚到Robin脸上,他似乎已经有了答案。果然,Robin说:“我给你们出个主意,我们可以再想远一步,开放后台系统,让整个互联网里好的资源都能接入进来。”
这个宏大的想法出乎在场所有人的意料,技术部的同学们眉头紧锁:“那么我们的质量怎么控制?又该如何进行审核呢?”Robin把视线投向首席产品架构师孙云丰:“那是PM的工作,现在的第一要务是要把这个创新的想法落实下去,看用户的反馈。”
眼看奥运将近,梦秋和云丰决定就以此为契机做一次尝试,于是,在奥运期间,用户通过百度搜索相关关键词时,体验到了百度的变化――会优先出现金牌榜、比分、图片等结果。试验的结果是,用户非常欢迎,百度的流量在奥运期间上冲了新高。于是,历经四年的这个创新想法终于进入全面大规模开发。
时间到了2009年7月,“阿拉丁计划”推进顺利,在一次产品汇报会上,Robin的问题又来了:“经常有朋友对我说‘你们搜索引擎什么时候才能无处不在,而且要什么有什么,回答得出我所有的问题呢?’我们的‘阿拉丁’就是想让用户要什么有什么,但我们现在只是进行了资源的整合,如果用户想要找的不是内容而是应用,或者他们是在其他非PC平台上提出需求,比如手机、电视或公交车站上,怎么满足呢?”
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也打开了另一扇通往更深入探索的门。产品和技术部门的同学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人说,可以将百度的搜索框嵌入各种介质,让框无处不在;有人说,可以在开源的平台上建立应用等等。
讨论的最后,Robin说:“我想,我们这个框的背后提供的将不再只是一个spider,而是一种计算,通过瞬间完成的海量计算,将人们真正需求的结果――而不是中间步骤,直接丢给他。也就是说,让搜索引擎抓取的范围从可搜索资源扩展到应用;从PC平台扩展到其他平台。” 这,就是后来他在2009年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互联网发展新理念――“框计算”。
原来,Robin的大脑早就被这一系列的问题所驱动,走到了技术发展方向的更深处。他深入了解用户需求而提出的一个个问题也将百度的技术带向新的领域。有了明确的方向,研发的发动机便飞快地运转起来。
实时搜索究竟怎么做?
Twitter在全球掀起微博客的热潮后,网页搜索产品部门有同学提出:“微博客肯定会在中国流行起来,咱们是不是应该也赶快做一个?”
接着,有同学反问:“做微博客对搜索引擎的价值是什么?能为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答:“能解决实时搜索的问题啊, 实时搜索肯定是有需求的。”
又问:“在中国,微博客能为我们提供公众普遍感兴趣的实时信息吗?”
答:“应该能吧,我们调研一下。”
调研的结果显示,在中国做微博客,能收集到有价值信息,但相比“我今天吃了……”这类个人分享,有价值信息的比例不会很高。
于是产品部门继续自问:“那么我们在中国能否找到其他资源,为实时搜索提供支持?”
(二)守正(5)
大家找到的答案是有――比如贴吧、论坛等,无论是百度贴吧,还是各地的一些知名论坛中,都聚集了大量“好事者”,愿意将实时的新闻在那里与群体分享,在这方面,中国的情况远比国外发达。而且大家在调研中还发现,在中国,这种群聚网上平台分享出的实时信息,比个人发表的内容更容易接近真实,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可以补充完全一个新闻事件的各个方面,使错误信息得到纠正。
最后产品部门得出结论,这件事情的讨论重点不应该放在我们是否要自己做微博,而是应该去考虑如何利用互联网上和百度已有的资源,把实时搜索做起来。
于是,一个囊括了贴吧、众多知名论坛和国内新兴微博网站的实时搜索产品项目终于在产品部门立项了。
百度上市以后,据说李彦宏的工作主要就是 kill ideas,当一个企业有了一笔钱,同时在市场上有很多事情可以投入的时候,很多人会失去判断力,因为到处看来都是机会。李彦宏用一种简单的方法解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