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

第163部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163部分

小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华严经》,这大乘教里面讲,整个宇宙是一体,不但是父母、师长、兄弟姊妹、家亲眷属是一体,要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佛告诉我们,我们前面这三段念过,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体,为什么?同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佛法,你看看许许多多的忏仪,忏法里面的仪规,第一句“一切恭敬,一心顶礼”,这就这个意思。天地鬼神不能得罪,你不要说他没有,你得罪的时候日子不好过,会得一些怪病。树木花草有灵,前几天我们在信息上看到,中和市的市长去砍一棵树,这是个老树,听说有五百多年。这个树根没有保护好,把它砍断,树神就惩罚他,让他的脚背筋裂开,痛苦不堪。这个树神托梦来告诉他,是因为你伤了他的根,他也叫你受罪,让你了解树神的痛苦。这个树根大概总得三个月才能够复原,慢慢才长好;你的脚三个月之后就不痛了,业因果报丝毫不爽。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的敬,你就相信普贤菩萨讲的话对了,“礼敬诸佛”。诸佛是谁?《华严经》上说的,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之一,“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一切众生不但是包括有情的一切众生,他没有说一切有情众生,没有这样说法,只说一切众生。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就叫做众生,所以这个范围很广大。动物是众缘和合而生,植物也是众缘和合而生,山河大地、自然现象没有一样不是众缘和合而生。那我们的礼敬怎么礼敬法?这一切的一切,宇宙之间一切一切都要用恭敬心对待,这就对了。不能轻慢,蚊虫蚂蚁不可轻慢,花草树木不可以轻慢,泥沙石块不能轻慢。《华严经》我们看佛菩萨举例子都举微尘,微尘是物质里头最小的,现在讲的什么?矿物。佛经上讲的一微尘,用现在话说,它是有机体,它不是死的,它有见闻觉知,也就是说它有意识。

  整个宇宙一切现象统统是有机体,而且是跟自己同一个自性,怎么能不尊敬!尊敬万物就是尊敬自己的自性,尊敬万物就是尊敬自己的灵性。我们身上有病,想一想,从哪得来的?对不起父母你会生病,对不起兄弟姊妹会生病,对不起亲戚朋友会生病,对不起天地万物也会生病。如果你有个恭敬心,真的把普贤菩萨教导我们前面四条真做到,礼敬,对于一切众生、天地万物恭敬,恭敬心;称赞,赞美,祈祷里头是赞美;供养、忏悔业障。只要这四条做到,你会得金刚不坏身,你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我们学习《妄尽还源》,学到这个地方,对这个应该没有疑惑,十愿前面四条做到了,成就自己!你会跟诸佛菩萨一样,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所以我们真正想修行,我们天天想什么?想自己的过失,改过自新。想不到、想不出,想不出看别人,看别人的过失,别人是我的一面镜子,看别人的过失,不要记别人的过失。用别人的过失回光返照我自己有没有?这就对了,我自己要有的话赶紧改,改过自新。专门看别人的长处,别人的好处,别人的好处我有没有?有,要保持;没有呢?没有要学习。外面环境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你要会照!最怕的是挑别人的毛病,不知道自己的过失,那你就是起心动念都在造业。真的像《地藏经》上所讲的,“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那就错了。

  我们乐欲要从哪里学?我们这一生真是不容易,得人身,遇佛法,又遇到大乘,又遇到净宗,又遇到《华严》,这稀有难逢,我们这个缘多么殊胜。这样殊胜的缘分,如果我们当面错过,这个罪就很重。为什么?这一生永脱轮回、永脱十法界的缘分你得到,你在这一生可以成佛,可以成菩萨,你为什么不干?我记得我在从前曾经讲过一个题目,“闻经学佛是人生第一乐事”,那就是乐欲,应该排在第一。每天能够听经,听经是跟佛菩萨往来,听佛菩萨的教诲,生活是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进修,人数多少不拘。你看《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当年在世,他一个小道场只有八个人,八个人个个成就,很值得我们做榜样,有志一同都成就。在东晋时代,我们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在江西庐山建念佛堂,志同道合的一百二十三个人,在这个山上建念佛堂念佛共修,依靠的经典只有一部《无量寿经》。那个时候《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都还没有翻译出来。《无量寿经》是最早翻译的,就依这一部经,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成就。远公大师往生的时候,他们念佛堂前面往生的人,都跟佛一起来迎接慧远大师,你说这多么殊胜!远公往生的时候跟大家说,“我们同修前面往生的全都来!”这不是假事情。

  所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我觉得他老人家讲的话,是针对我们现实环境来说的,道场不要大,同修不要太多,二十个人,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成就。因为小道场,在现在这个环境很容易维持,你省心省事,不要攀缘,有三、五个热心的同修来护持就够了,自己不求别的。现在因为我们烦恼习气重,信心还不是十分的坚定,听经研教就有必要。听什么经?听净土经,五经一论,或者是五经一论里面选一、二种。选《无量寿经》,选《阿弥陀经》,选《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一章,“上品上生章”够了。反覆的听,一遍听完从头再听,一直听到往生,一门深入、长时薰修。经完全听明白、听懂了,我们念佛的心坚定,往生的心不变,哪有不成功的道理!这叫真正的道场。人多麻烦,人多意见多,很不容易成就。

  所以我们可以以印光大师这个教诲,做为一个限制,就是不超过二十人,三个、五个也行。前面我跟诸位报告,黄忠昌就一个人,他闭关,你看二年十个月预知时至就往生,一个人,小道场,小茅蓬,好!志同道合,大家互相在一起生活照顾,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亲近阿弥陀佛。这样修行,那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一个不会漏掉的,个个有成就。真正有这么一个道场,这样的殊胜,就会影响整个净宗,有这么个好样子,树立这个典型,大家都学!心定下来,不再攀缘,我们一生当中有方向、有目标。所以我们学这句“乐欲”,我自己喜欢什么?我的喜欢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念佛求生净土,我的欲望就是亲近阿弥陀佛。古人讲的话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这个开悟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现在不求这个,这个不容易,我现在先求往生,到极乐世界见了阿弥陀佛就开悟!我把我们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放在极乐世界,这就不错了,稳稳当当的成就,这也就当生成就的佛法。

  ‘应机授法,应病与药’,下面是比喻,这两句后一句是比喻,他是什么样的根机,你就给他什么样的方法。前面讲“众生根器不等”,释迦牟尼佛在,“应机授法”,每个人都不一样。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完全是开班教学,没有共修的。修行各人修自己,没有在一起修行的,只有在一起上课。释迦牟尼佛也真了不起,我们现在是一天讲两个钟点就很累了,他老人家一天讲到晚也不累,四十九年没休息,你说这还得了吗?这不是普通人。要知道,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教学,一个人也教,两个人也教,几百个人也教,几千个人也教,他不固定的。无论这个人从哪个地方来,来看释迦牟尼佛向他请教,他立刻就教,有教无类!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用什么法门来教?佛三千年前,对我们现实这个环境他完全了解。我们自己选择法门太难!好像我们是个病人,释迦牟尼佛经典是处方,处方是给从前人用的,不是给我开的。我现在害这个病,找哪个处方能对我的症?这个问题太难。在从前有护士帮忙,我们自己不会选请他,他有经验替我们选,这些护士是祖师大德有修有证,没问题。

  现在这个世间没有了,真正有修行的这些大德都走了,我们找谁?佛是真的慈悲把选择法门的原则说出来,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你看,讲得多清楚、多明白。释迦牟尼佛灭度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他老人家的法运总共一万二千年。我们现在在什么时候?在末法。正法那个时代佛法还没到中国来,佛法到中国来是像法时期,所以禅特别殊胜,像法一千年。现在到末法时期,末法照外国人的算法,已经过了五、六百年;照中国人的说法,末法在中国已经过了一千年,这还有九千年。我们就相信,不要去操心,就选净土就好,这是遵佛的遗教。佛说这个话是在《大集经》里面讲的,我们遵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我们选择净宗,真的对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适应。现在时代大家工作非常繁忙,自己的时间愈来愈少,修学净宗就特别显得方便。净土的经典少,五经一论,要是把它统统印在一起,一个薄薄的小本子,分量少,六样东西。如果还嫌多了,选一种就行,五经一论随便选哪一种都可以。最少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部净土经典总共只有二百四十四个字,比《心经》还少,《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大势至圆通章》二百四十四个字,行!依这部经典能成就。方法妙极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效果也非常殊胜,“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看,这效果多殊胜。

  所以应机授法,我在年轻的时候,方老师介绍我《华严经》,我也非常喜欢这部经典,很可能过去生中学过,这一生遇到了特别有缘分。以后接受净土的教诲,看到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无量寿经》,前面有梅光羲居士一篇很长的序文,介绍这部经。序文里面提到,清朝乾隆年间,彭二林居士他所说的,他讲《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我看到这一句,那个时候我讲《华严经》,讲了不少年,我不讲了,我讲《无量寿经》。所以《无量寿经》前后我讲了十一遍,最后一遍没讲完,那时候在新加坡讲的。为什么?《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是小本《华严》,《华严经》是大本《阿弥陀经》、大本《无量寿经》,也就是这个意思。现在人喜欢简单,所以我们一切从简,好事情!以后为什么又讲?三个人来劝请,头一个是台南开心法师,找我很多次,每次见面都要求我讲《华严经》。他跟我说“法师,你要不讲,以后恐怕没有人再讲!”我听了也很难过。第二个是北京黄念祖老居士,也给我讲过好几遍,他老人家在的时候,我每次到北京不是别的事,专门去看他。他也希望我讲,能够留一套完整的资料,留给后人做参考。

  第三个是韩馆长,韩馆长在病危的时候,往生前二、三天,很恳切的跟我商量,希望把《华严经》讲圆满。那个时候还没有光碟,光碟并不普遍,录相带,希望保存录相带留给后人做参考。我因为她病得很重,我就答应,大概过两天她就走了。一九九九年我在新加坡,新加坡讲经,跟李木源谈到这个事情,李木源非常欢喜,代表启请,所以《华严经》就从新加坡居士林开始。真的经太大,像世尊当年一样七处九会,我们每到一个地方就想办法继续讲。现在保存录相已经讲了四千多个小时,像现在这种讲法,这部经讲圆满至少还要十年,这是个大工程。星云法师以前跟我说,这是很伟大的工程,不容易。我们尽心尽力努力在做,实在讲希望后继有人,认真的学习,最重要的入华严境界。怎么个入法?贤首大师这篇文章就是教给我们这桩事情。他这六大段,前面三段是华严境界,从行四德以下的三段教我们怎样去入。你看先从“随缘妙用无方德”,从这里下手,整个的原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随缘,懂得随缘,随缘里面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与性德相应。讲到我们现前贴身,性德相应怎么相应法?与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相应,这就对了,我们学的是这个法门。

  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法门怎么修法?诸位一定要记住,世尊教给韦提希夫人的办法。韦提希夫人遭了家庭变故,儿子叛逆,她苦不堪言,求释迦牟尼佛。佛以神通从空中下降,到达被囚禁的处所,她哀求,这个世间真叫浊恶至极,诸佛刹土有没有清净地方?她求往生。释迦牟尼佛以神力,把诸佛的净土展现在她的面前,让她自己去看、自己选择,她选择极乐世界,她想去。这是《十六观经》的缘起。可是世尊在没有教给她修行方法之前,先教她修三福,而且告诉她,这个三福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净业正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