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

第23部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23部分

小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来是什么?就是文里面所讲的‘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就是真如本性。学佛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不可以不清楚的,学佛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也不是求健康长寿,他求的是什么?求的是明心见性,见性就是见自性清净圆明体。如果是见了性,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为佛,他就成佛了,这是一桩大事。什么叫性?这是首先我们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的。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为我们示现的,见性了,我们看经教里面常说他老人家夜睹明星、豁然大悟,这就是说他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贤首国师根据经上所讲的,《华严经》上所讲的,就这一句话,“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体就是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宇宙万事万物从哪里来的?总得有个根,万事万物就从它那里出生的。这个出生的,能生的这个本体,在佛法里面就称为自性。自性它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换句话说,它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但是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连时间跟空间也是从它而生的,没有它,时间、空间也没有了。实际上,时间、空间不是真的,现代科学家也发现了,这个我们不能不佩服他。时间要是没有,前后没有了,空间没有,远近就没有了,那才叫事实真相。这是先说能现宇宙能生万物的根源、本体,先说这个。

  这个体是一,是一体,就是整个宇宙、一切众生全是从它发生的,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才知道人跟人的关系,人跟大自然的关系,人跟整个宇宙的关系。这个关系就是中国人讲的伦理,伦理是讲关系,这关系你统统都搞清楚了。是什么关系?原本是一体,如果我们说一家,一家很亲切了,没有一体来得更亲切。因为它是一体,所以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迷失了自性,不知道宇宙的根源是什么,生命的起源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迷了。迷了之后对这些关系不认识,也可以说是错误的认知、偏差的认知,产生许多与事实相违背的这些思虑、见解,这个在佛法里面统统称为邪知邪见。知见不正,就是我们想法、看法错误,所以我们的做法就产生错误。这一错误之后,就把事实真相会扭曲了,扭曲的幅度大小不一样,这就是佛在经上讲的十法界。十法界里面有佛法界、有菩萨法界,那个扭曲的幅度不大,要讲饿鬼法界、畜生法界、地狱法界,那扭曲的幅度太大了。无论它扭曲幅度多大,它的本体从来没有变过,这个本体我们就称它作如来藏,也就是真如,真如本性,讲这个东西。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世界?后面就要讨论这个问题。第二,他第二段告诉我们“起二用”,这个二用就是宇宙,宇宙出现了,生命出现了。这个生命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禅宗里面所说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出现了。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生命,跟宇宙是同时出现的,这个跟现在科学说法不一样,科学说出许多种的猜测,一直到今天都不能够断定。可是在佛法里面说得是清清楚楚,非常肯定,一丝毫疑惑都没有。我们学佛的,相信佛说的,凭什么相信?当然第一个我们依凭的是佛没有妄语,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妄语者,这是我们能够相信的。第二个,他用的方法正确。今天科学发现宇宙的奥秘,决定离不开数学,数学是科学之母。以高深的数学来推论,然后用精细的仪器来观察,我们肉眼看不到,用仪器来帮助,像宏观世界,现在用天文望远镜;微观世界,像量子力学,用高倍的显微镜来观察。可是佛不要用这些工具,也不必依数学的理论,他依什么?他依禅定,这个我们要相信。禅定是用清净心,心愈清净,感应就愈灵敏。宇宙现象是个波动现象,极其微细的波动,那就要很定的心才能够体会得到,所以定功层次浅深差别很大。到极其微细的波动,在很深禅定里面能够体会得非常清楚,那就是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这个我们能相信。

  释迦牟尼佛,在中国历史上记载,三千多年前出生在印度,可是外国人记载的,他们的年数今年好像是二千五百五十三年,跟中国的记载差不多相差六百年。到底哪个正确?每个说法都有依据,都能拿得出证明,所以我们可以不必去做这些考古,用不着,因为它无关紧要。但是肯定的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在他那个时代,印度是世界上宗教之国,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宗教?我们有理由,找到答案,那就是印度人爱好禅定,每个宗教都修禅定,学术界也修禅定。从禅定里他可以突破空间维次,他能看到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他是真看到,在定中看到的,不是梦中,是定中看到的。所以这是属于现量境界,他不是推理。入同样层次的禅定,就能看到同样的世界、同样的现象,一个人入定,一个人见到,十个人入定,十个人看到,大家所看到的说出来都是一样的,可见得这不是假的。

  释迦牟尼佛当年离开家庭出去求学,禅定是他主要的一门功课。佛经里面讲的四禅八定,那不是佛教的,释迦牟尼佛没有出生之前就有,当然他也学得很成功。得到第八定,六道里面的事情就完全明白了,他上面能够看到无色界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下面能看到阿鼻地狱,这个障碍完全都没有了。诸位想想看,能够修到第八定的人很多,不止一个,修到初禅、二禅的那就太多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修到这个地步他就到色界天去。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大家常常向往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真正的共产、真正的平等有,不是没有,在哪里?在色界天、在无色界天;欲界不可能,欲界做不到。欲界,人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有贪瞋痴慢,那怎么能做到?那只是向往而已。可是色界天这些有没有?有,虽有它不起作用,禅定的功夫能把它伏住,使你的心量、思想解放,心量拓开,那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向往社会主义,要修禅定,要到色界天去,那里面没有人我是非、没有竞争、没有冲突,也没有彼此利害关系,那个社会好!可是欲界是做不到的。

  欲界里面的众生是业力形成的,业力是各人造善、造恶不相同。譬如世间人富有的,他凭什么富有?过去生中修的因,佛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他修财布施他这一生就发大财,他发财发得多少与他前生修的因一定是正比例,他修得多,他发得也多,他修得少,发得也少,没有修那就没有财富。我们今天在国外看到还有乞丐,我们在泰国看到,在印尼就更多,在街上乞讨,那是什么?那是过去生中没修。像我们中国人看相算命,一个人有财库,命里的财库,命里的财库空空,没有财库,他做什么、哪个行业他都发不了财。这是六道欲界里面的情形。聪明智慧是果报,因是法布施;健康长寿也是果报,因是无畏布施。这三种布施你修得多,果报是你有财富、有聪明智慧、有健康长寿。在我们中国历史上,这三种修得很足,修得最圆满的,大概历史上可以选出一个人,乾隆皇帝。你看他的富贵、他的聪明智慧、他的健康长寿,过去生中修来的。乾隆那种智慧福报绝不是一世,一世修不到,至少要修十世才能修那么大的福报,哪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所以,中国谚语有句话说得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是一定的道理。佛法里有教我们生财大道,你只要肯依照经典的理论、方法去修学,真发财、真得智慧,真正得健康长寿。

  在台湾,由于过去印光法师他老人家一生提倡《了凡四训》、《安士全书》、《感应篇》,这桩事情是我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经,住在九龙中华佛教图书馆,那个图书馆是倓虚老法师建立的。我在那里讲了两个月,两个月讲完之后,在香港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光明讲堂继续讲两个月,第一次到香港讲了四个月。在中华佛教图书馆里,倓老收集弘化社出版的书,收集得很多,相当完整。弘化社是印光大师创办的,那是我们净土宗的祖师,我的老师是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是印光大师的学生。所以看到印光大师的这些典籍,我们有特别的亲切感,我在香港没有事情,白天天天翻书,就看弘化社的。弘化社的书印得不错,可以说是善本,校对很精确,里面很少有错字。我看书很喜欢看版权页,首先翻开来看版权页,看他印多少数量。没想到这三本书超过三百万册,让我感到非常惊讶。你看这老和尚,一代祖师,对于佛法印的书、经典数量都不多,一次印个一千本、二千本、三千本。可是这三样东西,就是《了凡四训》、《感应篇》、《安士全书》,他一次不是几千本,至少是一万本以上,一万本、三万本、五万本,他是这个印法的。我一看后头版权页排列的,第一版、第二版,到第十版、二十版,我给它统计一下,这三本书差不多超过三百万册。为什么?《了凡四训》可是说是个儒生对儿女的教训,写的这四篇文章,叫四训。《感应篇》是道教的,《安士全书》里面一半是道教的,它前面的一半,占的分量一半都还超过一点,“文昌帝君阴骘文”,那是道教的。后面有三篇很短,不长,《万善先资》是讲杀生的,杀生的果报,《欲海回狂》是讲邪淫的果报,最后一篇是讲净土,分量不多。这个老人为什么印这么多?我天天在琢磨,终于想到了,现前这个社会逐渐的道德沦丧,人不守本分,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所以社会慢慢变动乱。到现在是完全明了了,这三样东西能救世界。现在哪个人不关心自己,关心什么?希望我能发财、我能升官、我能够聪明、我能健康长寿,不就学这个吗?了凡先生那本书就管用,《安士全书》帮上忙了,《太上感应篇》完全讲因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报,回过头来,“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一点都不假。我们要想脱离贫困、脱离愚痴、脱离疾病,只要你真正懂得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能改变,而且改变得很快。

  我把这个道理想通了,我从香港回来之后,我也学印光法师,我就把这三种书一样带一本回来,在台湾印了十几万册,一样印五万册,就印到十五万册,在台湾流通。我记得我还讲过几遍,确实是改造命运。如果大家都是好好的学的话,那台湾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台湾肯定是古人所讲的和谐家邦,礼义之邦。真的是我们想像当中的安和乐利,平安的世界、和睦的世界,真正是幸福快乐的人生,这个东西能做到。所以他就是讲的断恶修善,老和尚把标准降得这么低,降到最低,断恶修善就能够离苦得乐。这是我们天天希求的,不是求不到,你不懂道理、不懂方法,你求不到。如果是想一些不正当的方法,怎么样去欺骗别人,干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以为这样可以发财,那就错了,这是违背因果定律的。损人要知道决定不利己,怎样才是利己?利人才真正利自己,处处想到帮助别人,所以佛教我们施舍,施舍是愈施愈多。台湾这些年来,在整个世界上来看很难得,台湾人学佛的多、念佛的多,台湾人修布施的人多,欢喜布施。所以我常讲台湾没有大灾难,纵然有些不如法的事情,毕竟好人不少,这些好人都在做善事,都在修德,能弥补一些过失。佛法教学,教人离苦得乐这是初步,这不是目标,这是第一个阶段,非常有必要,也不能够疏忽,从这个地方再向上提升,那就是破迷开悟。印光大师这三本书,包括我们最近提倡的《弟子规》,是人天法,你认真修学不失人身,而且在人天里面是得乐的,不是来受苦的,因为是善法成就的。

  这是说明印祖的教诲,我们发现了,我们想通了,极力在社会上提倡,收到的效果非常殊胜。学习了凡先生、学习俞净意先生,所收到的果报不亚于他们两个人,我在台湾见到不少,这就说明它真有效,它不是迷信,业因果报是真的。佛法讲到最高的是明心见性,这是根性很利,眼光远大,没有把眼前看在心里,他看得很远,我要得究竟的果报。譬如像学袁了凡、学俞净意,能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这是不能,出不了六道。出不了六道,那不是我要的,我们要的是永远脱离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叫苦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我们不要跟苦海里头这些人去竞争,不要参与他的队伍,我们回头。现在我们很清楚、很明白,六道怎么形成的?执着形成的,也就是大乘教里常常讲的见思烦恼所造成的。真如在烦恼中,真如就是自性、就是本性,我们中国古人有说,但是说得不太清楚,模模糊糊的。譬如《三字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