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

第247部分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第247部分

小说: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净空法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有个我,这个麻烦,没我行吗?没我,你就自在了,没我你就随缘妙用,没我的时候你起心动念是智慧做主,烦恼再也不当家。有我就有烦恼,大乘教常讲“四大烦恼常相随”,跟谁相随?跟我相随,只要有我就有四大烦恼。第一个,有我见,执着有个我,执着有我身,另外三个就是贪瞋痴,我爱是贪,我慢是瞋恚,贡高我慢,我痴,贪瞋痴就起来。我没有了,贪瞋痴就淡了;贪瞋痴真的没有了,就出六道轮回。六道里面有贪瞋痴,六道外面没有贪瞋痴,六道外面是四圣法界,见思烦恼统统断掉,他还有什么?他还有尘沙烦恼,还有无明烦恼,那是什么?那是分别,那是起心动念。到不起心、不动念就超越十法界,你成功了,成佛了,真的成佛,不是假的,天台大师讲“分证即佛”。

  这些道理,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从这句话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我们才懂。学一样东西,一遍、二遍、三遍不行,哪有几遍就成就?那是上上根人,中下根性不行。为什么古人小时候,儿童,在私塾里面念书,老师教学生念书,学生程度不齐,教材完全相同,程度不齐怎么教?根性利的进度快,根性迟钝的进度慢,用这个方法。古时候的书本,用我们现在话讲是标准本,你不能说古人不科学。它每一页,一页是两面,二十行,也就是一面十行,两面是二十行,一行二十个字,这一页两面四百个字,古书里头都有记载。天分好的、记忆力很强的,真正是上等根性的人,他一天能够念六百字到八百字。四百字是一页,六百字是一页半,两页是八百字,这是能背诵。念几遍能背诵?念十遍,标准。你看,两张念十遍他就能背,人不多。大多数是中等人才,中等人才念多少?四百字,这是中等根性。两百字到四百字,两百字是一面,四百字是两面,时间都是十遍,从这个地方看你的根性。十遍,这四百字背不完怎么办?减一半,两百字,两百字就是一面。一面十遍背不下来,那就是下等根性,下等根性是一百字,一百字五行,念五行,也都是十遍,标准是十遍。所以老师先把学生的根性都知道,这个人根性钝一点,念一百个字;那个人根性好一点,念两百个字;那个人又好一点,念三百字,这个念法。真正能念到六、七百字的非常少,可能班上一个都找不到。十遍,十遍就能背。会背之后,老师教他看着本子念,还要念一百遍,根性好的念一百遍,根性迟钝一点的念两百遍,为什么?他真正记住,他不会忘记,“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这个道理。这个方法训练,根性迟钝的都有成就,为什么?他用的功夫比人多,人家十遍会背,我一百遍;人家一百遍会背,我一千遍,“人一能之,己十之”,要做十倍的功夫。

  我们再想想过去那个时代的环境,人心纯朴忠厚,家庭教育好,社会风气好,社会上作恶的人很少,不常见;孝亲尊师的人很多,常见,人心是定的,好教。现在的社会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人心没有依归,终日惶惶,心浮气躁,学什么东西都学不进去,想学,学不成功。什么原因?与心情有关系。心情,他不是圣人,他会受环境干扰,环境影响太大了。所以现在学东西难,真难。真难,很愚的人,佛有善巧,你学东西学不会,教你念一句佛号,这个容易,阿弥陀佛,那一句容易。你就这一句佛号念到底,你一天念个十万声,两年、三年肯定得念佛三昧,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骗人。三、四年前,你看深圳黄忠昌居士,三十几岁,他就做这个实验,闭三年关,一心念佛,看能不能往生,这个我们知道。念了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他预知时至往生了,告诉人,真的,不是假的。而《弥陀经》上告诉我们,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功夫就能成就,祖师大德告诉我们,上根人一天、二天就成就,中根人三、四、五天,上根人一天就成就,下下根人七天。真干,真放下,对这个世间不再有一个妄念。解悟的人知道,这个世间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万缘放下,一心称名,所以他就那么快。一行念不下来,我念四个字。这是什么原因?性德法尔如是。高明的老师懂得善巧方便,而这句名号是不思议的解脱法门、无上法门,上上根人遇到一天成就,下下根人遇到七天也一定成就,这我们总得要记到。

  下面大师给我们解释定光,这里讲定光、讲显现、讲无念。‘言定光者,谓一乘教中白净宝网万字轮王之宝珠’,这是讲放光之体,这是讲定光。特别说出来“一乘教”,什么是一乘?这是佛家的术语,经教里面解释“成佛唯一之教”,“乘为车乘”,这是比喻,比喻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于涅槃岸,故谓之乘”。就好像车子一样,古时候的车,大车那是一乘,古时候的大车是马车,马车可以乘很多人。我们小时候念书,那个时候公共巴士很少,抗战胜利之后我在南京念书,南京的马车就很多,是一般人重要的交通工具。马车可以坐十个人,我们学生,学生年轻,学生坐车,大概是可以坐十四个人,那时候我们念中学。而且马车,你只要遇到一挥手它就停下来,就能上车,什么地方下车,它很方便,它没有车站,随手可以招呼,非常方便。乘车用钱很少,那时候一、二毛钱就到达哪个地方,它也算距离的,它能够把你带到目标地。佛法就用这个车做比喻,佛陀的教法能帮助我们从凡夫地提升到如来地,运于涅槃岸就是如来地,这叫一乘。“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把一乘的意思说出来了。要知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只有一个目标,帮助一切众生圆成佛道,圆满成就佛道。所以,唯有一乘法,成佛的方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佛真有一乘法,如果这个人不是一乘根性,你给他讲一乘法他不敢接受,那就没法子,不敢接受,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在学佛当中就遇到很多,劝他成佛,佛太高了,我业障深重,我这怎么能成就?确实还有很多人,进了大殿不敢看佛像,惭愧。这人是好人,他有惭愧心,他觉得自己做的业障很重,不好意思见佛,好人,真是善人。所以佛有善巧,佛你觉得不能成就,菩萨怎么样?菩萨也不行;阿罗汉怎么样?阿罗汉还是不行,还太高;那天人怎么样?天人还可以,希望我来世能生天。佛真的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要觉得天不错,希望生天,佛就教你生天的方法,教人天小教;你觉得人还不错,来生希望能够还得人身,佛就教你得人身的方法。志向志趣高一点,人太苦,我已经尝到,听说天上好,天人福报比人大,我希望生天,佛就教你生天的方法,上品十善,四无量心。

  可是诸位要知道,上上乘法一定是以人天法为基础,像盖高楼一样,人天法是地基,人天法做不好,怎么能够修一乘?这个一定要明了、要清楚。得人身,来生再得人身靠什么?佛在经上讲,中品十善,十善业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虽然这十条都没有断,但是自己能控制得住。这十条得细讲,不细讲你没有办法修学。譬如不杀生这条,怎样做才不杀生?不是说我不杀人、我不杀害众生就算不错了,那是什么?下品十善,人要得中品十善。中品,你要懂得意思,大乘教里面常讲,“菩萨所在之处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以这个标准。我虽然没有杀害他,众生因我而生烦恼,这算什么?也算是杀生,为什么?恼害众生。障碍众生闻法、障碍众生学佛,杀众生的慧命比杀身命的罪还重,很多人不知道。我们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示现开悟之后,四十九年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法布施。用他的体力、用他的精神、用他的时间,这叫内财布施。做出的样子给众生做示范,法布施;用言语教导,法布施。他这样做,三种布施具足,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要能看到这一点,要能体会到这个意思。无我,纯善纯净的心帮助众生转恶为善,帮助众生转迷为悟,帮助众生转凡成圣,这叫修圆满的布施,成就无量功德,庄严法相。诸位都知道,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从哪来的?相随心转,从他的善心、善行里面现出来的,一切众生见到没有不生欢喜心的。所以佛的相,佛的样子,我们讲威仪,能摄受一切众生,众生见到、听到、接近到没有不生欢喜心的。这叫自行化他,自己示现的告诉我们,天天不断向上提升境界,他教给我们,佛是这样的,让一切众生看到之后,也就很想跟释迦牟尼佛学习,我也希望天天向上提升。

  真干,从哪里干起?从做人干起。我们净宗同学,修行最高指导的原则就是“净业三福”,三条。第一条教我们“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将它具体落实在儒释道的三个根,孝亲尊师在《弟子规》,字字句句要做到;慈心不杀落实在《太上感应篇》;末后修十善业,《十善业道经》。儒释道的三个根在第一句,第一句全都做到,是人天小果;你做得不很圆满,达不到满分,来生不失人身,得人道。如果能及格,恭喜你,你生天,你能够达到六十分、七十分,你肯定生忉利天;如果你能有八十分、九十分,你就生夜摩天。这是佛教给我们人天法,必须有这个条件你才能真正学佛,受持三皈、五戒、威仪。三福第二条讲“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皈是方向、是目标。修行人要记住这三大纲领,第一个是觉而不迷,第二个是正而不邪,第三个是净而不染,觉正净怎么修法?要依靠佛菩萨,向佛菩萨、向老师学习,老师就是给我们示范觉正净。我们这篇论文里面,四德里所讲的“行为世则”,老师要做出榜样来给大家看。教学活活泼泼,没有定法可说,因人、因时、因地、因事而有不同。现在是乱世,是道德沦丧的一个时代,众生没有伦理道德的观念,你要教伦理道德就太难了。你讲这个东西、教这个东西,人家第一句话就问你,“这学了有什么用处,学这个东西能当饭吃吗?”对古圣先贤东西丧失信心了。丧失信心真有为难处吗?有,不善的心行能感召来所谓天灾人祸。你不相信,你不肯学,你的心行与伦理道德、与因果完全背道而驰,明白人、心地清净的人一看就晓得,他有灾难,大祸临头,为什么?不善心行所感的就是祸患。

  这桩事情,全世界各个族群、各个宗教圣贤人都跟我们讲得清楚,都讲善有善果、恶有恶报,中国古人讲得也很多。非常难得,近代日本江本胜博士用水实验,证明矿物懂得人的意思,它也能看、它也能听,我们什么东西都不能隐瞒过它。我们一个善念,善的反应,我们一个恶念,恶的反应,直接影响什么?我们身体。你看他做水实验,大家都知道人体百分之七十是水分,这实验出来,我们一个善念,水的结晶多美,你身体健康。我们一个不善的念头,一个自私自利的念头,一个傲慢的念头,一个嫉妒的念头,麻烦了,你的水的反应就很差;换句话说,你就不能不生病。就这个道理,直接的,直接影响身体。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能够把一切不善的念头放下,把一切善念兴起,第一个你身体健康就恢复,不要用药,不要找医生,就恢复了。水有反应,我们讲皮肤有没有反应?头发有没有反应?骨头有没有反应?统统都有。弥勒菩萨讲的,“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形是什么?就是物质。形是物质现象,识是精神现象,只要是物质,我们佛经上常讲,小,毛端,汗毛端,小,依报里面小是微尘。毛端、微尘都有见闻觉知,我们起心动念它全知道,它会自自然然做出反应。我们一个善念,全身没有一个细胞不善,这人身体健康,就这么个道理;我们的念头不善,我们全身这些物质细胞反应就不善,就生病。为什么小孩的身体那么好?小孩没有恶念,他还不懂得,没有恶念,他看到哪个人都是好人,他都会笑。为什么老人就生病?人愈到老,妄念愈多。尤其现在人老了之后无依无靠,小孩不孝顺,国家也没有做到认真的去养老,老人真的是悲哀。过去中国人老人有家,大家庭,家照顾,家族照顾,现在谁照顾你?儿女都不照顾,还会有人照顾你?所以自自然然他的妄念就多,想到自己一生,他一生的付出,到老的时候没人照顾他,他怎么不会怨天尤人?而这种怨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