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纪晓岚全传 >

第13部分

纪晓岚全传-第13部分

小说: 纪晓岚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期的刻苦钻研,为他20年后总纂《四库全书》,作了知识和理论上的准备。

居丧期满后,纪晓岚回到北京。又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31岁,乾隆甲戌科殿试时,考中二甲第四名进士,选入翰林院,开始了他一生的仕宦生涯。五、初入翰林

乾隆甲戌(1754年)殿试以后,纪晓岚以文学优长,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按照当时制度,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期满考试后,授〃散馆〃或〃留馆〃。考试优等者,原为二甲进士的授编修,原为三甲进士的授检讨,其他的则改任各部主事或是知县。留在翰林院的升迁较快,清代大臣多为翰林院出身。

纪晓岚点中翰林,自然春风得意,但他很清楚,这仅仅是他仕途上走出的第一步。要谋求引人瞩目的官位,仍须艰苦努力,不断进龋纪晓岚在庶吉馆学习,深得业师李又聃、董帮达等人的悉心教诲。他虽不善交际,但也常到座师刘统勋、介野园、孙端人等几位前辈府上行走,在他们的指教下,学问日长,阅历渐深,很快适应了官场生活。

在那个时候,文人狎妓侑酒、谐谑风流,成为风尚。即使师生同夤,也无所避讳。诗尝酒社,唱和酬酢,时有往还。不过纪晓岚不善饮酒,而他的座师孙端人,酒量大得很,可以说称雄一时。

一次宴会中,晓岚和孙端人同席,董曲江、刘师退等人也都在座,大家知道他酒量不佳,也不深劝,由着他尽情享用席间的珍馐佳肴。

正在这时,上了一道〃挂炉烤鸭〃,这是京城当时的一道名菜。大家纷纷举箸,吃得津津有味,唯独纪晓岚未曾下箸。

大家感到很纳闷。

大家都知道,纪晓岚有个习惯,就是非常爱吃肉,不食蔬菜、米面,一顿能吃两三斤精肉,再喝些茶水,就是一顿美餐。但他也有个例外,就是绝对不吃鸭肉,不管是何等名厨烹调的,他也不肯例外。

他这个怪毛病,座师孙端人并不知道,就向他问道:〃这鸭肉很可口,贤侄何以不吃?〃纪晓岚欲言又止,众人又都催问。

〃事情是这样的。〃他于是向大家解释。

原来,早年纪晓岚住在河间府东光城岳丈家。听说有一天深夜,人们被一片〃汪汪汪〃的狗叫声惊醒,起身到外面察看,发现有一家屋顶上,站着一个身穿蓑衣麻带、披头散发的人,在月光的辉映下,看得清清楚楚。那人手里挽住一个大布袋,里面发出许多只鸭子的叫声。

那个人沿房沿行走,由东家窜到西家,所到之处,都从屋檐上掷下两三只鸭子来。第二天,有的人把得到的鸭子宰着吃了,跟普通的鸭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但让人奇怪的是,凡是得到鸭子的人家,在那一年里都有人死掉。后来大家想起那天夜里送鸭子的人来,认定是凶神出现了。

此后,纪晓岚便无论如何,也不肯吃鸭肉了。

〃贤侄怎么迷信这一类传说,纯属子虚乌有!〃孙端人听了纪晓岚的话说道。接着又夹起一块鸭肉,放进嘴里大嚼起来。

董曲江却笑着摇头说道:〃让你这一说,我也吃不下去了。〃“扫兴扫兴,肯定是你早就吃饱了肚皮,说这样的话来吓唬我们。你自己不吃,也不叫我们吃好。〃刘师退说到这里,向众人一使眼色:〃请诸位说说,是否应当罚他一杯?!〃一听说要罚酒,纪晓岚连忙摆手,又给在座的逐个作揖,陪礼道歉。

〃好吧,既然你不敢饮酒,就罚你以不吃鸭肉为题,给诸位作一首诗吧。〃孙端人出面说话,为他的贤侄解围。

大家一听,都来了兴趣。孙老前辈出的诗题,确实新颖有趣,自古以来,还从没听说过有人用这种题目作诗,大家都想看看能否难住纪才子,便一催他说:〃好,就罚你作首诗,快快诵来!〃“遵命,遵命。〃纪晓岚略加思索,出口吟道:灵均滋芳草,乃不及梅树。

海棠倾国姿,

杜陵不一赋。

灵均是战国时大诗人屈原的字,他歌咏过许多奇花异卉,唯独没有提起过梅花;杜陵是指唐代诗人杜甫,因为他曾在诗中自称过少陵野老,杜甫曾为百花赋诗,就是不曾讴歌海棠。纪晓岚用这两件事来为自己解脱,做为不吃鸭子肉的理由,巧妙地完成了这个题目,可见他学识渊博,才思机敏。

〃哈哈哈,〃孙端人听了笑呵呵地说:〃你真是伶牙俐齿,能言善辩。不过用梅树、海棠为比,这鸭子也太荣幸啦!〃刘师退等同席的人,也都跟着笑起来。

这年夏天,纪晓岚又同一帮志趣投合的文人学士,结成了文社,半月聚会一次,谈今论古,切磋诗文。文社中有他的族兄纪昭和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钱大昕、卢文弨等人,当时都在翰林院任职。就连上科进士刘墉,这时已由翰林院编修升为待讲,也参加了进来,旧时文社的励学精神和无穷乐趣,使他留连难忘。刘墉参加文社以后,以他的学识影响和身份地位,很快便和纪晓岚一起,被推为文社的领袖。

一天文社聚会,刘墉提出要集诗对句,各位文友一致赞同,他便率先吟出一句李白的诗: 〃文章辉五色,〃钱大昕、卢文弨等人正在思索,纪晓岚却抢先对出下联: 〃心迹喜双清。〃他对的是杜甫的一句诗,与李白的一句合成一联,自然贴切。

钱大昕看他一如既往,凡有此类唱和,他总是毫不谦让,抢先应对,便出一句杜甫诗,要纪晓岚来对。钱大昕吟道:“学业醇儒富,〃纪晓岚马上吟出一句韩愈的诗: 〃文章大雅存。〃卢文弨看看明亮的窗户,吟出一句: 〃小窗多明,使我久坐;〃纪晓岚不假思索,张口对道: 〃入门有喜,与君笑言。〃纪昭一看这情景,心想这位爱出风头的族弟,又成了众矢之的,不免觉得好笑。纪昭比纪晓岚年长几岁,兄弟二人自幼即在一起读书,知道纪晓岚的功夫,不会被这几位同年难祝但又想如今都是居官之人,族弟就不应该像少时那样锋芒毕露了,还是老成稳重才好,便插空儿吟出一句:〃胸中已无少年事,〃刘墉在这帮人中,年龄较大,并且早以少年老成出名,一听便领会了纪昭的用意,便用凝重的语气对道:〃门外犹多长者车。〃大家觉得这一联意味深远,都用赞佩地眼光看看刘墉和纪昭。

纪晓岚明白是两位兄长警诫自己,也会意地笑笑,警告自己,今天不要出言无状。看大家兴致正浓,便吟出几个前人诗句,要各位应对。文友们虽不如他对得迅速,但稍加思索,也对得自然工稳,如其中几联是:云山起翰墨(王琚句),星斗焕文章(杜甫句)。

名高八斗星辰上(王廷珪句),

诗在千山烟雨中(张孝祥句)。

瑞草惟承天上露(王建句),

绣衣却照禁中花(方千句)。

圣代科名酬志业(方千句),

中朝品秩重文章(罗隐句)。

彩笔只宜天上用(贯休句),

五云多绕日边飞(鲍照句)。

几联对出以后,人们慢慢失去了兴致。这种歌功颂德的应酬之作,早已是这帮才子们的老生常谈,可以说他们个个是行家里手,毫不耗费心力。

这时刘墉想起了一件事,对大家说道:〃大栅栏的一家剃发店掌柜,前日到府上请题匾额,我为他写了'整容堂'三字,却一时没有想出上好的门联,烦请诸兄代为撰联,各位意下如何?〃刘墉的字写得非常好,称得上是当时的书法家。纪晓岚说道:〃石庵兄,有一现成联语,写出就可应付了。〃说完他就吟出了这副对联: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大家听了,齐声叫好。

这时,钱大昕说道:

〃敝人也有一联,虽不如纪年兄之联工巧,但做为剃头店的门联来用,却也使得。〃此联便是: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大家也很欣赏这副联语,便要刘墉一并写出。纪晓岚看了,猛然间又想出一联,吟诵给众人: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在座的人哑然失笑,刘墉把笔停下来说道:〃这下可好,都让晓岚兄给剃成了秃和尚!〃大家都佩服纪晓岚出语巧妙,趣味横生。这几副趣联传讲开来。翰林院的学士们也纷纷来和纪晓岚酬唱,一时传为佳语。

这年冬天,正逢纪晓岚在南书房当值,一位太监总管走进来。他听人谈论新科翰林、河间府的纪才子,便走到纪晓岚身边,上上下下地打量起来,看他身材魁伟,英俊漂亮,不像人们传讲得诙谐滑稽的样子。但看他身上穿着皮袍,手里却拿着一把折扇,这是当时文人的一种雅好,不少风流学士都是这样,本来不足为奇,但大冬天的,这手里的扇子没有实际意义,想来也确有些好笑,便向前冲纪晓岚笑一笑,操着南方口音说:〃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谈否?〃纪晓岚听了总管的话,看看自己的装束打扮,也觉得有些滑稽,怪不得老总管同自己开玩笑。但他惯于戏谑别人,哪里肯让别人耍笑?正要找茬儿回敬一下,忽然明白这老太监是给自己出了一联,里面嵌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名,心想这老家伙肚子里,还有点儿墨水,好,看我怎么回敬你!想到这里,站起来作揖施礼,笑着说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南书房里立刻爆出一阵轰堂大笑。人们看着老太监,肚子都笑疼了。老太监这时哭笑不得,十分难堪,苦笑着指点几下纪晓岚,口中却没有说出什么话来,落了个自讨没趣,悻悻而去。房中的几个人议论说,这副对得真是太妙了。

这事在宫中一传,可惹下了那一帮太监了。太监们都喜欢他博学多才,笑料儿无穷,每次碰到他,都缠着不放,不是出对联让他对,就是让他说笑话。

那天纪晓岚正忙着起草文稿,两个太监进来找他,说有个对联找他对,纪晓岚又气又乐,心想,你们也不分个场合!

口中说道:

〃我正忙着,等吃饭时再对吧!〃

两个太监缠着不走,纪晓岚便说:

“快说吧,什么对联?〃

“榜上三元解、会、状,〃

太监念出了上联。纪晓岚看看他俩,一本正经地说:〃这有何难,对句有了:“人间四季夏、冬、秋。〃说完,扭过头去又忙起自己的事来。

另一个太监问道:

〃你既然说'四季',怎么没有春呢?〃

纪晓岚笑嘻嘻地说:

〃请吧!请吧!你们回去想想。〃

两个太监站着不走,纪晓岚冲他们挤眼说道:〃为何没有春,你们心里最清楚呀!〃两个太监恍然大悟,禁不住笑起来,红着脸走了,同房当值的文人们,仍然〃嗤嗤嗤〃地笑个不停。。。纪晓岚闹的笑话越来越多,很快便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

亲友们为他的戏谑无常很担心,唯恐他说话伤人,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便都劝诫他要谨慎从事,在宫中说话不可造次,尤其是马氏夫人,常将劝他的话挂在嘴边,纪晓岚听着在理,便设法摆脱太监们的纠缠。

可是那天刚进宫门,就被太监拦住了,非要他讲个笑话再走。

纪晓岚急忙推辞:

〃不可,不可。今天我有急事,耽搁不得!〃三个太监围着他不依不饶。一个说道:〃你别耍滑!总说有事来推脱,好久没听你的笑话啦。这次不把我们几个说笑了,你就别想走!〃纪晓岚见不讲不行了,就说道:〃我讲我讲。有一对夫妇,生了三个儿。。。。。。〃说到这里,他把话停下来,一声不响盯着太监们。

太监急于知道下文,急着问道:

〃三个儿怎么样?〃

“三个儿,下边呢?〃

“下边还有什么?〃

纪晓岚一本正经说道:

〃下边什么也没有!〃

太监们哪里肯依他,便催促说:

〃这哪能叫笑话儿!没把人说笑,你接着往下讲!〃“下边没有了不行,不放你走!〃“下边怎么没有了?〃纪晓岚微微一笑,口中说道:〃下边就是没有了,你们自己摸摸。。。。。。〃说着拱手告辞。

〃啊?。。。。。。〃

太监们一楞,继而明白过来,是纪才子又把他们耍笑了。

待要拉住他,他已经匆匆远去。

春节到来,人们都知道纪翰林善于题联,一时间上门求写春联的人络绎不绝,使他真有些应接不暇。不过他也真有办法,无论谁来,上联都用唐代高适的一句诗:圣代即今多雨露;下联也集唐诗中的句子做对,而且大多切合请托者的身份时况,很受请托者的喜爱。

一开始,他这种办法,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注意。可是一连几天过去,手不停挥地打发走了上百个请托者,上联总是那句〃圣代即今多雨露〃,下联却绝无重复的句子,翰林院学士们觉得十分惊奇,禁不住拍案叫绝:这河间才子纪晓岚,究竟会背多少首唐诗啊?!

恰好,有位前任侍郎,不久前被贬去官职,受命到翰林院行走。他看纪晓岚给人的春联,无一例外地用这句上联来颂扬皇帝圣明有道,对臣民宽厚仁慈,施恩泽,便有意要为难他一下,也来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