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纪晓岚全传 >

第49部分

纪晓岚全传-第49部分

小说: 纪晓岚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晓岚心中一惊,暗忖:老者难倒非人?说不定是什么神灵仙怪吧!想到此处,纪晓岚暗取出礼部正堂之印,乘老者不备猛的向他的额上一按。老者翻身倒地,显出原形,乃是一大如锅盖的老鼋。仍作人言说道:〃余此来乃为求教,并无恶意,何必如此恶作剧?〃纪晓岚忙用水给他洗掉额上朱印,然后作揖道歉说道:〃我思量你决非凡人,故而开了一个小玩笑。愿输一个东道,以补前衍,再作竟夕之谈何如?〃老鼋转瞬间又复了人形,摇头苦笑说道:〃我已修练三千年之人,本为慕名而来,以广见闻,不想君以一举,已损去三百年道行。〃闻听此言,纪晓岚歉疚不已。即而老鼋又自言自语地说道:〃咎由自取,不尔尤也。〃语毕转身而出。

纪晓岚连忙起身,追至户外,已是踪影皆无,唯闻虫声唧唧,江水滔滔,满天星斗,一江明月而已。回身复坐案前,案上一切如旧,不觉疑惑起来,刚才莫非是梦?却见那方官印,已从囊中取出,放在了书案之上;老鼋的谈论之声,犹在耳边回响。是真是幻?难辩难解。困惑间倒在榻上,酣然一觉到了天亮。

纪晓岚想起昨夜之事,犹历历在目,琴瑟琵琶居士的一番宏论,全都清楚的记得,越思越想越觉得不是梦境,而是真的发生过的事情。他把这事说给彭元瑞,彭将信将疑,笑着说道:〃世上之人,没有比纪大学士学问更深邃的了。但神仙灵怪,那又非凡人所能比的了。正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此话实可信矣。〃这天午后,纪晓岚随着乾隆,出了金山寺,微服来到附近的一个江村。君臣两人都感到口渴了,便走进一户人家求茶。这家竹篱柴扉,房屋低矮,不想竟然灶无烟火,衣不蔽体,主人面黄饥瘦,几个孩子皮包着骨头,正啼饥号寒。主人见有人进来,有气无力的打了声招呼,便站在一旁,垂泪不语。这幅悲惨情景,真令人目不忍睹。乾隆这时水未沾唇,却也不觉得口渴了,忙问这是什么缘故,致使身世家境如此凄惨呢?

原来这一带每到汛期,堤防毁坏失修,无所遮拦,江水肆意漫溢,禾稼全部被淹没。收成无几,赋税又重,因此一家老小难以卒岁,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一家老小只能以野菜充饥。

纪晓岚跟着乾隆退出院来,正要奏请皇上,要官府施以救济,却听皇上说道:〃纪爱卿,可曾带有笔墨?〃纪晓岚知道皇上有走到哪里题字到哪里的爱好,早在身上带好笔墨准备着,于是回道:〃陛下,笔墨虽然带有,但不曾携带纸张。〃“这也无妨〃。乾隆说道,转身又向送出门来的主人说:“俺给你在门上题几个字,自会有人给你家来送衣食的。〃主人听说,又惊又喜,跪下叩头感谢。

纪晓岚研好墨,乾隆提笔在手,在柴门的木框上,写下一幅门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还有横批为〃日南日南〃。主人莫明其妙,也不在意,由他们写完告辞,自己便回院内去了。[·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乾隆离开这家门前,回首向纪晓岚问道:〃爱卿可解其意?〃这副门联,纪晓岚已经猜透,但仍很谦恭地说道:〃陛下睿智天聪,猷模宏深,为臣才疏学浅,解释如有不当,乞万岁恕罪。〃“你说来无妨。〃“臣以为朕中隐有缺衣(一)少食(十),饥寒已极之意,不知妥否?若此,则请陛下施恩。〃乾隆点头称善。

回到金山寺行宫,乾隆下诏,要地方对这一带灾情进行勘察,施以赈济,加修堤防,并免去三年的钱粮。纪晓岚侍候着皇帝,免不了又恭颂一番。

乾隆皇帝用晚膳时,心想要乘着这满江明月,驻跸南行,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题目,传纪晓岚、彭元瑞来到身边,说道:〃适才朕想出一个上联,两位爱卿可对来。〃“请皇上赐教〃,两人齐声说道。

只听乾隆吟道: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扬帆离古寺;〃这一联确实难度不小,既有合字,又有拆字,最后一字还要落到第一句的末字上。并且皇上的未句用的是《千家诗》中的一句,彭元瑞正在思索,听纪晓岚对道:〃两木成林,林下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皇帝听了立刻称赞。彭元瑞见纪晓岚的对句贴切自然、天衣无缝。用了《孟子》中的现成句子,并且有规劝皇上的意思暗含其中,确是一副好联,难怪皇上连连叫好。彭元瑞想自己也能对得出来,只是不如纪学士敏捷,在这方面争不过他,甘心情愿地退避三舍了。

果然是明月扬帆离古寺,就在这天晚上,趁着风平浪静,融融月色,乾隆皇帝的御舟,驶离镇江,沿运河南下,向苏州方向行进。

一路行来,乾隆皇帝看到两岸的风景,时常出个题目,要纪晓岚来对。比如皇上看到岸边桥木葱笼、满山青翠,便想出一个上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纪晓岚则用岸旁人家的炊烟对之: 〃因火生烟夕夕多〃。

乾隆看到一处池塘的荷叶密植,含苞待放的花蕾,犹如握着的红拳,又口占一联道:〃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纪晓岚又以岸边挺拔的剑麻对道:〃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这样船行一路,应对不停,吟出了许多佳诗佳对儿,传成一串佳话。船行二日即到了无锡,乾隆游览了太湖之滨的鼋头渚,观赏了战国时越王侍臣范蠡居住过的五里湖,品尝了惠山泉的泉水,然后继续南下,到了誉满天下的苏州古城。

这苏州素享〃人间天堂〃的美称,山水清秀,风景如画,名胜古迹遍布城内城外。苏州的佛丘山、灵岩山、天平山、楞伽山、七子山、支硎山、穹窿山、岩穹鄂山、邓慰山、东西洞庭山,乃至常熟虞山、昆山玉峰等或幽或峻,或雄或秀,各擅其胜,争艳斗奇;苏州的水更是非同寻常,太湖、石湖、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澹台湖、浣山湖,葑溪、越溪,横塘、山塘,大运河,可谓星罗棋布,交错纵横,真是〃绿浪东西南北水;江栏三百九十桥。〃更有那举世无双的苏州园林,如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耦园、临园、环秀山庄、退思园等等,或玲珑窈窕,或旷豁舒展,四周石窟回廊,中涵碧池绿水,融大自然之高山深林、巨岩飞瀑于咫尺庭院,极尽精致委婉,妙趣横生,鬼斧神工,叹为观止!果然是〃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乾隆每次到江南巡幸,必在这苏州居留多日。这次乾隆来到这里,兴致不减当年,先是观赏这苏州的园林。原来在乾隆这次南巡之前,地方的官绅打听到皇上即将六巡苏州的消息,即大兴土木,在各个名胜之处,又挖空心思地增添了许多新鲜花样,来迎接圣驾。

单说在徐氏枣园,有一座太湖石,名叫瑞云峰,高三丈有余,清秀奇特,玲珑剔透,通体折皱孔窍,涡洞连接,相传是北宋朱勋进呈花石纲遗物。当年朱勋在太湖采到块奇特的湖石,分别名为大游姑和小游姑。大游姑先运往艮岳,赐名神运。小游姑正当装船启运,突然狂风大作,连船带石吹翻沉入湖底,曾派遣了许多人打捞,觅寻不得,只好弃之湖中。到了明朝,吴县陈氏在西洞庭山找到了这块奇石,雇人装船运走,在渡河时船破了,湖石又沉水中,百计搜寻不得。

后来,在峰石四周,用泥围成堤,将水漏干,才将峰石取出运到家中,安置在住宅堂屋前面。不久浙江乌程董氏,花巨资购卖了这一奇石,在运输途中,船也遭覆没,董氏破资招募善于泅水的人,动用了百夫之力,好不容易才将湖石打捞上来。苏州东园主人徐泰,正是董氏的女婿,董氏以此石赠嫁,徐氏才得此奇石,更名叫做瑞云峰,置于庭园之中,为东园增添了无限光辉。待到徐氏衰落以后,湖石高卧东园被遗弃草木之中。

在苏州的织造官,闻听皇上要六下江南,探寻到这块宝石,便为迎接皇帝南巡装修行宫,役使了大量民工,花费了许多银子,将瑞云峰搬移到苏州织造府西侧的乾隆行宫内,果然受到了乾隆的嘉许赏赐。

这只是接驾赶修园林的一例,由一斑而可知全貌矣,那众多的园林,都兴师动众增造美景,百般出新,争奇斗妍,一派繁忙的景象由此可见。还有人说虎丘的那座断梁殿,就是这次乾隆南巡时建造的。由于期限紧迫,昼夜赶造,工匠忙中出错,配差了木料,自觉期限已逾,工匠畏罪自杀。幸而这江南人才济济,在这时又请到了一位高人,方以两根断木接续,才赶在御驾到来之前完工,断梁殿却成为建筑史上的奇迹。

乾隆到了苏州,观看了园林胜境,听过了昆曲吴歌。并谕命在苏州城内的大街小巷,家家皆需张灯结彩,乾隆最爱看的是这里的走马灯,点燃后光华璀璨,在碧瓦飞檐的亭阁内,人物故事循环往复,赏心悦目,引人入胜。

不觉已过月余,这苏州城内的胜迹,皇上几乎游赏无遗。

纪晓岚、彭元瑞等一班扈驾大臣,也大饱了眼福。然后他们又随着皇上巡游苏州城外的虎丘山。纪晓岚还为花神庙题了一副对联。联云: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这一联意境颇佳,为后世所传流。

接着,纪晓岚又伴驾游览了寒山寺、支硎山,这天来到了天平山行宫,因为皇上每次到了苏州,都要到这天平山来,到天平山必到灵岩,到灵岩也必到天平,所以在天平山、灵岩山之间,专门修筑了一条御道,供皇上往来驱驰。

在天平山下,有一座天平山庄,是宋代范仲淹的义庄。范仲淹出任杭州时,返回故乡苏州,看到不少族中之人,仍受着饥寒之苦,于是访寻宗族,买下良田千亩,创建了范氏义庄,周济贫困的族人。范仲淹死后,后世子孙屡修其业,历元明清各朝,经久不衰。对范仲淹的惠民德政,乾隆很是嘉许,前次巡幸这里曾赐范公祠一幅〃学醇业广〃的匾额,并将这天平山庄,题名为〃高义园〃。乾隆几次在这高义园中,都作诗题咏,这次乾隆又留诗一首,诗云:名园弗一足,高义独称芗。

岂不因行志,宁惟擅景芳。

座陪梅馥佃,堤拂柳绿长。

春色已如许,农工产误忙。

乾隆题完这首高义园诗,纪晓岚等人齐声称赞,乾隆看着这身边的几个才想起了天平山半山腰上的白云泉。

原来天平山有三绝,即是怪石、清泉、红枫。对这里的怪石、红枫,乾隆都已有过题咏。唯独这白云泉,还有过难住乾隆的故事,那年皇上南巡时,乾隆一路上为沿途名泉序名已多,第一泉在镇江金山,第二泉在无锡惠山,第三泉就在苏州虎丘,当来到天平山,尝过白云泉的泉水后,泉水甘冽,深感水质胜于前而名却于后不太公平。皇帝乃金口玉言,说一不二,前面诸泉既已排上序列,就不便更改了。若循序而号白云泉为第四泉,就有损泉味,名实不符。思索良久,实无奈何,就只好作罢,没有给它按顺序排号。这事儿一直在乾隆心中是个遗憾。

乾隆喜爱拈墨弄笔,附庸风雅。每到一地,都要求地方官吏进呈方舆图浣,古迹名胜,尤以详载历史沿革,地理位置,人文风俗,古人题词和本朝诸多项为佳,并且在典记中明文规定:凡御道三十里以内之历代先贤勋臣忠烈祠墓,都要致祭,因而,在江南的许多名胜古迹之区,名臣先贤之地,都留下了他的题赠诗文。他前后几次来到苏州,皇上的题赠已到处都是,惟独天平山的白云泉,因为前面所说几处泉水,已排上了座次,这白云泉无法挤进前几名去了。〃眼前有景道不得〃,这区区小事竟难住乾隆帝,怎不让他耿耿于怀呢?

这次,乾隆皇上把纪晓岚叫到身边来,把以前之事说了一遍,然后问道:〃白云泉的序列,当怎样名号才好?〃纪晓岚是何等聪明,立刻想出办法,向乾隆奏道:〃圣上何不以水号之?〃乾隆一听这话,立刻圣聪开启,欣然提笔,题下了〃吴中第一水〃,几个大字。命人凿于泉旁石壁之上,随释解了久积在皇上心中的块垒。

辞别天平,纪晓岚随皇上游至灵岩。这灵岩山,峭壁磊落,怪石嶙峋。十二奇石,六十胜景,无不引人入胜。君臣们拾级而上,每一处古迹皆有一段迷人的故事。

到了山顶的吴宫旧址,更是引人遐想不已,这当年为西施所筑的离宫别馆馆娃宫内,吴王井、玩花池、玩月池、梳妆台、琴台石,无不令人心醉神迷。

在山顶俯瞻山脚,竹林森蔚,松荫夹立,稻菽相错,溪田如绣,更妙的是,陇亩间红黄青绿几色交错,锦绣出〃天下太平〃、〃万寿无疆〃几个大字,皇上看了,万分喜悦,当即下令,〃此一方田亩业主,格外免租。〃纪晓岚心中想道:这地方乡官,真会熬费苦心,百计媚幸!转而又想,其情亦属可悯。

乾隆君臣在灵岩山寺,正在游玩之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