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 >

第16部分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第16部分

小说: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萨加派  Sakya School(藏文)。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之一。
  三摩地  Samadhi (梵文;藏文ting nge'dzin)又译为三昧定、三昧地、等持……等,意为安住于禅定。
  普贤如来  Samantabhadra(梵文;藏文 kun tu bzang po)。本初化身佛。
  报身  Sambogakaya(梵文;藏文 longs spyod rdzogs pa'I sku)。又称为“圆满喜悦身”,“三身”当中赋有五种圆满——圆满上师、眷从、宫殿、法教及时机——的半化身。唯有已契入菩萨地的胜众可见到服身。
  轮回  Samsara (梵文;藏文'khor ba)。依因缘而存在的存在形式,如车轮般不断地受生与死亡。一般众生因为无明、二元观、业力及烦恼而困于轮回。
  二转法轮  Second Turning Of the wheel Of Dharma (藏文chs 'khor gnyis pa)。强调空性——一切现象皆缺乏自我本体及真实存在性——的法教。
  众生、有情众生 Sentient Beings(藏文 sems can)。尚未得到解脱、存在六道任何一道的生命体。
  止、奢摩他  Shamatha (梵文;藏文zhi gnas)。思维活动静止之后,心保持平静或安住于平和之中,是使心不受念头干扰及保持定静的禅修方法。两种基本禅修方法之一。另一为“观”。
  声闻 shravaka (梵文;藏文nyan thos)。意为“听闻法”,指初转法轮法教的修持者,以思惟四圣谛为主。
  六波罗蜜、六度  Six Paramitas (藏文phar phyin drug)。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及智慧等六种卓越之行。
  真如、如是  Suchness(藏文 de bzhin nyid )。空性、万法本性、法性之同义词,亦可用以叙述缘起与空性不二的状态。
  佛性  Sugatagarba (梵文;藏文bde bar gshegs pa'l snyingpo)。一切众生皆与生俱有的证悟本质或潜能。
  经典 Sutra(梵文;藏文 ndo)。或依梵音译为“修多罗”、“素多罗”,指释迦牟尼佛所给予的法教,亦可泛指一切以成佛之因为道的非正式法教。
  《大乘庄严经论》  Sutra Lamkara(梵文;藏文 mdo sde rgyan)。弥勒五论之一。
  密续 Tantra(梵文;藏文 rgyud)。释迦牟尼佛以报身形式给予的金刚乘法教,意为“连续性”,指佛性在根、道及果三阶段皆持续不变、无增无减。
  Teranatha (梵文;藏文),见“Jonangpa”条。
  如来藏  Tathagatagarba(梵文;藏文 de  bzhin gshegs pa'l snying po)。即“佛性”。
  三转法轮 Third Turning of the Wheel of Dharma (藏文chos 'khor gsum pa)。释迦牟尼佛所给予的第三系法教,强调佛性、明性与空性的融合,包括了义的经典。
  三宝 Three Jewels(藏文 dkon mchog gsum)。佛宝、法宝及僧宝。
  帝洛巴  Tilopa (藏文)。印度的大成就者,是那洛巴的根本上师暨噶举派的祖师。
  图古  Tulku (藏文;梵文nimanakakaya)。“祖古”的另一音译,其字义为“显现之身”,指为利益众生而转世的菩萨,亦指佛的化身。
  兜率天  Tushita (梵文;藏文dga'ldan)。弥勒尊者成为贤劫第五佛之前所居住的天界。
  十二行谊  Twelve Deeds(藏文 mdzad pa bcu gnyis)。佛化现于此世间由出生到成道、说法及入涅盘的十二项主要事件。
  金刚三摩地  Vajra…like Samadhi (藏文rdo rje lta bui ting nge 'dzin)。第十菩萨地契入佛果的最后阶段。
  金刚总持、金刚持  Vajradhara (梵文;藏文rdo rje chang)。新派的法身佛。在金刚乘中,说指个人的根本上师。
  金刚乘  Vajrayana (梵文;藏文rdo rje theg pa)。以果为道的修持道。
  胜利者  Victorious Ones(藏文 rgyal ba 或jina)。佛的异名。
  观、毗钵舍那  Vipashyana(梵文;藏文lhag mthong)。意为“看得很清晰、很广。”两种基本禅修方法之一,另一为“止”。
  本尊  Yidam(藏文;梵文 istadevata )。个人的修持主尊。三根本之一,是成就的根本。
  瑜伽  Yoga(梵文;藏文 rnalbyor)。四部密续中或三外密续中的第三密续。

  译者简介

  帕滇卓玛  为译者皈衣的法名。
  ·私立辅仁大学食品营养系毕业。
  ·美国堪萨斯大学人类学博士。
  ·曾任彰化基督教医院营养师、辅仁大学食品营养系兼任讲师暨协同研究计划主持人。
  ·任职美国堪萨斯大学人类学系及东亚研究中心近十年,从事应用人类学之教学、比较医疗系统与饮食文化之研究、跨文化管理研究计划之发展,与管理,现专事译者。
  ·一九九四年正式皈依三宝后,潜心修学佛法,为数位仁波切口译灌顶及开示,并从事英文佛教著作之中译工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