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 >

第6部分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第6部分

小说: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颐堑弥木咛逄匦允鞘裁矗牵獠⒉皇侵苯拥牧私狻H欢贝锏匠醯仄腥墓皇保颐堑闹都傲私獗涑芍苯拥摹6辉偈峭坡鄣摹D壳埃颐嵌允挛镏挥蟹浅4致约扒呈亓私猓腥蚓哂卸床煨缘厣跎盍私猓坏牵诒局噬希馊匀皇峭闹腔邸
  不过,在达到完全证悟之前,菩萨的智慧仍然不圆满,他们仍然有禅修与禅修后这两种阶段的差别。在禅修时,他们的智慧是契入法性的圆融内证;但在禅修后,他们的智慧仍然暂时受到不清净觉受的障蔽。当他们终于达到完全证悟的境界时,禅修与禅修后阶段完全融合为一。所以,当佛觉知到“他者”或给予开示时,他的心从不离其自然状态。
  达到圆满开悟的境界时,两种智慧自然生起;如实见知本性的智慧,及见知一切的智慧。在佛的觉知中,没有任何事物具有本具的存在性,即使是众生也如此,“事物”的存在系于众生的幻惑或错觉。由于佛具有了知一切世俗事物的圆满智慧,他们知道众生有什么觉受,并了解众生因其幻惑而历经痛苦。虽然诸佛已经了悟痛苦无任何本具的存在性,他们仍然对误以痛苦为真实的众生具有无比的慈悲,这种究竟的慈悲称为“无缘慈悲”。当然,圆满证悟者也可能视一切众生为圣杰、完美,因为《宝性论》阐明一切众生都具有证悟本质,这实际上并不矛盾。
  学员:我不太了解究竟菩提心和相对菩提心有什么差别?
  仁波切:当我们步上法道时,目标是“究竟菩提心”;我们把注意力朝向这个目标,这种志愿本身称为“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又称为绝对菩提心,和直接证知真相或法性有关。“菩提心”一词的梵文是“菩提凄他”(bodhichitta)“菩提”的意思是“证悟”,“凄他”是“心”,两者合起来,表示契入事物真正本性的直接内证。
  学员:“上师的加持”是什么意思?
  仁波切:加持不是由一个容器倒入另一容器的具体实质,这样的东西并不存在;然而,如果我们具足开放、清净的信心,那么,某种与我们深信的对象相应的能力将会开展。如果对上师具有完全的信心,那么,我们会具有达到上师已经达到的成就的能力——这是加持的真正意义。
  在法道上修行时,对上师的虔敬心非常重要,因为上师是教导我们“如何修行”的人;修行须要对修行有信心,否则,修行的效益不大。如果我们想:“这也许会有圆满的成果,但也可能不会。”那么,我们就不确定自己在做什么,这种怀疑将会使我们无法达到最终的成果。如果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修行——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信心,就只能达到一半的成果。为了对自己的修行真正有信心,我们必须真正信任法教的来源;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上师有完全的信心。因此,虔诚心至为重要。

  佛 性

  身为冈波巴(Gampopa)——达波仁波切(Dakpo Rinpoche)——的追随者,我们应该遵循他的教诲,他说,修持者应同时致力于闻(听闻、研学)、思(思维)、修(禅修):换言之,在研学法教的同时,也应该修持禅定。这和我们的现况有何关联?我们应该把这个法教当作如何实修的指导。
  四不可思议金刚论题
  ·佛性
  ·证悟
  ·证悟功德
  ·佛行事业
  我们已经依据《宝性论》解释前三项金刚论题——佛、法、僧三宝的功德,其意义相当容易了解。现在,要继续讨论第四项金刚论题:证悟的本质或成佛的潜能。
  为什么所有的众生都具有证悟本质?《宝性论》中的四句偈文列举三项理由,说明什么众生从未与佛性分离:
  因全然证悟之身无处不在,
  因如如本性圆融不可分离,
  因原本即具此潜能之缘故,
  一切众生皆恒常具佛本质。
  其他宗教及信仰系统认为:修行的最终成果是得到某种源于自身之外的成就。佛教的观点则非如此。由于此身是遍在的,全然证悟的最终成果已经存于自身之内;全然证悟的三身——法身、报身及化身——源自于我们自身,而不是自身之外的任何地方。达到证悟时,报身及化身将由法身化现。
  现在,我们也许会怀疑自己总有一天也会和释迦牟尼佛一样,具有广大无边的证悟力量及深不可测的功德,这似乎不太可能。然而,由于我们确实拥有同样的证悟本质,当全然证悟之身展现时,这些善妙的功德特质全部都会自动彰显出来。
  其次是“如如本性不可分”。如如本性即法界的本性。全然证悟时彰显的如如本性,和我们现在拥有的如如本性,并没有任何差别;在本质上,它们完全一样——全然证悟的佛所具有的如如本性,和我们这些平凡众生所具有的如如本性,完全没有丝毫的差异。如果全然证悟的如如本性非常高超,而众生的如如本性非常低劣,那么,这仿佛是我们缺乏佛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两者没有丝毫的差异。因此,达到全然证悟时所显现的功德,此时此刻就自然地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
  最后,一切众生都自然具有证悟的潜能。在任何一百位众生当中,一百位全部都具有证悟的潜能;我们不能说只有其中的九十五位会达到证悟,其余的五位不论多么努力精进都没有机会成佛——每一位、任何一位众生都具有此证悟成佛的潜能。
  这三种理由说明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永不离佛性。
  认定我们与生所具的潜能至为重要。为什么?就佛法而言,修持及成就的最大障碍是怠惰及丧志。“丧志”包括贬低自己,心想:“我没有修行的能力。像密勒日巴那样的伟大人才能达到证悟,像我这样的人没有这么好的根器,我永远也无法开悟。”与其贬低自己,我们应该谨记在心;释迦牟尼佛达到证悟的原因是他具有佛性;密勒日巴之所以得到完全解脱,也是因为他具有佛性——因为我们具有同样的佛性,达到证悟的能力也和他们完全一样,不论贫富、男女、教育程度的高低,都能修持佛法并达到解脱;就此而言,我们都是一样的。
  就世俗的观点而言,人们在遇到困难时可能会想:“我找不到工作,我该怎么办?我不想活了!”并萌生自杀的念头,或许有人真的就这么做了。如果人们认清自己有累积功德而证悟的潜能,他们必定可以利用此无可限量的能力,找到其他谋生方法。因此,了解我们与生俱有的证悟本质,对此生及来世、对达到究竟成果——完全的解脱及圆满的佛身——都至为重要及有利。
  佛陀为众生开示佛性,并非仅是为了鼓励他们修行,而是在阐明真相;了解真相之后,我们就能开展必要的精进力,圆满修行道。
  佛性
  佛性可以十种方法描述(如来藏十义):
  ·本性(其性)
  ·因(其因)
  ·果(其果)
  ·作用(其用)
  ·功德(其相应)
  ·渐及(其行相)
  ·阶段(差别)
  ·徧在(徧一切处性)
  ·不变(不变性)
  ·不可分(无二)
  本性
  第一项是原理。弥勒尊者利用三种隐喻——宝石、虚空及水,帮助我们了解清净无染之佛性的原理。他解释:虽然宝石、天空及水可能暂时被染污,但原有的本性却永远都是清净的,没有任何瑕疵。
  通常宝石深埋在地里,被挖掘出土时,往往仍然覆盖着泥土;然而,宝石本身仍是清净的,不为暂存的泥土所污染。
  有时天空蒙上云朵、雾气或废气,对地上的人来说,天空被遮蔽了;但是,天空的本质仍然是清净的、无染的。同理,虽然我们的证悟本质目前被烦恼遮蔽了,但它仍是清净的、圆满的。
  当水与泥土混在一起时,它变得浑浊不清,但是,这并非不可回复的状况;水和泥土并未成为不可分离的混合体,水中的泥土可以被净除,水可以再度恢复原有的清净,因为水的本质一直都是清净的。同样的,虽然佛性现在被各种明显及微细的烦恼染污所遮蔽,但这些染污可被净除,佛性本然的清净将可展现。
  乍闻之下,三种比喻似乎极为类似;但是,此论注是证量极高的弥勒尊者的开示,故此,这三种比喻实际上有稍为不同的涵义。
  宝石的比喻表示;虽然目前为泥土所覆盖,一旦被洗净之后,宝石原有的特殊性质将立即显露出来。
  为什么以虚空为例呢?一方面,虚空不为云朵染污的比喻,及宝石不为泥土染污的比喻,两者的意义类似。但是,另一方面,虚空代表不变,从世界开始存在以来一直到现在,虚空永远都保持不变;同样的,佛性也是永远不变的。
  为什么以水为例呢?水是湿润的,使生物发育及成长,它滋养花、草、农作物……,同样的,证悟本质充满自利及利他的慈悲,证悟本质具有如水滋润生命一般有利益的俱生功德。
  因此,就其存在的原理而言,证悟本质是:
  ·原本清净、不为暂存的烦恼所染污
  ·充满功德及能力
  ·不变的
  ·充满慈悲
  因
  四种因可净除遮障证悟本质的染污:
  ·虔信佛法
  ·智慧
  ·禅定
  ·慈悲
  使我们的证悟本质无法彰显的原因有四种,所以,我们须要具足这四种原因以使其彰显。我们为什么无法了知证悟本质的第一种理由是:我们对佛法不感兴趣或有敌意,因而无意实修佛法。如果对佛法产生兴趣或虔信心,我们的犹豫或敌意自然消逝,同时我们将能诉诸实修而了悟真相。
  虽然我们对佛法产生兴趣及虔信,但若不离弃“我执”,仍然无法了知证悟本质。我执是相信“有我”或“自我”,并对这个“我”产生执着。我执是一切烦恼的根本,只要它继续存在,各种烦恼就会不断地困扰我们;若不断除我执,我们将永远无法解脱轮回。断除我执的方法是开展辩识真相的智慧或“般若”;一旦智慧开展之后,我们自然会放下对自我的执著,断离轮回的因,并了悟本具的佛性。  
  有时我执的升起是由于我们对身体的态度,我们认为:“这个身体是我。”有时则是基于我们对心的态度,或“这个心是我”的信念,我们认为我们所拥有的物品、衣服及住宅是“我的”。然而,自我的信念起自最初的错误及继之而生的幻惑。例如,看到朋友拥有一支很好的手表时,我们不会想说:“这是我的手表。”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属于别人的东西。看到这只表掉在地上而摔坏时,我们会想:“他的表摔坏了。”但并不会感到特别难过。如果这位朋友把表送给我们,我们会想:“这只表是我的。”如果它坏掉了,我们就会想:“唉哟!我的表坏了!”而会感到相当难过。这种难过是由我执造成的,手表本身并不在意谁拥有它——表只是表;当我执被离弃时,痛苦将会自动消逝,手表也将如实地了解为一只手表。
  此外,虽然我们畏惧轮回的痛苦并希望自其中解脱,但是,证悟的因尚未具足,因此,我们须要具有另外一项因素;殊胜的禅定或“三或地”(梵文samadhi)。由于三摩地的妙乐及其他功德,我们对轮回痛苦的恐惧将消散无遗。
  具有前三项证悟的因之后,如果我们不关怀、怙念其他众生,反而心想:“自己能开悟就足够了,我不在乎其他人会怎样。”那么,达到完全证悟的因缘条件仍然尚未真正圆熟。
  慈悲心是不可或缺的因,由于慈悲之故,我们将生起“为利众愿成佛”的大愿心(菩提心);地殊胜心的升起,将使达到证悟的因缘完全具足。
  果
  第三点是果或成果,具有四种无上的功德特质:
  ·无上清净(胜义净)
  ·无上自在(胜义我)
  ·无上妙乐(胜义乐)
  ·无上恒常(胜义常)
  这四种无上的功德——清净、体性、妙乐及恒常——描述佛性彰显时所展现的特质。
  无上清净,指证悟本质本有的清净。当然悟本质彰显为法身时,清净的特质自然地展现,因为二障及使二障沿袭不断的习性皆已完全净除。
  由于众生执迷有我,因此佛陀给予无我的法教。但既然“我”从未具有真正的存在性,所谓的“无我”又如何可能具有真正的存在性呢?
  第二种功德特质——无上自在的体性——不仅指心所造作的“我”已完全平息,也指“无我”之思惟概念——“人无我”及“法无我”(两种无我)——的完全平息。这种全然的平息使真正的全性——自在——显露出来。证悟本质或证悟时所显现的法身,都不具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