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菩萨地持经 >

第3部分

菩萨地持经-第3部分

小说: 菩萨地持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被具足大堅固鎧。如是如是。生死苦增。如是如是。堪能增長。無上菩提。如是如是。功德轉增。如是如是。憍慢慚減。如是如是。智慧轉明。如是如是。彼彼諍訟。犯戒煩惱。皆悉了知。知已放捨。如是如是。功德增長。如是如是。愈更覆藏不令他知。不為利養菩薩如是等無量福利。順菩提道悉依彼智。是故菩薩。已得菩提今得當得。悉依彼智非餘。若劣若勝如是離虛妄。菩薩有如是等無量福利。自能成就無上佛法。以三乘法利益眾生。是名正趣。正趣已。自於身財遠離貪愛。學離愛已。復教眾生令離貪愛。捨於身財等心眾生給施所須。善攝諸根。學身口律儀。性不樂惡仁賢真實。忍他侵逼及諸惡行。修學忍已。瞋恨轉薄不惱逼他。一切明處精勤修學。善為眾生決諸疑難攝取饒益。亦自攝受一切智因。內攝其心安住正受。淨四梵處撸迳裢āR磺惺聵I悉方便學一切巧便。若立若廢終不疲厭。能善觀察第一真實。能善修學第一大乘。終不願求現世涅槃。如是平等究竟具足。於諸大德奉事供養。於惡眾生興大悲心。隨力所能為除惡行。於己嫌恨不饒益者。為起慈心隨力堪任不諂不偽安樂饒益。令彼結恨過惡自滅。饒益己者。以等以增。知恩報恩。如法所求皆令滿足。若自無力。彼雖不請要作方便。心不休息。令彼知我無所遺惜。是名菩薩遠離虛妄。依第一實智。平等方便
  云何知一切法離於言說。此施設假名自相諸法。所謂色受想行識乃至涅槃。當知假名無有自性。亦不離彼有。言說行處言說境界。如是無有自性。如言語所說。亦不一切都無所有。如是無所有。亦非一切都無所有。彼云何有有實謗實。此二俱離如是有。是名第一義自性。離一切妄想。智慧行處。若法隨說有事轉者應有自性。若然者。一法一事應有眾多自性。何以故。謂一法一事有眾多名字施設故。亦非多名有決定性。亦非一名有自性。餘名無自性。是故施設假名。多名一名悉無自性
  復次色乃至涅槃。法若隨名字有自性者。要先有法而後隨意制名。未有名時彼法應無自性。若無自性者。無事制名。是義不然。無名有法。是亦不然。若法本來自性是色。然後以名字言說攝取是色。若然者應離名有色。施設眾生應自知。是色不待名知。而眾生無名則不知色。以是故知一切諸法離言說自性。如色乃至涅槃亦復如是。復次有二種人壞佛正法。一者若色等諸法色等諸事。施設假名說自性自相。於不實法妄想計著。二者施設假名處假名所依。離言說自性。第一實義誹謗毀滅。一切都無所有。如前說。建立不實法妄相過惡者。謂於色等諸法色等諸事。非實計實。以是過故。破壞正法。又色等諸法色等諸事。因緣分齊誹謗毀滅。都無所有。破壞正法。今當說色等諸法事。因緣分齊。誹謗說言。無有真實。亦無假名。二俱不然。如士夫等陰。說名為人。是則可爾。無事說人則不應爾。如無事說人。如非無事說人。如是因緣分齊色等法建立假名。非是無事而立假名。是則應爾若但假名而無事者。則無依處。亦無假名是不應爾。是人聞難解修多羅大乘甚深空相應義。於如實說一向不解。作不正思惟虛妄分別。以無巧便慧作如是說。一切皆是假名無有真實。作如是觀。是為正觀。是等於假名所依悉無所有。假名亦無。假名既無。假名真實亦無所有。真實假名。是二俱謗者。是名都無。如是說無者。智慧梵行人。不應共語。不應共住。是為自壞亦壞世間。是故世尊。為是事說。寧起身見不惡取空。何以故。起身見人。於所知戒不謗一切所知。不因此見墮於惡道。不壞他信樂。離苦解脫亦不作留難。亦能建立真諦正法。不於戒律而生懈慢。惡取空者。於所知戒又復誹謗一切所知。以是緣故墮於惡道。亦壞他信樂。離苦解脫亦作留難。於戒慢緩謗實法故破壞佛法。云何為惡取空。若沙門婆羅門。謂此彼都空。是名惡取空。何以故。若言此空無彼性。若言此空有此性。是義應爾。若一切無性。何處何法空。亦不應言此即此空。何等為善取空。若於此物無彼物。故名為空。此物不空如實知是名如實不顛倒。空謂色等施設假名。無有自性。而色等有餘。謂色等假名事因緣分齊。俱如實知。謂事分齊有事分齊。假名分齊。不立非實不誹謗實。不增不減不舉不下。如實如如。離言說自性如實知。是名善取空。正智所知。我以具足思量結集。說一切法離言說自性。從佛所聞。一切法離言說自性。今當說如佛世尊趣有契經。說偈顯示
如以種種名 用說種種法
此亦無有彼 是法法如是
  此偈顯示施設假名。名色等諸法。以色等名。宣說諸法。流通言教。說色乃至涅槃。色等假名。無色等自性。色等法亦無餘自性。此色等假名。諸法離言說。義無所有。是名第一義自性法。如世尊義品說
世間集言說 牟尼悉不著
不著孰能著 不起見聞著
  此偈顯示以色等假名施設色等事。是名世間集言說。此假名。彼事無彼自性。何以故。建立及謗。無有此見故。無彼顛倒見。是名見不著。如是不著。誰能起見著於色等事。若建立。若誹謗。不起著。正觀境界。是名為見。聽所知言說。是名為聞。是故見聞不起染著。於彼緣中一切捨離。是名不起見聞著
  復次佛為訕大迦旃延比丘說。比丘不依地修禪。不依水火風。不依空識無所有非想非非想。非此世非他世。非日月。非見聞覺知。非求非得非覺非觀。不依此等而修禪定。云何不依地乃至不依覺觀而修禪定。迦旃延。若地地想除。乃至一切一切想除。比丘如是修禪。是名不依地修禪。乃至不依一切修禪。比丘如是修禪者。釋天大力天梵天悉來禮敬說偈讚歎
南無最勝士 南無士之上
今我不知汝 何所依而禪
  此契經顯示地等假名眾事。於彼地等施設假名。是名地想。又此地等想。於彼假名事。若建立自性。若一切毀滅。壞第一義攝受誹謗。是名為想。若除彼想。是名為斷。是名為捨。當知是名。從諸如來第一義師。聞一切諸法離言說自性。如是一切法離言說自性者。一切言說為何所應。若無言語不能為人說離言法。既無說亦無聞。無說無聞。彼一切法離言說自性。無能知者。是故應有言說令彼聞知。如是如實。凡愚不知。以是因緣起八種妄想而生三事。一切眾生器世間增。一者自性妄想。二者差別妄想。三者攝受積聚妄想。四者我妄想。五者我所妄想。六者念妄想。七者不念妄想。八者俱相摺搿J敲送
  云何所生三事。一者自性妄想。差別妄想。攝受積聚妄想。此三妄想。是妄想虛偽處。虛偽攀緣事。由此而生。於色等假名。若彼事處。以名想言語攝受增長。無量虛偽常行不息。二者彼我我所妄想。此二妄想是身見。身見為一切見根本及慢根本。我慢能生一切諸慢。三者彼念妄想。不念妄想。俱相摺搿kS其所應生貪恚癡。是名八種妄想生三種事。所謂妄想處虛偽事。身見我慢事。貪恚癡事。依妄想虛偽生身見我慢。依身見我慢生貪恚癡。此三種事。一切世間積聚分。一切熾然
  云何自性妄想。於色等假名事。若妄想言是色。是名自性妄想。云何差別妄想。於此色等假名事。言此是色此非色。此可見此不可見。此有對此無對。此有漏此無漏。此有為此無為。如是等無量分別於自性妄想處作差別妄想。是名差別妄想。云何攝受積聚妄想。於色等假名事。我人壽命眾生。於彼俗數妄想於色等饒益。積聚多法。積聚攝受。因起舍宅軍眾林叢飲食衣服車乘。於彼俗數妄想饒益。是名攝受積聚妄想云何我我所妄想。若彼諸事。是有漏受陰。久遠積習我我所著。是故無攝受處。習自見處事。以是因緣。起不如實妄想。是名我我所妄想。云何念妄想。於彼淨妙及所憙事。緣妄想。云何不念妄想。於不淨及所不憙事。緣妄想。云何念不念俱相摺壨搿l侗藴Q不淨所喜所不喜俱離事。緣妄想。彼略說有二事。謂妄想及妄想依。妄想緣事此二事。俱從本來各各相因。過去妄想生現在妄想緣事。現在妄想緣事生現在緣事妄想。不知現在妄想故。復生未來妄想緣事。緣事生已。必復生彼緣事妄想
  云何知妄想。有四種求。四種如實知。云何四種求。一者名求。二者事求。三者自性施設求四者差別施設求。名求者。菩薩於名名分齊觀名求。如是事事分齊觀。事求。自性施設。自性施設分齊觀。自性施設求。差別施設差別施設分齊觀。差別施設求。彼名與事。若離相觀。若合相觀。名事合依。自性施設。差別施設觀。云何四如實知。隨名求如實知隨事求如實知。隨自性施設求如實知。隨差別施設求如實知。云何隨名求如實知。菩薩於名名分齊。求如是名如實知。此名為此事立為想為見為流布。於色等假名事。不立色等名者。無有能知色等事者。若不知者。無思量事。會無思量者。則無言說。如是如實知者。是名隨名求如實知。云何隨事求如實知。菩薩於事事分齊。求觀色等假名事。一切言說事離言說。是名第二隨事求如實知。云何隨自性施設求如實知。菩薩於色等假名事。自性施設。自性施設分齊。求彼自性施設。此自性事。觀自性相如實知。如化如影如響如焰如水中月如夢如幻。觀自性相無有真實。是名第三如實知甚深義處隨自性施設求如實知。云何隨差別施設求如實知。菩薩於差別施設差別施設分齊。求是假名色等事。差別施設不二。觀彼事非有性非無性。言說自性不可得。亦非無性。離言說自性而建立性。非有色。第一義諦故。亦非無色。世諦有色故。如有性無性色非色。如是可見不可見。一切法差別施設。皆如是知。此差別施設不二義如實知。是名隨差別施設求如實知。若彼八種邪妄想愚癡凡夫。生三種事增長世間。彼四種如實知不具足者。彼邪妄想煩惱起起煩惱故受生死。受生死故隨生死生老病死等眾苦增長。若菩薩依四種如實知。現世知八種妄想。現世知已。未來依處緣中虛偽事則不復起。彼事不起者。彼未來緣中妄想不生。如是彼事彼妄想滅已。一切虛偽亦滅。虛偽滅已菩薩疾得大乘大般涅槃。現世能得奇特大士行處。淨智成就一切大自在力。所謂種種化化神力。種種變變神力。一切智知無所罣礙隨其所欲存亡自在。得如是等無量自在。名一切眾生最勝無上。如是一切自在菩薩。成就五種上妙功德。一者得第一淨心。寂滅正受。而不寂滅一切煩惱。二者一切明處清淨知見增長無減。三者為眾生故。處在生死而不疲厭。四者善入如來言說旨趣。五者善解大乘不從他受。如是五種功德為五種業。一者現世第一樂住。開覺方便。生身心方便。疲勞悉滅是心寂靜。功德之業。二者成就一切佛法。是一切明處。清淨知見。功德之業。三者成就眾生。是於生死而不疲厭功德之業。四者教化眾生起未起疑能為開解。護持正法令得久住。有相似法能滅正法者。善知善說能令除滅。是善入如來言說旨趣。功德之業。五者降伏一切外道異論。堅固精進正願不滅。是善解大乘不從他受。功德之業。如是菩薩一切所作。皆是五功德業之所攝。謂不染污樂。成熟佛法。成就眾生。護持正法。降伏異論。熾然精進。正願不動。彼四種真實義。初第二是下。第三是中。第四是上
  菩薩地持方便處力品第五
  云何為力。略說有三種一者諸佛菩薩得自在三昧。依自在三昧。隨其所欲一切堪能。是名拢Α6叻ㄓ写蠊写罄妗J敲ΑH咧T佛菩薩先大福德方便成就。諸佛菩薩有俱生奇特未曾有法。是名俱生力。復次此三種力。以種分別。諸佛菩薩有五種力。一者神通力。二者法力。三者俱生力。四者共一切聲聞緣覺力。五者不共力。神通者。所謂六通。一者神足。二者天耳。三者他心智。四者宿命智。五者生死智。六者漏盡作證。是名神通力。法力者。所謂六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是名法力是諸法有所堪能。故名法力。云何神足。略說有二種。一者變。二者化。若以種分別則有無量。云何變神足以種分別。所謂震動。熾然。充滿。示現。轉作異分。去來。大小。色像入身。所往相似。耄э@自在。障他神通。與辯。與念。與樂。放大光明。如是等比名變神足。震動者。謂佛菩薩得自在三昧。能有所作震動。寺舍城郭宮殿聚落田宅。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及四天下。千世界二千世界三千世界。百三千世界千三千世界萬三千世界。乃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