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

第270部分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第270部分

小说: 修行资料汇编(真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经》中则对四种语业究竟违犯的界限,界定为需要自己亲口说。

    究竟者,谓他领解。《俱舍释》说:若他未解,仅成绮语。离间粗语,亦皆同此。

    妄语究竟,是对方已经领会语意。《俱舍论自释》说:如果他人没有理解语意,就仅仅成为绮语。离间语和粗语也是这样判定。

    辛二、引公案说明妄语及其果报

    宋代名相司马光曾经说起他幼年的一件事,他说:“小时候我剥核桃吃,姐姐来帮我剥皮,没剥下来就走了。一个丫头用开水烫,皮便撕下。姐姐转回来问,是谁剥下核桃皮的,我说是自己剥的,父亲恰好路过听见,呵斥我说:‘小子!怎么可以撒谎,况且是在骨肉之间,能这样做吗!’我从此终生都不敢说不合实际的谎话。”

    这则公案当中,未剥核桃皮变想为剥核桃皮,是妄语之想;贪求名声是妄语的烦恼;覆藏未剥皮想而乐于显示自己剥皮的欲,是妄语的等起;为了自利——以显示有能力求得赞叹而言说,是妄语的加行;听者也领会语意,是妄语的究竟。司马光知惭有愧,认识妄语不好之后,勇猛改过,从此一生也不敢说谎,这是具有防护相续的不妄语。

    这是以贪名而造妄语业,生活当中,为了谋取名声、地位、财富、恭敬,人会隐藏真实一面,说虚假的语言,这样心口不一,都是妄语,只会染污自相续成为修法的障碍。人要脸面,往往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缺陷,在交谈当中不自觉地就会说妄语掩饰,或者为了显示自我,容易夸大自己的功德,这些地方都要仔细反省,才能修好口业。

    《感应篇汇篇》中说:

    唐朝有位姜抚,他穿戴道士的衣冠进入京城,无人认识他,他就说自己有几百岁,有长生不死救度世人的方术。在他侍奉唐玄宗时,得到皇上的恩宠而名闻一时。后来,有一位太学生荆岩去见他,问他说:“先生是哪个朝代的人?”他说是梁朝人。荆岩又问他:“当时你作官了没有?”他说:“曾经作了西凉州节度使。”荆岩呵斥说:“岂能这样诳妄,上欺于天子,下诳惑世人,梁朝是在江南,哪里去找西凉州,只有四平四安四征四镇将军,哪里来的节度使。”姜抚无以应答,惭愧得无地自容,几天之后就死去。

    这则公案当中,姜抚造了严重的妄语罪。妄语的事,是姜抚的生平等事;能解的境很广,上至于天子,下至于听到他事迹的无数人民;妄语的想,是非几百岁变想为几百岁,非梁朝人变想为梁朝人,非西凉州节度使变想为西凉州节度使等;烦恼是对名利的贪心;等起是覆藏真实情况而乐意如是言说的欲。妄语的加行是为了自利而言说;究竟是听者领会话语的意义。我们欺骗一个人,就会愧对一个人;我们欺骗一百人,就会愧对一百人。姜抚是欺骗了全天下,所以当谎言揭穿时,他无地自容,无法面对天子、百姓,妄语对他的内心造成了巨大压力,使得他在惶恐忧愁之中几天便死去,是妄语黑业把他摧毁的。

    有一位姓张的占卜士,擅长星象学,但他一般都是揣测人的意向,推算多不如法,或者往往受别人暗中嘱托,颠倒而说,误人大事。后来他嚼舌而死。张某既然以舌根造作妄语,蒙骗世人,现世须以嚼舌惨死来受报,除了现报之外,还有后世更深重的苦报。

    《楞严经》说:“炫惑无识,疑误众生,死后当堕入无间地狱。”

    《禅秘要经》云:“若有四众,于佛法中为利养故,贪求无厌,为好名闻而假伪作恶,实不坐禅,身口放逸,行放逸行,贪利养故,自言坐禅,如此比丘犯偷兰遮,过时不说,自不改悔,经须臾间即犯十三僧残。若经一日至于二日,当知此比丘是天人中贼、罗刹魁脍,必堕恶道,犯大重罪。若比丘、比丘尼实不见白骨,自言见白骨乃至阿那般那,是比丘、比丘尼诳惑诸天龙鬼神等,此恶人辈是波旬种,为妄语故自说言我得不净观乃至顶法。此妄语人命终之后,疾于电雨,必定当堕阿鼻地狱,寿命一劫。从地狱出,堕饿鬼中,八千岁时,啖热铁丸。从饿鬼出,堕畜生中,生常负重,死复剥皮。经五百身,还生人中,聋盲喑哑,癃残百病,以为衣服。如是经苦不可具说。”

    《禅秘要经》上说:四众弟子,在佛法之中为了求得利养,贪求无厌,或者为了名声,身口放逸,却自己说坐禅精进,这样不改悔的话,必将堕入恶道。如果比丘、比丘尼修法没有成就,却自己说我见白骨,我数息观成就,这是欺骗天龙鬼神等,其人是魔王波旬的种姓,命终之后,比闪电骤雨还快,必定会堕入阿鼻地狱,受苦一劫。从地狱出来,还要堕在饿鬼界,八千年吞食热铁丸。从饿鬼界脱出,又堕畜生道,生时常常驼负重物,死后还要被剥皮,经过五百身再转生在人道,也是聋盲喑哑、癃残百病,其中所经历的痛苦,难以用语言描述。

    往昔,罽宾国有一位离越阿罗汉,在山中坐禅的时候,有人丢失了一头牛,牛主循牛脚印找到了离越的住房。当时离越正在煮草染衣服,奇怪的是,法衣自然变为牛皮,染汁自然变成牛血,所煮的染草自然变成牛肉,所持的钵盂自然变成牛头。见到这副情景,牛主就把离越阿罗汉反绑起来,交给国王,国王把他关进监狱。

    一晃十二年过去了,在这期间,离越阿罗汉常常为狱监养马、除粪。离越有五百位证了阿罗汉果的弟子,他们寻找师父,一直不知师父下落。在业缘将尽的时候,一位弟子终于观察到师父是囚禁在罽宾国的监狱里,他就告诉国王说:“我的师父在监狱里面,希望国王能裁决处理。”国王派人到监狱里去核实,使者进入监狱,只见到有一个人相貌很憔悴,须发很长,正在为狱监养马除粪。使者回来禀报国王,没有看见有沙门离越。

    离越的弟子很有智慧,当时就对国王讲:“希望国王下一道命令:凡是比丘都允许出狱。”国王就依言宣布,离越阿罗汉听到这话,顿时须发自落,袈裟披在身上,腾向虚空显示种种神变。国王见到这般情景,连忙五体投地,对离越说:“尊者,请您接受我的忏悔。”而且询问尊者是因为何种业缘而感召十二年的牢狱之苦。

    离越说:“往昔某一世我也曾经丢失过牛,我一直跟踪寻找,当时曾诬陷一位辟支佛偷牛,经过一昼夜。我因此堕落三恶道,受了无量痛苦。以余业未尽的缘故,今天证得到阿罗汉果,仍要受报,受别人诬谤。”

    这则公案突出显示两点,第一是妄语业的增长广大,第二是妄语业的领受等流果。

    一、妄语业的增长广大:离越阿罗汉前世在一昼夜中,诬谤过辟支佛偷牛,结果这个业力,不是一次就能报尽,而是会一连串地成熟果报,就象一颗种子成熟起来,以那股势力,会不断地往上生长一样。一天的诬谤,使他在三恶趣中感受无量痛苦,转为人身证了阿罗汉果,还要被人诬谤入狱,以十二年喂马除粪才得以消尽。所以我们决不能轻视语业。

    二、领受等流果之相:前世谤人偷牛,今世领受的也是被人诬谤偷牛。当业力成熟时,法衣、染汁、染草、钵盂自然变为牛皮、牛血、牛肉、牛头的形相。是谁在制造这一幕闹剧而让离越受谤呢?不是梵天、帝释,不是非因、无因,唯一是以自己对他人所造的黑业,反过来戏弄自己。按这样来思惟,越想越会觉得业力甚深不可思议,果随业转,就象谷响回应声音一样,传出去什么,就会回应什么,丝毫不会错。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反过来会得到同类的回报,这叫领受等流。认识这个道理之后,就会知道对待宇宙万物的方式与人生成败关系密切。面对每个人、每个生物、每件事,我们都要晓得发出去什么,就会回收什么,所以哪怕是对待一个地位低下的人、一只蚂蚁或者一朵花,如果是一种不善的方式,反过来就是障碍自己,而给人一个友善的态度和语言,并不浪费什么,反而会积集福德。只要在语言方式上转变一下,效果就会不同。能抉择业和果的关系,就可以决定,做人的道就是一个“善”字,只有这个善的方式是合理的,此外再没有其他方式。如果对宇宙万物都是一种善的方式,得到的就全是善的回报。这就是领受等流给我们的启发。

    佛世时候,一位能喜比丘以神通力来到大海边,见到一位**饿鬼,披头散发,头发盖住了全身,饿鬼双目失明,鼻孔和口中不断地爬出许多小虫,咬食他的身肉。他的身体枯槁如焦木,浑身散发着臭气,远到一由旬之外都能闻到。饿鬼被花斑狗追咬,浑身痛苦不堪,它在痛苦的逼迫之下狂奔乱叫。

    能喜比丘返回舍卫城,把这次见闻禀告佛陀。佛陀谈起他的前世因缘:“往昔迦叶佛的时代,有位施主的女儿,长大以后对迦叶佛的教法生起信心,发心出家修学三藏,后来成为说法上师,收到很多供养,她曾经劝许多施主发心修建经堂、佛塔,供养佛与僧众。因为她相好、年轻有为,又出生在富贵之家,养成她傲慢的性格。后来她犯了根本戒,仍然享用僧众的财产,最终被其他比丘尼发现,准备将她摈除。这时候,她大发嗔心,恶口骂人,无理诽谤其他有学无学的比丘尼犯了戒律。此后她被逐出僧团,仍然恶习不改,在白衣居士面前到处宣说僧众本来没有的过失,使僧众彼此之间产生邪见,导致白衣也对僧众颇有微辞。有些不明事理的人盲从邪说者,对三宝退失信心,不再供养僧众。当时的那个比丘尼就是今天的**饿鬼。因为她恶心诽谤有学和无学比丘尼众,所以转生为饿鬼;又因为对僧众无因诽谤,恶口谩骂,结果感得口鼻之中爬出许多小虫,咬噬他的身肉;由于破戒后仍然直接享用僧众财物,以及无由诽谤僧众,使得白衣退失信心,因此被许多花斑恶狗紧追撕咬;她骂人时以斜眼看人,所以导致双眼瞎盲。”

    通过这则公案可以看出:以种种黑业的差别就会无错乱地造成种种苦果的差别。

    妄语之中,以背弃誓言尤为严重。下面看它的果报。

    《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说:

    张福是杜林镇人,平时以贩运为业。有一天,他和当地的土豪争路,土豪指挥他的仆人把张福推下石桥。当时,河水刚刚结冰,冰块的棱角象利刃一样锋利,张福的头颅骨被撞而破裂。人们把他抬上来的时候,他已经奄奄一息。

    杜林镇的里长一向痛恨这位土豪,就立即把案子上报官府,官府估计这桩案件有利可图,所以对狱讼追得很紧。

    张福让母亲私下去见土豪,而且转达他的话说:“让你偿命,对我有什么好处?只要你答应在我死之后,代养我的老母和幼儿,趁我还没有断气,我可以到官府去承认是我自己失足掉下桥去的。”土豪当即答应了他的条件。

    张福粗识文字,他还能忍痛自己写下一篇自供状,由于供状确凿,官府也没有办法。但张福死后,土豪竟然负约,否认生前的承诺。张福的母亲屡次向官府控告,终因有张福的供词作根据,官府也无法为他申冤。后来,土豪喝醉了酒,骑马夜行,忽然马失前蹄,也掉到桥下摔死了。

    对这则公案,有人可能会想:土豪只是背弃了一句承诺,为什么会这样受报呢?要知道这一句承诺里面所含的份量,表面上看只是一句话,实际上这一句表示把抚养张福老母和幼儿的全部责任都背在自己身上,它包含成年累月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义务。所以背弃这一句承诺,就是抛弃诺言中所允诺的一切责任。可是因果律很公平,占了便宜就会让他亏损,背弃承诺便让他跌倒堕落而死。

    所以言语的道很大,不要轻率发言。善人不轻易承诺,一经承诺,就象刻在石头上的文字一样不会变动。而轻浮者的言语恰恰相反,他一开始就随便承诺,而且会轻易发大誓言,可是连小的承诺都无法坚持,怎么能信任他可以履行沉重的誓言呢?轻薄者发誓,三天后就会背离,这是拿誓言当儿戏,后果很严重。

    《感应篇注训证》中说:

    苏州吴趋坊的施翁平素喜欢布施钱财,年过四十才生一子。有一次他带着几百两银子到虎丘去修建观音大殿,忽然听到剑池旁边传来一阵哭声,上前一看,原来是幼时私塾的同桌桂迁。施翁急忙上前慰问,桂迁说:“家里贫穷,欠了债,被逼债走投无路,打算在此了却生命。”施翁很同情他,就送他三百两银子。桂迁向着观世音菩萨礼拜而且发誓说:“施君的大恩如果今生不能报,来世也要作犬马来报答。”哭着就跪拜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