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

第72部分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第72部分

小说: 新开国第一战+上+(双石+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来。
悲喜交集的战友们紧紧拥抱; 抱头痛哭!
抢来抢去; 第六十三军和敌人谁也没抢在前头。
他们几乎是齐头并进渡过北汉江的; 使先到江北等着第一八
七师的傅崇碧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的船队和
627
第二十六章
甲车滚进
特遣队来势汹汹
乱云纷飞
志愿军潜伏危机
徒涉的第一八七师的相距不过几百米; 肩挨肩地往汉江北岸冲。
经验丰富的傅崇碧看出徐信他们没发现这伙敌人; 敌人也把
徐信他们当韩军了; 所以近在咫尺的两支敌军彼此相安无事。
傅崇碧没让人通知徐信; 那样的话要是有人一慌; 惊动了敌人
反而更危险。
5 月22 日; 第六十三军全军撤过北汉江。
一过江后; 杨得志即指示傅崇碧们不得停步向铁原方向后撤。
这一撤; 就把第三、第十九兵团的缺口亮出来了; 因为那时谁
也没想到第六十五军那么快就顶不住了; 所以也就没有及时通知
相邻的第六十军第一八○ 师; 或留下与之靠得最近的第一八九师
担任阻击。
美步兵第七师和韩军第六师乘隙插入。
这样压力就顺理成章地落到了第一八○师头上。
最后理论起来; 谁都有责任; 谁都没有责任。第六十三军本来
没有阻援任务; 也没谁安排他们阻援任务。杨得志没有预见到第
三兵团和自己将要面临的危机; 就是预见到了也会认为第三兵团
有自己的阻援部队; 志司也会协调。
第六十军未尝不是如是设想。
恰恰志司没有来协调各兵团的行动; 任务只下达到兵团。
各自为政; 各自为战; 对于傅崇碧这样长于外线无后方作战且
能够当机立断的指挥员尚能勉力应付; 但那些长期处于内线作战
的部队来说; 就很难应对裕如了。
中国军队的指挥员们大都缺乏现代化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意
识。
就连志司后来也是手忙脚乱; 抓住哪个部队就叫哪个部队堵
哪儿。
此时此刻; 在这一点上; 他们比起他们当面的对手来; 差距不
是一星半点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他们面临的重重危机乃是一种客观必然!
628





危机从西向东依次传递。
韦杰的第六十军首当其冲。
第六十军是第三兵团安排的阻击部队。
5 月22 日; 第三兵团的命令发到第六十军:
决以第六十军担任本兵团之阻击任务; 该军置于白
逸里、白积山以南; 东起与第九兵团分界线; 西起与第十
九兵团分界线(含) 以东地区即以加平、春川( 不含) 一线
地区开始布防; 利用华川西南山区节节阻击敌人?? 于
今( 22 日)晚开始向指定地区转移。
王近山把兵团北撤时间比志司的要求整整提前了一天。
其实不怪王近山着急; 这仗一打响他就吃够了拥挤的苦头。
刚入朝的时候; 在兄弟部队前期作战胜利形势鼓舞下; 王疯子
也雄心勃勃想上来露一手; 那口气也大不咧咧很是踌躇满志:
“美国兵怕死; 武器好有什么了不起! 咱们人多呀; 宋时轮三
个军; 老杨哥三个军; 咱们第三兵团三个军; 后面还有杨成武。三
个打他美国人一个; 那还不把他们打趴下? 人说杀鸡不用牛刀; 咱
刘伯承老总打仗有发明; 杀鸡就是要用牛刀。牛刀杀鸡; 你们想
想; 嗯; 那是个??”
在志司的部署会上; 王近山当着彭德怀拍胸脯打保票:
“ 咱们第三兵团; 这次要给彭总交五千个美国俘虏!”
后来想想这些话既幼稚又好笑; 不过当时确实是那些刚入朝
部队指战员们的普遍心态。你想; 咱们部队什么时候有这么强大
的阵容? 那上来的部队又都是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的劲旅; 那美国
兵能架得住打?
“ 美国兵不敢拼刺刀; 怕近战夜战??”
“ 冲过三八线; 咱们就釜山见喽!”
“ 咱们这一开上去; 打完了正好回国吃西瓜!”
629
第二十六章
甲车滚进
特遣队来势汹汹
乱云纷飞
志愿军潜伏危机
??
不要埋怨这些指战员是井底之蛙; 如果不是这场战争; 这支农
民为主的军队大多数战士恐怕连朝鲜是在哪个方向都不知道。他
们对战争的认识全部来自于他们自己的亲身体验。与美国军队这
样一流的现代化军队交手; 无论对这个国家这支军队和他们个人;
都是头一次。
连王近山都是如此; 刚解放大西南那会儿他就闹过一个笑话。
那时第十二军住进重庆; 王近山把军部设在国民党警备司令
李根固公馆中。
刚一住进去; 王“ 疯子”就疯疯癫癫地翻箱倒柜; 忙得不亦乐
乎。
人家问他这是干吗?
“ 找地图。”王“疯子”头也不抬。
消息传到刘邓那儿; 刘邓二人相视一笑; 让人把这“ 疯子”叫
来。
“ 近山; 你很忙呀; 你在人家李根固家挖地三尺要干啥子?”
邓小平明知故问。
“ 找印度和缅甸的地图; 那小子是警备司令; 没准儿??”王近
山一楞; 心想这种小事儿怎么传到邓政委耳朵里了?
“ 你找来干啥子?”邓小平打断他。
“ 我们打到重庆了; 再往南不就该打到印度和缅甸了?”
王近山心说邓政委那么大学问还能不知道这个? 是考我吧?
刘邓二人终于憋不住大笑起来。
刘伯承一边擦着笑出来的眼泪; 一边数落这员爱将:
“ 近山哪近山; 哪个给你说我们要打印度和缅甸?”
“ 可是; 地球是圆的; 我们迟早要打到美国去的嘛!”王近山一
脸认真。
刘、邓笑得厉害了———而且以后一说起还大笑不已。
想想; 出息得能看《安娜?卡列妮娜》的王近山尚如此二楞; 其
630





他人就可想而知了。
可严峻的战争不跟你开玩笑; 大大小小的王近山们很快就认
识到这种过于乐观的情绪实在是没有任何道理; 美国军队优势的
火器火力、先进的通信手段、高度的机动能力使他们惊诧不已; 血
淋淋的现实顷刻间就将所有的乐观情绪打得粉碎。
咱人多是不假; 可人多根本使不上劲儿啊! 战役第一阶段第
六十四军几个师队形密集遭敌航空火力和远程火炮严重杀伤; 自
己第三兵团三个军挤在17 公里的狭窄地段上; 容纳不下也展不
开; 由于部队拥挤; 造成战场混乱; 增大了伤亡。有些部队还没跟
敌人照上面就受到很大伤亡。形成了兵力多了展不开; 兵力少了
难突破的怪圈。
血的代价换来了新的认识。
王近山提前转移命令的初衷就是怕部队在多路后撤时出现拥
挤; 增大伤亡。
可惜事与愿违。
第十五军的提前后撤反而使第六十军左翼缺口更加扩大; 从
而使第六十军两翼受敌; 刚一投入战斗; 态势就非常被动。
而且还加重了整个战线的危机。
韦杰接到命令时还是个光杆司令; 手头只有一个工兵营。
第二阶段作战; 第一八一师配属第十二军打穿插; 远离军部
120 公里; 没两天时间根本回不来; 第一七九师配属第十五军; 尚在
北汉江南岸; 剩下的第一八○ 师也作为兵团预备队在加平方向集
结; 归兵团直接指挥; 现在正在北汉江以南; 还处在进攻状态; 同样
没两天时间根本回不来。
而这个时候; 正是傅崇碧的第六十五军从汉江南岸撤回来的
时候; 如果志司协调调度有力; 让第一八九师先在一线顶他一顶;
掩护第六十军主力完成归建和展开; 可能情况会好得多。
可那会儿这些指挥员; 都有那么点打不掉的傲气; 不愿叫苦叫
困难; 好像一说困难就要被人瞧不起就要矮人三分就要在人前抬
631
第二十六章
甲车滚进
特遣队来势汹汹
乱云纷飞
志愿军潜伏危机
不起头。
时年35 岁的韦杰没有跟兵团叫苦; 他想有困难自己克服。
35 岁; 气盛之年。
他不叫苦; 王近山能及时掌握情况和沟通联系也好呀。
也没有!
因为在这要命的关节上; 兵团的电台车被炸了; 军与兵团从22
日起; 连续3 天失去了联络。
这就使被动局面不可避免了。
兵团命令下达当日; 第六十军分别向第一七九师、第一八○
师、第一八一师发出迅速归建执行掩护任务的命令:
第一七九师附炮兵第四十六团; 于现地即大龙山、甘
井里掩护转运伤员; 任务完成后预定25 日晚除以一部留
现地待第九兵团接替后再开始向指定地区转移外; 师主
力分两路经芝岩里、退洞里、进至加平、观音山、修德山地
区布防。
第一八○师附炮兵第二师两个连; 以一个步兵团北
移汉江以北构筑阻击阵地; 师主力置北汉江以南掩护兵
团主力北移及伤员转移; 师作战地域为新延江、芝岩里、
白积山、上海峰以南地区; 并注意和右邻第六十三军的联
系。
第一八一师于现地执行转运伤员; 任务完成后; 预定
26 日经新里、国望峰、观音山、上海峰之间地区休整; 并准
备在国望峰、观音山布防。
军决于所辖地区构筑两道阻击线: 以驾德山、明智山
及625。1 高地为第一阻击线; 以722 及1286。5 高地、石龙
山、国望峰、观音山之线为第二阻击阵地。
好在第一七九师在张国斌副师长率领下; 于次日率先归还建
632





制; 第五三五团在大龙山一线布防; 与正疾进之敌特遣队展开激
战。第五三六团、第五三七团也占领纵深防御阵地; 控制了西侧春
川向北延伸的公路。
这个处置非常及时正确。
否则敌人特遣队从这里突破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
接着插入敌后寒溪地区的第一八一师也于23 日归还建制。
第一八一师不愧是“ 皮旅”; 王诚汉也很有经验。虽处在态
势突出的不利位置; 掩护部队第五四一团在与敌特遣队纠缠时也
付出了重大伤亡; 但由于交替掩护组织得不错; 使师主力安全撤
出; 以最快速度于次日归建; 在照桥里、勿老里一线占领了阵
地。
而北汉江以南岸汉谷、正屏山地区的第一八○师却处境不妙。
23 日凌晨; 当他们接到命令时; 师长郑其贵还在指挥部队与美
步兵第七师对攻; 第五三九团22 日在通谷里、九峦山一带与敌人
反复争夺了整整一个昼夜。
他们对陡然恶化的局势全然不知。
郑其贵接到命令后立即进行紧急部署; 令第五三八团、第五三
九团继续扼守北汉江南岸阵地; 第五四○ 团在北汉江北岸鸡冠山
占领阵地; 构筑工事; 作为师的二线阵地; 并加强友邻的联系。
哪还有友邻呀!
23 日上午11 时; 第一八○ 师右翼第六十三军方向枪炮声大
作; 派出参谋人员联系回来说他们只碰上第六十三军的一个执行
任务后正在返回的侦察班。
第六十三军主力已经北撤了。
郑其贵紧张起来; 赶紧派出两个连在右翼占领阵地; 同时向军
长韦杰作了报告。
师主力也开始行动; 准备渡过北汉江北移至春川以西地区组
织防御。
可就在这时; 韦杰又接到兵团的急电:
633
第二十六章
甲车滚进
特遣队来势汹汹
乱云纷飞
志愿军潜伏危机
??由于运力缺乏; 现战地伤员尚未运走; 第十二军
5000 名伤员全部未运; 第十五军除已运走的外; 现水泗洞
附近尚有2000 余名不能行动之伤员; 第六十军亦有伤员
1000 余人。为此决定; 各部暂不撤收; 并于前沿构筑坚固
工事; 阻击敌人; 运走伤员后再行撤收; 望各军照此精神
布置并告我们。??
这电报意思本来是很清楚的; 转运伤员的任务是下达给各军
的; 而且是“望各军照此精神布置??”。
这时; 一线展开的其他友邻均在转入防御后开始后撤。
可第六十军指挥机关将电报内容误解为“ 第六十军必须掩护
全兵团伤员转运”。因此又转而电令正在撤过北汉江的第一八○
师继续位于春川、加平、北汉江以南组织防御。
这一误解铸成大错。
第一八○ 师副师长段龙章、参谋长王振邦都建议先把主力撤
过北汉江; 只在江南留少量掩护部队; 以免陷于背水作战的被动局
面。
师长郑其贵觉得应该不打折扣地执行命令。
段龙章们只好再向军里建议。
副军长查玉升等几位军首长也和段龙章们的意见一致。
可军长韦杰仍然认为要“ 不打折扣地执行兵团命令”。
于是; 第一八○ 师已撤过江的部队又返回南岸; 重新展开; 实
施宽大正面防御。
他们打得很英勇; 第五三九团第二营在土木洞以伤21 人亡6
人的代价; 打退敌人8 次进攻; 歼灭美步兵第七师120 余人。
可惜局部的胜利已不能挽救即将灭顶的危局。
他们丧失了至关重要的一天。
韦杰很快就为这一天而懊悔不已。
634





原想虽然第六十三军撤出; 但敌人从西向东机动; 路途遥远;
第一八○师左翼又有第一七九师可迟滞敌人前进; 不会很快形成
致命威胁; 第六十军尚有充分时间与机会完成掩护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