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901年 >

第19部分

1901年-第19部分

小说: 1901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有为跟在濮兰德身后下了〃重庆〃号,濮兰德的驳船将康有为转移到停泊在吴淞口外的另 一艘英国轮船〃皮瑞里〃号上去了。    
    至此,康有为基本上安全了。    
    一个千载难逢的升官机会就这样从上海道蔡钧的手掌上飞走了,不但如此,他将面临的是慈 禧〃暴跳如雷〃的处罚。    
    康有为开始痛哭了,濮兰德劝了半天才止住。他哭的原因有二:首先是为自己的身败名裂而 哭;同时他从慈禧的电报上推测,皇上肯定被慈禧杀了。    
    


第一章 蓝色长袍上宫殿第46节:思想随着人头落地(3)

    〃皮瑞里〃号在吴淞口外停泊了两天。在这两天里,康有为不停地写信。给朋友写,请求他 们救自己的家人;给家人和学生们写,让他们赶快避难。他想跳海自杀,和皇上一块死,因 此留下一封遗书,他想到了地狱、天堂和佛家:    
    吾专为救中国,哀四万万人之艰难而变法以救之,乃蒙此难。惟来人间世,发愿专为救人起 见,期皆至于大同太平之治,将来生生世世,历经无量劫,救此众生,虽频经患难,无有厌 改,愿我子弟我后学,体吾此志,亦以救人为事,岁经患难无改也。地球诸天,随处现身, 本无死理。至于无量数劫,亦出救世人而已,聚散生死,理之常,出入其间,何足异哉?到 此亦无可念,一切付之,惟吾母吾君之恩未能报,为可念耳。《康南海先生墨迹》 ,《戊戌变法》(一),第409页。    
    在准备跳海自杀的时候,他还作了首诗:    
    忽洒龙■翳太阴,    
    紫薇移座帝星沉。    
    孤臣辜负传衣带,    
    碧海青天夜夜心。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四),第162~16 3页。    
    康有为没有跳海。他没有死。    
    9月29日,英轮〃皮瑞里〃号到达香港,康有为彻底脱险了。    
    康有为最积极和忠实的追随者梁启超也在洋人的掩护下脱险了。    
    掩护梁启超的是日本人。    
    21日,在京城一片步军搜查的马蹄声中,梁启超和谭嗣同商量着怎样救康有为。谭嗣同建 议去求日本公使,让日本公使给驻上海的日本领事发电报,设法掩护康有为。梁启超赶到 日本使馆求见日本代理公使林权助时脸上〃颜色苍白,漂浮着悲壮之气〃。他请求日本人救 中国的皇帝。说完了,到街上去观察动静。步军此时已断绝交通,盘查所有行人,满街杀气 腾腾。他终于只有又跑回日本使馆。当夜,他在日本使馆留宿。    
    第二天,谭嗣同来日本使馆看他,劝他逃亡日本。而说到自己时,谭嗣同表示〃自己决心一 死〃。他把自己诗文辞稿数册以及家书交给了梁启超之后,便又回到自己的住所去了。    
    步军们已经注意到日本使馆里的不正常。于是,日本代理公使林权助立即派正在北京的日本 驻天津领事郑永昌陪同梁启超化装出城。至于他们到底化成了什么样,史书没有记载,但可 以想像化的绝对不是一般的装,因为他们竟然瞒过了布满城门的步军官兵们的眼睛。    
    梁启超在天津径直上了日本人的军舰,军舰直接开往了日本横滨。    
    梁启超在《去国行》中描述了他逃亡时的心境,行文仍有骚体美文之风:    
    呜呼,济艰乏才兮,儒冠容容,佞头不斩兮,侠剑无功,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 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梁启超:《去国行》,《饮冰室合集· 文集之四十四》。    
    10月24日,康有为从香港到达日本。帝国的知识分子中的〃造反派〃云集日本,使日本 成为颠覆大清帝国政权的大本营。    
    此时,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革命党孙中山也正在日本招兵卖马。    
    早在1895年,孙中山和康有为就联络过。那时孙中山正在准备广州起义,他派陈少白到 上海去找康有为。陈少白正好和康有为住在了一个客栈,仅仅一房之隔,于是孙中山的特使 和康有为有过一次〃颇欢〃的谈话,谈的全是如何推翻帝国政府之事。但是,孙中山在广州 起义失败,他成了朝廷通缉的〃要犯〃,而眼看着就要受到皇帝重用的康有为立即和革命党 疏远起来,因为他害怕〃革命党株连,有碍仕版〃。至于现在孙中山有意与康有为合成一股 力量时,康有为的回答让孙中山吃惊不小:〃今上圣明,必有复辟之一日,余受恩深重,无 论如何不能忘记,惟有鞠躬尽瘁,力谋起兵勤王,脱其禁锢瀛台之厄,其他非余所知。〃 冯自由:《戊戌前孙康二派之关系》,《革命逸史》初集,第48~49页。    
    康有为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忠实的〃保皇派〃的原因十分简单:他是在那个风云莫测的年代里 惟一见到了皇上且得到了皇上赏识的文人。    
    在以后的日子里,康有为始终拒绝承认自己是一个〃乱党〃,他在关于〃戊戌变法〃的最系 统的回忆录《戊戌奏稿》中,有意删除了有关〃谋杀〃和〃刺杀〃的一切过程,不但篡改了 他给皇帝写的那些奏折的内容,连皇帝赐给他的那份密诏的内容都篡改了〃汝可迅速外 出,不可延迟〃变成了〃汝可迅速外出求救,不可延迟〃。    
    为了饱受〃禁锢〃〃之厄〃的皇上,康有为在海外成立了〃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甚至招 募了人数不少的〃保皇军〃。他在英国、美国到处游说集资,设立〃保皇会〃的分部,他甚 至还请一个名叫荷马李的美国人来训练〃保皇军〃,且〃代表中国皇帝〃封荷马李为〃大将 军〃,发给他一套大清帝国的〃将军服〃。康有为的相片和那个穿着帝国军服的美国人荷马 李的相片并排挂在了〃保皇会〃的办公室里。但是,没过多久,荷马李突然投靠孙中山,成 为了孙中山的军事顾问荷马李的〃背叛〃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个美国人立志要推翻大清 帝国的现政权。    
    光绪皇帝在孤岛一样的瀛台度过他30岁生日的那一天,康有为在美国组织了大型的〃华侨 行礼〃活动〃龙牌在上,龙旗在顶,乡人无工商贵贱老幼,长袍短褐,咸拳跪起伏,九 叩首,行汉宫威仪〃。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皇权被彻底推翻的第二年,康有为回国,因为对他的通缉令在革命中消 失了。    
    以后,他也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第一章 蓝色长袍上宫殿第47节:思想随着人头落地(4)

    康有为一生的政治活动令他拥有了大量的金钱,过着和他一直要〃救〃的〃民众〃们截然不 同的豪华生活。上海、杭州和青岛都有他的别墅。青岛的别墅是他买下的〃凶宅〃,因为那 幢别墅里曾经住过多任〃督军〃,而那些〃督军〃们一一都被枪毙了。康有为不怕,没有人 要枪毙他,因为他不但是一个著名的文人,而且还是〃孔教会〃的会长。以〃大儒〃自称的 他惟一和孔圣人相反的是,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而他热衷于扶占问卜。他信风水,当他给 母亲寻找安葬之地时,曾为〃正穴〃里没有挖出代表风水的〃土瓜〃而痛不欲生,于是他雇 的民工们制作了一个骗他,而他一下子〃兴奋异常〃。他维护大清帝国旧有的一切风俗,宣 称要〃冒万死以保旧俗〃。他开列出要〃不惜生命〃保护的〃旧俗〃有五项,其中一项是纳 妾。他自己确实〃以身作则〃,一生妻妾成群,正式娶回家有名有姓的妻妾就有六个,即:    
    19岁时娶元配夫人张云珠,生四男一女。    
    40岁时纳18岁〃不但貌美且能舞文弄墨〃的广东姑娘梁随觉,生两儿两女。    
    50岁时,流亡美国,纳〃不但通晓几国文字且对中国诗文有深厚基础〃的17岁的华侨姑 娘何旃理,生一子一女。    
    56岁时,回到国内,纳18岁〃善解人意〃的日本姑娘鹤子鹤子原来是康有为在日本 居住时家里的女佣。    
    两年以后,58岁时,纳第五夫人廖定征。    
    62岁时,花甲已过的康有为再显风流,游西湖时对一个〃天生丽质〃的大名叫张光芳、小 名叫阿翠的20岁船女紧追不舍,最后终于纳入房中,为〃六夫人〃。    
    康有为追求的不仅仅是女人,还有〃我的皇上〃。皇帝没有了,但是受到民国优待的下台皇 上溥仪还在,这在他眼里就是〃当朝皇帝〃。1927年3月8日,康有为70岁生日,因 为天下还有这么一个〃忠臣〃,溥仪便派人送来贺礼,其中有溥仪亲书的〃岳峙渊清〃匾额 一幅和玉如意一柄。康有为再次感受〃龙恩〃,〃欣喜若狂〃,立即穿上他当〃工部主事〃 时的前清六品官服,〃摆设香案,遥拜天恩〃,除了头上没有一根辫子之外,他的打扮令人 恍如隔世,因为帝国的皇权已经消失16年了。叩首完毕,康有为写了一份〃谢恩折〃,表 示要把皇上的贺礼〃付子孙后世,永戴高天厚地之恩,以心肝奉至尊,愿效坠露轻尘之报〃 。他把这份奏折让书局印1000份分发。这是康有为一这辈子以帝国贤臣的名义给〃皇上 〃写的最后一份〃奏折〃。    
    中国的知识分子一向以〃先天下之忧而忧〃自居。    
    问题是,〃天下〃是谁的天下?    
    中国早有经典的回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当康有为给〃皇上〃写最后一份奏折的时候,他听见了大街上北伐军的炮声和〃打倒列强〃 的歌声。革命对他来说是恐怖的,他跑到青岛去避难,23天之后死于青岛别墅,享年70 岁。    
    有人提议把康有为葬于清西陵光绪皇帝陵墓一侧,以了却他〃陪伴君侧〃的终生愿望,但是 据说是因为〃经费问题〃没有〃了却〃。最后,由青岛市长主持,康有为被葬于青岛李村枣 儿山。    
    相信康有为死不瞑目。    
    当年和康有为一起〃变法〃的〃同志〃还在他逃亡日本的时候就未经任何审判程序被立即押 往菜市口刑场行刑。史称〃戊戌六君子〃    
    黄■《花随人圣盫摭忆》中写道:    
    有老狱卒刘一鸣者,戊戌政变时,曾看守谭嗣同 等六人。其言曰: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 中,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做书。问何为,笑曰,作 诗耳。可惜刘不文,不然可为之笔录,必不止望门投 趾思张俭一绝而已矣。林旭美如处子,在狱中时作微 笑。康广仁,则以头撞壁,痛哭失声曰:天哪,哥子 的事,要兄弟来承当。林闻哭,尤笑不可抑。既而传 呼提犯人出监,康知受刑,哭更甚。刘光第曾在刑部, 习故事,慰之曰,此乃提审,非就刑,毋哭。既而牵 自西角门出,刘知故事,缚赴市曹处斩者,始出西角 门,乃大愕。既而骂曰:未提审,未定罪,即杀头耶? 何昏聩乃耳。同死者尚有杨深秀,杨锐,无所闻。惟 此四人,一歌,一笑,一哭,一詈,殊相映成趣。黄■《 花随人圣盫摭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第141页。    
    黄■,清末七品堂官,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33年曾任国民政 府行政院秘书, 文才颇受蒋介石赏识。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成为头号大汉奸案的主角,并且〃以通敌罪 伏法〃,上述〃相映成趣〃的情节是大汉奸案的另一个主角汪精卫亲口对他描述的:〃精卫 先生居北京狱中可两年,时时就狱卒,得闻数十年来佚事,曾杂见于南社诗话。比语予,所 闻字字实录,出自狱卒之口,质俚无粉饰,较之文人作史尤为可信。〃黄 ■《花随人圣盫摭忆》,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第141页。    
    行将就戮的人彼此〃相映成趣〃就已经是奇闻了,而帝国政府的刑场还设在京城内最繁华的 闹市,于是可以想像,当六个表情不一的〃政治犯〃被押往刑场的时候,人山人海地观看的 各色中国人中,即使有黯然者而必然也有谈笑风生地看热闹的人,国人愚憨麻木的神情和 菜市口街道两侧夸张地表现中国文化内涵的商铺招牌一起,想必在那一刻更加〃相映成趣〃 。    
    所谓〃望门投止思张俭〃,是指后人传播甚广的谭嗣同〃狱中题壁诗〃,即: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卷六,《谭嗣同传》。 据说此诗被梁启超〃篡改〃过,原诗为:〃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 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张俭〃一典出自《后汉书·张俭传》:张俭获罪,亡命而逃,于是他的亲友们受到了株连 ,有十几个人被杀。谭嗣同此意是:谭嗣同不愿像张俭那样只顾逃命而连累别人。    
    谭嗣同在受刑的那一瞬间大叫:〃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只一刀,一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