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

第27部分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27部分

小说: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离如实知,生厌、离欲、不着、不受,因喜贪不生则不系着,不系着则不会摄受

37 正观五阴,见法见如来

38 远尘离垢法眼净

心住,不摄受心住故,于五受阴现象,若变若异,心不随转,不生恐怖、障碍、
顾念,故清静、解脱、自在。就能自知自证:对五受阴现象,已不再有任何的抓
取,于苦受不排斥,于乐受不贪着,会牵引内心波动的种种因都已尽灭,所有身、
口、意的行为已完全清净,心意识明觉永住、坚固、不退转,此后不再受无明的
业识推动,坠入迷妄的轮回中。”
    尊者舍利弗说完佛陀的教义时,焰摩迦比丘闻后,不生烦恼,内心得到解脱。
    尊者舍利弗为焰摩迦比丘演说佛陀的教义,示教、照喜后,离开座席,告辞
而去。

'提要'见法才能正见如来

    阿罗汉的生命境界究竟为何?是每个学佛人与非学佛人,都想要了知的境界
。但贪瞋痴永断、无明灭、识无所住的明觉状态,又绝非一般着相凡夫的心意识,
所可想像与思维的。
    焰摩迦比丘未见法前,对“如来”的思维与臆想,就是典型的凡夫知见
以身见视如来,而陷入断灭论,完全无法领悟如来“识无所住”的明觉状态,却
妄加推测、论断、执迷不舍,而陷入种种错误知见,自误误人。
    流行台湾的中国相似佛教,对何谓“如来”,率皆以传统之论师、祖师、禅师、
法师之知见为知见,往往积非成是,以思维、臆想之概念名相,作谜语般的猜测;
或施以神格化的偶像崇拜,增益神秘气氛,完全无助于如实的领悟。
    真正的佛法,不作这种无谓的头脑体操与宗教偶像崇拜。想契入如来境界,
唯有离断各种揣想,离欲恶不善法,如实正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非我所、
不相在,而无所取着时,当下见法,才能正见如来。

39 正观五阴,见法见如来

40 远尘离垢法眼净

【第三章】
法法相依,从此岸到彼岸
    佛言:于三妙行、四念处、六触入处律仪、七觉分,
    修习多修习,得明、解脱满足。
    法法相依,究竟苦边。萦发目犍连外道见法

41 法法相依,从此岸到彼岸

42 远尘离垢法眼净

'经文' 印顺本入处相应二二六经、大正本二八一经、佛光版二八0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萦发1目揵连出家,来诣佛所,共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萦发目揵连:“汝从何来?”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我从彼众多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遮罗迦2出家,
集会未曾讲堂听法,从彼林来。”
    佛告萦发目揵连:“汝为何等福力故,从彼众多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
罗迦出家所听其说法?”
    萦发目揵连言:“我试听其竞胜论义福利3,听其相违反论议福利故。”
    佛告目揵连:“长夜久远,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竞胜论议,
相违反论议福利,迭相破坏。”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瞿昙!为诸弟子说何等法福利,令彼转为人说,不谤如
来,不增不减,诚说、法说、法次法说,无有余人能来比挍、难诘、诃责?”
    佛告目揵连:“明、解脱果报福利,为人转说者,不谤如来,不乖其理,法次
法说,无有能来比挍、难诘、嫌责。”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瞿昙!诸弟子有法,修习、多修习,令明、解脱福利满
足者不?”
    佛告萦发目揵连:“有七觉分,修习、多修习,明、解脱福利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有法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不?”
    佛告萦发目揵连:“有四念处,修习、多修习,能令七觉分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复有法修习、多修习,令四念处满足不?”
    佛告萦发目揵连:“有三妙行,修习、多修习,能令四念处满足。”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复有法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不?”
    佛告目揵连:“有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

43 法法相依,从此岸到彼岸

44 远尘离垢法眼净

    萦发目揵连白佛言:“云何六触入处律仪,修习、多修习,令三妙行满足?”
    佛告目揵连:“若眼见适意、可爱念、能长养欲乐、令人缘着之色,彼比丘见
已,不喜、不赞叹、不缘、不着、不住;若眼见不适意、不可爱念、顺于苦觉之
色,诸比丘见已,不畏、不恶、不嫌、不恚。于彼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
不好色起,眼见已,永不缘着。内心安住不动,善修解脱,心不懈倦。”
    “耳……;鼻……;舌……;身……;意识法,亦复如是。如是,于六触入
修习、多修习,满足三妙行。”
    “云何修三妙行,满足四念处?”
    “多闻圣弟子,于空闲处、林中、树下,作如是学、如是思惟:此身恶行,
现世、后世必得恶报。我若行身恶行者,心当自生厌悔,他亦嫌薄,大师亦责,
诸梵行者亦复以法而嫌我;恶名流布,遍于诸方;身坏命终,当堕地狱。于身恶
行,见现世、后世如是果报,是故除身恶行,修身妙行。”
    “口、意恶行,亦复如是。是名修习三妙行已,得四念处清净满足。”
    “云何修四念处,得七觉分满足?”
    “目揵连!比丘如是顺身身观住,彼顺身身观住时,摄念安住不忘,尔时,
方便修习念觉分;方便修习念觉分已,得念觉分满足。”
    “于彼心念选择于法,觉想思量,尔时,方便修习择法觉分;方便修习择法
觉分已,逮得择法觉分满足。”
    “选择彼法,觉想思量,方便修习精进觉分;方便修习精进觉分已,逮得精
进觉分满足。”
    “勤精进已,生欢喜心,尔时,方便修习欢喜觉分;修习欢喜觉分已,逮得
欢喜觉分满足。”
    “心欢喜已,身心止息,尔时,修习猗息觉分;修习猗息觉分已,逮得猗息
觉分满足。”
    “身心息已,得三摩提,尔时,修习定觉分;修习定觉分已,定觉分满足。”
    “谓一其心,贪忧灭息,内心行舍,方便修习舍觉分;方便修习舍觉分已,

45 法法相依,从此岸到彼岸

46 远尘离垢法眼净

逮得舍觉分清净满足。”
    “受、心、法念处,亦如是说。如是,修习四念处、七觉分满足。”
    “云何修习七觉分,明、解脱满足?”
    “目揵连!若比丘修念觉分,依远离、依离欲、依灭,舍于进趣;修念觉分
,逮得明、解脱清净满足。乃至修习舍觉分,亦如是说。是名修习七觉分已,明、
解脱清净满足。”
    “如是,目揵连!法法相依,从此岸而到彼岸。”
    说是法时,萦发目揵连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时,萦发目揵连,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于他,于诸法
律,得无所畏。
    从座起,整衣服,为佛作礼,合掌白佛言:“我今宁得于正法律出家,得具足
比丘分不?”
    佛告目揵连:“汝今已得于正法律出家,具足得比丘分。”
    得出家已,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成阿罗汉。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时,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这时,有个将头发束成一大髻的外道出家人,名叫萦发目揵连,来到佛陀住
的地方,见面互相问安后,退坐一处。
    那时,佛陀问萦发目揵连:“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萦发目揵连禀告佛陀:“我在那多种外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修行人,
集会的‘未曾讲堂’里听闻说法,我是从那个树林中来的。”
    佛陀问萦发目揵连:“你是为了什么福报力,在多种外道、沙门、婆罗门、遮
罗迦出家修行人集会的地方,听闻他们的说法?”

47 法法相依,从此岸到彼岸

48 远尘离垢法眼净

    萦发目揵连禀告佛陀:“我试着去听他们竞相发表各自论议的福利,以及互相
批评对方论议的福利。”
    佛陀告诉萦发目揵连:“长久以来,各种外道、沙门、婆罗门、遮罗迦出家人,
竞相论议,互相发表对福利的不同看法,互相破坏。”
    萦发目揵连禀告佛陀:“瞿昙!要为诸弟子演说什么法义、福利,才能令诸弟
子转而为人演说,而且不毁谤如来的教导,不增加也不减少如来的法义,诚心的
演说,如法地演说,顺法次第、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地演说,就没有其他人能来比
较、责难、呵责?”
    佛陀告诉萦发目揵连:“以念念明觉、心解脱的因缘果报、福利,为人转说,
就能够不毁谤如来的教导,不违反如来的义理,顺法次第、按部就班地演说,就
没有人能来比较、责难、呵责?”
    萦发目揵连禀告佛陀:“瞿昙!诸弟子用什么法来修行练习,多修习,而能令
他通达念念明觉、心解脱的境界,而满足明、解脱的福利呢?”
    佛陀告诉萦发目揵连:“有的,就是修习七觉分,多修习,就能通达念念明觉、
心解脱、福利满足的境界。”
    萦发目揵连又禀告佛陀:“用什么法来修行练习,而能通达七觉分满足的境
界?”
    佛陀告诉萦发目揵连:“有的,就是修习四念处,多修习,就能通达七觉分满
足。”
    萦发目揵连禀告佛陀:“又用什么法来修行练习,而能通达四念处满足的境
界?”
    佛陀告诉萦发目揵连:“有的,就是修习三妙行,多修习,就能通达四念处满
足。”
    萦发目揵连禀告佛陀:“又用什么法来修行练习,而能通达三妙行满足的境
界?”
    佛陀告诉萦发目揵连:“有的,就是修习六触入处律仪,多修习,就能通达三

49 法法相依,从此岸到彼岸
… 
50 远尘离垢法眼净

妙行满足。”
    萦发目揵连禀告佛陀:“如何修习六触入处律仪,才能通达三妙行满足的境
界?”
    佛陀告诉萦发目揵连:“如果眼睛看到适合自己的意念、会产生贪爱的欲念、
能增长滋养贪欲乐着、令人攀缘染着的色/东西,那比丘看见后,不喜贪、不赞
叹、不攀缘、不染着、不住相;如果眼睛看到不适合自己的意念、会产生不喜爱
的欲念、会有受苦感觉的色/东西,诸比丘看见后,不畏惧、不厌恶、不嫌弃、
不瞋恚。也就是,对于那些好的色/东西显相时,眼睛看到后,绝不攀缘染着;
而对于那些不好的色/东西显相时,眼睛看到后,也绝不攀缘染着。内在心意识
坚固、安住、不动摇,好好修行舍觉支的解脱道,心不懈怠懒惰。”
    “耳、鼻、舌、身、意识的现象,也是如此修行。这样子在六触入处修行练
习、多修习,就能圆满俱足三妙行。”
    “如何修习三妙行,才能通达四念处圆满俱足的境界?”
    “多闻圣弟子,在空闲的时候,于树林、树下作这样的学习、思惟:如果现
在有身的恶行,那么这辈子、下辈子,必得恶报。我如果是个有身恶行的人,自
己必当心生厌悔,他人也会嫌弃我,大师也会责备我,所有修行梵行者也会以法
义,而来嫌弃我。我的恶名就会流布四方、等到身坏命终,就一定堕入地狱。如
果现在有身的恶行,就知见到这辈子、下辈子,会有这样的果报,所以就会灭除
身的恶行,而来修习身的妙行。”
    “口、意方面的恶行也是这样。所以说修习三妙行后,就能通达四念处清净
满足。”
    “如何修习四念处,才能通达七觉分圆满俱足的境界?”
    “目揵连!比丘如果是按部就班,顺着身体作身身观念住时,摄持心念,安
住不忘,这时,就能随顺方便修习念觉分。随顺方便修习念觉分后,得到念觉分
满足。”
    “在对这心念状态的觉察上,思惟用什么法义来对治,作觉察、思考、衡量

51 法法相依,从此岸到彼岸

52 远尘离垢法眼净

这时,随顺方便修习择法觉分。随顺方便修习择法觉分后,得到择法觉分满足。”
    “选择思量那个对治的法义,作觉察、思考、衡量后,这时,随顺方便修习
精进觉分。随顺方便修习精进觉分后,得到精进觉分满足。”
    “择法精进后,生出欢喜心,这时,随顺方便修习欢喜觉分。随顺方便修习
欢喜觉分后,得到欢喜觉分满足。”
    “生出欢喜心后,身心状况都比较止息了,这时,随顺方便修习猗息(轻安)
觉分。随顺方便修习猗息觉分后,得到猗息觉分满足。”
    “身心状况都止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