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294-昌言-汉-仲长统 >

第4部分

0294-昌言-汉-仲长统-第4部分

小说: 0294-昌言-汉-仲长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裨谇竽堋9什霉蘩鳎田我遭‘刀,而望其巧,不亦酆酰浚ā队馈肪矶偃

攻玉以石,澣布以灰。(《御览》卷八百二十六)

清水见底,明镜照心。(《御览》卷五百九十五引《唐书》:冯履谦补河北尉,有部人张怀道任江阳尉,与谦畴旧,悖狄幻妗G祭簦槭又唬骸复苏殴乱玻嵊胫芯桑釀抗僖再郝蛔允兀袼绞芤旁眨〔栽唬骸呵逅祝骶嫡招摹!挥嘀畡抗伲刂劣诖恕!垢词橛谑拐撸斯橹#┌创颂跛健覆浴梗伞岗匝浴梗侵钢俪ぷ又恫浴芬病8酱吮缚迹

魏王所集方士名:上当王真、陇西封君达、甘陵甘始、鲁女生、谯国华佗字符化、东郭延年、唐霅、冷寿光、河南卜式、张貂、蓟子训、汝南费长房、鲜奴辜、魏国军吏河南赵圣卿、阳城郄俭字孟节、卢江左慈字符放。右十六人,魏文帝、东阿王、仲长统所说。皆能断谷不食,分形隐没,出入不由门户。(《博物志》卷五)

王仲统云:(《全后汉文》注:当作「东阿王及仲长统云」)甘始、左元放、东郭延年行容成御妇人法,并为丞相所录,间行其术,亦得其验。降就道士刘景受云母九子元方,年三百岁,莫之所在。武帝臣御此药,亦云有验。刘德治淮南王狱,得《枕中鸿宝》秘书,及子向咸而奇之,信黄白之术可成,谓神仙之道可致。卒亦无验,乃以罹罪也。(《博物志》卷五引《典论》)《全后汉文》注:「案此二条出《典论》,又与子建相乱,非皆《昌言》原文,故附载焉。」

行炁可以不饥不病,云吾始者未之信也,至于为之者,尽乃然矣。养性之方,若此至约,而吾未之能也,岂不以心驰于世务,思锐于人事哉?他人之不能者,又必与吾同此疾也。昔有明师,知不死之道者,燕君使人学之,不捷而师死。燕君怒其使者,将加诛焉。谏者曰,夫所忧者莫过乎死,所重者莫急乎生,彼自丧其生,亦安能令吾君不死也。君乃不诛。其谏辞则此为良说矣。使彼有不死之方,若吾所闻行炁之法,则彼说师之死者,未必不知道也,直不能弃世事而为之,故虽知之而无益耳,非无不死之法者也。(《抱朴子?至理》)

河南密县,有卜成者,学道经久,乃与家人辞去,其始步稍高,遂入云中不复见。此所谓举形轻飞,白日升天,仙之上者也。(《抱朴子?至理》)

昔密有卜成者,身游九山之上,放心不拘之境。(《水经注》卷十五)

蓟子训,不知何郡人,到陈公舎,自云:「今日当死。」陈公与之一着单衣,于是入室寝,日中果死。(《御览》卷六百九十一)

天为之时,而我不农,谷亦不可得而取之。青春至焉,时雨降焉,始之耕田,终之簠、簋,惰者釜之,勤者锺之。矧夫不为,而尚乎食也哉?(《齐民要术序》)

丛林之下,为仓庾之坻;鱼鳖之堀,为耕稼之场者,此君长所用心也。是以太公封而斥卤播嘉谷,郑、白成而关中无饥年。盖食鱼鳖而薮泽之形可见,观草木而肥硗之势可知。(《齐民要术序》)

稼穑不修,桑果不茂,畜产不肥,鞭之可也;杝落不完,垣墙不牢,扫除不净,笞之可也。(《齐民要术序》)《全后汉文》下有「此督课之方也。且天子亲耕,皇后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惰乎」二十四字。按验之《齐民要术序》,疑此乃贾思勰语。

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四夷之人,不自以食为异:生习使之然也。居积习之中,见生然之事,夫孰自知非者也?斯何异蓼中之虫,而不知蓝之甘乎?(《齐民要术序》)

昔秦用商君之法,张秘天之网,然陈涉大呼于沛泽之中,天下响应。人不为用者,怨毒结于天下也。(《长短经?政体》注)

同异生是非,爱憎生朋党,朋党致怨雠。(《李文饶外集》卷三《朋党论》)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才智者,亦奸凶之羽翼;勇气者,亦盗贼之爪牙。(《李文饶外集》卷三《朋党论》)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饴口饱腹,药其如我何?所乘之气有时,而旣于祷神佞佛,遂甘心焉。(《刘梦德文集》卷十四《荅道州薛侍郎论方书》)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迁为《滑稽传》,序优旃事,不称东方朔,非也。朔之行事,岂直旃﹑孟之比哉。而桓谭亦以迁为是,又非也。(《史记?滑稽列传》索隐引)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淑清穆和之风既宣,醇醲之化既浃。(《文选》卷六左思《魏都赋》注)

斧帐翠屏之不坐。(《文选》卷十一孙绰《游天台山赋并序》注)

古之葬,植松柏梧桐,以识其坟。(《文选》卷十六潘安仁《怀旧赋并序》、卷二十三阮籍《咏怀》注)

古之葬,松柏梧桐,以识其坟也。(《文选》卷二十八陆士衡《门有车马客行》注)

古之葬者,松栢梧桐,以识其坟也。(《文选》卷二十九《古诗一十九首》注)

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其坟。(《文选》卷三十一江淹《杂体诗?潘岳悼亡》、卷四十三丘迟《与陈伯之书》注)

古之葬者,松柏以识其坟。(《文选》卷四十四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仲》注)按《全后汉文》作「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其坟也」,无「植」字,疑非。

喜、怒、哀、乐、好、恶,谓之六情。(《文选》卷十七陆机《文赋》注)

精核是非,议之嘉也。(《文选》卷十八马融《长笛赋并序》注)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乘此风顺此流而下走,谁复能为此限者哉?(《文选》卷十八嵇康《琴赋并序》注)

捷疾驰影响人间也。(《文选》卷二十四曹植《赠白马王彪》注)

筑基起功。(《文选》卷二十五谢灵运《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注)

闻上古之隐士,或伏重岫之内,窟穷皋之底。(《文选》卷三十五张协《七命》注)

荡荡乎若升天路,而不知夫所登也。(《文选》卷二十六谢灵运《入华子岗》、卷四十二曹植《与吴季重书》注)

古之隐士,或夫负妻戴,以入山泽。(《文选》卷二十六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注)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荡荡乎若升天路,而不知其所登。子若升天路也。(《文选》卷二十九曹植《杂诗六首》注)

强者胜弱,智者欺愚也。(《文选》卷二十八陆机《塘上行》注)

事求丝发之舋。(《文选》卷二十八鲍照《白头吟》注)

有军兴之大役焉,有凶荒之杀用焉,如此,则清修絜皎之士,固当食荼盬胆,枕籍菁棘。(《文选》卷三十谢眺《始出尚书省》注)

洁若清冰,严若秋霜。(《文选》卷三十一袁淑《効曹子建乐府白马篇》注)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引之于教义。(《文选》卷三十九任昉《为卞彬谢修卞忠贞墓启》、卷四十《奏弹刘整》注)

清如冰碧,洁如霜露,轻贱世俗,高立独步,此士之次也。(《文选》卷四十二曹植《与杨德祖书》注)

节操凌高云。(《文选》卷四十五石崇《思归引序》注)

奸慝既弭,警跸清夷。(《文选》卷四十六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

警跸清夷。(《文选》卷四十六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

警跸清夷。(《文选》卷二十五傅咸《赠何劭王济》注)

子长、班固,述作之士。(《文选》卷四十六任昉《王文宪集序》注)

高、光二祖之神武,遇际会而不能得。(《文选》卷四十九干宝《晋纪论》注)

为音乐则歌儿舞女,千曹而迭起。(《文选》卷五十范晔《宦者传论》、《后汉书?宦者列传》注)

至于武皇游燕后庭,置中书之官,领受军事。(《文选》卷五十范晔《宦者传论》注)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天文,宦者四星,在帝座傍,而《周礼》有其官职。(《文选》卷五十范晔《宦者传论》注)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汉祖轻文学而简礼义。(《文选》卷五十三李康《运命论》注)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探心测意,世加甚焉。(《文选》卷五十五陆机《演连珠》注)

运筹于几案之前,而所制者乃百代之后。(《文选》卷五十六陆倕《石阙铭》注)

五位以正方面。(《文选》卷五十六陆倕《石阙铭》注)

直道正辞,贞亮之节。(《文选》卷五十八蔡邕《郭有道碑文并序》注)

百夫之豪,州以千计。(《文选》卷五十九王巾《头陁寺碑文》注)

以一人之好恶,裁万品之不同。(《文选》卷五十九王巾《头陁寺碑文》注)

规矩可模者,师傅之德也。(《文选》卷五十九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注)

救患赴急,跋涉奔波者,忧乐之尽也。(《文选》卷六十任肪《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注)

绳墨得拼弹。(《众经音义》引)按此条《全后汉文》未收。

又:《周礼》,女巫掌岁时祓除疾病。禊者,絜也,于水上盥絜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文选》颜延年《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按此条据《文选》卷四十六李善注,出《风俗通》,《全后汉文》误收入《昌言》。
附录

《后汉书?仲长统传》: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闲,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论之曰云云。又作诗二篇,以见其志。辞曰:

飞鸟遗迹,蝉蜕亡壳。腾蛇弃鳞,神龙丧角。至人能变,达士拔俗。乘云无辔,骋风无足。垂露成帏,张霄成幄。沆瀣当餐,九阳代烛。恒星艳珠,朝霞润玉。六合之内,恣心所欲。人事可遗,何为局促?

大道虽夷,见几者寡。任意无非,适物无可。古来绕绕,委曲如琐。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叛散五经,灭弃风﹑雅。百家杂碎,请用从火。抗志山栖,游心海左。元气为舟,微风为柂。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尚书令荀彧闻统名,奇之,举为尚书郎。后参丞相曹操军事。每论说古今及时俗行事,恒发愤叹息。因着论名曰《昌言》,凡三十四篇,十余万言。献帝逊位之岁,统卒,时年四十一。友人东海缪袭常称统才章足继西京董﹑贾﹑刘﹑杨。今简撮其书有益政者,略载之云。

《后汉书?崔寔传》:明于政体,吏才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指切时要,言辩而确,当世称之。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

《三国志?魏书?刘劭传》:「劭同时东海缪袭亦有才学,多所述叙,官至尚书、光禄勋。袭友人山阳仲长统,汉末为尚书郎,早卒。着昌言,词佳可观省。」注引《文章志》曰:「袭字熙伯。辟御史大夫府,历事魏四世。正始六年,年六十卒。」《世说新语?言语》注引《文章叙录》曰:「袭字熙伯,东海兰陵人。有才学,累迁侍中、光禄勋。」

缪袭《昌言表》:统字公理,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多归焉。统过干,干善待遇之,访以世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统言。统去之,无几而干败。并、冀之士,以是识统。大司农常林与统共在上党,为臣道统性倜傥,敢直言,不矜小节,每列郡命召,辄称疾不就。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汉帝在许,尚书令荀彧领典枢机,好士爱奇,闻统名,启召以为尚书。后参太祖军事,复还为郎。延康元年卒,时年四十余。统每论说古今世俗行事,发愤叹息,辄以为论,名曰《昌言》,凡二(统本传作「三」)十四篇。(《三国志?魏书?刘劭传》注)《全后汉文》作《撰上仲长统昌言表》,并注曰:「《后汉书?仲长统传》云:『友人东海缪袭,常称统才章足继西京董﹑贾﹑刘﹑杨。』当亦《表》中语。」《御览》卷七百三十九引作「缪袭《撰仲长统昌言表》」。

仲长氏《尹文子序》:尹文子者,盖出于周之尹氏。齐宣王时,居稷下,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