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05_晋书 >

第37部分

05_晋书-第37部分

小说: 05_晋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弋阳郡魏置。统县七,户一万六千七百。

  西阳故弦子国。轪蕲春邾西陵期思弋阳

  安丰郡魏置。统县五,户一千二百。

  安风雩娄安丰侯相。蓼松滋侯相。

  惠帝分汝阴立新蔡,分梁国立陈郡,分汝南立南顿。永嘉之乱,豫州沦没石氏。元帝渡江,以春谷县侨立襄城郡及繁昌县。成帝乃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时淮南入北,乃分丹阳侨立淮南郡,居于湖。又以旧当涂县流人渡江,侨立为县,并淮南、庐江、安丰并属豫州。宁康元年,移镇姑孰。孝武改蕲春县为蕲阳县,因新蔡县人于汉九江王黥布旧城置南新蔡郡,属南豫州。又于汉庐江郡之南部置晋熙郡。

  冀州。案《禹贡》、《周礼》并为河内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春秋元命包》云:「昴毕散为冀州,分为赵国。」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舜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以西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周人因焉。及汉武置十三州,以其地依旧名焉冀州,历后汉至晋不改。州统郡国十三,县八十三,户三十二万六千。

  赵国。汉置。统县九,户四万二千。

  房子元氏平棘高邑。公国相。中丘柏人平乡下曲阳故鼓子国。邬

  钜鹿国秦置。统县二,户一万四十。

  黾陶钜鹿

  安平国汉置。统县八,户二万一千。

  信都下博武邑武遂观津侯相。扶柳广宗侯国。

  经

  平原国汉置。统县五。户五万一千。

  平原高唐茌平博平聊城安德西平昌般鬲

  乐陵国汉置。统县五,户三万三千。

  厌次阳信漯沃新乐乐陵有都尉居。

  勃海郡汉置。统县十,户四万。

  南皮东光浮阳饶安高城重合东安陵修广川侯相。阜城

  章武国泰始元年置。统县四,户一万三千。

  东平舒文安章武束州

  河间国汉置。统县六,户二万七千。

  乐城侯相。武垣啵钕唷R壮侵兴善

  高阳国泰始元年置。统县四,户七千。

  博陆高阳北新城侯相蠡吾

  博陵郡汉置。统县四,户一万。

  安平饶阳南深泽安国

  清河国汉置。统县六,户二万二千。

  清河东武城绎幕侯相。贝丘灵

  中山国汉置。统县八,户三万三千。

  卢奴魏昌新市安喜蒲阴望都唐北平

  常山郡汉置。统县八,户二万四千。

  真定石邑井陉上曲阳恆山在县西北,有坂号飞狐口。蒲吾

  南行唐灵寿九门侯相。

  惠帝之后,冀州沦没于石勒。勒以太兴二年僭号于襄国,称赵。后为慕容俊所灭,慕容氏又为苻坚所灭。孝武太元八年,坚败,其地入慕容垂。垂僭号于中山,是为后燕。后燕卒灭于魏。

  幽州。案《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东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云:「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言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武王定殷,封召公于燕,其后与六国俱称王。及秦灭燕,以为渔阳、上谷、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汉高祖分上谷置涿郡。武帝置十三州,幽州依旧名不改。其后开东边,置玄菟、乐浪等郡,亦皆属焉。元凤元年,改燕曰广阳郡。幽州所部凡九郡,至晋不改。幽州统都国七,县三十四,户五万九千二十。

  范阳国汉置涿郡。魏文更名范阳郡。武帝置国,封宣帝弟子绥为王。统县八,户一万一千。

  涿良乡方城长乡遒故安范阳容城侯相。

  燕国汉置,孝昭改为广阳郡。统县十,户二万九千。

  蓟安次侯相。昌平军都有关。广阳潞安乐国相。蜀主刘禅封此县公。泉州侯相。雍奴狐奴

  北平郡秦置。统县四,户五千。

  徐无土垠俊靡无终

  上谷郡秦置,郡在谷之上头,故因名焉。统县二,户四千七十。

  沮阳居庸

  广宁郡故属上谷,太康中置郡,都尉居。统县三,户三千九百五十。

  下洛潘涿鹿

  代郡。秦置。统县四,户三千四百。

  代广昌平舒当城

  辽西郡秦置。统县三,户二千八百。

  阳乐肥如海阳

  惠帝之后,幽州没于石勒。及穆帝永和五年,慕容俊僭早于蓟,是为前燕。七年,俊移都于鄴。俊死,子为苻坚所灭。坚败,地复入慕容垂,是为后燕。垂死,宝迁于和龙。

  平州。案《禹贡》冀州之域,于周为幽州界,汉属右北平郡。后汉末,公孙度自号平州牧。及其子康、康子文懿并擅据辽东,东夷九种皆服事焉。魏置东夷校尉,居襄平,而分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为平州,后还合为幽州。及文懿灭后,有护东夷校尉,居襄平。咸宁二年十月,分昌黎、辽东、玄菟、带方、乐浪等郡国五置平州。统县二十六,户一万八千一百。

  昌黎郡汉属辽东属国都尉,魏置郡。统县二,户九百。

  昌黎宾徒

  辽东国秦立为郡。汉光武以辽东等属青州,后还幽州。统县八,户五千四百。

  襄平东夷校尉所居。汶居就乐就安市西安平新昌

  力城

  乐浪郡汉置。统县六,户三千七百。

  朝鲜周封箕子地。屯有浑弥遂城秦筑长城之所起。镂方

  驷望

  玄菟郡汉置。统县三,户三千二百。

  高句丽望平高显

  带方郡公孙度置。统县七,户四千九百。

  带方列口南新长岑提奚含资海冥

  平州初置,以慕容廆为刺史,遂属永嘉之乱,廆为众所推。及其孙俊移都于蓟。其后慕容垂子宝又迁于和龙,自幽州至子庐溥镇以南地入于魏。慕容熙以幽州刺史镇令支,青州刺史镇新城,并州刺史镇凡城,营州刺史镇宿军,冀州刺史镇肥如。高云以幽、冀二州牧镇肥如,并州刺史镇白狼。后为冯跋所篡,跋僭号于和龙,是为后燕,卒灭于魏。

  并州。案《禹贡》盖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周礼》:正北曰并州,其镇曰恆山。《春秋元命包》云:「营室流为并州,分为卫国。」州不以卫水为号,又不以恆山为称,而云并者,盖以其在两谷之间也。汉武帝置十三州,并州依旧名不改,统上党、太原、云中、上郡、雁门、代郡、定襄、五原、西河、朔方十郡,又别置朔方刺史。后汉建武十一年,省朔方入并州。灵帝末,羌胡大扰,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建安十八年,省入冀州。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后又分上党立乐平郡。魏黄初元年,复置并州,自陉岭以北并弃之,至晋因而不改。并州统郡国六,县四十五,户五万九千二百。

  太原国秦置。统县十三,户一万四千。

  晋阳侯相。阳曲榆次于离盂狼孟阳邑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邬

  上党郡秦置。统县十,户一万三千。

  潞屯留壶关长子泫氏高都铜鞮涅襄垣武乡

  西河国汉置。统县四,户六千三百。

  离石隰城中阳介休

  乐平郡泰始中置。统县五,户四千三百。

  沾上艾寿阳阳乐平

  雁门郡秦置。统县八,户一万二千七百。

  广武崞氵枉陶平城葰人繁畤原平马邑

  新兴郡魏置。统县五,户九千。

  九原定襄云中广牧晋昌

  惠帝改新兴为晋昌郡。及永兴元年,刘元海僭号于平阳,称汉,于是并州之地皆为元海所有。元海乃以雍州刺史镇平阳,幽州刺史镇离石。及刘聪攻陷洛阳,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人,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又置殷、卫、东梁、西河阳、北兗五州,以怀安新附。刘曜徙都长安,其平阳以东地入石勒。勒平朔方,又置朔州。自惠怀之间,离石县荒废,勒于其处置永石郡,又别置武乡郡。及苻坚、姚兴、赫连勃勃,并州并徙置河东,又姚兴以河东为并、冀二州云。

  雍州。案《禹贡》黑水、西河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以其四山之地,故以雍名焉。亦谓西北之位,阳所不及,阴气雍阏也。《周礼》:西曰雍州。盖并禹梁州之地。周自武王克殷,都于酆镐,雍州为王畿。及平王东迁洛邑,以岐酆之地赐秦襄公,则为秦地,累世都之,至始皇遂平六国。秦灭,汉又都之。及武帝置十三州,其地以西偏为凉州,其余并属司隶,不统于州。后汉光武都洛阳,关中复置雍州。后罢,复置司隶校尉,统三辅如旧。献帝时又置雍州,自三辅距西域皆属焉。魏文帝即位,分河西为凉州,分陇右为秦州,改京兆尹为太守,冯翊、扶风各除左右,仍以三辅属司隶。晋初于长安置雍州,统郡国七,县三十九,户九万九千五百。

  京兆郡汉置。统县九,户四万。

  长安杜陵霸城蓝田高陆万年故栎阳县。新丰阴般郑周宣王弟郑桓公邑。

  冯翊郡汉置,名左冯翊。统县八,户七千七百。

  临晋。故大荔,秦获之,更名。有河水祠,祠临晋水,故名。下邽秦武公伐邽戎,置有上邽,故加下。重泉频阳秦厉公置,在频水之阳。粟邑莲芍郃阳夏阳故少梁,秦惠文王更名。梁山在西北。

  扶风郡汉武帝以为主爵都尉,太初中更名右扶风。统县六,户二万三千。

  池阳汉惠帝置。有嶻{山辟}山。郿成国渠首受渭。雍侯相。有五畤、太昊、黄帝以下祠三百三所。汧吴山在西,古文以为汧山。陈仓

  美阳岐山在西北,周太王所邑。

  安定郡汉置。统县七,户五千五百。

  临泾朝那乌氏都卢鹑觚阴密殷时密国。西川

  北地郡秦置。统县二,户二千六百。

  泥阳富平

  始平郡泰始二年置。统县五,户一万八千。

  槐里秦曰废丘,汉高帝更名。有黄山宫。始平武功太一山在东,古文以为终南。鄠古国,夏启所伐。蒯城

  新平郡汉置。统县二,户二千七百。

  漆漆水在西。汾邑

  惠帝即位,改扶风国为秦国。徙都。建兴之后,雍州没于刘聪。及刘曜徙都长安,改号曰赵,以秦、凉二州牧镇上邽,朔州牧镇高平,幽州刺史镇北地,并州牧镇蒲坂。石勒克长安,复置雍州。石氏既败,苻健僭据关中,又都长安,是为前秦。于是乃于雍州置司隶校尉,以豫州刺史镇许昌,秦州刺史镇上邽,荆州刺史镇丰阳,洛州刺史镇宜阳,并州刺史镇蒲坂。苻坚时,分司隶为雍州,分京兆为咸阳郡,洛州刺史镇陕城。灭燕之后,分幽州置平州,镇龙城,幽州刺史镇蓟城,河州刺史镇桴罕,并州刺史镇晋阳,豫州刺史镇洛阳,兗州刺史镇仓垣,雍州刺史镇蒲坂。于是移洛州居丰阳,以许昌置东豫州,以荆州刺史镇襄阳,徐州刺史镇彭城。即而姚苌灭苻氏,是为后秦。及苌子兴克洛阳,以并、冀二州牧镇蒲坂,豫州牧镇洛阳,兗州刺史镇仓垣,分司隶领北五郡,置幽州刺史镇安定。及姚泓为刘裕所灭,其地寻入赫连勃勃。勃勃僭号于统万,是为夏。置幽州牧于大城,又平刘义真于长安,遣子璝镇焉,号曰南台。以朔州牧镇三城,秦州刺史镇杏城,雍州刺史镇阴密,并州刺史镇蒲坂,梁州牧镇安定,北秦州刺史镇武功,豫州牧镇李闰,荆州刺史镇陕,其州郡之名并不可知也。然自元帝渡江,所置州亦皆遥领。初以魏该为雍州刺史,镇酂城,寻省,侨立始平郡,寄居武当城。有秦国流人至江南,改堂邑为秦郡,侨立尉氏县属焉。康帝时,庾翼为荆州刺史,迁镇襄阳。其后秦雍流人多南出樊沔,孝武始于襄阳侨立雍州,仍立京兆、始平、扶风、河南、广平、义成、北河南七郡,并属襄阳。襄阳故属荆州。

  凉州。案《禹贡》雍州之西界,周衰,其地为狄。秦兴美阳甘泉宫,本匈奴铸金人祭天之处。匈奴既失甘泉,又使休屠、浑邪王等居凉州之地。二王后以地降汉,汉置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郡。其后又置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汉改周之雍州为凉州,盖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地势西北邪出,在南山之间,南隔西羌,西通西域,于时号为断匈奴右臂。献帝时,凉州数有乱,河西五郡去州隔远,于是乃别以为雍州。末又依古典定九州,乃合关右以为雍州。魏时复分以为凉州,刺史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如汉故事,至晋不改。统郡八,县四十六,户三万七百。

  金城郡汉置。统县五,户二千。

  榆中允街金城白土浩亹

  西平郡汉置。统县四,户四千

  西都临羌长宁安夷

  武威郡汉置。统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