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兵器知识 2009年第11期 >

第18部分

兵器知识 2009年第11期-第18部分

小说: 兵器知识 2009年第11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或受到干扰,信息稍有误差,导弹就无法正常运行并准确击中目标,甚至根本无法发射。这一工作需要大量的战前资料和信息装备,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对一个国家信息技术水平的综合考验。 
   
  浅析中国陆射巡航导弹 
   
  这次阅兵我国首次公开陆射巡航导弹武器,自信地表明我国已经充分掌握这种武器技术。结合此次阅兵公开的图片和我国军事战略需求及国外同类武器的使用,我们对它作一个大致的推测与分析。 
  发展分析美国“战斧”巡航导弹从1971年立项到1982年服役总共用时11年,考虑到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军事技术的发展,我国完全可以在一个较高起点上完成设计和试验,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贴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3



但考虑到我国没有前期发展经验,因此估计发展时间应在8年左右。英国《简氏导弹和火箭》杂志曾报道,我国在2004年9月成功试射了第一枚新型对地攻击巡航导弹,代号DH-10或“东海”-10号。美国分析这枚DH-10为第二代远程战术巡航导弹,射程超过1500千米,可能装备有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另外再辅以地形匹配和数字化景像匹配末端制导系统,使其圆概率误差达到10米以内,中国计划在随后几年内装备这种中程巡航导弹。以此推断,我国巡航导弹的全面发展起始时间应该在上世纪末期。 
  性能分析阅兵中虽然只展示了发射箱和发射车,但整个系统至少还应该有一辆装填/运弹车。从图片看,其载车采用4轴整体式底盘,与这次展出的二炮部队的常规战役战术弹道导弹底盘相同,只是车上设备进行了适应性改装,这可以最大化地保证部队装备的统一和通用性,减少生产和维护成本,而且经过10多年弹道导弹部队的使用和检验,其越野性和使用性都应该不存在问题。 
  照片上该系统为三联装箱式发射系统,每个发射箱可以单独吊装或发射。导弹发射后,装填/运弹车可以直接将已完成装填的发射箱吊装并锁定在车载发射架上。这比美国“新手”陆射巡航导弹更加灵活,也降低了载弹对车辆的要求。美国“新手”系统为满足大载荷要求不得不采用了半拖挂底盘、越野性能受到限制。 
  作战使用分析 陆射巡航导弹作为我国第一种真正意义的巡航导弹武器,因此其作战使用将影响到我军威慑形态和作战样式的确立与选择。美军巡航导弹历次战争中的使用,不但是美军作战思想的体现,还反映出了巡航导弹武器自身的一些特点。我们参考美军巡航导弹武器的作战使用,结合我面临的主要威胁,可以看出该武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在火力计划上,集中在战争初期使用 
  由于巡航导弹是自主飞行,不会危及发射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先期使用巡航导弹对敌实施饱和攻击,以压制地面防空火力,就可在无重大损失的情况下重刨或瘫痪敌防空系统和C3I系统,减少飞机驾驶人员的伤亡,为后续的飞机空袭创造较为安全的作战环境。1991年海湾战争,美军共发射“战斧”巡航导弹288枚,其中64%是在头两天发射的。1998年的“沙漠之狐”行动中,美英从飞机和舰艇上向伊拉克境内的目标发射了大约200枚“战斧”,在以后的第二轮攻击中则主要使用作战飞机实施对地空袭。在科索沃和伊拉克战争中,使用的第一种兵器均为巡航导弹,,可见,在已经发生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它都是在战争初期大量使用,主要担负防空系统压制的任务,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虽然巡航导弹单位成本较高,但巡航导弹射程远、无人驾驶的优点尚无其它兵器可以替代。 
  ——在打击目标上,填补其它火力的空白 
  由于美俄巡航导弹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全球各种恶劣环境,因此“战斧”等导弹在几次战争中受环境影响较少,故障率较低。海湾战争是美军“战斧”导弹第一次用于实战,所以美军对其能否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正常工作,能否在非设计条件下保持足够精度,能否适应夜间作战和能否与有人驾驶飞机在攻击时间上协调配合等方面存在疑虑。实战结果表明,“战斧”导弹在上述几方面没有发生大的失常现象,因发射和飞行故障而失效的导弹数量均没有超出设计要求。这次战争中,巡航导弹的实际发射可靠率高达98%,飞行可靠率达90%,总可靠率为88。5%,这已超出其靶试验收标准85%的要求。 
  从近几场局部战争可以看出,巡航导弹在战争中担任了开路先锋的角色,而随着战争的延续和航空兵器的大量投入使用,精确制导炸弹成了战场的主要打击火力,巡航导弹也就退居次要位置。这主要是因为巡航导弹的作战保障更复杂,任务规划等问题短时间内还会制约该武器的使用,因此它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在战场上大量使用。我军巡航导弹武器发展刚刚起步,从经济角度来看,单位火力成本亦较高;从规模上看,装备数量也应该较少;从作战使用来看,主要目标的打击任务都由弹道导弹担负,这与美军大量使用巡航导弹不同,因为美军目前唯一装备的弹道导弹——“陆军战术导弹”射程不足300千米,而且需要大量陆基前沿阵地,因此在近几次美军参加的局部战争中都没有发挥重大作用,而由于巡航导弹射程远,且发射平台机动,适合海外部署,因此美军大量使用了巡航导弹。我军目前的远程打击火力主要以弹道导弹为主,因此巡航导弹在目标选择上应该主要打击弹道导弹无法或难以打击的特殊目标,弥补其它火力的不足。例如,利用巡航导弹可以巡航机动的特点,采用所谓的“勾拳”打击弹道导弹无法打击的反斜面工事和目标。巡航导弹有打击精度高、打击目标方向灵活的优点,因此在火力运用上应该作为弹道导弹的合理补充,充分发挥辅助火力的作用。 
  ——在火力使用上,争取战场主动 
  从武器性能上看,弹道导弹突防能力强,但打击精度低:航空兵器打击精度高,但突防能力弱,且人员风险大。巡航导弹则比航空兵器突防能力强,比弹道导弹打击精度高,且无人员风险,因此比较话合于需要精确打击的强火力防空目标,例如,用于打击军政要员的“斩首”行动和对防空系统的火力压制。此类目标在战争初期地位突出,因此在火力计划中应在战争初期集中使用巡航导弹武器,实施所谓的“点穴”式或“外科手术”式打击。 
  此外,巡航导弹打击精度高的特点使其在战争初期军民目标混杂的情况下也可以发挥优势。美军在巡航导弹的使用中多次采用选择性打击方式,使战争的附带杀伤和破坏降至最低限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政治上的被动。例如,在1998年“沙漠之狐”行动中,美英从伊拉克50多万个建筑物和重要目标中精选了雷达站、导弹仓库、导弹制造工厂、共和国卫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产设施、电视台、油田等几十个重要目标,连续进行4天的大规模空袭,只有60余人死亡,受伤者也仅为200多人。在以后的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巡航导弹的使用中非常注重目标选择,尽量减少附带损伤,避免了政治上的被动。 
  部署分析从此次阅兵装备迷彩涂装可以看出,参阅的陆射巡航导弹属于第二炮兵部队,估计二炮部队会以部署战役战术弹道导弹的方式部署陆射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按照美俄和印度等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我国很可能同时发展空射和海射型巡航导弹。空射型的飞行平台很可能选择目前服役的中远程轰炸机,陆射型连同发射箱可直接上舰。然后发展潜艇和水面舰艇通用的垂直发射型。从我国《2008年国防白皮书》公布的二炮武器“射程衔接”、“核常兼备”的发展方针来看,陆射巡航导弹很可能成为首个升级为核弹头型号的巡航导弹武器,最终使巡航导弹发展为三军通用、核常兼备的武器体系。美国国防部《2008年度中国军力报告》指出,“新型空射和陆射巡航导弹能够完成核打击任务,这将提高中国核力量的生存能力、灵活性和作战效能”。美国际战略中心研究员里查德-费希尔在2006年9月发表的中国巡航导弹武器研究报告中指出:当核动力攻击潜艇装备巡航导弹后,中国海军就可能进行远距离作战行动,就能对美国、日本和印度的部队实施有效威慑。攻击潜艇可以将岸基处理过的最初瞄准数据输入对地攻击导弹,然后通过导航卫星信号将导弹指向预定目标。 
   
  编辑/李海峰 


fctxw/ 方寸天下网 方便您阅读(天涯易读贴 TXT电子书 免费期刊杂志)



[阅兵装备]
97-2式18



作者:小 荷 

  文章编码 1114 
   
  全枪素描 
   
  在60年国庆阅兵庆典上,受阅的大多数轻武器读者都耳熟能详,如81式步枪、95式步枪、03式步枪等,但武警方队展示的一款新枪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97…2式18。4毫米防暴霰弹枪,用于震慑、驱散骚乱人群,打击制服近距离内犯罪嫌疑人,必要时也可对目标进行致命性打击。 
  97…2式防暴霰弹枪采用12号口径(18。4毫米),动作方式为唧筒式,采用弹匣供弹,容弹量5发。全枪重3。5千克(带一个空弹匣)。为方便携行和在狭窄空间内使用,枪管缩短为385毫米,同时采用了折叠枪托,托折时长635毫米,展开时长836毫米,可抵肩实施精确瞄准射击。全枪可配用多种18。4毫米弹药,如杀伤弹、橡皮弹、橡皮霰弹、布袋弹和催泪弹等,实现了一枪多弹,满足了不同任务需求。由于该枪主要用于防暴,因此射程较近,杀伤威力较小,使用寿命大于3000发。 
  细观全枪结构,主要由枪管组件、枪机组件、机匣组件、折叠枪托组件、击发发射机组件、弹匣游体组件及枪管固定螺帽组成。 
  枪管是全枪的关键零件,承受火药燃气压力并赋予弹丸初速和射向。枪管前端上方装有固定准星,与照门部件组成瞄准机构,瞄准方法与军用步枪相同,表尺有“1”、“2”、“3”三个分划,发射不同弹种采用不同的表尺分划。枪管上方装有防护罩,防止射弹过多时烫手。 
   
  机匣是全枪的基础零件,将全枪的主要零部件连接成整体。机匣前端上部有圆孔为枪管定位,上方装有照门,与准星组成瞄准机构,尾端连接后手柄,便于握持,内部安装发射机组件、退壳机构及枪弹定位机构。 
  击发发射机组件是全枪的控制部件,不仅有储存击发能量、打击击针的作用,而且具有扳机保险、到位保险、锁定游体和控制出弹等功能。 
  枪机组件是全枪的核心部件,在游体组件的带动下完成开锁、抽壳、闭锁等动作。 
  游体组件可前后移动,带动枪机完成开闭锁、供弹等动作。 
  此外,防暴枪包装盒内都配备有一个附件包,内有枪管组合擦具、组合工具和多用工具等附件,以便平时保养等使用。 
   
  弹种多样化 
   
  弹种多样化是97…2式防暴枪特点。为便于识别,弹壳上都印有相关弹种名称,不同弹种的壳体颜色不同,并有触摸标识。 
  杀伤弹 属于杀伤性霰弹,主要杀伤50米距离内的有生目标,可致人极重度损伤或致死。它由底火、弹壳、发射药、隔片、弹托、弹丸及封口识别垫组成。全弹重43克,长65毫米,弹壳为红色,内装22粒直径6毫米的铅丸,目的是增大射击时弹丸散布,提高命中概率,在出枪口10米左右铅丸与弹托分离,形成散布面射向目标,散布面积随射击距离增加而增大,如10米处射击的散布直径是11厘米,50米处散布直径增加到了155厘米。5米处初速为335米/秒,35米处着靶率大于50%。使用环境在40℃…45℃之间,失效率小于3%,储存期15年。为便于暗处识别,弹顶部识别垫上有一个5毫米长的条形凸起。 
  97式18。4毫米橡皮弹 它通过弹丸的动能对目标实施打击,主要用于驱散15…70米距离内非法聚众的骚乱人群和暴乱分子,打击制服35米内犯罪嫌疑人。全弹重18。7克,长65毫米,弹丸重9克,材料为硬橡胶,在35米距离处的立靶密集度ExE小于0。3米×0。4米。失效率在3%以下,使用环境温度为一30℃~+45℃,在35米距离处弹丸动能小于120焦耳,比动能小于12焦耳/厘米(比动能即弹丸单位横截面上的动能大小,就是弹头总的动能除以弹丸与目标接触的面积必须小于12焦耳每厘米),在5米内射击目标可穿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