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俱舍问答 >

第33部分

俱舍问答-第33部分

小说: 俱舍问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欲界修断先已断尽九品,先已断上界乃至无所有处贪,而住于见道位者。

605、 什么是离贪者、随信行者和随法行者?
答:离贪者:先以世间修道息粗相方式,如应远离除有顶以外余八地所断后而入见道者,是离贪者。(中间二果:一来果、不来果有离贪者;前后二果无离贪者。)
随信行者:先前行道时信仰他人的词句进而跟随方证真谛。
随法行者:不仅仅是诚信于此,而且随从佛经等法义而现证真谛。
钝根者、利根者在见道十五刹那时,分别安立为随信行与随法行之名称。

606、 如何安立离贪者的预流果等?为什么有些只是预流果不是一来向?
答:离贪者于十六刹那时安立果:
断修惑差别 见道十五刹那 第十六刹那 胜果道
欲惑一品未断及断一至五品 预流向 预流果 一来向
欲惑断
六至八品 一来向 一来果 不来向
欲惑断尽至
断无所有处惑 不来向 不来果 阿罗汉向
若预流果者,精进断除属一来果所断之烦恼,便入胜果道,成为预流胜果者。此时是趋向于一来果,所以也称为一来向;若不能精进向前断烦恼,而只是住于预流果,则不入胜果道,不趋向于一来果,也就不是一来向者。

607、 请总结离贪者有哪些住向者、住果者。
答:见606题表。
离贪者依断修惑差别:
见道十五刹那中分别可住于预流向、一来向、不来向,不住阿罗汉向。
第十六刹那时分别可住于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不住阿罗汉果。
胜果道位时分别可住于一来向、不来向、阿罗汉向,不住预流向。
见道位不住阿罗汉向,第十六刹那位不住阿罗汉果,是因为离贪者之超越证,不能直接证阿罗汉果,所以于见道位阿罗汉向也不存在。
胜果道位无预流向,因为胜果道在第十六刹那之后,初得预流果精进后方入胜果道,所以于胜果道不会有预流向,预流向在预流果之前故。

608、 何为离贪者和渐次者?经部以上是否承认离贪者?理由?
答:离贪者:指以世间修道以息粗相的方式,先已远离除有顶外余八地所断的部分或全部烦恼后入见道者,是离贪者。
渐次者:见道以前所有修断丝毫未断,而从见道后次第获得四果者,是渐次者。
经部以上承认渐次者,并不承认离贪者,因为世间修道不是真正的修道。以世俗智断烦恼,唯是伏断而已不是真正断除。大乘中说离贪者,只是随顺小乘而已。

609、 三界修断和对治怎样分八十一种?如何了知细微烦恼难以断除之理?
答:三界修断共八十一品:欲界一地分上、中、下三品,上中下三又各分为三,烦恼由粗至细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上二界有八地,每一地各九品。
三界共八十一品;三界对治亦共分八十一:
欲界一地分下、中、上三品,下中上又各分为三,对治智慧由劣至胜为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
粗大烦恼容易断,而细微烦恼不易断,如浣洗衣服时粗大污垢容易洗净,而细微污垢却难除;浓厚黑暗以少光明可驱除,而以强光明才能遣除轻微部分。同样,上上品烦恼(即粗大烦恼)只要以下下品智慧(即劣智)即可对治,而下下品烦恼(即细微烦恼)则需上上品智慧(即胜智)才可断除。

610、 离贪者与渐次者之一来果、无来果是否相同?
答:离贪者是于见道前已断除相应的修断烦恼,于修道第一刹那即第十六刹那道类智时住于一来果与无来果;渐次者则于见道未断一品修惑,而是于见道后第十六刹那得预流果,之后断欲界六品惑得一来果,断九品惑时得无来果。
二者之不同处有:
(1)离贪者之一来果与无来果唯是在修道第一刹那上安立;渐次者之一来果与无来果是在之后的胜进道上渐次安立的;
(2)离贪者得一来果、无来果时所应断之修断是于见道前以世间修道而断的;而渐次者得二果时所应断之修断是于见道后以无漏智而断的。

611、 四果四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以渐次者说:
预流向:见道十五刹那;预流果:第十六刹那道类智位。一来向:断欲界修断一品至五品;一来果:断第六品修断。不来向:断欲界修断七八品;不来果:断第九品修断。
阿罗汉向:断初禅一品修断乃至有顶第九品之无间道;
阿罗汉果:有顶地第九品解脱道。
离贪者见606题。

612、 什么叫做极七返和家家者,其所断、所证和投生方面有何差别?
答:极七返:住预流果者以前丝毫也未断除修断,此住果者最多需投生七次,称为极七返 。
家家者:住预流果者,先已断三品欲界修断,是三生家家;先已断四品欲界修断,是二生家家。
(所断、所证和投生方面差别见下表:)
差别
所断
欲界修断 所证 投生次数
极七返 一品未断 预流果 欲天七次;
人间七次。






者 三生家家 天家家 已断三品 预流果 欲天三次,
人间二次,
人间得道,
天中圆寂。
人家家 已断三品 预流果 人间三次,
欲天二次,
欲天得道,
人间圆寂。
二生家家 天家家 已断四品 预流果 欲天二次,
人间一次,
人间得道,
欲天圆寂。
人家家 已断四品 预流果 人间二次,
欲天一次,
天中得道,
人间圆寂。

613、 什么是不来果中的行色界者、行无色界者和其他者?
答:行色界不来果者:是指不来果者经色界而最终得阿罗汉果。有五种: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涅槃。
行无色界不来果者:是指不来果者欲界殁,不经色界、直接转生无色界而最终得阿罗汉果。有四种: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无行般涅槃、上流涅槃。(无中般涅槃)
其他者:指于欲界直接获阿罗汉果。(现般涅槃)

614、 什么叫做行色界中的中般、生般、有行般、无行般、上流涅槃?
答:行色界不来果者分五种:
一、中般涅槃:于欲界得不来果而殁、转生色界除大梵天以外的十六处天任何一处,于中有起时获得阿罗汉果;
二、生般涅槃:不能中般涅槃,在色界生后立即获得阿罗汉果;
三、有行般涅槃:出生以后稍稍成长,经过励力精进修道而获得阿罗汉果;(有行即是有勤作)
四、无行般涅槃:虽然未经精进,却自然而然生起诸道,因此无大勤作而获得阿罗汉果;
五、上流涅槃:依靠转生的所依身份不能获得阿罗汉果,往生到上界后才获得阿罗汉果。

615、 什么是上流涅槃中的全超、半超和遍殁?
答:全超:于欲界中已轮番修第四静虑者,以一禅烦恼而从无热天(四禅定)中退失,死后转生到梵众天等处,在那里又通过轮番修第四静虑而大幅度完全超越四禅十五处天,转生到色究竟天后得阿罗汉果。
半超:由欲界没而生梵众天等处,由梵众天等处不能全超而生色究竟天,而是通过修行只能中小幅度超越,先转生到无热天或无烦天等处,后转生到色究竟天而得阿罗汉果。
遍殁:除大梵天外,依次投生到色界其余一切处,最终在色究竟天获阿罗汉果。

616、 什么叫喜胜观者和喜寂止者?
答:喜胜观者:通过因之途径轮番修持禅定,通过果之途径行往色究竟天,在那里涅槃,这是喜胜观者。
喜寂止者:非以轮番修持禅定,而是次第转生色界初禅乃至一切处,不包括净居五天,再去往无色诸处,最后于有顶获得阿罗汉果。

617、 喜欢寂止者为什么不叫行无色界者?
答:喜欢寂止之不来果者,经色界乃至无色界诸处,最后于有顶涅槃,虽然转生无色界,但其必须经过色界,是行色界所摄,所以不叫行无色界者。(若行无色界,则于欲界殁而直接转生无色界,并以四种方式得般涅槃。)

618、 佛经说的行于色界的九种圣者是指哪些?他们是根据什么差别而安立的?
答:行于色界的九种圣者:
中般涅槃分三:迅速、非速、经久
生般涅槃分三:生即般、有行般、无行般  九种
上流般涅槃分三:全超、半超、遍殁
安立差别:  以业分    以根分    以烦恼分
中般三   顺现法受业   利根    烦恼薄弱
生般三   顺次生受业   中根    烦恼中等
上流般三  顺后生受业   钝根    烦恼深重

619、 经中为什么叫七善士趣?为什么其他有学、无学不叫七善士趣呢?
答:七善士趣:中般三种,生般三种,上流般不分三而唯一个,共七,称七善士趣。七善士趣是不来果者,其他有学指初果、二果者,无学指阿罗汉果。
称为善士趣须具足三个条件:
(1)奉行善;(2)不行不善;(3)行往上界不再返回。
其他有学即初、二果者:未离欲贪,虽亦奉行善,但仍会行不善;未断九品修断,仍需返回受生,故不立善士趣。
无学阿罗汉果者:虽具奉行善,不行不善,但不具行往上界一个条件。因阿罗汉已是最上果,不需往上界再求上果,故亦不立善士趣。

620、 什么叫做欲命终之圣者?他为什么不转生其他趣?对于帝释天发愿转生上界趣有何不同说法?
答:欲界命终圣者:于欲界见谛,命终后转生欲界得不来果者,是欲界命终圣者。此圣者不会行往色、无色界,必于此一世于欲界得阿罗汉果。(《自释》中称为经欲界生圣。)
欲界命终圣者不会转生其他趣而得阿罗汉果。由于欲界痛苦众多而生起强烈厌离心故,上界命长,而恐惧生上界受更多痛苦所以不会转生上界趣。
帝释天将死而得预流果,于佛前发愿后世为人若不得阿罗汉果(即若已得三果,不得四果),则愿生彼色究竟天,佛并未遮止其如是发愿。按前面所说,帝释天于此一世见谛,命终后转生为人而得三果,即是欲界命终圣者,其因为具有强烈厌离心故,必不会再转生色究竟天而得阿罗汉果,唯于此一世于欲界会得阿罗汉果。然而帝释天发愿后世为人,再转生色究竟天。
有部论师说,帝释天虽得了预流果,但因不懂对法而做了这错误的说法。而佛并未遮止他的说法,这是因为帝释五死相现前而来求佛陀,佛为其说法而得预流果,帝释刚刚去除忧苦,所以佛为令其欢喜故,而未遮止,因为即便遮止他也无大益,故佛没有遮止。
对此宗喀巴大师说:小乘有部说法不合理(即指欲界命终圣者必不行往色无色界之说法不合理)。因为佛若遮止即说帝释之发愿不合理,帝释亦不会有什么可不高兴的,也就是说这种发愿可以是合理的而不需遮止。说欲界命终圣者必不行往色无色界,是《俱舍论》就大多数情况而言是这样的,然而亦有少数会行往色无色界,所以《俱舍论》如此说法是就主要而言的。

621、 欲界命终圣者及转上界圣者不会有退失,也不需炼根,那么为何说诸圣者有退失和炼根情况呢?
答:欲界命终圣者及转上界圣者不会有退失:因为这些圣者生生世世连续熟修圣道,已得稳固;不需炼根:他们累世中通过修道使得根基已经完全成熟了。说诸圣者有退失和炼根的情况是指钝根有学及无学圣者,会因生起烦恼而退失,为防止退失而炼根。

622、 怎样修成轮番四禅?世亲论师怎样认为?
答:修轮番四禅,先修四禅无漏相续,接着修有漏相续,再修无漏相续(相续:即多念);接下来,无漏、有漏、无漏相续之念渐减;轮番修之加行:二刹那修无漏,二刹那修有漏,二刹那再修无漏;轮番修之正行:一刹那修无漏,一刹那修有漏,一刹那再修无漏。如是至三刹那轮番修后即已成就轮番修四禅正行。
阿阇黎世亲论师认为:刹那轮番修只有佛陀才能做到,其余补特伽罗不能修。因为只有达到完全能够随心所欲入三刹那相续才算成就。

623、 不来果和阿罗汉果为了什么目的而修此轮番法?请略说五品轮番静虑转生五净居天的情况?
答:修此轮番法有三个目的:
(1)为了转生净居天; (2)为了现法乐住;
(3)因畏惧起烦恼耽著禅味而退失,为遮止退失而修。
利根阿罗汉:为了现法乐住而修。
钝根阿罗汉:为现法乐住;亦因畏惧起烦恼耽著禅味而退失,为遮止退失而修。
利根不来果:为了现法乐住和生净居天而修。
钝根不来果:为现法乐住及生净居天,亦因畏惧起烦恼耽著禅味而退失,为遮止退失而修。
轮番修第四静虑五品(因),生净居五天(果):
下品:三心现前,一无漏、一有漏、一无漏;(生无烦天)
中品:六心现前,一无漏、一有漏、一无漏;再一无漏、一有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